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要提高武术课差生的学习成绩,必须搞清形成武术课差生的原凶,对症下药,方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根据笔者十几年的武术教学经验.我认为武术课差生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对学习武术意义认识不足,导致学习过程产生惰性。这需要加强教育,严明纪律.严格要求,使其惰性无机会产生.经过实践的良好体验,提高认识,改掉惰性。(二)身体素质差,包括视听神经反应慢、协调性差、运动感觉差:这需要增强相关刺激,随时对动作加以纠正。  相似文献   

2.
武术作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其本身有很多值得学习的理念及教育价值。调查武术课中的武德教育在高校中的运用现状能够使我们更加了解武术武德教育的现状。本研究对5所高校选修武术课的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在认知水平上,对武术技术碑作偏重较多,对武德及武术礼仪认知较少,未形成合理观念;在课程教学方面,大学武术课对武德教学均有涉及,但未能形成较深的教学效果,需要加强内容及方式的设计;在自学方面,教师需要增加武术相关理论书藉及网络学习渠道的推荐。  相似文献   

3.
转化“差生”四步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要转变差生,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第一步,加强对差生进行体育学习目的性的教育。首先,体育学习与锻炼的根本目的是增强体质,离开良好的身体条件作基础,任何理想只能是“七彩的肥皂泡”;同时,教师对差生还要有殷切地期望,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制定好自己的奋斗目标。第二步,教师对差生要多种途径地深入调查、研究,找出造成成绩差的原因,区别对待。造成成绩差的原因一般分为:1、身体素质较差。在学习技术动作时,有动作外形,但达不到应有的强度。2,思想的误区。认为体育锻炼无所谓,只要身体强壮,练不练一个…  相似文献   

4.
以微课这一新型教育资源建设的研究热点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高校武术微课教学的可行性。在研究过程中,对高校武术微课教学的设计加以规整,分析高校武术微课教学的应用,完善高校武术教学模式,推动高校武术的发展。同时增强教授者对武术教学的理解,对学习者学习武术的认知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试论高校武术课的教学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爱美是青年人的天性 ,教师在上武术课时若能充分发挥武术课本身的健美功能 ,利用青年大学生尤其是女生理解美、追求美、渴求塑造美的姿态和形象的心理特点 ,着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就能使学生对武术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审美意识是人对客观存在的各种审美对象有所感知、想象、情感、理解 ,并且有能动性的反映。在武术教学中 ,学生的审美意识一旦形成就会从审美的角度去接受武术课教学的内容 ,并积极主动去练习。因此 ,教师在武术课教学中首先要借助于武术健美、强身防御功能的介绍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次 ,教师的示范动作要恰到好处 ,充分体现出武术的动作美 ,使学生首先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和心理上的满足 ,产生一种渴求学习的欲望。继而在武术教学过程中细致分析长拳动作美的特征 ,如动作舒展大方 ,姿势优美等 ,使学生在练习中产生“美”的体验 ,并进一步采用正误对比法 ,分析比较何种动作姿势更加符合武术的“美” ,再通过反复练习 ,强化学生对武术美的理念感受 ,学生对武术美就会形成 ,学习的动力就会产生 ,有了学习的内在动力 ,武术的教学效果自然会明显提高。2 采用互惠式分组...  相似文献   

6.
苏霍姆林斯基的转差理论与转化体育差生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学校体育中要做好体育差生的转化工作,须先弄清差生“差”的原因和差距所在,而后方可对症下药。传统的转差做法是“缺什么补什么”。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补课”是转差工作中“赶尾巴”的做法,其结果是差生原来的差距还未赶上,新的差距又“补”出来了。这样“补”到毕业,差生还是转化不了。因此,他指出,转化差生的工作在于调动差生的学习情绪,培养其自学能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对差生进行分组施教和个别施教。根据苏霍姆林斯基转差理论的基本观点,在学校体育中转化差生应重视如下几点:   一、要重视调动差生的学习情…  相似文献   

7.
曾桓辉  夏冬 《体育师友》2010,33(2):17-19
探究式学习是普通高校武术选项课教学的新形式。通过探究式学习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对武术基本功和理论知识的掌握;学生通过学习在考核内容的创编能力上有所提高。武术基本功和套路教学的实用性和技击性在探究式学习实验方法中对实验班学生产生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1引言上海体育学院武术系邱丕相教授在《"温总理,你会武术吗?"引发的思考》一文中指出:由于多年来我们理论上未能有效地区分开竞技武术与学校武术的差异,实践上也多以武术训练法代替武术教学,从而形成了"基本功—规范化套路"的武术教学模式。而这一模式主要以"教师"或"教材"为中心,但学生——学习的主体却一直未能成为武术理论和实践关注的中心。因此,导致学生对武术课缺乏应有的学习兴趣和武术课在学校体育中名存实亡的原因是武术课自身的问题。另外,不当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陇南师专大学生近年来对《大学体育》武术选项课的学习兴趣现状,文章对该校大学生《大学体育》现状进行了调查。文章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发现《大学体育》武术选项课的开设情况不容乐观。文章分析并讨论了影响大学生对武术选项课学习兴趣不高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对策。希望为《大学体育》武术选项课教学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高校武术选项课教法的探讨许青燕(浙江大学)目前,在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普遍推广以“专项课”取代传统的原教学班组织形式。高校开设武术选项课是社会的需求,也是继承和弘扬我国民族体育,体现大学体育教材的民族性和中国特色的需要。因此,搞好高校的武术选项课显得...  相似文献   

11.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是一个以课堂教学为主体,以体育课堂延伸活动和良好的体育环境为两翼的新的体育教学体系。文章把这一教学模式应用在高校武术选项课中进行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这一教学模式应用于高校武术选项课教学中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武术技术技能、武术理论的掌握以及对大学生"健康第一"、"终生体育"思想的形成都具有常规武术教学不可比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比较法和访谈法,对高校学生学习武术课认识变化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经过一年武术课的学习,学生学习武术的目的、兴趣和内驱力等比较消极,主要原因是学生对武术文化内涵理解模糊、对搏击技术和套路技术学习信心缺失。笔者由此提出加强学生武术理论知识学习、加强搏击对练促进武术课程改革、完善武术教学的场地器材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文章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以及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陕西省普通高校非体育类专业大学生的武术认知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认为:非体育类专业大学生对于武术的认知较为片面,但通过学习武术后,其认知水平有很大提高;学生对武术的喜欢程度很高,但武术基础较差。学生学习武术的动机良好,但是由于学习时间不足、场地器材缺乏、学习内容单调等方面的原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不高。并针对大学生武术认知及武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陕西高校武术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教学改革与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阮纪正 《武当》2009,(2):30-33
从互联网上我们可以非常容易地检索到几百万到上千万条跟武术相关的信息,这表明“中华武术”在人们心目中的繁荣和庞杂。然而在官方主导的“现代武术”推进中,又老是引不起人们真正的兴趣,这强烈的反差应该说是能反映问题的。笔者以为,跟“传统武术”不同性质和领域的“现代武术”,并非没有其客观的存在理由,它也完全是为满足“一定社会需要”而产生出来的(没有社会需要的东西根本不可能出现)。  相似文献   

15.
体育差生是指“三差一缺”即:体质差、基础差、技术差,对体育缺少兴趣。调查表明,体育差生占学生总数的15%~20%,解决高校体育差生的转化问题对高校体育意义重大。此前,对体育差生也有过不同程度的研究:但效果均不显著,且不易推广。我们经过不断摸索和总结,对体育差生锻炼目标制进行深入研究。针对体育差生提出了“l 1”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一次体育必修课,再加一次体育俱乐部训练课),增强了学生体质,提高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差生的原因分析1.兴趣不足对大学生来讲,积极主动地投身于体学生对体育有无兴趣直接影响锻炼…  相似文献   

16.
体育教学中对"体弱型差生"的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体弱型差生是指身体素质、基本活动能力差的学生。在各类学校的体育教学中,体弱型差生是客观存在的。他们由于身体素质差,很多教学内容难以完成,对自己的学习能力缺乏信心,课中练习不积极,经常借故逃避练习,甚至旷课,对体育课、体育锻炼失去兴趣。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怎样对此类差生进行转化,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本人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浅谈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7.
教育心理学中将“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影响”称之为“学习迁移”。武术的基本技法、基本动作和已掌握的旧教材的熟练,都可能对新教材的学习产生迁移的积极效应。这个问题主要表现在课的基本部分;或是本次课的内容前面对后面的影响;或是上次课(上几次课)的内容对本次课的影响。那么,本次课的准备部分的内容能否对其后的内容也产生良好的影响呢?  相似文献   

18.
高校武术课实施《段位制》教学改革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教学实验法、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上海大学武术课实施《段位制》教学进行实验研究,通过实验和调查反馈的结果分析得出:上海大学武术课实施《段位制》教学改革模式,打开了上海大学武术教学改革的新局面。通过武术《段位制》内容的学习和锻炼,提高了大学生习武兴趣,大学生在速度、力量、协调性、灵敏性、柔韧性等身体素质方面普遍得到了提高,同时掌握了武术技术、技能,逐步学会了自我锻炼的方法,获得社会认可的国家段位证书,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武术课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庞毓恩 《体育科技》2006,27(1):90-92
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调查与分析右江民族医学院学生对参加武术选项课教学认识的情况,结果表明:在体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对参加武术选项课教学持有比较明智的学习态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存在着不足之处。主要原因是:体育场地、器材差与不足;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繁难;学生武术基础差等。针对上述原因提出相应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20.
高校学生对武术课认知的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体育系和非体育系学生武术课学习的调查分析表明,由于对武术认知的差异以及武术教学条件的差异,导致体育系学生和公体学生对武术学习的态度和兴趣差别的产生,使武术课的教学效果差别很大。就此,文章针对实际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