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近年来,我校坚持以人为本,实施班级自主管理,使学生主人翁的意识大大增强,学生“干群”关系融洽,同学之间互尊、互信,校风、班风都发生了喜人的变化。一、师生共同制订班规传统的班级管理,是班主任依据学校规章制度制订班规,学生被动地接受管理,常常导致违纪学生难以转化。为了改变这种不良现象,班主任在每个学年初,都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学校规章制度,结合班级实际进行充分讨论,共同制订出关于学习、纪律、行为、礼仪、活动等方面的班规,并贴在显眼位置,让学生对照自查。这样的班规体现了“民意”,学生乐意遵守,违纪现象大大…  相似文献   

2.
班级规章制度是班集体为实现共同的奋斗目标而制定的规则、法则,是班集体按一定程序办事的规矩,是班级管理的准绳。班级管理离不开规章制度,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良好班集体的形成,必须有一个人人都必须遵守的班级规章制度。从班规制定到实施情况来看,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3.
何捷 《教育文汇》2009,(6):24-25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班级管理,免不了定下几条“班规”,以对学生形成一种约束。在我的班级中,就有这么两条深受孩子们欢迎的“班规”。  相似文献   

4.
一、向管理要效益 国有国法,班有班规。一个班级要想管理得井井有条.必须有自己的规章制度.使班级管理“有法可依”。浙江余姚市高中的林荣奏老师甚至指导学生专门制定了一部《班级法典》,这样可使班级管理实现自动化,同时带来良好的管理效益。老师既能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又可大大降低在学生中树立对立面的可能性.减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相似文献   

5.
郑双 《河北教育》2008,(7):47-48
一个班级管理的好坏,良好班风的形成,与广大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的努力分不开。制订班规作为班级管理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有利于引导学生从“他治”走向“自治”,逐渐培养学生自律自强。班规作为班级的“法”,就应按法的要求进行,总的说应有以下内容:  相似文献   

6.
杨榕妹 《中学文科》2006,(10):87-88
近年来我一直在探索一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的新型的班级管理模式——民主管理班级的模式。 一、《班规》的制定 民主管理班级应是在班主任的主导下,培养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意识,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对于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来说,班主任的个人权威与学生的自我教育都是不可缺少的。那么,怎样才能把这二者融合在一个统一体中呢?我认为这个统一体应该是班级“法律”——班规。教师的个人权威,通过班规便不仅仅是教师的气质、才华等个性对学生的吸引,而已转化成集体的意志。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通过班规也不再仅仅是学生上进的自觉性的表现,而是转化成参与班级管理的义务和权利。这样通过班规,班集体的所有成员都成了管理者,又都是被管理者,这样班级管理就走上了真正的民主管理的格局。  相似文献   

7.
付辉 《中国德育》2014,(20):62-63
正最近,江西省某中学学生小辉颇为苦恼,因为班里出台了一条规定:违反班规要罚款。班主任是这样规定的:迟到10分钟罚5元,未交作业罚5元,没带校牌罚5元,教室玩牌罚20元,带手机进入学校罚50元……我们知道,班规即班级管理的规章制度。为了维护班级的正常秩序,每个班级都需要班规"保驾护航"。制定上面的班规,按照校方的说法,是为了"规范学生的言行"。这是可以理解的。如果班主任将罚款作为教育手段,创造性地激励学生  相似文献   

8.
从班规看当前班级制度文化的发展与不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班级是学生成长的一个重要的小环境。而在这个环境里,文化对于学生的行为有着重要的塑造、约束和激励作用。班级文化包括班级的精神、制度和物质几个层面的因素。其中,班级制度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展示,并为全体成员所接受即形成班规。班规是班级制度文化的一种体现,对班规的分析有助于了解当前班级制度文化的发展与存在的不足。随着“校校通”校园网络建设的推进和完善,很多学校都有了自己的网站,不少的班级都将班规放上了自己的班级网页。笔者从网上浏览、收集和研究了一些班级的班规。总体上看,这些班规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当前班级制度文…  相似文献   

9.
一、班级规章大家定 好的管理制度是成功管理的第一步。管理班级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管理才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然而,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难免会对约束他们的规章制度有抵触情绪。怎样解决好这一问题呢?在确定班规之初,我就会发动学生首先参照学校的规章制度,然后结合本班实际情况起草,小组讨论。然后拟出草案,再在班上讨论、修订,最后定下来。因为班规由大家定,体现了民主的管理原则,体现出学生是班级的主人。所以,对于民主决议确定的班规,大家都乐意接受,自觉遵守,从而为科学民主的管理奠定基础。在规章制度的实行过程中,也同样有学生检查落实情况,确保制度的执行。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班级管理,主要以班规班约制约学生,班主任是管理的核心。面对新世纪的挑战,这种管理理念越来越难以发挥作用。因此,需要创建新型的班级管理模式。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让学生成为班级真正的主人,让学生主动参与制订班级的奋斗目标和各项规章制度。笔者在探索创建新型的班级管理模式上,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一、营造民主宽松的氛围,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我”的价值,给学生提供自我管理的机会和途径。在班集体中,学生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班干是班主任的小助手。因此,我让学生主动参…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学生辅导员工作的随意性较大。按照班规进行管理是克服随意性的一个有效办法。这就要求辅导员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立足班级实际制定班规,按照班规规范管理行为,把按照班规进行管理与以德带班、以情带班有机结合起来,构建和谐的班集体。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当"体罚"、"变相体罚"被三令五申地禁止后,一些教师又开始采取"罚钱"这种方式来管理学生,于是有关学校对违反校纪和班规的学生以"罚钱"代替"教育"的新闻屡见报端。班级中用于约束和规范学生行为和习惯的规章制度具有管理和育人的双重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班级管理要求有条理清晰的班规班纪,严格的量化制度。可是学生不能都每天如木偶一般,机械地执行规章制度,总会有违纪现象,如果锱铢必较,势必会犯下“众怒”,终究会导致出现制度执行不下去的局面。相比之下“模糊管理”则更具艺术性,在管理工作中只要学生犯下的事不触动“原则”,制度也可以随时变通,这样可以为很多学生保留“面子”,更增强学生遵守班规班纪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4.
要想管理好一个班级,班规的制定尤其重要,在当前新课程的理念之下,到底应该怎样制定班级的班规,使它既能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又能很好地管理好班级,这是很多老师面临的一个首要问题。本文着重从班规制定的意义、过程方法和注意事项这三个方面来阐释新课程背景下班级班规的制定。  相似文献   

15.
做一个让学生信服的班主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对“信服”的解释是“信任加服从”。做一个让学生信服的班主任,就必须让学生认同我们的观点,认同我们的行为。一、让学生认同我们的观点每个班主任都有对班级管理的设想。如果学生不认同我们的设想,就会用审视的眼光看着我们;用怀疑的心揣度我们;用“走一步,看一步”的行为应付我们。那么,如何让学生认同我们呢?1.向学生宣传解释班级管理制度任何法律、法规必须先向公民宣传条文的内容,说明立法的依据和目的,才能顺利实施。班级管理的设想总是以班纪班规的形式体现,要使班纪班规顺利实施,也必须向学生宣传解释。做这些工作要讲求一定的方…  相似文献   

16.
赵希娟 《班主任》2007,(6):22-23
班规是对班级成员有普遍指导与约束作用的行为规范,一般由班主任和学生共同制订,并作为班级管理的手段被普遍采用。班规发挥着规范学生行为、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促进班级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国无法不立”,强大国家要以它的法律作为后盾。优秀的班集体也必须有一个合理有效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学生的不良习惯,教导学生如何做事做人。对于刚接手班级管理的新教师,班主任经验欠缺,而班级问题处理不好就会丧失自己的威信。不过,利用班规管理班级能让班主任办事有法可依,处事更加理性、公平,避免处理问题随意性、盲目性和情绪化。  相似文献   

18.
一、“三明治”管理模式的启示 学校是教育人的场所,班级是学校的细胞。校有校纪,班有班规。学校既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又要保持稳定发展,没有科学管理的规章制度是不行的。作为学生,遵守各种规章制度也是天经地义的。但如果一味的加强刚性的约束力,可能会使学生的自我发展论为“空论。现代教育是创新教育,要求学生有充分的自由空间,充分发挥其创造性。而如果过多地强调学生的自由度,则极有可能使健全的制度蜕化为“摆设”,如何才能消除“一管就死、一放就乱”这一班级管理的“两难悖论”呢?笔者从“三明治”管理模式中找到了一种答案。  相似文献   

19.
王康 《班主任》2003,(1):32-32
据笔者调查,98%的班级有类似班级规章制度的“班级公约”,有近八成学生认为“班级公约”对大多数同学具有明显的约束力,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方面也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能维持班级的良好秩序。值得注意的是,调查也发现,有近两成学生认为,因为有些规定过于严厉或不符合实际,所以班规不能达到原先的目的。目前,一些老师制订的“班级公约”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班级是学生成长的一个重要的小环境。而在这个环境里,文化对于学生的行为有着重要的塑造、约束和激励作用。班级文化包括班级的精神、制度和物质几个层面的因素。其中,班级制度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展示,并为全体成员所接受即形成班规。班规是班级制度文化的一种体现,对班规的分析有助于了解当前班级制度文化的发展与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