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是语言学得到迅猛发展的世纪,20世纪70年代崛起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尤其令人注目。自那时起语言学家们开始意识到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因而有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投入到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中来。他们研究第二语言习得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企图为第二语言教学提供一个合理的语言心理上的基础(psycholinguistical basis)。  相似文献   

2.
早在20世纪60-70年代,越来越多的学者及语言学家就开始探究第二语言习得,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最终促成了一门新兴学科的诞生,也就是第二语言习得。20世纪80年代,斯蒂芬·Krashen对前人的研究做出总结,并根据自身的案例和实验研究,提出了语言输入假说理论。本文将探索Krashen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及其对中国小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张婷 《现代语文》2006,(1):97-99
20世纪60年代末,人们开始用研究母语习得的方法来研究第二语言习得,开始对第二语言习得者使用目的语所产生的不正确的语言系统进行描述.人们试图通过对这一语言系统的分析和解释来寻找外语自然习得过程的规律,为外语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提供理论方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第二语言习得,通常指母语习得之后的任何其他语言学习。它作为一个独立学科,大概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主要研究人们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和结果,其目的是对语言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进行客观描述和科学解释。国内外语言教学研究表明,语言能力是后天习得而成的,而情感因素在第二语言习得的成功与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应正确处理与利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情感因素。  相似文献   

5.
自20世纪60年代末起,国内外先后出现了各种第二语言习得的理论,其研究是一个多面的复杂现象,文章旨在通过探讨第二语言习得的相关理论,并联系我国的外语教学实际,简述二语习得与外语学习的区别,将二语习得的相关理论因地制宜地应用于我国中学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6.
西方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自问世以来,各种理论框架及模式应运而生,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和纬度分析研究了课堂环境下二语词汇习得的特点。本文试图对该研究作较系统的概述与分析,希望对我国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有所帮助,并希望为词汇教学提供新的视角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第二语言加工发端于心理学,根植于语言学,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运用跨学科方法,多角度、全方位地研究第二语言习得和使用的心理过程和影响因素。第二语言习得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和社会文化现象,已被研究多年,一些经典话题以及新生课题仍亟待解惑,而传统研究方法和研究视野固有其限,这就使得自带多学科基因的第二语言加工研究成为心理语言  相似文献   

8.
随着外语教学和研究的不断发展,第二语言学习和习得的心理过程及认知过程越来越受到重视。哪些外在的因素和内在的因素对第二语言的学习和习得起着正面的促进作用或负面的阻碍作用呢?20世纪70年代初由美国语言学家Selinker首先提出的中介语理论(interlanguage theory)从一个崭新的视角来研究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成为目前外语教学中用来解释和分析学生第二语言的学习所产生的偏误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研究的现状与前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20世纪中后期兴起的学习策略的研究是心理科学发展的产物.对学习策略的研究成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勾勒了国内外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研究的发展脉络和现状,详述了中国对外汉语教学界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分析了尚存的问题,指出了今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前景和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0.
母语迁移是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母语迁移研究真正成为国内语言学界。尤其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话题仅仅是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的事情。近年来,我国的外语界对语言迁移现象的研究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涌现出大量有关语言迁移的论文、论著。但目前研究重点大多停留在学习者的语言习得过程中,忽略了教师语言在教学中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近年来,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对二语习得的理论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本文从实际教学出发,尤其是非专业第二语言的教学中显现出的问题,主要针对授课时间及上课人数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两方面进行研究,并介绍一些教学对策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对第二语言习得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并形成了五个假设为基础的语言输入理论。五个假设分别是:习得——学得假设,自然顺序假设,监控假  相似文献   

13.
现代汉语句式的研究一直沿着现代汉语本体和第二语言习得两个大的脉络在发展。现代汉语句式的本体研究起步较早,在20世纪70~80年代逐渐形成规模,90年代末进入高潮。但关于现代汉语句式的定义还未形成统一的意见,因此它和句型等术语的界限还不明晰。现代汉语句式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大致经历了句式偏误分析、句式习得顺序、句式习得研究三个大的阶段。三个阶段考察的句式和留学生国别都相对集中,缺乏广泛性。  相似文献   

14.
任务型教学(Task Based Learning)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外语教学研究者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者在大量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把语言运用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15.
自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以来,人们对二语习得从各个不同的方面进行了研究,所运用的研究方法也各具特色。有的研究侧重于描写,有的研究偏重于假设,有的研究则采用实验。随着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有关语言习得的多侧面、多方法的理论也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16.
正任务型教学模式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做中学"的语言教学模式,是建立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基础上的一种具有影响力的语言教学模式,该模式"是在第二语言习得启示下提出的外语学习途径"(何安平,2002)。这种教学方法强调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顺应了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所以,当前在  相似文献   

17.
二语习得理论对英语新课改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是语言学习与教学都应遵循的自然规律.对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研究有助于语言教学效率的提高,具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文章以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为指导,研究和探讨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因素,以及第二语言习得对外语教学的影响和启示.  相似文献   

18.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杨 《现代语文》2010,(2):130-132
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研究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不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主流,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也仅有二十来年的历史,词汇习得的研究开展得更晚一些。与语法、语音、汉字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相比,词汇习得研究做得少,但是词汇习得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地位不言而喻,所以语言教师、应用语言学家应该关注这方面的研究。本文综合了近二十年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的研究状况,以期加深对该领域的了解,为词汇习得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第一语言习得与第二语言习得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很大差异。通过第一语言习得与第二语言习得间的异同解析、讨论与研究,认识儿童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异同和效果,建议集各种习得理论和经验之优势,制定第二语言习得的计划和措施,最大程度地利用第一语言习得的经验来营造第二语言学习的情境,发挥儿童语言学习的潜能,促进儿童第二语言的学习。  相似文献   

20.
第二语言习得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心理过程,涉及到许多相关因素。自该学科诞生以来,学者们从应用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神经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等不同领域,从横断面和纵深面对第二语言习得进行探讨,提出了多种关于第二语言习得的理论。本文概述了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状况、多学科特性、理论模式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主题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