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适应全球化趋势下频繁的国际交流。纯粹学习语言知识而缺乏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了解,是无法进行有效交际的。教师应该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重视对学生文化背景知识的培养,有效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李艳丽 《考试周刊》2012,(35):82-83
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适应全球化趋势下频繁的国际交流。具有纯粹学习语言知识而缺乏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了解,是无法进行有效交际的。教师应该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重视对学生文化背景知识的讲解,有效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一、注重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培养语言交际能力,是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交际能力就是指说话者在只有文化意义的场景下进行交际所必备的知识,即在同一个或更多人进行交际时的一种即兴表达,其核心就是能够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在不同场合下对不同对象进行得体的、有效的交际...  相似文献   

4.
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以适应全球化趋势下频繁的国际交流的需要。纯粹学习语言知识而缺乏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了解,将无法进行有效交际。教师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应该重视对学生文化背景知识的培养,从而有效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为了适应当前培养既有丰富知识又有交际能力的优秀外语人才的社会需要,英语教学急需探索一套既行之有效又切实可行的文化背景知识传授方法。1.注重知识文化的介绍,丰富学生文化内涵;2.增强交际文化的积累,提高学生交际能力3.加强中西方文化的对比,知己知彼知天下。  相似文献   

5.
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教师应该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重视对学生文化背景知识的培养,有效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5个方面探讨开展交际活动在实现中学英语课程标准中的作用。作者认为以有效的交际活动来组织教学有利于巩固语言知识,促进语言知识向语言技能转换;有利于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激发学习兴趣和交际欲望;有助于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能力;还有助于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是保证落实中学英语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口语交际能力是一个人运用口头语言及非语言手段来达到某种交际目的的能力,它体现了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用知识、认知能力及情感态度的融合。教师要依托教材教学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在质疑解疑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表演情境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课堂辩论中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8.
朱玲 《大学教育》2013,(15):13-14
外语教育的目标是满足社会需求。在大学英语基础阶段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听、说和写的能力,协调过级考试与培养语言运用能力的关系,探索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能力并重的教学途径。过级考试重知识轻能力的特点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交际能力的培养。培养交际能力和重视语言知识教学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以牺牲语言知识教学为代价培养交际能力,结果将是交际能力因缺乏语言知识基础的有力支持而难以提高。课堂上语言知识的讲解操练和真实的英语交际活动相得益彰,学习与习得并行,促进学生语言知识和运用能力同步提高。  相似文献   

9.
陈宇莺 《华章》2007,(12):130-130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为达到有效交际,必须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提高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应树立文化意识并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0.
黄思美 《成才之路》2011,(33):23-23
中学生的英语交际学习能力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能力素养培养的需要。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学习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运用文本语言,促进他们语言文化知识的内化生成,以此来培养他们正确的英语学习思维和语言感知。学生语言交际学习能力培养能够激发他们学习和使用英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帮助他们丰富语言文化知识。  相似文献   

11.
对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调查及其启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语言与化密不可分。在外语教学中既要重视对目的语化背景知识的介绍,也不可忽略对母语化的传播。本通过测试调查发现,由于教学中母语化输入的欠缺,导致学习用英语表达中国化的能力与其实际的英语水平不一致,从而导致跨化交际障碍。章指出,在英语教学中应注意中西化输入平衡,提高学生双向的而非单向的跨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2.
外语教学不仅要注重语言教学,而且应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本文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出发,阐述了文化教学的内容,探讨了如何有效地在外语教学中进行文化导人,全面提高大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真正实现大学英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相结合。  相似文献   

13.
《走遍美国》是一种带有故事情节,并体现文化背景的影音教材。它以家庭生活来反映美国文化,演示了语言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融合了语言交际与非语言交际。将该教材引入口语教学课堂,能满足培养学生实际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要求,尤其是针对语言基础较为薄弱的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的学生。通过《走遍美国》可以为他们创造类似母语的情景语境,增大可理解性语言输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激励复合型学习动机。  相似文献   

14.
英文声像资料是一种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将其与导游英语教学相结合,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纯正地道的语言知识,体验丰富的中西文化内涵,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而完善专业素质建设。本文通过笔者的《涉外导游英语》教学实践证实了英文声像资料教学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5.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一部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教师既要加强语言知识的教学,又要注重文化知识的导入,在阅读、视听说、词汇和语法等教学活动中适当地加入英语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使他们适当避免在实际语言交际中的文化误用。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世界跨文化交流与传播很不平衡,存在过分迁就西方文化而忽视东方文化的倾向,这种倾向严重影响了我国的英语教学。外语学习者只重视如何用英语成功交际,而忽视如何用英语介绍和传播中国文化。因此,我们应加强跨文化平等交流意识、改革英语教学与教材内容。  相似文献   

17.
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同时又受到文化的巨大影响,根植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英汉两种语言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本文从地理环境、宗教信仰、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文学作品及政治制度几方面来对比分析英汉文化内涵词,以期达到使语言学习者感悟英汉语言在词汇层面上表现出来的差异,最终培养和提高语言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8.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差异在语言上有着直接的体现,并深刻地影响着跨文化交际。这就决定了当代外语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解决我国目前优秀外语人才的短缺问题作出贡献。因此,外语教师应该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化交际与大学英语教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牛淑敏 《海外英语》2012,(12):243-244
The successful cross-culture communication lies in not only good master of foreign language,but also profound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mother language and the target language.Moreover,the neat management over this knowledge in the real cross-culture communication is also necessary.So in this paper,the contrast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language together with culture is presented.We should not only se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but also find the similarities.  相似文献   

20.
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外语教学的同时必须导入目的语的文化知识。在大学英语后续教学中,作为既是母语文化背景中的成员,又是目的语文化学习者与传授者的教师应根据时代的要求将文化教学融入到语言教学中,有计划、适宜地导入相关的影响语言理解和使用的文化内容,以培养学生对异域文化的敏感力和洞察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