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籍万杰 《求学》2004,(12):51-53
近几年的高考单项填空试题不断加大对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力度。命题进一步淡化了单一型的语法题,而将几个知识点从不同角度集于一道试题中进行考查,试卷中多考点、多角度的语境题型增加。然而,有些考生不加分析,仅凭借自己的“经验”(其实是“定势思维”)答题,结果造成了不应有的失误?本拟列举一些常见的解题失误,破解失误原因,寻求解题对策,希望能帮助考生在高考中闯关成功。  相似文献   

2.
说话、写文章都有一定的背景,这就是所谓的“语境(上下文)”。一个词、一个短语、一个句子如果脱离了语境,难免会造成理解上的失误或断章取义。从近年高考试题来看,试题更加注重考查考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仅从单项选择试题来看,纯粹的语法试题逐年减少,更多的是增加了结合语境考查的试题;也就是说命题者把考查的语言  相似文献   

3.
肖星熠 《中学理科》2000,(11):19-20
“零”在初中数学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但不少学生在解题中常忽视“零”的存在,造成解题的失误.因而许多命题总是精心设置“零”陷阱,从而构成中考和竞赛中一类考查基本概念和学生辨析能力的“热点”试题.本现归类举例剖析如下,希望同学们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4.
浅议物理试题中的干扰因素青海省西宁市教委教研室黄金海在编制试题中,应考虑试题的难度、效度.因为内容上科学合理,考查目标明确、具体而适当的试题,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查,从中寻找教学上的失误或发现学生学习上的潜能.在编制试题或研究试题时,可从两方面来进...  相似文献   

5.
中考试题大多难度并不大,但出于考查目的,命题者会有意设计一些“陷阱”;制造障碍,如果我们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或粗心大意,便会误入这些“陷阱”,造成解题的失误.为防止这些错误,本文来剖析这些“陷阱”是如何设计出来的.  相似文献   

6.
2005年高考考生的失误 2005年湖北等省使用的高考 文综试卷历史部分的试题明显体 现了平实、稳定的特点。试卷考查 了“中央政府在西南推行的促进统 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政策”“文学 作品反映的时代特征”“中美关系”  相似文献   

7.
芬香永存     
广东卷【试题解说】这道以“纪念”为话题的作文试题重在对考生写作“能力”的考查,既能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又考查考生的文化底蕴以及对人生、事物的一种认知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平心而论,这确实是一道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出色的试题。试题前面的一段文字,从多方面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的中考试题中,出现了一批着意考查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新型试题,其特点是在题设中定义了学生未曾接触过的新概念,我们姑且称之为“定义型试题”.由于这类试题要求学生能立刻理解和应用新概念,所以可以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应变能力.  相似文献   

9.
从近几年的英语中考试题来看,试题更能体现新课程理念,在注重考查“双基”的同时,更侧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动力,基本上实现了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变。试题中用所给动词的适当形式填空题,  相似文献   

10.
高森 《中国考试》2007,(2):10-13
一、“考纲”要求 全国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在“表达应用”能力(D级)考查的范围内专门列出了“辨析并修改病句”一项.指出涉及病句的类型包括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6种。辨析病句的考查一般使用客观性试题,修改病句的考查一般使用主观性试题。本文要谈的是语病辨识问题。考试大纲在“表达应用”能力考查的范围内还列出了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考查,其中语言表达“连贯”指的是能够调整语句之间的顺序,注意前后照应和衔接。这一项考查在高考题中体现为语句衔接类客观性试题。  相似文献   

11.
王文清 《山东教育》2005,(32):41-44
滨州市2005年中考数学试题紧扣人教版教材,渗透新课标理念,既有亲和力,又新颖脱俗,很多试题虽似曾相识,但又有改革创新,可以说是“稳中有变、变中有新”,体现了“稳中创新”的精神。而且整个试卷“变一题把关为多题把关”。试题紧扣中考热点,在注重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意考查学生能力,特别是注意考查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潜能,在考查学生的数学素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体现课改新理念等方面都做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从当前的考试,特别是高考来看,常常需要同学们具备“试题取材”的确定(也就是确定知识点和考点)和“试题立意”的审定(电就是审视试题的考查形式、考查技能、能力要求、答题模式和答案取舍)的能力,这种能力在高考生物试题中尤为突出。所以,培养同学们这方面的能力,是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下面就生物试题的有效“审读”作一番分析和阐述,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对阅读材料整体文意的综合考查,是文言文考查的重点。“归纳内容要点”着重考查在理解基础上深化了的分析概括能力。近十年中,此类试题稳定于文言文阅读试题最末一题,出现率为100%。文意归纳题的题型有下列两种。  相似文献   

14.
“仿写题”因为能灵活多样地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历来受到高考命题专家的青睐。仅以2005年高考语文试题看,除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的三套试题外,其余十二个自主命题的省(市)试题中有6家出现了“仿写题”,且在沿用传统的“仿句”形式的基础上,在题型的设计和考查的内容范围等方面,又有了创新。对此,我们在复习迎考中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在近几年高考试题与模拟试题中,出现了许多与“数”有关的新概念试题.它形式多样,背景客观,贴近考生实际,所考查的知识点又非常丰富,洋溢着浓厚的“能力立意”色彩,是选拔人才的好题型.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是浙江省自主命题的第三年,根据前两年试题的特点,可以预测今年高考的浙江卷在试题的难度上会略比前两年增大一些,但不会出现“奇、怪、难”的试题,试卷会注重进一步对新加入的内容的考查,考查时会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考查,在这“二基”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一点灵活性和创新性.考后观试题,基本上符合上述情况,与前二年试题一样,我们发现考查的知识“下放”也较明显,即用初中的知识解决问题或用初中知识作为问题的背景的试题比较多.正因为知识“下放”,使得考生感到试题具有一定的基础性,解题入口较容易,  相似文献   

17.
每年的高考试卷总会出现一些设计精巧的“原创性”试题,如2003年全国理综第31题(考查碳酸盐与盐酸反应)、2004年全国理综第28题(考查电解反应和萃取的综合问题)。何谓“原创性”?笔者认为,试题的原创性是借助特定的学习元素(如数据、图表和模型等),创造性地考查学生能力。知识背景新颖,能力考查灵活是这类试题的显著特点。加大对经典原创试题的研究已成为高考备考的“风向标”。下面谈谈有关化学原创试题的选材,以期得到更多师生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2004年的全国各地的中考试题中,出现了许多和棋类相关的试题,这些题目以棋类为载体,设计新颖,富有生活情趣,考查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以考查学生语言积累和运用能力的“情境题”成为了中考语文试题的一大亮点。但从学生答题的情况看,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失误。正是这样,笔者想就“情境题”的类型及解答技巧作一些分析,希望能给同学们以启示。  相似文献   

20.
高考命题的趋势是,注重学科内综合和对学生基本知识、综合能力的考查,“试题取材密切联系我国和世界政治、经济、科技变化”,试题中能力的考查总是以知识为载体,通过灵活的方式来实现的.伴随着我国“神舟”五号载人宇宙飞船实现了中国人“摘星揽月上九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