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乒乓球运动员性格特征和运动动机对运动成绩和运动技能形成的重要性的阐述,提出如何培养和激发乒乓球运动员的运动动机的合理化探讨.  相似文献   

2.
张建武  田惠林 《科技风》2014,(8):173-173
乒乓球运动是一项对抗性很强的个人竞赛项目,打法类型多样、工具性能各异、个人特点不同,球速快,落点变化复杂多样。本文从运动员选材的基本理论入手,根据乒乓球运动的规律,对少儿乒乓球运动员选材的基本原则、乒乓球运动员选材常用指标、指标分析评价等进行详细的论述。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少儿乒乓球运动员的年龄、神经类型、心理特征、生理机能、身体形态几个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探索对少儿乒乓球运动员选材的科学性,以提高运动员成材率。  相似文献   

3.
乒乓球运动是一种短兵相接的对抗性运动,运动员不仅要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技战术,还要具备最佳的竞技状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以辽宁省体校乒乓球运动员30名为对象,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乒乓球运动员比赛中常见的心理变化、影响因素,如何通过适当的赛前心理训练,使运动员达到最佳的运动状态等问题。建议赛前进行模拟训练,为比赛作好心理准备,赛后作好心理活动的总结,注意积累比赛经验。  相似文献   

4.
潘金良 《内江科技》2012,(2):168+170
河南省曾为国家乒乓球队输送了一大批如邓亚萍、葛新爱、黄亮、刘炜等优秀的乒乓球运动员,成为了河南人民引以为荣的英雄人物。但是近年来,河南省乒乓球竞技运动水平出现了大幅度的滑坡现象,河南籍乒乓球运动员很少出现在世界顶级的比赛中,究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河南省乒乓球专业后备人才匮乏是导致这一结果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加强河南省乒乓球专业后备人才的培养是保证河南省乒乓球运动再续辉煌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少儿体校乒乓球训练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打好基础、提高技术。乒乓球是技巧性很强的一项竞技运动,对于少儿体校乒乓球运动员,教练员要采用科学的训练方法,进行系统的训练,使他们打下良好的基础,努力提高少儿运动员的竞技水平。  相似文献   

6.
李娜 《科教文汇》2009,(2):286-286
乒乓球运动是一种易受心理影响的运动,通常受场地和观众等一些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研究和实践,针对乒乓球比赛前和比赛期间运动员较易产生的不良心理现象进行了分析,找出乒乓球运动员在比赛前和比赛期间产生不良心理的原因,进行分析归类总结出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对这些不良心理现象的具体调控方法,得出建议和结论以供在以后的乒乓球训练和比赛中得到运用。  相似文献   

7.
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已成为影响比赛成绩的重要因素,揭示这些心理特点与获得优异成绩的内在关系,对于乒乓球教练员训练及运动员在比赛中获得优异的成绩,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通过高校乒乓球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特征、成因及训练方法研究分析,从而改善运动员的不良心态、克服心理障碍、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8.
林强 《内江科技》2011,32(10):160+172-160,172
通过亚运会乒乓球女单决赛的技战术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亚运会女子乒乓球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出女子技战术男性化的特征.在发抢段和接发抢段球时,积极、主动上手,打法凶狠.女子技术男性化将成为世界女子乒乓球运动的潮流和趋势,这给乒乓球运动训练和培养后备人才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17,(6)
乒乓球运动员选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本研究就针对青少年儿童的生长特征及生物学遗传的角度进行选材,根据生长环境和发展规律等方面分析,把具有乒乓球运动天赋的少年儿童选取出来的科学方法。维今后的乒乓球运动员选材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科学正确判断青少年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程度以及合理有效消除运动性疲劳,对体育教师合理安排运动训练量和运动强度,对青少年运动员运动成绩稳固提高和运动潜力发掘。  相似文献   

11.
骆方成 《内江科技》2008,29(4):36-37
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在健美操训练中常常出现运动性疲劳。为了及时预防和减少健美操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出现,本文根据竞技健美操运动的项目特点及供能特点,提出了恢复运动性疲劳的有效手段,这对提高健美操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增进身心健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现代竞技体育要求运动员每天进行大运动量的训练,以提高运动能力。但往往是运动员在机体轻度疲劳的情况下接受新的负荷,最终导致运动损伤。本人通过对投掷运动员的疲劳与恢复这个问题的探索和研究,提出了疲劳的确定方法和疲劳的恢复方法。  相似文献   

13.
根据我国乒乓球运动训练中普遍存在着轻视体能训练的现状,分析了乒乓球运动员进行体能训练的理论依据,并从生理理论上,提出了进行专项体能训练的方法,为教练员运动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乒乓球运动的战术,即乒乓球运动员为争取比赛胜利,综合运用技术、心理和身体素质的方法。本文主要阐述发球抢攻战术,对攻战术,拉攻战术,削中反攻战术,搓攻战术。  相似文献   

15.
乒乓球是中国的国球,国球的发展与进步是中国几代乒乓球教练员与运动员共同努力的结果。为了更好地推动国球的发展与少儿乒乓球运动员的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本文就发球技术在比赛中的运用,少儿训练发球技术的要求与训练方法,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为乒乓球少儿训练提高发球技术提供了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周哲 《科教文汇》2009,(19):178-178,201
本文在阐述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意识培养重要性的基础上,分别从培养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的思维能力;培养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运用技术的意识;培养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运用战术的意识;培养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的自我主体意识;培养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的意志等几个方面探讨培养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意识的途径。为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意识的培养进行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本文着重从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的专项身体素质——专项力量,专项速度,专项耐力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训练进行研究与探讨,总结出科学、合理的乒乓球运动的专项身体素质的训练方法,促进少年乒乓球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本文的目的在于探索模拟比赛情境下所引发的运动疲劳是否会对网球运动员的发球准度和速度产生影响.12名男子网球运动员在热身后,于真实比赛环境前后进行发球测试.结果发现模拟比赛环境下所引发的运动疲劳并未对发球的准度(p>0.05)和速度(p>0.05)造成影响.未来的研究可考虑探索运动疲劳时女子网球运动员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黄步林 《科教文汇》2008,(33):182-182
网球运动是一项运动强度大,比赛时间长的非周期性竞技运动项目.对运动员的体能有很高的要求。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总结出判断网球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方法,提出几种有效的恢复手段为网球运动员训练比赛后疲劳的诊断和恢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访问调查等方法,结合篮球运动的特点,从篮球运动员疲劳的特点出发,运用生理学和运动医学等理论,对篮球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消除方法从中医药角度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