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自1985年我国发现第一例艾滋病病例以来,艾滋病患者长期处于社会排斥与社会隔离之中,他们饱受歧视与压抑,成为丧失部分权利和地位的"身份受损"群体——污名群体.本研究对北京市某高校部分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认为对艾滋病知识的掌握、成长阶段以及影响性知识、艾滋病知识获取的主客观因素显著干预高校学生对于艾滋病患者的态度,并指出艾滋病的"内部可控性"和"消极符号化含义"对延续艾滋病患者群体污名化处境具有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2.
有关艾滋病传播的预防工作是极其复杂的,它要求我们创造一个人们可以自由了解自己性取向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人们能够寻找收集所需要的信息,能够得到人们的理解,接受适合他们的服务(而不是被拒绝).能够被列入社会文化、知识的范畴(而不是被排斥在外)。对于男女同性恋,双性恋以及跨性别人群来说,要阻止艾滋病在他们中间的传播,首先需要停止对性取向和性身份的歧视。  相似文献   

3.
新生代农民工与农村渐行渐远又融不进城市,职业选择上面临诸多的问题,重精神生活受到社会歧视,其生存处境面临非传统挑战.这既有生活环境变迁的原因,也有制度等问题上的问题,还有新生代农民工自身原因.改善新生代农民工生存处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制度、政府、社区、市民以及新生代农民工自身层面,进行全方位改善.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艾滋病感染者遭遇就业歧视的主要原因在法律层面上是由于法出多门、立法层次较低、内容不完善、法律可操作性不强、执法监督力度不够,从而法律不能充分保障艾滋病感染者的就业权利;在社会层面上,由于人们缺乏对艾滋病的正确认识,对艾滋病及其感染者心存疑虑和恐惧,因而表现出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排斥和歧视。  相似文献   

5.
平等与发展已成为现阶段我国妇女运动的主题.平等与发展互为条件,只有在平等与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性别与社会的和谐.我国妇女受到了社会前所未有的尊重,但依然在劳动就业方面遭受一定程度的歧视,文章从宪法学角度进行分析,认为妇女平等就业权是形式平等下的宪法权利,并提出一些实现妇女平等就业权的出路.  相似文献   

6.
农村艾滋病患者的社会排斥——以湖北农村的调查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湖北部分农村艾滋病患者处境的调查研究,可以分析农村艾滋病患者在制度、法律与政策、经济、社会关系、社会文化等方面遭受社会排斥的状况.由于社会排斥对艾滋病患者、患者家庭及子女、社区以及艾滋病防治工作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因此,应该制定消除艾滋病患者社会排斥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7.
当前,中国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数字在不断攀升,并呈现出由高危人群逐渐向普通人群蔓延的趋势。与此同时,社会对他们的歧视与排斥也越来越严重,导致了各种负面影响和不良后果。从山西运城、临汾等地与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所进行的面对面访谈情况看,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污名和社会歧视,是这一群体产生隐藏病情的畸变心理的社会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8.
从20世纪50年代起,美国华人就被冠上了"模范少数族裔"的头衔.在显耀的称号背后,却隐藏着新一代美国华人不得不面对的社会、教育、心理等诸多问题与困扰,如因语言表达能力较弱而限制了他们在社会和经济领域更好地发展;以过重的心理负担秉承着"模范族裔"的范式;校园暴力、就业机会不均等和面对的歧视等生活环境.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妨碍了华人个体的发展,而且也影响了整个族裔的长远发展."模范族裔"的光环掩盖着华人的困惑处境,也使美国华人自早期以来致力追求的民权平等的努力受到挑战.  相似文献   

9.
王琳 《教学与管理》2002,(11):51-51
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对学生权利的尊重,是现代社会人的主体性得到尊重的一个表现,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学生权利的概念于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首次提出,1990年8月,《儿童权利公约》的签订标志着儿童的权利被国际社会所承认。我国也相继通过并颁布了《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规来保护学生的权利。学生,特别是中小学生,他们大多未满18周岁,是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智力未发展充分,不能完全准确地辨别是非和保护自己,因此,法律对其权利给予了特别的保护规定。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既要尊重他们。同时又要约束自己的权利,以防伤害他们未充分发展的心理。  相似文献   

10.
乙型肝炎患者和乙型肝炎携带者在社会生活中受到了严重的歧视。近年来,政府致力于解决乙肝歧视问题,保护乙肝携带者的合法权益,以创造和谐、平等的社会环境。本文就乙肝病毒携带者在社会生活中受到歧视的现象,分析造成歧视的原因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合理的反歧视对策。  相似文献   

11.
刘县书 《中文自修》2008,(7):110-112
人歧视人,正在成为一个越来越大的问题。 似乎人人都在搞歧视,人人都可能被歧视。 非乙肝病毒携带者歧视乙肝病毒携带者,非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歧视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异性恋歧视同性恋,城里人歧视农民和外来工,富人歧视穷人,某些官员歧视百姓,  相似文献   

12.
<正>一个人究竟该如何面对天灾?苏教版五年级上学期的《艾滋病小斗士》一文,以一位南非黑人男孩恩科西的故事给予世人一个高贵的回答。第二课时的教学,在承接第一课时学习恩科西与可怕的艾滋病顽强斗争的基础上,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引导学生读中感悟、体会他与周围人群的歧视、政府的冷漠作出的不懈斗争,最终唤起社会各界对艾滋病患者应有的尊重、关注和救助,从而真正  相似文献   

13.
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提及艾滋病,很多学生都会感觉它离我们很远;当我们提及艾滋病人,往往一些学生会感到害怕、恐惧,甚至还有一些学生认为他们道德败坏进而歧视他们.我们曾对我校高一年级学生做过调查:学生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仅为63.55%,不害怕并且不歧视艾滋病人的人数仅占23.75%.事实上,艾滋病在我国的流行已进入快速增长期,近每六秒就有一人感染艾滋病,形势已非常严峻.  相似文献   

14.
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对学生权利的尊重,是现代社会人的主体性得到尊重的一个表现,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学生权利的概念于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首次提出,1990年8月,《儿童权利公约》的签订标志着儿童的权利被国际社会所承认。我国也相继通过并颁布了《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规来保护学生的权利。学生,特别是中小学生,他们大多未满18周岁,是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智力未发展充分,不能完全准确地辨别是非和保护自己,因此,法律对其权利给予了特别的保护规定。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既要尊重他…  相似文献   

15.
去年年底,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日内瓦发表了《2006年世界儿童状况》报告,指出当今数以亿计的儿童被剥削,受到种种虐待和歧视。报告中说,目前全球有840万儿童处于被奴役的地位。全球约有1.5亿残疾儿童,他们常常是社会歧视的牺牲品。数  相似文献   

16.
学习落后的学生不论是在家或在学校,听到的多是批评,受到的多是歧视,他们普遍存在自卑感,失去进步的勇气和信心。他们最缺少的是被尊重,其中不少孩子与教师在情感上已经有了一条看不见的“鸿沟”,他们很难领悟教师的一片苦心,对教师的批评常有戒心,不是回避就是沉默,甚至是抵触,他们几乎尝不到成功的乐趣。在这种心理环境中学习,他们怎会成功?一次次的失败,使他们心灰意冷,丧失了学习的兴趣,滋长了厌学情绪,严重的发展到辍学。  相似文献   

17.
从社会学视角解读歧视艾滋病感染者的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歧视艾滋病感染者已成为社会乃至整个世界的一种普遍现象。本文通过对歧视艾滋病感染者的行为表现及原因的分析,辨证地评价这个问题产生的风险,并就如何解决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歧视和如何控制艾滋病的传播等问题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使大众加深对艾滋病患者的理解,并能够洁身自爱,远离艾滋病的侵扰。  相似文献   

18.
公众对艾滋病的污名和歧视给艾滋病患者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同时阻碍了艾滋病的预防和治疗。社会认知理论认为污名是社会认知偏差的产物,认知是可以不断获得改变和修正的,即通过获得完整且正确的信息来减少对艾滋病的恐惧和歧视,可以通过对公众进行知识教育、虚拟互动、认知训练等项目来降低艾滋病污名。同时,艾滋病患者采取减少自我污名、发挥政策的保障作用等措施能减少艾滋病污名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9.
蔡英英 《教育导刊》2009,(10):50-50
《全球幼儿教育大纲》提出:“每个儿童都应有机会在一个尊重他们的环境里成长,这种环境还必须是安全的,对儿童间的差异性是宽容的。儿童有自己的需要、权利和内在价值,而这些都应该被认可和支持。”作为幼儿教师,应该把尊重儿童作为教育的第一原则.这种尊重包含着对儿童的自主选择、自我表达以及个人生活空间和时间的尊重,即把个体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孩子.让孩子在尊重中体会到教师的“爱”。  相似文献   

20.
艾滋病患者是否要向性伴侣告知其感染事实不是一个简单的价值判断,需要对艾滋病患者隐私权和性伴侣健康权进行法益衡量。我国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规定了艾滋病患者的性伴告知义务。隐私权和健康权属于宪法未列举基本权利,艾滋病患者隐私权和性伴侣健康权的冲突本质是基本权利冲突中消极权利与积极权利的冲突。权利位阶、比例原则、立法衡量是解决基本权利冲突的三种思路,在立法衡量理论中,行政法规为二者的权利冲突提供了初步解决方案,地方性法规在此基础上进行完善但面临合法性诘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