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重视学生的课间休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重视学生的课间休息●邹超学生在学校里学习,每两节课之间有10分钟左右的课间休息时间。合理运用它,有利于消除学生大脑疲劳,增强记忆力,提高学习效率。但笔者经常看到由于有的教师因教学组织得不严谨,随意拖堂,把学生的课间休息时间挤掉了,而有的学生即使是课...  相似文献   

2.
课间健身健脑十六法●陈菀琪陈东人体承受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这个限度就会产生疲劳,影响身体健康。通常,青少年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大约是30至40分钟,如果学习时间过长,会感到头晕眼花,四肢无力,筋骨不展,腰酸背痛。科学地安排好课间休息,对消除疲劳、清脑...  相似文献   

3.
教育心理学资料表明,每节课堂可出现三个时空状态。即:最佳时态、始抑时态、近闭时态。最佳时态指在上课初对新知识新事物产生好奇,大脑兴奋呈现出良好的学习状态。始抑时态指学生随着学习过程的延长,大脑兴奋程度降低,思维开始抑制。近闭时态指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再延长感到疲劳,大脑兴奋消失,思维接近关闭。  相似文献   

4.
运动会产生肌肉酸痛,使人感觉疲劳。而疲劳是一种机体的整体机能水平或工作效率低下的生理现象,运动后的疲劳不及时得到恢复而不断累积,会导致疲劳过度而影响人体健康。因此,运动后的按摩放松,能促进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的转换,因疲劳引起的神经调节紊乱消失。可促进血液循环,加强局部血液供应,消除肌肉疲劳。提高机体整体机能水平和工作效率。本文运用实验方法对按摩能促进运动后肌肉功能恢复的效果进行分析。为在运动训练和学校体育中实施运动按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我的办法     
一、根据各班所处楼号、教室的位置,清楚明确地划分好出入楼道口的顺序及方位。 二、凡是走出楼道的班级,必须首先在教室里以两路纵队的形式站好,然后有秩序地带出教室,按规定的楼道走出。 三、若在楼道上两班相遇时,按规定“大让小先行”、“后让前先走”的原则执行。楼道上始终保持两路纵队的行走轨迹,避免相互撞击、争抢、哄闹等现象。 四、各班下楼后,可直接带入指定的区域进行调整、看齐。 五、做操完毕,各班按规定的路线、楼道和顺序返回教室。任何情况下都不当场解散。 六、每个容易出现危险、拥挤的地点,都要安排人员监督…  相似文献   

6.
从生理学的角度讲,体育锻炼和学习只要处理得好,是互利互惠的。儿童少年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占优势,兴奋和抑制都容易扩散,随着年龄的增长,抑制过程逐渐发展,兴奋和抑制达到均衡。儿童时期表现为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易长时间集中,若学习的持续时间过长,容易发生疲劳和学习效率降低,因此不管是学习中和学习后,都应有适当的休息。休息有两种形式:一种为静止性休息,如睡眠、静坐、静卧等;另一种为活动性休息,就是利用改换学习的内容、方式来达到防止和消除疲劳的目的。体育锻炼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其它形式的休息无法取代的活动性休息。体育活动可以使运动神经中枢的兴奋加强,使学习记忆中枢的抑制加深,因而可以使学习记忆中枢得到更好的休息。少年儿童  相似文献   

7.
“笑”的好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德体育教学法专家海克尔在评价体育课的质量时提出两条简单的标准 :一是“出汗” ;二是“笑”。关于“出汗”意义不难理解 ,这里仅就“笑”的生理和心理意义作一分析。从某种意义上讲 ,笑是一种特殊的全身运动 ,它能消除疲劳 ,使人心情愉快。笑能使课堂气氛活跃 ,学习情绪高涨。没有笑声的体育课 ,往往缺乏生气 ,青少年活泼爱动的天性必然会受到压抑。笑对呼吸系统有良好的作用 ,它能使肺扩张 ,胸部肌肉兴奋 ,人们在笑声中常不由自主地作一些深呼吸 ,犹如呼吸体操。笑声还可以帮助我们清除呼吸道 ,把呼吸道的沉积分泌物排出 ,笑能消除精神…  相似文献   

8.
一节表扬课     
古人说得好:“鱼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在大量的教学实践中可以看出“激励”能鼓舞学生的积极性,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学习效率,还能够培养学生勇于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激励的方法有很多,其中表扬是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主要方法。作为03化工班的班主任又是体育教师的我,怎样抓住学期将要结束的这一时期,运用表扬来激励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呢?今天又逢下雨,体育课只能在教室里上了,何不来上节表扬课呢?上课铃声响了,我走进教室,师生问候后,我就在黑板上写了“表扬”二字,然后就走到教室的最后面,学生就开始议…  相似文献   

9.
对武术课结束部分的放松活动进行了探讨.传统的武术课不重视心理放松活动在结束部分的运用.现提出了一套身心复合放松法,即在按摩等身体放松之后采用音乐引导融合多种心理调节方法.这种方法能使学生身心达到高度放松,使大脑兴奋得到有效的抑制,从而起到消除身心疲劳、快速恢复体力与脑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王刚 《中华武术》2007,(7):54-54
作为一名基层教练员,在多年的训练实践过程中,切实感受到疲劳消除的重要性,也知道合理营养能够促进疲劳的快速消除,但是对于怎样进行营养补充才是合理营养却没有什么概念。学校里的膳食不是特别好,无法满足学生疲劳消除的要求,因此我一直在考虑是否有一些特殊的产品能够满足学生的这种需求。  相似文献   

11.
1学校体育有助于缓解学生精神压力,消除其心理紧张 现代的中小学生面对紧张的学习和来自多方面的压力,普遍感到压抑,易引起个体心理上的不平衡,从而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很显然,处于这种心理状态的中小学生十分渴望能从压力下解脱和人性复归,而学校体育能较好地满足这一需求。体育运动能使学生不良情绪得到合理形式的宣泄,缓解因学习、生活等带来的紧张,精神状态达到平衡,从而消除学生心理上的疲劳,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分析饮料在体育运动中抗疲劳功效及价值。主要结论:功能性饮料能够短时高效的补充能量和抗疲劳,滥用会引起心血管系统异常。茶饮可通过胶原蛋白合成加速运动损伤中组织创口愈合,茶饮中咖啡碱可引起中枢神经兴奋、增大肌肉张力、消除疲劳。鲜榨果蔬饮料能及时补充运动后人体所需各种微量元素,促进胃肠道蠕动,具有改善疲劳抗氧化等功效。矿物质饮料提供运动时人体所需矿物质元素,改善运动时人体内环境平衡,具有镇痛抗氧化、提高免疫力及增强身体素质,消除疲劳等作用。运动后饮用碳酸饮料会引发腹胀,易于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心悸、疲乏等困意感,存在引发骨质酥松症,增加运动中骨折的风险。含有乳清蛋白的乳饮料有助于提高机体能量,帮助重建受损的肌纤维,可延缓中枢神经系统疲劳,更好地提升运动耐力和运动表现。  相似文献   

13.
田德福(山东省巨野县巨野镇一中)来稿指出;每当运动会临近时,各校的针对性训练也加强了力度,大运动量增加了训练的负荷,也加深加重了机体的疲劳。机体产生的疲劳如果不能较快地消除和恢复,就不能连续完成训练任务,使训练水平下降,并将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化课学习以及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4.
训练后的疲劳消除与恢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每当运动会临近时,各校的针对性训练也加大了力度,大运动量增加了训练的负荷,也加深加重了机体的疲劳。机体产生的疲劳如果不能较快地消除和恢复,就不能连续完成训练任务,使训练水平下降,并会严重影响学生的文化课学习以及身心健康,因此对训练后的疲劳消除与恢复不容忽视,必须提到重要的位置。一、放松活动是消除疲劳,促进体力恢复的一种有效措施运动后的整理活动,可使人体更好地由紧张状态过渡到安静状态。如在运动后内脏器官还得继续一段时间的高水平工作,以补偿运动时缺少的氧。如果不做放松活动而突然静止不动,那么身体的静止姿势,首先…  相似文献   

15.
运动疲劳的消除●刘成林孙奎香对青年学生来说,参加体育运动或比赛是常有的事,当体育运动负荷超过了机体承受能力时,就会引起机体机能下降,工作能力降低,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运动性疲劳。运动性疲劳大体分肌肉疲劳、内脏疲劳、神经疲劳等。疲劳的程度,一般可以通过运动...  相似文献   

16.
一、必须正确地认识和划分课堂时态 教育心理学资料表明,每节课堂可出现三个时空状态。即:最佳时态、始抑时态、近闭时态。最佳时态指在上课初对新知识新事物产生好奇,大脑兴奋呈现出良好的学习状态。始抑时态指学生随着学习过程的延长,大脑兴奋程度降低,思维开始抑制。近闭时态指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再延长感到疲劳,大脑兴奋消失,思维接近关闭。 由此可见,根据学生的思维能力、注意力、体力和情绪递减趋势变化,正确认识和划分课堂教学时态,并在不同时态有目的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及时调控课  相似文献   

17.
游泳好处多;强健体魄、健美体型、锻炼意志,会使全身动作变得协调自由,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能起调节作用,从而有益于消除疲劳,健脑益智;还使人心旷神怡,获得美的享受。 美丽松花江养育了哈尔滨人,可谓得天独厚,人们把她比喻为母亲的河——那就是我的家乡。  相似文献   

18.
疲劳是运动训练的必然产物,又是一种生理现象,对人体来说也是一种保护性机制。如果疲劳没有及时得到消除,下次训练新的疲劳又产生了,这样疲劳就可能积累,久而久之就会产生过度疲劳,影响体育考生的身体健康,从而导致运动成绩的下降。因此在运动训练结束后,如果能及时消除疲劳,使体力得到较快恢复,将有助于训练成绩的巩固和提高。  相似文献   

19.
<正> 课间休息参加剧烈运动,体力消耗较多,而不少学生早餐的热量往往不足,如过多消耗热量(特别是上午),容易出现低血糖,发生疲劳、头晕、眼花等,影响下节课的学习效果。课间休息时间剧烈运动后,立即坐下来上课,突然由运动转为静止,身体的各项生理活动容易失去平  相似文献   

20.
疲劳是运动训练的必然产物,又是一种生理现象,对人体来说也是一种保护性机制。如果疲劳没有及时得到消除,下次训练新的疲劳又产生了,这样疲劳就可能积累,久而久之就会产生过度疲劳,影响体育考生的身体健康,从而导致运动成绩的下降。因此在运动训练结束后,如果能及时消除疲劳,使体力得到较快恢复,将有助于训练成绩的巩固和提高。一、训练产生疲劳的原因和症状1、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训练时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