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夸美纽斯和卢梭都曾站在各自特定的历史背景下阐述过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强调教育要适合儿童的天性.两人所生活的时代背景不同,因此在对待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上就有所不同.分析比较这种不同,给我国当前教育以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自然主义教育理论是西方教育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理论,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卢梭、裴斯塔洛齐等人都在他们的时代背景下,从不同角度论述了自然教育理论的含义,阐明了“教育必须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深刻道理。这些思想对于当前的教育实践改革仍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3.
夸美纽斯是17世纪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其著作《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教育学著作,也是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开端。夸美纽斯提出的自然教育、普及教育等教育思想,不仅在当时具有超前性,而且在当下仍具有普适性。重温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对于当前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4.
儿童与成人处于同一生命过程的不同发展阶段,各有其自身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对儿童的教育应适应自然,合乎自然,顺应儿童的天性。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卢梭、夸美纽斯等人提出的这些自然主义教育观点众所周知。然而,在当前的幼儿教育实践中违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不把儿童当儿童,忽视童年自身价值的现象仍时有发生。重新学习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有助于我们解决当前幼教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夸美纽斯是教育学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其<大教学论>是近代历史上第一部较为系统论述教育的专门著述.贯穿夸美纽斯教育思想核心的是教育适应自然原则.该原则包含三层含义:教育是有规律的;教育要适应自然的规律;教育要适合儿童发展的身心规律.研究学习夸美纽斯教育适应自然原则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卢梭的《爱弥儿》的问世为教育界带来了自然的福音,他以自然主义哲学、唯物主义感觉论和性善论思想为基础提出了自然教育理论,他的培养自然人的教育目的,追求实际有用的教学内容和主张自然的教学方法等思想对封建教育进行了有力批判,在当时的封建社会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作用,对后来教育学、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其思想中也存在着弊端,我们应加以批判地继承。  相似文献   

7.
夸美纽斯生活的时代及其本人的生存环境从根本上决定了他的宏观教育思维和微观教育思维。我们看到,宗教信仰是夸氏宏观教育思维的主旋律。他进行教育探索和从事教育事业的动机都是基于一个基本思路:原罪→救赎→永生。教育处于这一逻辑的中间环节。夸美纽斯的教育理论成果主要表现在其微观教育思维方面,如泛智论、普及教育、自然适应性原则、学校组织管理等。夸美纽斯的宏观教育思维与微观教育思维是因与果、根据与结论的关系。因而,对夸美纽斯教育思维的评价应基于完整、综合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自然主义教育理论及其思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自然主义教育理论是西方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理论 ,一些著名的资产阶级教育家如夸美纽斯、卢梭、裴斯泰洛齐等人都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分析、论述了自然、适应自然及自然教育的含义 ,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儿童的身心发展有其自然规律 ,教育应当顺应儿童的天性 ,遵循和尊重这些规律而不能与其对抗。这些思想对于我们重新思考教育的途径、手段、教育的目的及当前的教育实践改革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与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
基于对“自然”、“秩序”的教育追求,夸美纽斯将教育学引入科学教育学的发展道路。夸美纽斯教育理论的科学性体现在确定的研究方法、明确的教育目的、有序的学校体系、“泛智”课程体系以及完整的学校管理制度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自然主义教育理论是西方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理论,它发端于古希腊一些哲学家的思想中,然而,真正提出自然教育并加以论述的当属夸美纽斯和卢梭。 夸美纽斯由于受其所处时代自然科学发展的影响,在其著作《大教学论》中指出,旧学校的最大弊端是违背自然,用无用的知识填满学生头脑,造成儿童学习时间和精力的极大浪费。他认为要想改革旧教育,就必须贯彻适应自然的原则。所谓“适应自然”,按夸美纽斯的看法,包括两层涵义:1.遵循自然界的“秩序”。他认为,自然界存在着一种起支配作用的  相似文献   

11.
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和启示,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研究将会有助于现代教育挣脱应试教育的桎梏,摆脱教育日益困顿的局面。  相似文献   

12.
This article intends to re-examine Rousseau’s educational theory in the context of the nature/culture opposition. In contemporary discussions on the nature/culture dualism, it has been often stated that his educational theory is based on the assumption that a child is a natural being. However, the author demonstrates that Rousseau was instead committed to a duality of human nature; this influences his educational theory. In his model, human nature consists of a natural and a social side; these two parts are in conflict which seems unsolvable due to the present state of society. A child is regarded as a figure which is open to the future reconciliation of nature and culture. Thus, Rousseau’s model of education is presented not from the standpoint of the present state of society, but from the standpoint of an ideal state which might be built in the future. In addition, the examination of human duality allows one to show that Rousseau’s ideas on civil and private education are closely interrelated.  相似文献   

13.
康德是伟大的教育学家,他的教育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康德那里,就教育学的性质而言,教育学是基于实践哲学的实践教育学,没有实践哲学作为根基,也就没有教育学的存在。这一实践教育学又在"理想"与"科学"之间。教育学是"理想",主要体现在康德基于人的所有向善禀赋的完全实现上,而这一实现又只能通过"类的教育"而不能通过"个别的教育",由此康德的教育学具有了一种世界主义的理想色彩。教育学是"科学",主要体现在康德对教育实验、教育方法论的强调,以及对机械的教育学说的批判当中。不过,康德的整全的"人性观"又使得他的"科学"不是严格的"实验科学"。  相似文献   

14.
消极教育一经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提出,给思想界带来了巨大的震撼,也为西方科学教育学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思路。蒙台梭利与卢梭消极教育思想的共同特征是推崇内发论,强调生命的自由生长,要求教育按照自然法则和儿童心理特征进行,强调儿童体验式学习,并认为早期儿童重要的是感觉教育。同时,两位教育家关于消极教育实施观点则不尽一致:在教育环境方面,卢梭强调消极教育的环境是自然环境,蒙台梭利主张要为儿童创设有准备的环境;在学习内容和形式上,卢梭消极教育的内容是自然学习,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可以进行文化学习,但要采取"工作"方式进行;关于消极教育中教师角色方面,卢梭认为教师应是儿童自然成长的导师,蒙台梭利认为教师要承担好观察者的角色。卢梭和蒙台梭利的消极教育理论对于科学认识儿童、守护童心,推进科学教育学的进一步发展,实施科学的教育工作,特别是科学实施早期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The present study provides an analysis of John Amos Comenius’s thoughts on moral and pious education, educational governance and school discipline as expressed in Didactica Magna. This is examined from the background of his view of education as a societal phenomenon, the purposes of different categories of knowledge for individual formation and the role of pedagogy in the upbringing of children. Theoretically, this paper expands on Michel Foucault’s ideas about governmentality and discipline, as well as on Henri Lefebvre’s spatial theories. The article argues that Comenius can be viewed as a significant contributor to the early modern shift towards new administrative techniques for school governance, transmitting the mode of disciplinary power into pedogogised and didactic forms. The article contributes to achieving more systematic knowledge for understanding the focused areas of schooling, the concept of discipline and the pedagogic premises of disciplinary practice in an early-modern European educational context.  相似文献   

16.
历史上,卢梭的思想饱受争议,正确认识和评价卢梭的人性观和教育思想,对于当今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来说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卢梭认为,人的真正本性不在于启蒙思想家所说的理性,而在于与生俱来的自然情感,人不是“理性的动物”,而是“自然人”。与自然人性观相一致,卢梭认为,教育的目的不是把人塑造成“公民”,而是培养“自然人”。为了培养“自然人”,教育要顺应天性,给儿童自由。  相似文献   

17.
胡德海对于教育学原理诸多问题孜孜不倦的探讨和求索,体大思周,逐本溯源,显现出"教育哲学"的性格。他从教育学的最宏观问题如教育学的对象、性质、任务和体系等入手,构建了教育学的理论大厦。他对于教育的起源问题、教育存在形态,以及教育学的性质等诸多问题的研究,都体现出宏观视阈下的理性思考。并且对教育学体系内的具体分支学科和方法层面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梳理。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This paper considers the theories of language educaation and infant pedagogy of Professor Timothy Corcoran, Professor of Education in University College, Dublin. He played a pivotal role in the debates on education at the 1920s. These opinions were to become decisive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New Free State's education programmes and policies. He held that infant classes ought to be the prime agents in the revival of the Irish Language. As a result the National Programme of Primary Instruction (1922) required that all the work in the infant classes should be conducted through Irish. He castigated the enlightened principles of Rousseau, Pestalozzi, Froebel and Montessori arguing that Irish education should not give up its sane traditions for doctrines derived from ‘poisoned sources’. His antagonism towards the thinking of the progressive educational theorists meant that the infants of Ireland had to wait until 1948 for a revised programme that would be more in line with the thinking of the day.  相似文献   

19.
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是贯穿于西方教育思想史的一根"红线":基于有机论的自然观,亚里士多德提出"教育要适应人的自然发展"的思想;基于机械论的自然观,近代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得以形成,教育的心理学化最终实现;基于进化论的自然观,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进步主义教育思潮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大力弘扬并引发新转向;走向和合,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在当代呈现新形态。  相似文献   

20.
郁达夫的文学观受到卢梭"返归自然"学说影响,但将"自然"推到了"生"的力量的层面,强调以"艺术的真实"来表现生活,主张在保证文学的艺术价值的基础上发挥其社会效应,把自然作为小说人物的精神栖止所,表现的是人化的自然。卢梭则将自然作为批判近代社会的参照物,强调以朴实风格来表现生活,主张小说创作的教育作用,其在创作中极力表现自然之美。郁达夫在吸收卢梭理论的同时,立足于贫苦多难的祖国,以艺术家的自觉,大胆地进行了突破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