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媒体时代,媒介格局的重塑促使科技期刊进入“二次传播”时代,融合创新出版成为我国科技期刊影响力提升的发展契机和新增长点。本文基于科技期刊“二次传播”实践特点,以“2020年度中国期刊公众号Top10”为研究样本,从知识供给、知识传播、知识增值三方面探索实践规律,以加强传统科技期刊借助新媒体平台提升影响力的能力。科技期刊在不断探索与新媒体平台耦合点时,要实现微信公众号平台全方位“二次传播”,挖掘直播资源的再利用价值,注重新媒体平台延伸受众的内容需求,引导在知识交流中的深度互动等。  相似文献   

2.
文章结合《劳动保护》杂志的探索与实践,探讨互联网时代传统纸媒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模式:培养新媒体团队,建立以期刊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为载体的新媒体矩阵,借助新媒体发声,搭建互动平台,创作出更优质的内容,提升纸媒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武瑾媛  俞敏  袁睿 《编辑学报》2017,29(3):214-217
互联网浪潮冲击下,面临着响应更快、内容更丰富、传播更便捷的新媒体科普内容的不断挑战,传统科普期刊均在寻求转型.文章分析新媒体环境中的科学普及形势,讨论传统科普期刊如何借新媒体手段拓展新受众,并利用及时反馈实现精准科普的融合发展方法.介绍《航空知识》近年来积极利用新技术、拓展新渠道、创造新内容等探索创新发展的经验,供处于融合发展路上的科普期刊借鉴.  相似文献   

4.
互动思维是互联网思维的重要方式之一。新媒体借助互联网的优势迅猛发展,那么,在互联网时代,传统广播要转型发展,就必须运用互动思维,树立互动理念,强化互动意识,在多形式的互动中提升传统广播。  相似文献   

5.
王凌燕 《采.写.编》2021,(12):126-127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新媒体用户迅速增加,数字阅读方式成为主流.传统的纸质阅读方式以及传统期刊受到人们的冷落,众多新媒体平台的出现,对传统期刊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传统期刊的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新媒体时代,传统期刊需要在管理、内容、表现形式、经营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走出一条符合时代趋势的特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在传媒业频繁受到新媒体冲击与挑战的今天,对传统期刊业而言,如何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找到自己全新的发展空间,转型新媒体成为各家期刊单位共同的诉求。为适应E时代的转变,期刊业不断追逐技术的脚步,努力改变着自己的方向。于是,眼花缭乱的创新在期刊界上  相似文献   

7.
黄健 《出版广角》2011,(12):58-60
移动传播时代对期刊出版商和平台提供商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媒介载体向数字化发展,媒体移动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在这种情况下,期刊数字化浪潮将契合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同时将加快拓展新媒体和移动终端的应用。期刊内容生产将进入数字化、网络化时代。移动数字出版时代,传统的期刊运营商必须要融入新媒体,实现在新的产业链里的有效布局,并要颠覆传统媒体的运作方式,构建具有电子商务特色的赢利模式。在此基础上,更要构建一个期刊数字化发展的良性环境,实现数字版权的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报业深度融合,体现了传统纸媒与互联网时代新媒体的融合,以及纸媒寻求突破与转型的探索。传统纸媒要促进深度融合目标的实现,应持续在内容创新、渠道拓宽、经营优化、管理提升等方面发力,实现不同层面的高效融合。报业深度融合背景下,搭建一站式服务平台成为不少报业媒体寻求突破的积极尝试。传统纸媒开始积极搭建一站式服务平台,依托其...  相似文献   

9.
在新媒体时代,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互联网,阅读习惯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图书出版业要适应新媒体时代的特征,逐步向智能化、网络化方向发展,逐步拓宽图书编辑的视野。图书出版商要在新的市场中立足,就必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以适应新的时代需求。同时,传统的编辑的工作方式、工作观念等都要积极进行变革,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在工作方式的创新中,要把信息技术与服务品质相结合,注重出版质量和服务。  相似文献   

10.
张强  田旭  郑小光  张彤  恽海艳  李楠 《编辑学报》2017,29(6):571-573
基于互联网的新媒体的兴起,对传统学术期刊产生了直接冲击.学术期刊与新媒体的融合,使其在挑战中走出传统的局限,延伸了发展空间.以《机械工程学报》实践探索为例,将期刊高品质内容和优秀的审稿专家、作者群作为期刊竞争力的核心,借助新媒体手段,增加学术期刊内容展现形式及传播渠道,并有效增强互动交流,进而为提升学术期刊的影响力服务.  相似文献   

11.
李霞 《出版广角》2021,(17):51-54
文章分析了文摘期刊在融媒体时代面临的困境和挑战,总结了《读者》杂志加快创新融合、促进期刊转型升级的措施,指出强化新媒体平台的建设和传统期刊内容生产的双轮驱动,是文摘期刊融合发展的主流趋势.文摘期刊要构建融媒体盈利模式,加快融合出版步伐,创新发展模式,利用新媒体技术,以内容为根本,构建多元开放的出版生态体系.  相似文献   

12.
网络的发展带来了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使得包括期刊在内的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受到巨大冲击。传统的期刊编辑理念已不足以应对日益发展的、变化的新形势,迫切要求期刊在编辑理念、内容传承、形式表现上进行创新,借助新媒体的优势弥补传统期刊的劣势,从而赢得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13.
社科期刊出版业是我国文化知识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担负着传播我国文化思想的重任,为当代科技创新与文化思想发展提供先进的科学理念、人文精神与创新方式.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文化传播方式改变人们对传播媒体的认知,社科期刊发展也面临挑战.改革与创新社科期刊出版业发展模式是时代发展要求,因此我们要结合当代新媒体技术发展特点,探讨新媒体环境下社科期刊出版业发展新趋势.  相似文献   

14.
在新时期的社会发展进程中,各种信息技术涌入其中,给我国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变化,特别是在我国媒体行业发展进程中,在互联网技术的冲击下,传统期刊企业就需要实行变革和创新,但是相比于新媒体市场而言,传统期刊企业在日常发展和运行的过程中会面对各种困境和挑战,这就需要企业领导者加以重视,深入传统期刊企业内部积极地探索其中可能会遇到的困境和风险问题,从而立足于传统媒体的发展现状,借助创新性的发展策略,推动我国传统期刊领域的健康发展进程。本文简要地阐述了新媒体时代传统期刊企业面对的困境,从而积极地探索了在新媒体时代下传统期刊企业的创新性发展策略,以此来优化我国传统期刊发展环境,推动传统媒体企业的健康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5.
付江 《出版广角》2016,(4):11-13
互联网新媒体、自媒体的井喷式发展,除了对传统纸媒在广告和经营方面形成巨大挑战,对传统媒体一直引以为傲的内容优势也带来了很大冲击。读者阅读习惯和趣味的改变、传统媒体人的离职创业潮以及笼罩在纸媒从业者头上的“末日”氛围,使纸媒的内容优势面临空前危机。借力互联网,与时俱进改进内容,在内容层面促成新旧媒体的融合,是大众文摘期刊在新媒体时代“内容突围”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付江 《出版广角》2015,(10):60-62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期刊业的转型、升级、贴近和跨界自在情理之中.移动互联网的核心理念可概括为"5F思维",即碎片化思维、粉丝思维、焦点思维、快一步思维和第一思维.作为传统期刊市场中的重要类型之一,文摘期刊本身就具备诸如免费、分享、互动和平台化等互联网"基因".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牢牢抓住"服务"这一关键,大众文摘期刊就可以通过内容生产模式的创新以及组织再造,实现从"+互联网"向"互联网+"的跨越式转变.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给传统媒体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新媒体时代下,积极促使传统纸媒与新时期科学技术创新融合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就当前而言,加强对移动新媒体时代纸媒的融合与创新发展,整体上对于纸媒突破时代限制,获得突破性的发展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这个新媒体的时代,用户的注意力被纷繁的内容、快速的节奏打乱,传统的电视平台与电视节目,面对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和影响力的扩大,必须要寻求创新发展,融合新媒体以提升自身的品质。随着时代的变迁,传播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内容从单向传播变为双向传播。那么纪录片这样一个传统的电视节目类型,如何转型成新媒体纪录片?内容与互动两手抓很重要,利用有效的互动抓住用户的眼球、抓住用户的内心,重新吸引流失的观众用户,更有效地让节目内容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9.
杨强 《编辑学刊》2021,(2):64-68
“互联网+”背景下,传统学术期刊的发展面临着重大挑战,同时也存在着重要的发展机遇.在期刊内容生产的过程中,要分析传统学术期刊的价值与优势,找到适合期刊生存和发展的方向,同时也要配合相应的内容,寻找包括与新媒体进行融合出版、线下专业业务培训、专业平台的打造等期刊发展的新途径.与此同时,新时期期刊的发展,还要求期刊的编辑和从业人员要转变传统的期刊经营思想,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跟上时代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时代的蓬勃前进、新时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昭示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这对传统媒体新闻编辑工作产成了强力冲击和巨大影响。本文首先分析了新媒体时代下传统媒体新闻编辑创新策略的产生背景,总结出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新闻行业的具体影响,包括新媒体的出现对传统媒体新闻编辑的强力冲击以及传统媒体新闻编辑权力的逐渐削弱。本文着重研究分析了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新闻编辑的创新策略,具体包括增强知识素养,注重实践经验;构建创新观念,树立创新意识;构建互动平台,增强信息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