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青海蒙古族在习得汉语普通话的过程中存在一些语音偏误。本文根据调查,分析了蒙古族学习汉语普通话在声母、韵母、声调方面的偏误。  相似文献   

2.
学习纯正的普通话已被新疆少数民族学生作为学习汉语的更高目标,但由于语音偏误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语音障碍难以克服,也会暴露出一些消极心态和不良情绪,这直接影响了他们普通话学习的进程,教师应找出他们学习普通话的语音偏误规律,从优化学习心理的角度入手,增强他们排除语音偏误的信心,提高学习普通话的速度和质量。  相似文献   

3.
汉语语音教学是第二语言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本文以处于初级阶段的加纳留学生为研究对象,在对他们汉语学习中出现的语音偏误全面调查并获得丰富的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运用中介语理论、偏误理论和对比分析法,对加纳学生汉语学习语音偏误进行详细的分析,探讨发生语音偏误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对于汉语基础薄弱的美国学生而言,第一语言英语和第二语言汉语分属于两种不同的语言系统,二者在语音成分和语音规则方面的差异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受其母语干扰而出现明显的语音偏误,这种偏误严重阻碍了以英语为母语的美国学生学习汉语时发音的速度和质量。教学中,教师要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有效开展有关声母和韵母的教学。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在汉语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偏误进行归类,并分析了造成偏误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是"字句是汉语常见句式,蒙古学生在学习汉语"是"字句往往会存在偏误现象。本文对现代汉语"是"字句、汉语"是"字句与蒙语"是"字句对比以及蒙古学生学习时的偏误探讨,初步提出教学措施。  相似文献   

7.
汉语和越南语的语音系统里存在一些异同之处。越南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语音过程中因没有注意到这些异同,而容易出现一些偏误现象。本文通过Praat软件里的Pitch Manipulation功能去分析越南学生对于汉语第三声的发音偏误现象及原因,并提出一些克服的措施。对此可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教学帮助。  相似文献   

8.
汉语和维吾尔语使用者的生活方式、文化习俗、表达习惯都有所不同,所以新疆的少数民族尤其是初学者在学习汉语时,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本文主要讨论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汉语过程中,数词称读的偏误及使用数词时出现的语法方面的偏误,并试图通过汉维双语的对比分析找出其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沙特阿拉伯学生在学习汉语初级阶段常出现一些语音偏误,这种偏误有一定的普遍性和规律性,且具有别于其他国别留学生语音偏误的特殊性。由于篇幅所限,文章仅选取了沙特阿拉伯学生的汉语辅音偏误为调查对象,进行了语音测试,测试分为听辨和朗读汉语辅音两个方面。根据测试结果,文章主要从学生母语即阿拉伯语对其习得汉语辅音的影响方面,分析了产生偏误的原因。最后提出针对沙特阿拉伯学生汉语辅音教学的建议。以期对来自阿拉伯国家、母语为阿拉伯语的留学生的语音教学,特别是初级阶段的语音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轻声、上声变调、儿化是泰国学生学习汉语语流音变的高难度项目,句调、语速、停延则是语调学习的难点,中高年级学生的语音偏误也主要集中在声调调值、轻声、上声变调、儿化、句调、语速、停延等方面。泰国汉语语音教学应根据学生的语音项目难度等级和语音偏误,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将音素教学和语流教学相结合,使语流教学灵活地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并重视句调、语速、停延等语调教学。  相似文献   

11.
汉语作为越南学生学习的目标语言,在语音学习过程中存在一种"交叉性",既依赖母语中与目标语相同或相近的发音,又要排除母语对学习目标语的负面干扰。基于此,越南留学生中介语声母发音也是如此,从实验语音学的角度对其进行声学分析,可以找出发音偏误,以辅助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2.
英语语音技能及语音意识能力对英语学习的成效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受母语负迁移和中学传统教学法的影响,英语语音学习对中国学生来说有诸多的障碍。从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出发,英语学习者通过主体的积极参与提高语音意识、语音知识和技能,促进学习者语言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成为管理自身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3.
汉语声调是外国人学习汉语的难点之一,不同母语背景的人的声调难点也不尽相同。对阿拉伯语学生的汉语声调感知和发音的偏误规律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他们的语音难点并有针对性地提高对外汉语语音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4.
在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教育体系中,语义教学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语段语义是蒙古族学生学习汉语的难点。调查研究发现,蒙古族初中生在汉语语段语义认知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教学建议:进行修辞手法专题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力;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对量词进行巩固教学;培养学生汉语思维习惯;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相似文献   

15.
英语语音教学作为藏族、蒙古族、汉族学生第三或第二语言习得环节中的重要一环,面临着母语负迁移、多语干扰、错误启蒙等多种因素的干扰,导致英语语言学习的口语"缺口"、听力障碍,进而影响英语学习的整体效果。本文通过对近二百名藏族、蒙古族、汉族大学生的英语语音测试,找出极具代表性的高频错误和顽固错误,针对各种错误原因进行比对分析,最后提出有针对性的英语语音教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汉语水平较高的日本学生习得普通话轻声时的韵律偏误,发现日本学生产出的轻声音节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一)调型方面,基频曲拱偏平,升降幅度不够;基频曲线后半段常有轻微抬升;T3后的轻声音节常常被读为降调。(二)调域方面,四声后的轻声音节都存在调域偏窄问题,其中T1、他后尤其严重。(三)时长方面,不同声调后轻声音节存在不同程度的时长过长问题,尤以T3后为最,甚至超过T3音节。  相似文献   

17.
语音学习是外语学习的基础,在语言学习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基于意大利语语音特点,归纳和分析学习者的常见偏误,对意大利语语音教学应注意的问题进行相关探讨、分析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土耳其留学生的汉语语音具有一些偏误,需要在教学中予以纠正。土耳其学生在学习汉语语音时遇到的困难,一般来说首先是声调,其次是声母,最后是韵母。声调掌握的难度从易到难依次是阴平、去声、阳平和上声。土耳其留学生在语流音变、语调等方面也存在一些偏误,这可以从母语的负迁移、《汉语拼音方案》等几个方面分析其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改进土耳其汉语学习者的语音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在访谈和开放式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青海民族大学藏族、蒙古族和回族共120名学生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对他们在以英语作为第三语言学习的过程中的文化适应能力状况进行了调查和比较研究。调查研究发现:在以英语作为第三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少数民族大学生总体文化适应能力较弱,但渴望实现文化适应的热情极高;藏族学生适应能力明显优于蒙古族和回族学生;将英语作为第三语言学习的年龄差异对其文化适应能力的影响非常明显;汉语使用率高于本民族语言使用率的学生文化适应能力优于本民族语言使用率高的学生,且存在显著性差异;回族女学生的文化心理适应水平较低,家庭背景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最后,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英语教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