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摘 要 【目的】以岩土工程类英文科技期刊为研究重点,针对新创期刊的特点并结合实际办刊经验,探讨如何提升我国英文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重点考察期刊显示度、认可度和知名度(品牌)等,并注重分析与讨论其各要点。【方法】 以《岩石力学与岩土工程学报》(英)为例,分析其目前进展与存在的问题,找出与其他知名期刊存在的差距,并给出一些建议和举措以提升期刊的国际显示度。【结果】期刊社要做好“两手抓”——论文和引用,要保持足够的耐心和信心,脚踏实地,为创办国际精品期刊做好基础性工作,进而提升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结论】所提供的举措与经验可为其他一些新办或没有被国际知名数据库收录的英文学术期刊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分析启用期刊网上定稿会系统前后《中国防痨杂志》论文出版时滞状况,探讨期刊网上定稿会系统对期刊论文出版时滞的影响。【方法】统计2009—2011年(启用期刊网上定稿会系统前)、2012—2014年(启用期刊网上定稿会系统后)《中国防痨杂志》出版的72期1349篇论文的题目、收稿日期及出版日期等资料,使用SPSS16.0软件建立数据库,使用秩和检验对比分析两个时间段论文出版时滞。【结果】在启用网上定稿会系统前(2009—2011年)论文出版时滞最短21天, 最长618天, 时滞极差为597天, 中位数205(121,272)天。在启用网上定稿会系统后(2012—2014年)论文出版时滞最短10天, 最长516天, 时滞极差为506天, 中位数108(54,172)天。启用网上定稿会系统后论文出版时滞明显短于启用前(Z=-15.409,P<0.0001),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国防痨杂志》编辑部采用网上定稿会系统后进一步缩短了出版时滞。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长三角区域编辑学论文的发表情况,以反映该区域的编辑学研究水平。【方法】统计分析长三角区域2013—2015年在《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和《编辑学报》发表论文的高发文机构、高发文作者、主要基金项目等内容,比较各地区研究热点的差异。【结果】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区域高发文机构和作者、基金项目、研究热点相对集中。【结论】建议从加强长三角区域科技期刊的学术交流、依靠期刊集群以编辑学研究促期刊发展、加大对编辑学领域课题的扶持力度、开展编辑学论文写作培训班4个方面促进长三角区域编辑学研究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医学学报类期刊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引用的情况及特点,为办好医学学报提供思路。【方法】 选择被CSCD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共同收录的16种医学学报,检索得到16种医学学报2013—2015年发表的论文被CSCD收录期刊引用的施引文献列表,分析施引文献的发表期刊、语种分布、作者机构及研究方向。【结果】 自身施引在该类期刊被CSCD引用中占主导作用,很少有CSCD收录的英文期刊施引该类期刊,本机构作者施引对其被引的贡献较大。施引文献研究方向除内科学、肿瘤学和外科学外,还有一些医学交叉学科。【结论】 医学学报需要继续扩大影响力,特别是对非本机构作者;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被引机会;注意重点、交叉学科和科研机构,从而提升质量、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5.
摘 要 【目的】分析医学期刊基金论文比与影响因子等指标的相关关系。【方法】 选取2011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数量最多的6类医学期刊(共152种)为研究对象,以2011-2014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为数据来源,将两年基金论文比和影响因子等指标作为分析对象,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 该6类期刊的两年基金论文比与影响因子并无显著相关性(P值均大于0.05)。基金论文比与其他期刊评价指标也不完全有相关性。【结论】 基金论文比不适合作为国内期刊评价的重要指标,办刊人和期刊评价体系应该科学理性地看待基金论文比。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医学期刊基金论文比与影响因子等指标的相关关系。【方法】 选取2011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数量最多的6类医学期刊(共152种)为研究对象,以2011-2014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为数据来源,将两年基金论文比和影响因子等指标作为分析对象,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 该6类期刊的两年基金论文比与影响因子并无显著相关性(P值均大于0.05)。基金论文比与其他期刊评价指标也不完全有相关性。【结论】 基金论文比不适合作为国内期刊评价的重要指标,办刊人和期刊评价体系应该科学理性地看待基金论文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撤销论文的分布特征,以期对我国的科技期刊管理提出建议。【方法】 分析2004—2013年撤销论文的数量、撤销时滞和期刊的IF以及不同国家的撤销论文数量和H指数之间的相关性;并分组比较撤销论文的撤销时滞。【结果】期刊的IF与撤销论文数量正相关(P=0.036),与撤销时滞不相关(P=0.709)。2004—2008年、2009—2013年的撤销时滞差异显著(P=0.000)。国家H指数与撤销论文数量正相关(P=0.002)。【结论】高H指数国家、高IF期刊撤销论文数量较多,撤销时滞与期刊IF不相关。国内期刊自我净化氛围缺失,需要广大期刊编辑和同行评审专家以及读者加强监督。  相似文献   

8.
摘 要 【目的】研究2010-2014年中国新被SCI收录科技期刊的文献计量指标,分析发展态势。【方法】 利用Web of Science和JCR,预估各期刊2014年度影响因子(IF),统计H指数、零被引率等文献计量学指标,研究IF和零被引率、大陆地区发文和大陆施引次数的相关性。【结果】 我国新被SCI收录期刊发展势头良好。【结论】 当前应从减少零被引率、提高国际论文比、组约高质量研究性论文、优先资助填补我国学科空白的英文期刊等方面促进我国SCI期刊的培育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科技期刊国际化大环境下借鉴国际优秀期刊办刊经验,促进我国核科学技术期刊的国际化发展。【方法】 使用2014《期刊引证报告》(JCR)和Web of Science,研究33种SCI核科学技术期刊的出版平台、出版周期和出版语言。分析了期刊影响因子(IF)、5年影响因子、即年指数、总自引率和统计年自引率、特征因子、论文影响力等指标。【结果】核科学技术期刊IF值、特征因子和论文影响力低。出版平台、出版文种、出版周期等期刊国际化显示度影响核科学技术期刊IF值,期刊定位、文献类型、稿源质量和自引率等也影响IF值。多文种期刊混刊论文有助提高其国际化显示度。【结论】中国核科学技术期刊需要融入世界知名出版平台,组约国际化研究论文和综述论文,出版国际化专刊,落实国际化办刊措施,杜绝人为操控影响因子等。  相似文献   

10.
《金属学报(英文版)》提升期刊国际影响力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与国内SCI收录英文期刊,特别是材料冶金学科期刊就提高国际化和国际影响力的实践方法进行交流。【方法】 以《金属学报(英文版)》为研究对象,结合自身学科特点及工作实践,设定具体的发展目标,探寻可稳步提升英文期刊国际化和影响力的具体措施。【结果】 在确定国际化和国际影响力的具体发展目标情况下,通过出版平台国际化、编委和审稿队伍国际化、宣传手段国际化等方式积极组织策划专刊、拓展稿源、扩大出版规模,使得《金属学报(英文版)》的行业竞争力和影响力均得到持续提升。【结论】 结合自身学科特点,多角度、多举措,长期不懈地坚持走国际化发展道路,是推动英文SCI期刊不断发展和影响力不断提升的最为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中国科技期刊近年发展状况。【方法】 依据2008—2014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研究了中国科技期刊主要计量指标均值的变化,并与前人研究核心期刊2008—2013年主要计量指标均值变化的部分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 表明扩刊版刊均海外论文比、总被引频次和机构分布数增幅较大,而影响因子、他引率、作者数和地区分布数总体变化不大。部分指标增长趋势不稳定,如影响因子、海外论文比、即年指标和基金论文比在2010年达到次高后有较大幅度下降。与核心期刊主要均值指标变化相比,影响因子、即年指标两者增速相差不大,而扩刊来源文献量增长速度要远高于核心期刊,中国新增发表的科技论文绝大部分发表在非核心期刊。【结论】 中国科技期刊整体在向前发展,对于海外作者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大,但其发展的质量不高。  相似文献   

12.
摘 要 【目的】在科技期刊国际化大环境下借鉴国际优秀期刊办刊经验,促进我国核科学技术期刊的国际化发展。【方法】 使用2014《期刊引证报告》(JCR)和Web of Science,研究33种SCI核科学技术期刊的出版平台、出版周期和出版语言。分析了期刊影响因子(IF)、5年影响因子、即年指数、总自引率和统计年自引率、特征因子、论文影响力等指标。【结果】核科学技术期刊IF值、特征因子和论文影响力低。出版平台、出版文种、出版周期等期刊国际化显示度影响核科学技术期刊IF值,期刊定位、文献类型、稿源质量和自引率等也影响IF值。多文种期刊混刊论文有助提高其国际化显示度。【结论】中国核科学技术期刊需要融入世界知名出版平台,组约国际化研究论文和综述论文,出版国际化专刊,落实国际化办刊措施,杜绝人为操控影响因子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学科分布情况,为创办英文科技期刊提供学科方向参考。【方法】 基于Web of ScienceTM(WoS)学科分类,利用InCites数据库对各学科及期刊2016—2017年发文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WoS共有252个学科,其中自然科学有176个学科,我国在144个自然科学学科中有相关期刊被SCI收录,其他32个学科还没有相关期刊被SCI收录。在还没有相关期刊被SCI收录的32个学科中,我国学者在其中17个学科的SCI收录期刊的发文量超过1000篇;在有相关期刊被SCI收录的144个学科中,我国学者发文量在2000篇以上且在我国期刊发文量占在全球期刊发文量的比例低于3%的学科有45个。【结论】 我国英文科技期刊的发展远远落后于科研水平的提升,不足以支撑科研论文的发表,建议加快创办英文期刊的进程,加大创刊力度,填补学科空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CMJ)和《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以及《柳叶刀》(The Lancet)杂志刊文的差异,探索我国医学期刊的发展途径。【方法】 基于科睿唯安数据库,比较2014—2016年CMJ与三大医学期刊载文情况,分析期刊载文被引频次排名前10的作者来源分布情况。【结果】 CMJ的即年指标与被引半衰期都与三大医学期刊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同时,CMJ本国作者载文的比例明显偏高,整体引用率较低,载文国外作者大部分源于亚洲国家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结论】 CMJ国内论文总量很大,但影响力不高。需要积极与国外出版商合作,加大吸引国际稿源的力度,在提高期刊国外稿件刊登比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外稿件的质量,真正实现期刊关注程度的国际化,使CMJ真正成为引领国内英文期刊迈向国际化品牌的排头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利用《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年报》评价江苏省科技期刊的国际化发展现状和态势,为促进和提高江苏省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提供参考。【方法】 统计江苏省2012—2016年入选“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的期刊数量以及排名,调研上述期刊的国际化发展情况。【结果】 近年来江苏省入选“国际品牌学术期刊”的期刊数量不增反减,并且部分入选期刊的排名呈现下降趋势。【结论】 建议江苏省科技期刊借鉴优秀期刊办刊经验,约组高水平论文、扩大传播渠道、申请国际数据库收录、加入国际开放获取平台、举办国际会议,通过提高国际显示度,进一步推动江苏省中英文科技期刊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我国基本科学指标(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ESI)化学SCI论文的发文情况以及SCI收录期刊的现状与影响力,指出我国化学科技期刊供给侧与需求侧的不平衡,提出创办我国化学优势学科英文期刊的可行性。【方法】 通过ESI分析我国化学SCI论文的产出情况,结合《期刊引证报告》对我国化学SCI收录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学科分布、出版基本情况进行多方面分析。【结果】 我国化学学科论文发表量在全球居首位,但是我国化学SCI收录期刊数量仅有21种,出现供需不平衡,与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有一定的差距。【结论】 加强我国化学优势学科领域的英文期刊布局,使化学科技期刊的供给侧与需求侧达到平衡;创办前沿性和交叉性的化学学术期刊,填补学术期刊空白,增强化学学科学术话语权;与国际优秀出版集团合作,提升化学期刊质量,可以促进我国化学科技期刊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中国肿瘤学论文的发表现状,探讨中国肿瘤学稿件外流现象与相关对策。【方法】 利用Web of Science数据库,对2013—2017年中国作者发表的肿瘤学论文及发表期刊进行分析。【结果】 我国肿瘤学英文论文发表平台有限,大部分论文发表于国外期刊。中国作者倾向于选择发文量大、中国作者论文占比高、影响因子≤3的期刊,论文影响力有限。发表于国外SCI收录期刊的中国肿瘤学研究论文数量逐年提高,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期刊发表的我国肿瘤学研究论文总量却逐年降低。【结论】 中国高质量肿瘤学稿件外流现象较严重。我国肿瘤学期刊尚有较大发展空间,应在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高自身办刊效率基础上,扩大宣传范围,出台配套政策,以鼓励中国作者向本国期刊投稿。  相似文献   

18.
摘 要 【目的】探讨科技期刊国际化发展的新举措,以期对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的提高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和归纳分析的方法,以《能源化学(英文)》发展沿革的历史为切入点,对我国科技期刊提高国际影响力的具体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 经过近八年努力,期刊在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的Energy & Fuels和Chemistry (Applied) 分类中位于Q2区;自2011年起,SCI影响因子逐年提高,2013年升至1.788,连续四年在中国化学类及能源类期刊中名列前茅。【结论】学术期刊应该深化期刊改革,立足国内,放眼国际,以提高稿件质量为核心,优化办刊流程,不断提高期刊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的思路,以提升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影响力。【方法】 采取个案研究法,总结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设计策略。【结果】 “药学学报”微信公众号通过宣传推广文章和构建期刊社群,成功地辅助《药学学报(英文版)》全面提升了影响力。【结论】 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可围绕宣传期刊文章,以及运营由作者、编委、读者构成的期刊社群,以宣传期刊品牌,全面提升期刊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研中国近5年来的光学论文发表情况,为光学学科与光学期刊的发展和创新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 对2011—2015年间中国在SCIE光学类期刊上发表的论文进行分析。【结果】 5年间中国作者在90种SCIE光学类期刊上发表了37371篇文章,总被引161069次,篇均被引4.31次。中国作者的文章发表数量逐年上升;中国与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在光学领域均有合作研究;中国研究机构在光学多个分支领域发展活跃。【结论】 提升我国已有英文光学期刊的质量、创办细分学科方向的新期刊、培养光学领域年青学者可以促进我国光学期刊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