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教育界》由上海中华书局创办,是我国近代期刊中历时长、影响大的教育类刊物之一,在中国近代教育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教育的近代化、中国化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但一直以来,在《中华教育界》的创刊时间上,却存在着众多不同的说法。本文对此进行了考证,并认为其创刊时间应为1912年3月25日。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近代期刊史上,上海的教育期刊,如:《教育世界》、《教育杂志》、《中华教育界》、《新教育》等,对外国教育思想的引进和近现代中国教育思潮的兴起,以及对中国近现代学制的建立和发展都作出过重要的贡献。本文对上海近代教育期刊的发展脉络做了系统梳理,以展示上海在中国教育期刊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其对中国近代教育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3.
《中华教育界》作为近代中国教育期刊中刊行时间长、影响较大的刊物之一,它不论是在西方各种教育理论、教育制度、教育方法、教育内容的引入,还是在教育实验、教育思潮的推进上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过积极影响.1924年7月至1926年11月间,陈启天担任《中华教育界》主编,以“教育改造国家”为其办刊宗旨,借助师友的援引、同学的相互砥砺、同道的呼应、同乡与同事的鼎力支持,集结了一大批提倡教育救国的教育界人士.他们在陈启天的引领下,思想之间形成了相互交融之势,使得《中华教育界》成为宣传国家主义教育的理论阵地.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近代学制嬗变过程中,近代教育期刊积极参与和推动了学制建设和改革的进程。其中,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上海近代教育期刊,如《教育世界》《教育杂志》《中华教育界》等,凭借其刊寿长、影响广、发行量大等特点,无论是在译介外国学制史料、发表国内学制建设和改革的探索性文章方面,还是在组织教育界对学制改革进行专题讨论,以及在收集和发布学制改革信息方面,郝担当了重要角色,产生过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近代学制嬗变过程中,近代教育期刊积极参与和推动了学制建设和改革的进程。其中。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上海近代教育期刊,如《教育世界》、《教育杂志》、《中华教育界》等,凭借其刊寿长、影响广、发行量大等特点,无论是在译介外国学制史料、发表国内学制建设和改革的探索性文章方面,还是在组织教育界对学制改革进行专题讨论,以及在收集和发布学制改革信息方面,都担当了重要角色,产生过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中华书局在近代中国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深入分析其不同类型教科书,有利于探索其对近代中国教育思想的传播和发展所发挥的作用,《修身》系列教科书的研究就是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7.
时松 《教育科学》2015,31(2):92-96
蒙台梭利教育思想与方法对我国学前教育发展影响深远。通过梳理民国期间发表在《教育杂志》和《中华教育界》上有关蒙台梭利教育思想与方法的文章后,发现其在近代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中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教育界对蒙台梭利教育思想与方法的态度由热情褒奖转向低落和质疑;二是虽然部分学者积极进行早期蒙台梭利教育思想与方法的推广和教具的中国化改造,但其在幼稚园一线领域的发展依然缓慢且采用蒙氏教法的幼稚园数量较少。文章同时与部分学者探讨若干史料问题。  相似文献   

8.
中国近代出版业与新教育几乎同时起步,且从一开始便相辅相成,特别是民国时期教育界与出版界之间的合作互动对近代教育和出版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王云五因其与近代中国最早成立的民营出版机构和最大的教育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的特殊关系而人际交游颇广,其中他与胡适、朱经农、陶行知之间的交谊虽不尽相同,合作方式亦各异,但都具有突出的代表性。考察他们在教育和出版方面的交游始末,可为后人了解民国教育界与出版界的良性互动及其重要影响提供若干典型而生动的个案。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近代史上,曾经有过许多教育社团,出版过许多教育刊物,如最早于1909年出刊的《教育杂志》、1912年出版的《中华教育界》,以后著名的有中国科学社出版的《科学》、《科学季刊》,中华职业教育社出版的《教育与职业》,新教育共进社后改名为新教育改进社出版的《新教育》,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出版的《农民旬报》,中华儿童教育社出版的《儿童教育》、《活教育月刊》、生活教育社出版的《生活教育》、《民主教育》等等。据1999年出版的《教育大辞典》(第十卷)所载,共有教育社团240多个,出版刊物460多种,其中除…  相似文献   

10.
《科学世界》是中华自然科学社在20世纪30年代创办的科普期刊,是中国近代科技传播的重要媒介。《科学世界》以广博的内容,新颖的材料,丰富多样的体裁,传播了大量科技信息,在中国科技传播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论述了《科学世界》的发展历程、办刊宗旨与内容特色,揭示了该刊在中国近代科技知识的介绍与普及,国民科学化运动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教育杂志》和《中华教育界》均为中国近代历史最久、影响最大的教育刊物之一 ;都是印书馆创办的 ;它们通过杂志这个窗口扩大了出版社的知名度 ,杂志也促进了教材的出版。杂志要有生命力 ,必须办出自己的特色 ,明确自己的领域 ,时时关注当前的问题 ,还要有前瞻性。这就是这两本杂志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今年,由中共中央统战部主管,中华职业教育社主办的《教育与职业》杂志迎来了自己的90华诞.1917年,黄炎培先生亲手创办了这份我国职业教育界历史最长、影响较大,也为同期世界职业教育出版史所罕见的期刊,邹韬奋先生曾任主编.  相似文献   

13.
周婷 《文教资料》2011,(16):96-98
本文回顾了20世纪20年代商务印书馆与中华书局的教科书竞争之详细历史过程,论述了这一重要历史现象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产生的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教育杂志》与近代西方教育的传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育杂志》(商务印书馆创办 )创刊于 190 9年 2月 ,到194 8年 12月终刊 ,是我国近代教育期刊中历时最长的。它既是中国近代教育艰难曲折发展历程的忠实记录者和见证者 ,也对中国教育现代化发挥了作为专业期刊特有的功能和影响。本文试图就《教育杂志》在传播近代西方教育中的  相似文献   

15.
近代史学类期刊的创办与发展,引领了史学发展潮流,在近代中国史学研究范式的转型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史地学报》作为近代中国较早创办的专业性史学期刊,在推动史学研究中历史观念、史学价值观念、选题指向的转变以及逐步建立近代史学学术成果的表述方式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近代教育期刊研究自1936年《教育杂志》索引的整理开始,到今天,已有近80年的历史。但纵观整个近代教育期刊研究,真正兴起源于改革开放之后,各种教育期刊的整理与出版、不同种类教育期刊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着近代教育期刊研究的繁荣。然而在繁荣背后也存在极大的隐患,如在教育期刊整理方面,缺少专门的数据库,明显落后于其它学科或领域的期刊整理工作。在教育期刊研究方面,涉及种类少,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单一,难以再现与还原其在整个教育与社会发展变迁中的实况与影响。鉴于此,为了更好地开展近代教育期刊的研究工作,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大教育期刊的联合整理力度,拓展近代教育期刊的研究范围,加强教育期刊的本体研究,多从传播学、政治学、人类学等学科汲取养分。只有这样,近代教育期刊研究才能够走得更好、更远。  相似文献   

17.
孙建辉 《中国教师》2014,(21):14-18
<正>祝安顺,中华书局副编审,中华书局经典教育推广中心主任,中华诵·经典教育论坛组委会主任,中国孔子基金会传统文化教育分会副会长,北京市海淀区"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建构与教学实践"课题组专家。《中国教师》:根据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有关内容,今后我国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您认为这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近代实业教育和职业教育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第520页写道:“……1917年5月,教育界和实业界黄炎培等48人在上海发起创办中华职业教育社,将实业教育正式改名职业教育。”此中提出两个问题:一、职业教育由实业教育改名而成;二、改名的时间在1917年中华职教社成立后。笔者认为这种说法值得商榷。中国近代实业教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20-30年代,商务印书馆作为近代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民营出版机构,在编辑出版中小学教科书和文化科技读物的同时,致力于摄制和推广教育电影,并通过《东方杂志》、《教育杂志》等馆办期刊译介、传播电化教育理论和技术,不仅开创了民营出版机构摄制教育电影、推广电化教育的先河,而且为近代中国电化教育学学科的建立打下了基础。回顾和梳理早期商务印书馆所开展的教育电影事业,既有助于人们了解电化教育在近代中国的发展历程,对当前教育技术学的研究也不乏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教育与民众》是近代中国教育界介绍和引进西方成人教育制度和理论的一个重要媒介。对于当时世界各国成人教育发展状况、成人教育界较有影响的机关、人物及其著作,该刊或开辟专号集中发表,或请专人翻译连载,或作广告宣传,其主要目的是为国内民众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镜。因此,注重西方成人教育制度在中国的转化成为该刊一个突出的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