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梅新育 《华夏星火》2009,(11):16-16
针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汽车产品和肉鸡产品,中国少有地宣布了同时启动反倾销和反补贴程序的“双反”措施;由于美国总统奥巴马此前刚刚就对华轮胎特保案作出了不利于中国的决定,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所有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实施为期三年的特保措施,而中国“双反”的这两类产品进口额约20亿美元,  相似文献   

2.
梅新良 《华夏星火》2009,(10):16-16
中国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汽车产品和肉鸡产品启动"反倾销"和"反补贴"程序,由于美国总统奥巴马于9月11日就对华轮胎特保案作出了不利于中国的决定,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所有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实施为期3年的特保措施,而中国“双反”的这两类产品进口额约20亿美元,与中国轮胎对美出口额大体相当,中国的这项举动实际上是对美国的贸易报复措施。那么,在国际贸易争端中,我们应当如何定位和选择贸易报复措施?  相似文献   

3.
主动扩大进口是新时期中国外贸政策的重大转变。基于H-K三元边际分析框架,测度了2001-2018年中国对58个主要贸易伙伴高技术产品进口增长的扩展边际、价格边际和数量边际。在此基础上,构建中国高技术产品进口增长的“投入—产出”机制,并采用三阶段DEA衡量了中国高技术产品进口增长效率。最后,从制度距离层面考察了影响中国高技术产品进口增长技术效率的内在因素。研究发现:(1)中国高技术产品进口增长主要依赖于种类增长,“价高量低”是当前中国高技术产品进口面临的主要问题,中国高技术产品进口增长具有显著的国别间异质性,且其进口增长扩展边际和价格边际的极化现象不容忽视。(2)中国高技术产品进口增长的效率水平较高,规模效率增长是其技术效率增长的主要原因,相比之下,纯技术效率比规模效率更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3)经济制度距离和政治制度距离是影响中国高技术产品进口增长技术效率的重要内部因素,中国政府需高度重视国家制度及治理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关税和配额限制逐步降低,以及世界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商标产品平行进口现象在我国已经大量出现。文章阐述了商标产品平行进口的相关基础理论;提出了对中国商标产品平行进口问题的几点立法构想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基于中国进口扩张的现实背景,以1998-2013年中国制造业企业为研究样本,采用CEPII-BACI数据库、中国工业企业专利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多重匹配数据,系统检验进口竞争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结果 表明:进口竞争显著降低企业产品创新程度,突破式创新和渐进式创新同时被削弱,且对高竞争行业、高政企关联企业和低技术行业创新的负面作用更为显著;熊彼特效应是中国制造业企业应对进口竞争的主导模式.提出适当放缓国家亟需且有待突破技术瓶颈领域的进口促进步伐,提高政府研发补贴力度和完善优惠政策,实现企业产品创新和服务转型双轮驱动,以及进口政策制定应根据产业技术水平配置差异化的进口竞争程度进行最优决策,以达到推动企业研发创新目的 等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2000—2016年中国与54个国家间的高技术产品贸易,实证检验了技术距离对中国高技术产品贸易规模的影响,为检验其影响机制,进一步分析了技术距离如何影响中国高技术产品的出口和进口三元边际。结果显示,技术距离能显著促进中国高技术产品的出口规模,其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扩展边际和数量边际上,对价格边际的影响效果不显著。技术距离也会显著促进中国高技术产品的进口规模,其促进作用主要来自扩展边际,对数量边际和价格边际的影响不显著。因此,技术距离主要通过提高中国出口和进口产品种类的多样化以及出口数量,从而促进中国高技术产品贸易。  相似文献   

7.
邓锦  韦凤英 《大众科技》2008,(3):103-104
无公害肉鸡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无公害标准和规范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标志的未经加工或者初加工的肉鸡产品。文章主要从养殖技术入手,介绍了无公害肉鸡的养殖技术方法及要点。  相似文献   

8.
武康 《华夏星火》2013,(1):40-43
近期,白羽鸡因"速成"而成为焦点,见诸各大媒体头条.这让突然处在风口浪尖的白羽鸡 的发展格外引人注目起来. 据了解,目前,我国是世界三大白羽肉鸡生产国之一,鸡肉产品逐渐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已发展成为中国肉食品中唯一能够大量出口创汇的行业. 我国白羽肉鸡产业,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步,经过近30年的努力,已成为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最迅速、最典型的行业.近20年来,白羽肉鸡产量以年平均5%-6%的速度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9.
刘宏曼  李星晨 《资源科学》2018,40(7):1438-1449
本文基于生存分析法,利用CEPII-BACI数据库1995—2015年HS6分位的进口数据,研究了中国能源进口持续期的基本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贸易持续期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能源产品进口持续期较短,均值和中位数分别为2.045年和1年,生存函数表现出负的时间依存性。同时,生存时间存在明显的“门槛效应”,生存时间一旦超过5年则贸易中断的可能性较小,因此应当注意针对贸易初期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对于不同的产品类别和进口来源地区,能源产品进口持续期呈现一定的差异性,贸易政策的制定应该因地制宜。在贸易持续期的诸多影响因素中,双边距离、是否接壤等传统引力变量和政治环境、政治冲突等国家层面因素对进口持续期的影响显著,贸易历史、贸易段长度、产品单价、市场份额、初始额度等产品层面因素也对进口持续期产生显著影响,并且实证结果具有稳健性。最后,提出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维护贸易关系、寻求长期稳定的贸易伙伴、参与全球能源治理等稳定能源供给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大众科技》2008,(5):2-2
近期,节能降耗新产品“小口径电站截止阀”通过了中国电力联合协会的专家鉴定。该产品具备密封性能好、使用维修方便、寿命长等特点,将成为进口阀门的替代产品。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生存分析法,利用CEPII-BACI数据库1995-2015年HS6分位的进口数据,研究了中国能源进口持续期的基本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贸易持续期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能源产品进口持续期较短,均值和中位数分别为2.045年和1年,生存函数表现出负的时间依存性。同时,生存时间存在明显的"门槛效应",生存时间一旦超过5年则贸易中断的可能性较小,因此应当注意针对贸易初期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对于不同的产品类别和进口来源地区,能源产品进口持续期呈现一定的差异性,贸易政策的制定应该因地制宜。在贸易持续期的诸多影响因素中,双边距离、是否接壤等传统引力变量和政治环境、政治冲突等国家层面因素对进口持续期的影响显著,贸易历史、贸易段长度、产品单价、市场份额、初始额度等产品层面因素也对进口持续期产生显著影响,并且实证结果具有稳健性。最后,提出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维护贸易关系、寻求长期稳定的贸易伙伴、参与全球能源治理等稳定能源供给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孟祺 《科学学研究》2012,30(4):526-533
 利用2001年至2010年中国制造业20个行业的数据,计算了中国出口制造业产品的国内技术含量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随着中国出口规模的上升,出口的技术含量和国内技术含量都出现了显著的变化,但出口技术含量与出口的国内技术含量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从行业分布上看,所有行业的出口国内技术含量都在增加,但传统的资本密集型行业程度较高,高科技行业表现较差。从出口国内技术含量的影响因素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影响程度大小的顺序依次是国内企业的研发投入、中间产品进口和外商直接投资。因此,应该加强自主创新,同时提高高科技含量产品的进口。  相似文献   

13.
正大集团在中国肉鸡的养殖量和屠宰量已达3亿只左右;泰森食品也在中国建设了泰森大龙食品、泰森新昌食品和江苏泰森食品3家企业,并于近日与山东莒县正式举行了签约仪式,将年产上市肉鸡300万只以上的养殖项目落户莒县;嘉吉、福喜也开始征中国建设养殖和屠宰基地……外资狂潮不断砸向国内肉鸡产业,“狼”,真的来了。  相似文献   

14.
2012年,一路高歌猛进的中国光伏产业经历了"严冬"。2012年9月6日,欧盟委员会对中国光伏产业反倾销调查正式立案,11月,对自中国进口的光伏电池产品发起反补贴调查。2012年10月,美国商务部作出终裁,认定中国向美国出口的晶体硅光伏电池及组件存在倾销和补贴行为,决定对部分从中国进口的太阳能板和太阳能电池产品征收约34%至47%的关税。欧美举起的这一"双反"大棒重重落下,国内光伏产业几乎遭遇灭顶重创。与此同时,行业内存在的低水平无序竞争、产能过剩等系列问题严重制约了这个朝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关键矿产资源作为国家产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其全球贸易网络频繁受到突发风险的冲击,对进口依赖型国家的资源供给安全造成威胁。本文从关键矿产资源全球贸易网络和产业链投入产出角度出发,基于多层复杂网络理论构建关键矿产资源全球贸易模型,并提出风险传导机制对贸易网络突发风险进行仿真分析,最后运用多风险场景仿真结果对网络节点的风险韧性进行评价。以镍矿资源产业链中6种产品为例,运用2018年全球贸易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①中国镍矿资源进口结构极不均衡,对供给安全造成了极大的隐患。相对下游产品,中国对镍矿石、镍锍等产业链上游产品需求更为刚性,价格敏感度小。②风险所造成的价格波动对中国进口损失影响并不显著,而对风险韧性影响最大的因素是资源竞争能力,这与进口结构、占风险源出口份额、以及国家产业对于额外成本的转嫁能力有直接的关系。③同一国家在面对不同风险源时表现出不同的风险韧性。当风险源分别为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时,其风险规模每上升1%,中国因此而承受的镍矿资源进口损失规模将分别上升1.74%和1.77%,中国在面对来自菲律宾的突发风险时韧性较低。评价节点国家在关键矿产资源供应链网络中的的风险韧性,对把控资源供给宏观形势,提高资源政策针对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网络环境下数字产品版权耗尽和平行进口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的出现对数字产品的版权耗尽无疑是一个挑战。在分析欧盟和美国应对数字产品的版权耗尽对策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形,提出了网络对数字产品所形成挑战的对策。同时,在分析网络环境下数字产品权利耗尽的基础上,分析了网络环境下数字产品平行进口的潜在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云南科技管理》2009,22(6):76-76
<正>钛是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战略金属材料。当前,中国海绵钛产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位,但没有掌握钛带生产技术,钛带卷及其后续产品一直依赖进口。  相似文献   

18.
优质肉鸡生产在我国经过20年来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现代养殖的支柱产业,中国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肉鸡生产国。然而在规模扩大的同时,我国肉鸡产品质量也出现了新的挑战,人们在注重鸡肉的品质、风味、营养的同时,对其质量安全性方面也提出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9.
张鹏  王娟 《科学学研究》2016,34(9):1326-1335
本文从产品内分工的视角构建中国工业产业技术进步的计量模型,以2002-2012年中国27个工业行业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研究我国参与全球生产网络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产品内国际分工对技术进步促进作用因行业异质性而存在差异,各行业之间形成不同的技术进步方向和路径选择,中低端技术产业"进口中间产品—深加工—出口中间产品"对中低端技术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促进作用的较为突出,而高端技术产业的"进口中间产品—深加工—出口最终产品"方向对劳动生产率提高更明显。实证进一步揭示出我国应将仅对RD投入数额本身的关注同时转移到对RD内容的重视上,建立起从研发内容到研发投入的逻辑,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特点的产业政策,提高RD投入的使用效率,从而充分发挥产品内分工的促进作用,提高我国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嵌入层级,拉升国际分工地位,推动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20.
肉鸡产业为山西省畜牧优先发展产业,山西省畜牧发展“十二五”规划把肉鸡单独列为一个产业,位列畜牧九大支柱产业的第一位。“肉鸡规模化健康养殖综合技术应用推广”项目系山西省星火计划项目,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承担,山西粟海集团有限公司协作参与,项目实施期为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项目以山西粟海集团为核心建立肉鸡产业新技术推广应用基地,通过对现代肉鸡养殖技术的集成创新,创建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肉鸡养殖技术体系,并通过推广和应用,大幅度地提升了养殖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了养殖从业人员的技术素质,对保障禽产品质量安全及公共卫生安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