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个人,有了缺点和错误,必定会受到批评,或是长辈们的,或是周围同志的,或是组织上的。受到批评时,不同类型的人会有不同的心理反应。把握好这种心理反应,引导受批评者认识和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本人仅就大学生受到批评时常见的一种心理反应,试作一分析。在我看来,大学生犯了错误,受到批评时,一般都有一种防御心理。所谓防御心理,就是当事人对待错误和缺点的一种自我反应。从反应的效果上,可分为积极反应和消极反应;从反应的形式上,可分为情绪反应和行为反应。我这里所谈的只是消极防御心理的分析。大学生毕竟是有知识、懂道理的高层次青年。他们比起社会上的青年来,识别是非、善  相似文献   

2.
批评是一种负面强化,即通过否定学生的某种行为,使他情绪上受到一种被罚的体验,而抑制原有的反应,禁止他的不良行为。批评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常用的一种方法。批评学生的目的是使他们知错悔改,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心理研究表明,学生挨了批评就产生抗拒心理,是极自然的心理反应,即使明知“其错在我”,一旦挨了批评,心理总觉得不是滋味,本能地对批评产生抗拒心理,批评的效果就等于零。因此,为了使学生理智地接受批评,班主任必须具备“化抗拒心理为进取心理”的某些技巧。一、给学生留有“心灵的避风港”有的教师批评…  相似文献   

3.
流动的水是不会发臭的,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生蠹虫,这是一种自然现象,但它告诉人们深刻的哲理。任何人不可能没有缺点或错误,有了缺点或错误,就要靠批评或自我批评来解决。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过:"批评,这是正常的血液循环,没有它就不免有停滞和生病的现象。"没有批评与自我批评,人就不会有进步,集体和国家  相似文献   

4.
批评是对学生不良品德和问题行为给予否定的评价,目的是使学生克服缺点、改正错误,帮助学生分清是非,明确努力方向。著名文学家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过:“批评,这是正常的血液循环,没有它就不免有停滞和生病的现象。”古今中外任何一个成功的教师都是不排斥批评的。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如果不曾受到批评,那他将来很难面对挫折与失败。而人在一生中,肯定会遇到许多挫折与失败。所以,一个人在学生时代,有了缺点或错误,就要正确地面对,接受惩罚和教育,从思想深处认识到自己的缺点与错误,进行反思和借鉴,以便今后可以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这是一个人…  相似文献   

5.
张炳林  刘樱 《班主任》2003,(12):29-30
批评,是指对缺点和错误提出意见或建议,使有缺点和错误的同学幡然醒悟、彻底改正。它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手段之一。批评艺术从根本上说,就在于根据不同的对象和内容,采取不同的方法,对症下药。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常用的批评  相似文献   

6.
“老师,这事不是我干的,您可能误会了……”“老师,我这样做是有道理的,请您听我解释……”“老师,这些难道都是我一个人的错吗?您也太……”“老师,您有没有搞错?您这样批评、责备我,对我太不公平!”上述话语,作为班主任并不陌生。当学生受到批评、责备时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开始搜寻有关证据,重新对自己的言行作某种审度,判断批评的正误并作出反应,这种自然产生的心理意向,称之为“寻证心理”。一般来说,正常人在遭到批评、责备时都会产生一种愿望,希望寻找到对自己有利的证据来说明自己并无错误或责任不大,或是能找到…  相似文献   

7.
批评,是孩子做错事时成人教育孩子的一种重要手段。然而毕竟忠言逆耳。我们许多 成人在孩子犯了错误之后,对孩子进行批评教育时,由于没有注意方式方法,没有引导孩子 正确对待批评,结果,幼儿在家挨了批评就哭闹或赌气拒绝进食;在幼儿园受了教师的批评 就不愿去幼儿园。可见,成人在使用“批评”这个“武器”时,不但要使孩子明白自己错在 什么地方,怎样做才对,还要培养孩子对待批评的正确态度。  一、让幼儿知道每个人都有缺点,这些缺点别人很容易发现,而自己却不知道。一次 在上课前,我故意在脸上抹了一道灰,到了班上,一名…  相似文献   

8.
批评是一种正面教育,是抑制和纠正学生不良思想行为的一种必要的和有效的手段。批评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改正缺点,控制不良心理行为。而被批评学生的认识缺点的过程就是自我批评的过程,只有当教师的批评内化为学生的自我批评时,才能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缺点、错误,并吸取教训,克服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那么,怎样对学生实施有效的批评教育呢?根据多年的班主任实践,我认为应注意以下  相似文献   

9.
重复批评有横向和纵向两种情况。 所谓横向重复批评,是指当学生犯了某一错误时受到不同对象的同样批评。例如某甲上数学课时偷看小说,数学老师发现了,当场批评了他;班主任知道后,又批评他一通;某甲的家长知道了,又是一顿训斥。  相似文献   

10.
<正>批评,是指对缺点和错误提出意见或建议,让有缺点和错误的同学幡然省悟,彻底改正。批评是极其复杂的劳动,是一项高级的艺术活动,它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手段之一。批评艺术从根本来说,就在于根据不同的对象和内容,采取不同的方法,对症下药。一、"无言"批评顾名思义,无言批评就是不用语言进行批评,它是以某种动作或特定的目光表示教师的心境和意见的批评,学生从教师的这些动作或目光中,就会立即意识到自己错了,马上改正。  相似文献   

11.
批评的艺术     
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难免有错误和缺点,对于老师来说则少不了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批评教育方式恰当,学生就容易接受,教育和转化学生效果就好.反之,则可能激发矛盾.可见,讲究批评艺术,是提高教育效果的重要保证.笔者认为,有几种批评方式是可取的.  相似文献   

12.
批评是一种教育手段,也是一种关心爱护受教育的表现。然而,在一般情况下,只要一提批评,人们就会自然地将其与缺点和错误,与疾言厉色联系起来,尤其是在对学生的教育时。  相似文献   

13.
<正>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鼓励性评价,但当学生有缺点、错误时,教师不能一味地姑息、迁就,更不能视而不见,而应耐心地进行批评、教育。批评,是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育学生和进行班级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对学生的缺点、错误进行的否定性的评价方式。批评学生很有学问。不同的批评方式往往会产  相似文献   

14.
担任学生管理工作的教师大都遇到过类似的情形:当一名学生因违纪受到教师的批评后,总会有一些学生对被批评者表示同情,特别是那些过去对老师不满的学生有时甚至会"紧密团结"在被批评者的周围,公开为其喊冤鸣不平。笔者称这种现象为批评后的"同情者效应"。批评后的"同情者效应"是建立在人们同情弱者的心理基础上的一种正常的心理行为反应。被批评的学生只要不是犯了引起众怒的错误,其他同学就不会幸灾乐祸。其他学生对被批评者的同情会使被批评者获得一种心理安慰,较快地从懊悔与失落中走出来。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积极的"同情…  相似文献   

15.
对学生的错误、缺点进行批评不仅是班主任应尽的职责,也是班主任教育学生时经常使用的一种手段。由于批评的方式、方法往往直接影响被批评者的情感体验,所以,班主任要让学生接受批评,认识错误,改正缺点,使批评如春风化雨般滋润心田,就必须讲究批评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陶铸同志的《太阳的光辉》一文,高屋建瓴,力矫时弊,针对当时党内有的人怕谈缺点,听不得批评的错误倾向,提出了批评,主张要“认真地对待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认真地在党内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这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题。作者对这一中心论点只在开头部分,从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党的性质这两方面作了极简单的论述,在文章的主体部分,则是有针对性地列举了三种怕谈缺点、错误的论点,采用类比的方法进行逐点论证。而这个被用来进行类比的事物就是“太阳”。有的人怕谈缺点和错误的一个原因,是  相似文献   

17.
有的年轻父母,对孩子要求极严极高,甚而近于苛刻,过去总是毫不留情地批评孩子。近来,听到社会上有这样一种说法:“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言外之意,就是不能批评孩子的缺点和错误。于是,就一反常态,改弦更张,从此再也不批评孩子了,就是发现了毛病、缺点,也不指出,也不批评;就是犯了错误,也都说“好好好”“棒棒棒”,简直成了“好好先生”。即或是批评,也是轻描淡写,隔靴搔痒。总是一味地批评孩子,孩子总是被家长否定,就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久而久之,那孩子就会丧失自信心、上进心。越批评,孩子就越疲塌,越反感,越抵触…  相似文献   

18.
有的年轻父母,对孩子要求极严极高,甚至近于苛刻,总是毫不留情地批评孩子。近来,听到社会上有这样一种说法:“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言外之意,就是不能批评孩子的缺点和错误。于是,不少家长就一反常态,  相似文献   

19.
批评是教育学生的一种有效方法,由于性格上的差异,不同的批评对象,对接授批评信息会有不同的心理反应。因而,教师要考虑学生个体上的性格差异,适应批评对象的心理特点,因人而异地实施批评教育。针对恼怒心理,采取递进批评法。具有恼怒心理者,往往刚愎自用、固执己见。对此类学生的批评,切忌“火上加油”,要首先避开矛盾上的焦点,以“冷”制“热”,以理制怒。针对惰性心理,采取触动批评法。惰性心理者,犯了错误后,一般表现为:茅塞难开,执迷不悟。对此类学生的批评,要适当加足“火力”,“正面交锋”,旗帜鲜明地、一针见血地让其晓之以利害,敦…  相似文献   

20.
当前中学生的不良品行可能有多种表现形式,其中主要的有行为过失类、心理失衡类、认识错误类、情感异常类、意志薄弱类和行为习惯不良类等等。但究其本质来讲,他们的内心所面临的基本矛盾却是相同的,这些矛盾是:1.自尊与自卑的矛盾。品行不良的学生与其他学生一样有强烈的自尊心。他们不愿意别人提及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更不愿意被人批评。他们害怕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指责,也怕受到同学的歧视和冷落。但是,因他们长期生活在偏见、歧视的氛围中,他们的内心对自己也轻视起来,从而产生自卑、自甘落后的心理。因此,他们既自尊又自卑,既瞧不起自己,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