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宋至清代晚期,《花间集》流行版本或多或少,版本体例的变化或显或隐,经历了一个明显的变动不居的过程,这一过程折射出了各个不同时期对《花间》词的接受态度。  相似文献   

2.
北宋至清代晚期,《花间集》流行版本或多或少,版本体例的变化或显或隐,经历了一个明显的变动不居的过程,这一过程折射出了各个不同时期人们对花间词的接受态度。  相似文献   

3.
本文回顾了废名小说《桥》的诞生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与之有关刊物,以三个版本为例对《桥》的版本问题进行了探究。以期对废名小说的版本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文章论述了研究《乐府诗集》版本的意义,梳理了《乐府诗集》的版本源流,评述了各系统内版本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诗集传》是苏辙的主要学术作之一,在《诗经》研究史及宋代蜀学研究中都占有一席之地。本考证了苏辙《诗集传》的成书过程及版本源流情况,认为《诗集传》是贯穿苏辙一生的学术作,并结合版本源流情况比较了各版本的优劣,突出了《诗集传》在苏辙学术生涯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饶宗颐《词集考》和唐圭璋《宋词四考》对宋代词家的词集版本有详细著录;黄畲《欧阳修词笺注》之《附录四:版本考》、薛瑞生《乐章集校注》之《附录三:版本述略》和徐培均、罗立刚《秦观词新释辑评》之《附录一:著作目录》则分别对欧阳修、柳永、秦观词集的版本情况作综合考察。而诸家著录或考察的结论有异:同一种版本,或两家著录而另一家阙如,或一家著录而另两家阙如;或著录时不著收藏地点、不细考同一版本的流传状况等。综合各家著录或考察的结论,欧、柳、秦之词集版本著录情况,实有加以补正的需要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梳理了《李北海集》版本的形成、流传、转变的历史过程,陈述并分析了现存三大版本系统的具体情况和内容,对《李北海集》的版本及其源流作了较为全面的概观.  相似文献   

8.
《漂泊杂记》是艾芜的第一本散文集,表现了他早年置身滇缅山水奇境中的艰难生活以及同情底层人民、反帝反殖民的爱国思想。在《漂泊杂记》历经近八十年的出版过程中,出现了初刊、初版本、文丛本、云南本、文集本、小品散文本、全集本等版本,在版本的流变中,篇目不断增加,文本不断修改,这既是艺术的完善,更是时代语境以及作者思想变化的结果。《漂泊杂记》的版本变迁是一个逐渐远离《漂泊杂记》初版及其"漂泊"内涵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自川版本诞生以来,《原野》已成为一种多版本的存在,但学界对《原野》的版本问题关注不够,研究薄弱,呈现出不全面、不系统、不深入的状况,这使继续深入推进《原野》的版本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森林之魅》是穆旦诗作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首诗歌,被学界反复提及。穆旦在世期间五次发表或收录了《森林之魅》,并且进行了反复、细致的修改,标题和内容都有多次改动。但目前该首诗歌版本流变的情况不甚清晰。通过对该首诗歌版本的外部梳理以及对微小改动的细节考辨,整首诗歌的形成过程得以厘清,同时,穆旦诗歌写作的美学追求、诗人的性格特质得以体现。对于收录了该首诗歌的现行出版物,其中几个版本有诸多存疑之处,论文就此进行了勘误与研究。从穆旦这首《森林之魅》的版本流变出发,可以开拓穆旦研究的新的疆域。  相似文献   

11.
《文心雕龙》这部国学典籍,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在这个漫长的流传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不同的版本,本文拟对其版本概况、版本流变做一总结,并对主要版本加以描述,以从版本角度窥"龙学"概貌。  相似文献   

12.
魏野《东观集》在传世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版本系统。历代目录书的记载及目前存世版本,以七卷本和十卷本两个系统为主;二卷本、三卷本的说法,与《东观集》的成书和魏野先前刊行的《草堂集》有关;一卷本是收录于《宋百家诗存》的一个选本。  相似文献   

13.
日本江户、明治两代的《文选》版本简介与目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在日本流传已有相当长的历史。日本在江户时代以前没有刊刻版本的《选》,传世考皆由唐代古本而来。在江户时代日本开始刊刻《选》,前期有六种《选》出版:直江版、庆安本及出于明王象乾本的诸版本。在江户时代后期主要有两种版本:片山兼山的《选正》、秦鼎的《李善注选》。以上各种版本多有重印、修补,明治时期又有多种版本重排重印,形成了《选》版本众多、庞杂难辨的局面。甄别日本各馆收藏的《选》版本目录,理清《选》在日本的版本流传,对于《选》研究极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玉篇》版本源流及释义略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篇》在我国文字学和训诂学史上至关重要。该书距今年代久远,在流传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版本流变复杂。文章就《玉篇》的版本流变及其释义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5.
曹禺的剧本《雷雨》自1934年7月首刊于《文学季刊》之后,后来又印行了很多次,出现了诸多的版本。20世纪60年代以来便有学者开始关注《雷雨》的版本,并在其版本流变研究、版本之间的对比分析研究和对版本修改得失的评价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  相似文献   

16.
《仇池笔记》,旧题宋苏软撰,是流传至今的宋人笔记中的一种。后人往往将其视为《东坡志林》的姊妹篇。本文从版本校勤学的角度,首次对国内今存的《仇池笔记》版本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和考证,并就校勘枪池笔记》时的版本选择情况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17.
《道德经》不仅自身版本种类繁多,其外译版本更是存在多样性。本文将从翻译的过程,即:文本的选择——理解——转换与表达分析《道德经》一本多样性的成因,以对《道家经》的译本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8.
《五经文字》为唐代张参所撰,成书于唐代宗大历年间,是一种辨正经传文字形体的书,对经书文字乃至汉字的规范化起了极大的作用。调查《五经文字》的版本源流,对书目的著录情况进行了考察,对版本的现存状况和收藏单位做了介绍,并对两种版本着重做了个案分析。  相似文献   

19.
从《版本通义》看版本研究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图书事业自周秦至明清经历了漫长的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图书是人类文化得以传扬、丰富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形式。在图书的出现、发展、流传和纂集过程中,一种书出现几种本子的现象逐渐为人们所重视。这就是古书“版本”的问题。“版本”一词最早出现在宋代文献中,宋代。有了辨别版本的风气。不过,实际上对于版本现象的认识和研究,在宋以前已存在。自宋代至今,研究版本的人和撰述很多,其中第一部以“版本”作为书名的版本学著作是钱基博的《版本通义》。 钱基博(1887—1957),近现代学者,大学者钱钟书之父,他在中国…  相似文献   

20.
《红楼梦》的版本研究有两个目的:一是探讨此书的创作过程,以供作家创作小说的借鉴;二是考察其版本源流,以确定各本的校勘价值,为校理新本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