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跳深练习对增加运动员腿部爆发力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跳深练习是力量练习中的一种肌肉的超等长练习,很多教练员认为这种练习能够有效地提高运动员腿部爆发力和弹跳能力,因此将其作为在训练中经常采用的手段。但是也有很多研究表明,这种练习的效果并不优于其它一些发展腿部力量的练习,而且跳深练习还容易造成运动员的肌肉损伤,建议教练员在选择这种练习时要慎重,特别是面对训练水平较低的青少年运动员。  相似文献   

2.
小学生正处在身体发育的阶段,身体各功能器官还没有发育成熟,在进行力量和弹跳力练习时往往要以徒手与轻器械练习为主,但一些教师喜欢单纯用深蹲跳或蛙跳练习来发展学生的腿部力量,提高弹跳能力,结果学生往往会觉得枯燥无味,对练习失去兴趣,同时在学生心理上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针对这一现象,笔者在体育课教学与训练中,以两人合作兴趣跳练习形式来练习,不仅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也好,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协调和合作能力。  相似文献   

3.
兔跳,也叫蛙跳,即双手背后深蹲向前跳的一种练习方法。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兔跳作为少年运动员身体训练的主要手段之一。然而,根据人体生理学研究结果表明,这是一种错误而又危险的训练手段,特别是在水泥地上训  相似文献   

4.
<正>小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迅猛阶段,这一时期的少年儿童骨骼尚未完全钙化,肌肉、关节韧带及肌腱等比较松弛。他们的天性活泼好动,对新事物较有兴趣。在发展跳跃能力的教学中如果我们仍采用传统的蛙跳、跳台阶等练习手段,较为机械地让他们进行练习,时间一久,会使他们出现厌烦情绪,同时由于运动量及下肢承受能力较大,也可造成膝、踝关节或足部某些部位的损伤,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不利于继续学习及提高。为了使少年儿童在欢快愉悦中提高跳跃能力,在发展跳跃能力的教学中,笔者采用橡皮筋和跳绳相结合的教学手段,结合趣味竞赛,寓教于乐,  相似文献   

5.
一些中小学体育课、课余训练常采用负重练习和静力性练习增强学生的力量素质,这会给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带来一定影响。 一、负重力量练习的影响 少年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俗语说“小孩先长个头,后长块头。”由于青少年儿童时期肌肉含水分较多,含蛋白质和无机盐较少,力量较弱,易疲劳,不宜做大力量训练。 负重力量练习中常伴有憋气,有碍静脉血回流,使心脏发生空虚性收缩。停止憋气后,静脉内滞留的血液又迅速注入心脏,又使心脏充盈过度,对心脏产生过强的刺激。 过早负重力量练习可能使心壁肌肉过早增厚而限制心腔容积的增…  相似文献   

6.
<正> 要提高投掷运动技术水平,除发展上肢、肩带、手腕肌肉力量外,建议多采用以下练习:①连续半蹲跳,重量20—60公斤左右,发展小腿肌肉力量。②全蹲,重量根据各人的运动能力来定,发展腿部力量。③腰腹肌肉力量练习,如仰卧起坐、背肌等负重练习。④各种距离的多级跳、蛙跳、高脚跳、跨步跳、台阶跳等,发展膝  相似文献   

7.
利用沙坑来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在日常教学、训练中运用得最多、最普遍的方法有:双腿收腹跳、单腿收腹跳、交换腿跳、计时高抬腿跳、多级蛙跳等,主要是发展下肢力量和协调性等身体素质.现介绍另几种效果很好的练习方法.  相似文献   

8.
交变负荷训练法对肌肉力量训练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采用自制振动台为干预手段,对下肢肌肉进行力量交变负荷力量训练,研究交变负荷力量训练对肌肉力量增长效果的影响。方法:将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男子跳远运动员10名,随机分为“交变负荷训练组”和“传统力量训练组”,两组共接受8周训练,每周3次,实验前后一周内利用测力台和B iodex对原地纵跳能力和下肢三大关节屈伸肌肌群的一般、快速力量和缓冲力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振动刺激训练能够有效地提高受试者的原地纵跳能力,下肢三大关节屈伸肌肌群的一般、快速力量和缓冲能力,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交变负荷力量训练法能有效地提高肌肉力量训练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运动损伤的恢复对策—恢复性训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恢复性训练的第1步是开始一系列的关节可动范围及柔软性的改善练习。其中最为简单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是静止状态的伸展练习,关节和肌肉在一定的时间内慢慢地作伸展运动。作为恢复性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制定如何使患部及肌肉群的肌肉力量恢复的训练计划。肌肉力量被分为静力和动力两种。强化肌肉力量的方法主要有3种:静力训练法、动力训练法、动静力综合训练法。静力训练法的练习是关节和四肢不动  相似文献   

10.
这几天,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老喊腿痛,细问之下,原来是上体育课时老师安排她们练习了蛙跳。笔者认为,小学生上体育课不应该进行蛙跳练习。蛙跳练习属于速度力量性(爆发性)的身体练习,在力量练习中是超长收缩练习法,是退让性练习的一种。它的特点是:更强烈地刺激肌肉,使肌肉的张力能产生更高的峰值。对于提高肌肉在被迫退让阶段收缩时的抗拉力和转入缩短收缩阶段的收缩力都有显著的影响,长期练习和训练,使跟踺弹性增加,胫骨、跟骨骨小梁排列方式发生改变,在体育训练中是一种很好的训练方法。但它也有缺点:采用此法时,若动作结构不当,则极易导…  相似文献   

11.
<正> 本研究通过实验数据和文献资料分析证明:反向软地跳深练习,对提高弹跳力比在硬地做跳深练习要好,特别是对弹跳力水平较高、经常规训练成绩停滞不前的运动员效果较佳,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理论分析绝对力量是通过超负荷的训练来发展的。因为,肌肉或肌群超负荷时,即对抗最大或接近最大阻力练习时,可使其最大收缩,从而产生生理适应,也就是导致肌肉力量的增加。我们知道,跳深是发展弹跳力的有效手段,但反向软地跳深练习的效果如何呢? 一、肌肉由收缩成份和弹性成份组成,当肌肉的收缩成份缩短时,弹性成份被拉长而将前者释放的部分能量吸收贮藏起来,这些能量其后以弹性反作用力  相似文献   

12.
笔者发现很多学校的田径,篮球、健美操、武术等运动队在平时训练中常运用蛙跳、深蹲训练腿部力量,体育课堂上也常出现调皮的孩子被罚蛙跳.学生在练习之后大多感到膝关节酸胀疼痛,很多老师误认为是肌肉反应.认为蛙跳是一种有效的训练方法,可以增强弹跳能力和体能,培养毅力.蛙跳虽然可以锻炼大腿四头肌和小腿三头肌,但其危害多多,容易引起腓骨的疲劳骨折,半月板,髌骨磨损病变等.  相似文献   

13.
一、场地选择:利用教室、宿舍、楼房的“台阶”和走廊。二、训练方法与手段: 1.准备活动:在走廊上进行往返慢跑5-10分钟;然后做各种绕手操柔韧性练习和跑的专门性练习。 2.基本训练①一般身体素质训练:利用“台阶”进行徒手和负重跑、跳练习,包括高抬腿走、跑;跨步走、跨步跳;快频率跳;蛙跳;  相似文献   

14.
发展跳远爆发力的生理学基础及其训练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肌肉绝对力量、运动速度,运动中枢同步调节,Ⅱ型肌纤维发展,磷酸原系统供能能力是决定跳远运动员爆发力的生理基础。长期系统合理的训练,将在中枢神经系统和肌肉运动速度的协调中产生专门性适应变化,提高速度性力量。根据17年来跳远教学与训练的实践体会,提出杠铃力量练习、跳跃练习(速度跳跃练习和远度跳跃练习),跳深练习、踝关节力量练习、.关键肌群力量练习等是发展跳远爆发力的有效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5.
教练员们总是在寻找新的能够增加他们训练计划内容的一般和专门的身体素质训练手段。本文选自作者的《成功之路》一书,它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训练内容,从而减少训练中普遍存在的单调问题。一般身体训练是为专项身体训练打基础的。图1—4表示的一般身体练习。本文列举了这些练习群并在表1中概括列出了这些练习群的组合和顺序。练习计划一、基本任务——增大肌肉、发展力量、发展力量耐力、改善肌肉弹性和动作的灵活性。1.采用杠铃、哑铃和其他阻力练习(挺举、蹬伸、提拉、转体)直到疲劳。采  相似文献   

16.
单足跳和跨步跳是构成三级跳远技术的主要动作。在训练中常以多级单足跳和跨步跳或两跳的组合练习为主。然而,过多地采用长距离多级跳及无器械练习,易造成膝、踝关节运动损伤。运用跳架进行练习,能减少运动损伤,对发展专项力量及技术掌握有其独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日常的中长跑训练中采用传统的向正前方行进的小步跑,高抬腿跑、小步跳等练习来发展运动员的脚趾关节力量,练习形式显得过于单一,不仅不利于激发中长跑运动员积极参加训练的兴趣,还会出现脚趾关节的力量发展不均衡。表现为前脚掌正前方的脚趾关节力量明显强于前脚掌内外两侧的脚趾关节力量,会明显降低中长跑运动员训练和比赛中踝关节及脚趾关节长时间支撑奔跑的运动能力。另外,还会造成训练和比赛中前脚掌内外两侧的脚趾关节比较容易受伤,影响到运动员的训练质量和比赛中技战术水平的发挥。经过实践,采用以下几种改进后的练习能全面有效地发展中长跑运动员的脚趾关节力量,参加训练的兴趣也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8.
在力量训练时,肌纤维中的粗、 细肌丝相互滑行,导致肌肉收缩、做功。力量训练后,要特别注意粗、细肌丝复位,使肌肉放松,以便消除肌肉在力量训练后所产生的酸胀感。同时,使肌肉在增粗时出现明显的条状而不是块状,保持肌肉的弹性以利于肌肉更好地收缩做功,拉抻性练习是较先进、有效的放松方法,其主要目的就是使进行了力量练习的肌肉通过有关关节的屈伸把肌肉向两头拉抻。现介绍十种拉抻性练习如下:  相似文献   

19.
身体练习指在运动训练过程中运用各种身体练习等手段改善练习者的形态,提高有机体机能和健康水平以及发展其运动素质的练习。但它必须遵循一定的顺序,具体建议如下:   一、速度练习后,进行弹跳训练,可以使肌肉、神经系统更加协调,从而使二者均衡发展;   二、耐力训练后不宜进行速度训练,可以进行小负荷快节奏的训练,如小步跑、高抬腿等;   三、耐力训练后不宜进行爆发力训练,这时肌肉处于疲劳状态;   四、力量训练后,可以进行耐力训练,有利于疲劳的恢复;   五、负重练习、跳跃练习后,可以进行不负重的快跑、跳…  相似文献   

20.
运用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对我国不同水平男子跳远教练员专项力量训练的特点进行了专题研究.结果表明:与二三线跳远教练员相比,在专项力量训练内容上,一线跳远教练员更加注重加速跑时腿部肌群所需的爆发力和上肢摆动力量的训练;在专项力量训练的手段上,一线教练员更多的采用助跑2.4步五级跨步跳、米跳(计时跳)和持哑铃原地摆臂等练习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