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企业战略联盟的成功不仅依靠有形资产的共享,更多的竞争优势应当来自企业间的知识共享和协同作用的结果。以讨论战略联盟企业间的知识协同的意义为出发点,从演化博弈论的角度研究了企业战略联盟知识协同的演化机制,并提出了旨在提升企业间知识协同效果的知识共享架构和保障机制,为解决企业战略联盟的知识共享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随着企业对战略联盟与知识管理认褒的提高,许多企业已经开始探索两者之间的融合.在分析战略联盟与知识管理相融合的新趋势的基础上,探讨了企业战略知识联盟的内涵,提出了我国企业在建立战略知识联盟时应注意的问题及策略.  相似文献   

3.
针对企业间的知识共享问题,从企业联盟的角度首先分析了企业联盟知识共享动因和影响企业联盟知识共享的主要障碍,并提出了克服障碍的相应对策,包括着重促进企业联盟隐性知识的共享、培养联盟伙伴间良好的信任度、完善企业联盟的共享服务平台、加强企业联盟自身的管理和建立企业联盟知识共享与保护的平衡机制等。  相似文献   

4.
基于知识溢出和知识老化效应的战略联盟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略联盟的目的是实现知识资源的有效集成.在引入知识溢出和知识老化的基础上,分析了联盟企业在R&D阶段和产出阶段知识共享与不共享两种情况下获取的知识、产出和利润,探讨了使社会最优的知识溢出.  相似文献   

5.
构建知识共享型战略联盟已经成为目前我国大型设计咨询企业实现其“走出去”战略的重要途径,而竞争情报在联盟的发展和稳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通过界定知识共享型战略联盟的内涵和特征,并以A设计院为例,分析实际的知识共享型战略联盟竞争情报工作的现状和问题,分析知识共享型战略联盟竞争情报与传统竞争情报工作的区别,构建基于知识共享型战略联盟的“分散-集中式”的竞争情报工作模式,该模式既能满足联盟知识共享和情报协作的需要,也可以降低联盟情报工作的风险性,有效服务于联盟的战略目标和具体的情报需求。构建的竞争情报工作模式既可以为知识共享型战略联盟的情报工作实际开展提供参考,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方面研究的不足。最后还提出了知识共享型战略联盟竞争情报工作有效开展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对战略联盟中的公平对知识共享的影响作用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显示,分配公平和程序公平对知识共享的影响都是正向的,而且关系承诺是这两类公平对知识共享的作用的中介变量.这一研究结论从全新的视角揭示了联盟公平与知识共享之间的关系,是战略联盟知识管理文献的进一步发展和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技术与经济的不断进步使许多企业开始对竞争关系进行战略性调整,创建网络、结成联盟,企业开始从"对立竞争"走向"合作竞争"。技术战略联盟间特殊的"竞合关系"要求其既能共享知识,又要防止对方的投机行为。知识资源对企业的特殊性使得联盟间的知识共享面临一定风险,这种风险可能导致企业核心技术泄露,丧失创新能力。本研究通过文献综述、跨案例研究指出技术战略联盟企业建立合理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的必要性及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对联盟企业的创新和管理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陶蕾  刘益 《情报杂志》2008,27(2):73-74,78
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知识日益成为企业进行产品创新、获得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而由于自身知识的有限,企业逐渐意识到需要与其他企业建立知识联盟,通过与其他企业的知识共享来获取更多的知识.探讨了作为有效知识共享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的信任是如何影响知识联盟成员间的知识共享的,并进一步探讨了联盟成员间的个人关系对上述关系的调节影响.  相似文献   

9.
基于两个知识转移模型的企业战略联盟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战略联盟屡见不鲜,同时其失败率居高不下。知识共享日益成为众多企业加入战略联盟的主要目的,因此知识转移顺利与否对战略联盟成败有显著影响。以两个典型的知识转移模型为基础对战略联盟实践进行了深入反思,分析了各模型对联盟中知识转移的指导意义,以期提高联盟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图书馆联盟知识转移与共享的组织协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红涛 《情报科学》2008,28(11):1653-1658
针对图书馆联盟知识转移与共享过程及其相关要素的特点,运用组织协调理论构建了图书馆联盟知识转移与共享双向三层组织协调模型,并对模型中要素层、要素关系层和战略层的协调机制分别进行探讨,为图书馆联盟进行知识转移与共享实践,提高其知识转移与共享效率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李瑞  李北伟  高岩 《情报科学》2023,41(2):101-106
【目的/意义】构建地方智库战略联盟的知识协同服务模式,以期为地方智库战略联盟开展知识协同服务实践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分析地方智库战略联盟和知识服务模式的研究现状,剖析地方智库战略联盟知识协同服务的影响因素,并以知识管理、协同学和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构建地方智库战略联盟的知识协同服务模式,并提出推进地方智库战略联盟知识协同服务的策略。【结果/结论】构建地方智库战略联盟知识协同服务模式,旨在围绕多智库主体的目标、资源、过程要素协同,强化联盟知识协同服务平台功能,提升联盟知识协同服务能力。【创新/局限】以协同创新视角对地方智库战略联盟知识协同服务模式展开研究,跨区域多案例对比分析,是对所构建的知识协同服务模式的进一步检验与应用。  相似文献   

12.
杨震宁  吴晨 《科研管理》2021,42(5):21-30
技术战略联盟是合作伙伴资源共享、提高技术创新效率和共同创造价值的组织,但其创新活动往往伴随着各类风险,在实践中很多联盟的运行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如何降低联盟的运行风险,优化合作路径既是理论的前沿问题,也是实践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研究了技术战略联盟运行风险、协同合作与联盟稳定的关系,通过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技术战略联盟运行过程中利益冲突风险和分歧冲突风险会降低联盟的稳定性,而联盟依赖风险初期会提高联盟绩效,但随着依赖程度的逐渐加深,参与各方的自主开拓创新能力有可能受损,从而降低联盟绩效;第二,联盟内部的自主合作可以正向调节技术战略联盟运行中利益冲突风险、分歧冲突风险与联盟绩效的关系,并且削弱联盟依赖风险对联盟绩效的倒U型效应,从而起到协同优化的作用。政府扶持对技术战略联盟运行风险与联盟稳定关系的调节作用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姜红  刘文韬  孙舒榆 《科学学研究》2019,37(9):1617-1625
随着全球化的深化发展,技术标准竞争已成为大国竞争的重要手段。由于知识基础的限制,以企业为主导的技术标准联盟应运而生,并成为一种高级战略联盟竞争形式。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参与标准联盟的261家企业为调研对象,探讨知识整合能力、联盟管理能力、关系质量与技术标准联盟绩效四者的关系。结果表明:第一,企业的知识整合能力对提升技术标准联盟绩效有积极作用;第二,企业的联盟管理能力对提升技术标准联盟绩效有积极作用;第三,技术标准联盟中伙伴关系质量的提升,将有助于知识整合能力和联盟管理能力对技术标准联盟绩效产生积极作用。本文最后提出结论与启示以及研究不足与展望,希望为我国技术标准联盟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联盟组织间知识泄漏风险控制方案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盟将具有不同知识技能的企业组合在一起,为企业创造了从结盟伙伴中学习的机会,但与此同时,结盟企业也面临着把自己的关键知识暴露给对方的危险。因此,企业如何防范联盟知识共享过程中的知识泄漏风险成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对现有各种控制知识泄露风险的方法进行分析,在考虑风险控制成本和收益的前提下,建立博弈模型,分析选择各种知识泄漏风险控制方案的不同前提和条件,为企业有效控制联盟组织间知识泄漏风险提供了方法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Xu Jiang  Yuan Li 《Research Policy》2009,38(2):358-368
This paper examines firm-level performance implications of strategic alliances by employing knowledge management practices as intermediaries. Unlike previous research which focuses on partner firm factors,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how alliance characteristics (i.e., alliance scope and governance) affect interfirm knowledge sharing and creation, and how these two practices and their interaction in turn affect innovative performance. These questions are examined in a sample of 127 German partnering firms. Results show that joint ventures as opposed to contractual alliances are more effective and influential in facilitating knowledge sharing and creation. In contrast, the scope of alliance activities, while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knowledge sharing, has no direct relationship with knowledge creation. In addition to these results, the study also finds that knowledge sharing, knowledge creation and their interaction significantly contribute to partner firms’ innovative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16.
中外企业战略联盟知识转移效率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龚毅  谢恩 《科学学研究》2005,23(4):500-505
本文从知识的属性出发分析了战略联盟中知识转移的基本过程,进而讨论了在中外企业战略联盟中影响知识转移效率的因素,认为中外企业之间的差异、联盟成员间的沟通以及联盟所采用的控制方式将决定中外联盟中知识转移的效率。通过调查问卷获得142家中外联盟的数据,本文对所提出的假说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联盟成员间的管理差异及对正式控制的依赖将降低知识转移的效率,而联盟当中的沟通和对社会控制的差异将提高知识转移的效率。  相似文献   

17.
技能型战略联盟基于信任的知识获取和合作效应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技能型战略联盟是国内外日益重要的企业战略合作形式,联盟成功的关键性决定因素是这种伙伴关系的事后维持,在伙伴关系的事后维持中,重要的行为要素则是信任.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技能型战略联盟中信任、知识获取、合作效应之间的关系,证实了增强合作伙伴之间的相互信任,能够有效地增加企业知识获取、增大合作效应,对指导企业参与技能型战略联盟、正确处理伙伴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8.
We explore how an incumbent firm's internal knowledge and organization structure influences its strategic alliance formation. We propose that the firm's knowledge breadth and the centrality of its R&D organization structure positively influence its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consequently, its propensity to form strategic alliances. We also argue that the centrality of the R&D organization structure may be a substitute for the breadth of the knowledge base. We validate our ideas using data on 2647 strategic alliances formed over the period of 1993-2002 by 43 major biopharmaceutical firms in the U.S. and Europe. Our discussion focuses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knowledge-based view of the firm to strategic alliance research. The implications for public policy in the biopharmaceutical industry are also emphasized.  相似文献   

19.
知识联盟的本质是一种战略联盟,也是企业获取知识的重要方式。但现实中普遍存在的战略联盟不稳定现象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考虑成员决策柔性和联盟收益不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构建定量分析模型,对联盟的不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研究,重点是对联盟成员退出联盟的条件及时机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成员企业基于决策柔性的等待行为及收益不确定性的加大会促进联盟的稳定;而由于联盟契约的不完全性所导致的专用性投资不足,则会导致联盟的不稳定。  相似文献   

20.
战略联盟提供了一个在合作者的帮助下,通过将具有不同技能和知识基础的企业联合起来,提高其合作者和企业自身能力的独特机会.分析了影响联盟知识获取能力的不同条件,明确了有助于联盟成员学习的知识联系,讨论了为什么一些公司与其他公司相比在对联盟知识的提升和开发上更加有效,最后以UT斯达康与电信的战略联盟为例进行了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