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来看,教师只是为应付中考和高考而教学。其教学方法的选择,重点和难点的把握,都只放在应考这一应试目标上,即使是能力的培养也只是注重于笔头,而忽视了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听”与“说”的能力培养,由此造成了语文学习的“瘸腿”现象。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物理电高传讯技术的发展,开阔了“听”,“说”的领域,这就迫切要求人们提高“听”、“说”的能力水平。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具有听、说能力这一点,已明确写进“中学语文教  相似文献   

2.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了中学语文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说话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是语文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注意说话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中等师范学校加强口语训练,是促进语文教学师范化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中师语文教学师范化的特点,简单地说就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教的能力。其中把听、说和教的能力培养放在一个十分突出的位置。中师语文教学意义上的听和说有别于中学语文教学的听和说,而“教”,更是中学和其它职业学校所不具有的。它们主要体现在带有明确的目的性,即做到师范化。 “中师语文教学大纲”,已对中师语文教学的以上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 就“听”而言,要求学生必须“养成耐心专注地倾听别人发言的习惯”,必须具有  相似文献   

4.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教师应“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的能力……”.既然“说话”是语文四大基本能力之一,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理所当然的应让“说”占有一席之地,把“说”跟“读、写、听”看得同样重要,绝不能忽视,更不能偏废.  相似文献   

5.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从初中到高中,学生要逐步提高口头表达能力。”但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到了高三年级,“说”的教学常常被忽视。不少教师认为,学生的口头表达,即说的能力,由于高考受“笔试”的限制,不易出题,难于考查,无法“兑现”。这样,在升学率的支配下,为了“兑现”,就自觉不自觉地把“说”的教学放到了可有可无的地位。其实,在整个中学阶段,“说”的教学都是不容忽视的。这不仅是大纲有规定,单就升学率说,也应该是这样。首先,语文教学中的四种能力,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虽然各有其相对独立  相似文献   

6.
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教学培养的四种基本能力,在教学中是一个综合的整体,听是说的基础,读是写的基础,听说是读写的基础。但语文教学长期存在着重读写、轻听说,特别是轻“听知”能力的现象,造成学生不善“听”,“听不出名堂”。而当今社会日新月异,听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超过了说、读、写。这一点,引起了语文界的重视,制订了具有科学性、系统性的听知能力训练的计划和目标。为了落实这个目标,我们本着“授人以鱼,莫若授人以渔”的思想,结合当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为‘记’而‘听’、为‘说’而‘听’、为‘读,而‘听,、为‘述’而‘听’、为‘问’而‘听’”的课堂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7.
刘荣生 《成才之路》2009,(13):26-26
长期以来.社会上的人们把写作水平的高低作为衡量一个人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把作文教学也放到了重要的地位。语文教学要培养听、说、读、写等能力,这就是说,把“写”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种重要能力来培养。  相似文献   

8.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落实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语文教学应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为主旨。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提高了,就会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反过来,学生语文素养提高了,又会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这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从语文教学中的读与听、说、写的关系来说,又当以“读”为本。  相似文献   

9.
邵越 《新疆教育》2012,(10):124-12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其中“读”是基础和关键,只有读得顺、读得懂,才能说得出来,写的出来。阅读对于语文教学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能力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0.
培养学生读、写、听、说能力是语文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说”为“四能力”之一.《语文教学目标》对初中生的说话能力已作出了明确的要求.可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说话训练能力是无可非议的了.然而,笔者要强调的是,农村语文素质教育须从“说”入手,以“说”作为语文素质教育的突破口.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显出说话的重要,“语言这种能力工具,是搞好交际的使者,缺之不可,单靠文字不行”.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说:“语言具有文字所不能达到的功能.”说话这种能力是语文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应强化说话训练.  相似文献   

11.
《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文规定:“中学语文教学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教学生学好课文和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进行严格的语文基础训练,使学生热爱祖国语文,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学,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具有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总之,语文教学的任务最根本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我认为,在诸多语文能力之中,写作能力是第一位的。“读”“写”和“听”“说”中不可缺少的语文能力,其中“听”和“读”都是在原作基础上的发挥,“说”和“写”则是自身能力的发挥。因此,语文教学抓好“读”和“写”是关键。实际上,读和写又是完全统  相似文献   

12.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4种基本能力:听、说、读、写。就“写”这一能力而言,笔者认为不仅是指学生要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还应该指学生的“书写能力”。  相似文献   

13.
语文新课程标准规定:中学语文教学必须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一言以蔽之,即听说读写能力,即培养有语文素养的人。这就需要一个培养过程,即学习过程。有人曾说,一个人的学习过程是这样的:小学教学重在“扶”,中学重在“半扶半放”,高中重在“始放”,大学重在“全放”。由此可见,这个过程明显体现出逐步加深、互相联系的关系。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衔接”。何谓“衔接”?它指事物间相连接。新标准也明确提到初中语文教学是“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甚至更为详细地提到“在小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阅读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是衡量语文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加强阅读教学对于提高学生语文素质是十分重要的。阅读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形成独立阅读能力。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把培养阅读能力放在读、写、听、说四种基本语文能力的首位。“听、说、写”能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阅读能力的训练。阅读是人(在文字出现之后)获取知识的主渠道,阅读能力是自学能力的主要部分,培养阅读能力是实施终身教育的基本建设,也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生到了中年级和高年级…  相似文献   

15.
培养学生“读”的能力和习惯,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实际中,在“听、说、读、写”中,读的训练最为薄弱。你经过小学课堂时,常可以听到琅琅读书声,但经过中学课堂,甚至呆上一天半日,也难听到读书声,更不  相似文献   

16.
语文科应着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然而,目前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是读写教学受重视,而听说教学显得很不够。其实,听说教学的重要性早有定论。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早就提出过“听说读写并重”的观点。黎锦熙、张志公等语文教育家也都很重视语文教学中的口语训练,并提出过具体要求。由国家教委审订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了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目的,其中明确规定:使学生“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可见,听说教学同读写教学同样重要。听说读写是四种相对独立而又密切相关的语文能力,是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7.
“说”的能力培养,在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都有明确的要求。现实生活与社会的发展,也不断呼唤着未来人才“说”的能力的提升。相形之下,语文教学关于“说”的能力培养工作就欠账太多了。 且不说面上水平参差不齐的老师们的教学,仅就以中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基本功大赛为例,便可发现在“说”的能力培养上的几个有代表性的误区。 误区之一:老师说得多,学生说得少。从一上课到下课,教师总是滔滔不绝,学生只是洗耳恭听,偶然张口,也仅是附和助阵而已。 误区之二:老师虽然给学生“说”的机会,这“说”的内容也不过是读读书中的句子,…  相似文献   

18.
孙雯 《教书育人》2014,(2):60-60
小学语文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包括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能力,其中读和写是综合能力的具体表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在“读”与“写”之间寻找平衡点,准确结合读与写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这就是说,训练小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是小语教学的根本任务。就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关系来说,听读是输入,说和写是输出。没有良好的输入,就不会有良好的输出。就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形成的过程来说,听和说先于读和写,一个人只要不聋、不哑,就必定会听,会说。就听与说两种能力的形成来说,听则是说的基础。听与一个人的记忆力、理解力紧密相关。而记忆力、理解力的发展又必须以听觉和视觉等感觉能力的发展为先。感知到的东西少,或对事物感知的不敏感,就不会有较好的记忆和较高的理解。从开发智力的角度说,耳聪目明是具体的智力内容。所以,小学语文教学要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并举,听说为先,听字当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听话,能理解内容,抓住主要意思。”“低年级能听明白别人的一般话和一件简单的事,培养认真听话的习惯。”“中年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大纲》强调了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其中”说”是生活中传递信息,交换思想的最主要的手段,“说”的能力更贴近实际生活。以前,应试教育下的语文教学忽视了这方面能力的培养,结果学生走向社会后,成了“心里有,说不出来”或“讷于言”之人。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教学中强化对学生“说”的能力的培养就显得更为重要,作为语文教师更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