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杨英福  龚大洁 《考试周刊》2012,(15):144-144
在教学改革后.如何引导学生学习成为每个生物教师的重大责任和义务。学习方式的核心是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关系到人的生活方式.今天的学习方式就是明天的生活方式,生存方式。改变生物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学生的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而富有个性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改革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为目标,以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为特点,以探究性和研究性学习为主导的模式进行,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实施新的学习模式,而新的学习方式就是要注重学生三个能力的提高:一是自主学习能力;二是合作能力;三是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如何使学生的这些能力得以提高,我认为应从六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
学习方式就是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方式,转变学生的历史学习方式是历史新课程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学生未来生活方式的要求.历史新课程改革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反映了三种不同的学习价值取向,重在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团结协作精神与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改革提倡的是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为目标,以关注学生个性发展为特点,以探究性和研究性学习为主导的模式进行。这就对生物教师在教学中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改变过去“教”与“学”的旧模式,实施新的学习模式。新型的学习方式就是要注重学生三个能力的提高:一是自主学习能力;二是合作能力;三是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在现实  相似文献   

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与创造的能力。那么,如何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我感到应从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入手。学习方式的转变是目前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学习方式较…  相似文献   

6.
研究性学习的适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研究性学习方式的适用性 研究性学习方式是作为研究性学习课程的主导学习方式来实施的,从倡导和推进研究性学习的本质要求看,研究性学习方式最终还得落实到学科课程的学习上,只有在学科课程中强化了探究的习惯、兴趣、能力和氛围,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多渠道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能否适合学科课程的学习呢?  相似文献   

7.
对于“语文综合性学习”概念的界定,主要有以下三种倾向。 一是把“语文综合性学习”界定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是自主的、合作的和探究的,是跟过去完全不同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重在学科内外的联系,重在学习过程,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能较好地整合知识和能力,尤其有利于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感受能力、综合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搜集信息能力、组织策划能力、互助合作和团队精神,  相似文献   

8.
自主学习是指学习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在数学教学中,也就是学生在老师引导下,独立去研究学习对象,达到掌握知识、获得能力,并且很好地运用这些知识与能力的学习方式与过程。  相似文献   

9.
自主学习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衡量学习质量的标准不再是对知识的拥有程度,而是学生能力的高低。这必然带来学习方式的革命,“自主式”、“探究式”、“合作式”的学习方式成为主流。对于个体而言,自主学习既是能力提高的关键,也是终身学习的基础。自主学习既是一种方式,也是一种能力,自主学习的质量取决于学习策略的选择。笔者在吸纳国内的学习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也为学习方式的革命呐喊助威。  相似文献   

10.
在新课程背景下,探究性学习成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这一学习方式有利于提高同学们的思考能力和综合能力,因此,在高中生物课堂上探究性学习课堂的构建是十分必要的。新课程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要对高中学生的自主能力进行培养,从而提高高中生物教学的效率,提高教学质量。探究性学习方式是根据高中生物课程的特点延伸出的,通过探究性学习,促使高中生物课堂的有效性能够得到发挥。  相似文献   

11.
正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学生学习的"执行力"是指他们在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索和思考的主动学习能力,是通过学生对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来体现的。高中数学课堂中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进行培养最有效的方式是让学生"动"起来,提高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执行力"。学生在高中数学课堂学习中,不仅要对教材中的知识进行掌握,还要通过学习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和对数学问题的思考方式获得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单纯地依靠对教师解题思路的模仿和对数学习题的  相似文献   

12.
李庆平 《快乐阅读》2011,(24):64-6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认为学生学习方式的革新是当前在学校课堂层面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特别强调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要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自主发展。笔者发现,在初中英语阅读课堂上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参与能力和言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3.
黄雪冬 《中学文科》2009,(15):14-14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学重点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教学中让学生做到“会学”,就要采用多方位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活跃的问题情境和指导灵活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学习方式变革的紧迫性当前,学生的学习方式大体上可划分为两大类:接受性学习方式和探究性学习方式。接受性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由教师、学生和教材所组成的封闭环境下,被动地接受教师所输出的知识,学习偏重于死记硬背、浅层理解和简单应用。在这种学习方式下,学生得到的知识在质和量上都有其局限性。因此,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接受性学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质疑和批评。究其原因,在于接受性学习方式的局限性,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接受性学习方式有三大弊端:  相似文献   

15.
合作学习以小组形式进行,藉着组员间的互相帮助提升学习成效,包括认知和情意两方面的成效,是既培养学生能力又提高学生品德修养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是许多国家的教学实践证明成效显著的学习方式.只要开展得有效,合作学习就如一辆大马力和速度快的跑车,威力强大,在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听说能力、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友善和包容的品德、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集体荣誉感等方面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于爱荣 《教师》2011,(26):61-62
研究性学习是贯彻落实新课标精神,体现实施素质教育思想和要求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在现行所有学科的教学过程中都可以将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加以引入,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7.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是新型的课程教学改革模式.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通过学法指导和更新传统的评价方式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实施研究性学习关键在教师.教师可通过教学反思和充实知识库等提高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18.
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是一种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这种学习方式是对传统的教学方式的一种彻底的改革,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并在此活动中发展学生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实际教学中,要科学地认识科学探究。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成为各高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新思维和新举措.当前,在高校中,调整课程结构是培养大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前提;教师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方式是培养大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基础;转变学生的学习理念和学习方式是培养大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关键;营造良好的学习风气是培养大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20.
<正>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改变传统教学中长期以来形成的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前提是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在某种意义上是学生的思维活动,教师的作用在于指导。学生学习的目的不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