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戴季陶曾长期留学日本,后又多次跟随孙中山先生出访日本,他的《日本论》一书以简洁明晰的叙述方式从文化学的角度对日本民族的特性和日本国策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并以此作为中国政治变革的反思与借鉴。这部书当时被学界视为研究日本的一本重要参考著作。他的日本观主要包括对日本神道教、国民性、民族特性、武士道、明治维新等内容的诠释,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朝鲜策略》体现了黄遵宪驻日期间的外交思想水平。在《策略》中,黄氏总结了东亚与世界形势,论证了拒俄和开放自强是保存朝鲜的迫切而根本的措施。他指出,朝鲜在开放过程中要坚持几个原则,并形成新的外交与国际法观念。他曾热切地劝朝鲜“结日本”。直到写作《日本国志》,黄氏才在历史的总结中表现出对日本“霸”心的真正重视。在此之前,“结日本”思想才是他发自内心的根本主张,这与他在办理琉球案中严厉遏制日本侵略野心的主张是一致的,都源于他轻视日本。  相似文献   

3.
明治维新不仅仅是一场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还在意识形态领域围绕神道进行了一系列的宗教改革。甲午战争后,康有为开始了对明治维新经验的研究。他所主导的戊戌变法,就是以明治维新为样板进行的。康有为关于日本经验介绍的著作或文本,很少着笔介绍日本神道,甚至断言日本神道乃“东夷之旧俗,无足观焉”。为何康有为会对日本神道做出如此评价,其背后又折射出康有为怎样的宗教观?这便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基于这一问题,梳理和分析康有为的《日本书目志》《日本变政考》等相关论著中关于日本神道的言论,可以发现,康有为对于日本神道的理解既有与前人一脉相承之处,又带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时代关心。  相似文献   

4.
本文关注的是20世纪60年代前期日本的,一个被称为既是“战后最大的法案”又是“没有后台的法案”-《特定产业振兴临时措施法》(简称《特振法》)。本文分析了它出台的背景、经过和国会中审议时成为废案的情况,以及其成为废案的原因和影响。本文认为这个法案虽然是为应对贸易和外汇自由化而产生的,但是它体现了自明治维新以来,作为“后发展国家”的日本,其政府中主管经济的行政官僚为实现“赶超欧美”的经济战略目标,而通过经济立法、行政指导等各种手段干预经济和产业的活动的“历史传统”。《特振法》遭到各方面的反对而最终失败的结果,表明那套经济官僚干预经济活动的传统做法已经不再适合作为即将实现“赶超欧美”目标的日本(大致可以以1968年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为标志)。日本的民间经济界、经济官僚和执政自民党三者关系也开始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5.
《和汉朗咏集》是日本平安时代一部具有独特文学史意义的文学作品选集,它同时收录中日两国作家、汉日两种语言的作品,将中国诗文、日本汉诗文与日本和歌建立在“他者”与“自我”的整体框架之中,显现出多层面的“和汉并列”表征下的文化交融与竞争。日本汉诗在《和汉朗咏集》中不仅数量居各类文体之首,而且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连接、协调、模糊了外来文学与本民族文学之间的二元对立,实现了异质文化的价值意义,成为日本汉诗“他者想象”与“自我建构”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6.
一、日本学校开展学力调查的背景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对教育一直十分重视,尤其是1947年日本《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的通过,为日本的教育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在现实生活中,政府的官员、企业的领导等几乎都是著名大学的毕业生,很多大公司在招聘应届大学毕业生时,都以其毕业的大学是否为名牌  相似文献   

7.
黄遵宪是中国近代杰出的外交家、政治家和诗人,他的《日本国志》是近代中国人研究日本的一部集大成之作。该书以进化观认识社会历史的发展,通过对日本明治维新的深刻剖析,集中体现了作者积极倡导变法改革的思想,其时代价值也在历史现实中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8.
陶晶孙,中国现代文学家,其在日本的影响胜于中国。针对日本战后文学及社会对战争罪责的“暧昧”态度,陶晶孙在一本《给日本的遗书》中,一针见血地指出日本社会中的“暧昧”情结,批判了日本国民的劣根性,让日本学界汗颜和警醒。伊藤虎丸评价陶晶孙,说他的批评是从文化根底上,对战后日本进行的“全方面的思考”,是值得日本学界尊敬和信服的。  相似文献   

9.
战后,川端康成创作了一系列探讨日本文学的传统美和日本独特的美学倾向的散文,《花未眠》即其一。今秋人教版新修订的高中《语文》第一册收入了这篇文章。川端康成从凌晨4点旅馆中未眠的海棠花中,从欧洲、中国以及日本众多画家的作品及其言论中,引发出对美的三方面的深刻思考。首先,他在文章中形象地阐发了艺术美高于生活美的带有唯美主义色彩的美学观。他认为“人感受美的能力”是天赋本能,“既不是与时代同步前进,也不是伴随年龄而增长”,而人对美的感受“是邂逅所得,是亲近所得”,所以,“人感受美的能力是有限的”,“人感受到的美是有限…  相似文献   

10.
《滨州学院学报》2021,(3):23-25
《孙子兵法》自大约公元630年传到日本,对于日本各个时期的权力格局、政治走向等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战国时代,著名武将武田信玄将"风林火山"作为行动的指导方针,在日本孙子兵学应用史上最为有名。近代,特别是德川时代,基于印刷技术的进步,《孙子兵法》被广泛印刷,使兵学研究进入了繁荣期。明治维新以后,西方兵学及重视精神的日本本土兵学更受重视。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战败,昭和天皇关于战争败因的分析中,最重要一条是"没有重视《孙子兵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试论黄遵宪的日本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遵宪是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外交家、思想家,是近代中国最早系统了解和介绍日本的人。他仰慕日本明治维新式的西化运动,明确提出以"日本为师"的政治主张,并积极推动实施;他对日本的侵略性有一定认识,警惕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威胁;主张加强中日友好往来。黄遵宪的日本观,对近代中国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梁启超的日本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启超的思想与人生观主要由三种因素构成:中国的传统文化、西方思想以及来自日本的影响。早在戊戌变法时期,他就以明治维新为样板,提出了一整套的变法理论。流亡日本之后,梁启超通过阅读日文书籍,系统地吸收了西方的近代思想,形成了自己的启蒙思想体系。但随着对日本的观察、了解日益深入,他发现明治宪政存在着种种弊端,逐渐倾向于英国式的虚君制。进入民国期以后,梁启超对日本的侵华政策感到失望,批评日本的近代化是“路走歪了”。  相似文献   

13.
日本学术界对黄遵宪的研究,着重于从其著作探讨明治时期的方方面面,国内的研究也多倾向于其与日本的关系。中日学术界都指出,在诗歌创作上,黄遵宪明显受明治汉诗的影响,而忽略中国古典诗歌创作及传统文化对其杂事诗创作的内在作用。《日本杂事诗》虽是旅日的产物,但黄遵宪深厚的传统文学功底和对乡土文化的深刻体验。使其旅日诗歌不时出现中国风物,传统诗词意象和创作手法则贯穿其中。此外,黄遵宪心怀家国.受杜甫诗史书写精神的影响.其诗多以时局、变法和兵防为内容。而这也是日本杂事诗多书写乡土风物和祖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甲午中日战争之前,以何如璋、丁日昌、黄遵宪等人为代表的近代粤东客家人士,主要从事洋务事业或近代外交等活动,他们对日本的国情,特别是明治维新后日本表现出强烈的侵略性有较深刻的认识,分别提出了一系列积极防范日本侵略的策略和措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日本教育现代化发展历程对中国的重要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治维新(1868年)以来,日本历届政府一直毫不动摇地把教育视为“立国之本”;举国上下,官民协力重视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已经成为日本民族的优良传统。在日本现代化发展的每个时期,历届日本政府都十分重视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不断进行教育体制改革,使之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对日本普及国民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和劳动大军的国际竞争力、加速实现现代化以及实现 21世纪全球化战略,都将产生重大影响。中国应当从日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历程中得到很多启示,从中借鉴和吸取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16.
日本江户后期寺子屋教育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幕府末期的基础教育形式——寺子屋是民众教育的特殊形式。它的产生与发展在日本教育史和日本历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 ,对明治维新和当代日本国民意识的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寺子屋以特有的形式进行系统的知识和道德教育 ,它事实上是明治维新后小学教育的基础 ,为明治维新的实现和日本近代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同时奠定了当代日本人的文化根基。  相似文献   

17.
甲午战争中国败于日本的事实,并不能说服严复去肯定明治时期的日本已经步入近代文明的行列,从而成为中国师法的榜样。他是用文明的标准来衡量中、日两国的进化过程,中国的近代化成果虽然不如日本,但那是因为中国自身问题造成的,而日本的维新本身也有问题,未必尽符合他的文明标准。  相似文献   

18.
近代日本经过倒幕维新运动后,明治新政府开始走向政治舞台。然而,羽翼未丰的日本却仿效欧美列强的方式,以武力威逼朝鲜签署"日朝修好条规",从而迫使朝鲜开港。在此期间,日本还促成朝鲜对欧美国家的有限开放,一方面造成朝鲜乃"独立之邦"的事实,打击中国清政府与朝鲜之间的宗属关系;另一方面在各国与朝鲜交涉中扮演了协调者的角色,进而彰显了日本在对朝外交中的主动性。日本政府出于控制朝鲜半岛的目的而以不平等条约胁迫朝鲜开港,这不但违背了朝鲜的意愿,也直接损害了中国的利益。  相似文献   

19.
《民约译解》以中国传统儒家精神和阳明学作为解释的方式,以卢梭的平等自由和民权观作为要核,温和地回应了幕末明治维新时期的东洋命题,即当时的日本应选择何种道路。这部作品对甲午海战之后的中国学人和知识界具有启发性的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