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1 毫秒
1.
高师GIS本科专业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师范类院校的地理专业为依托开设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是我国当前GIS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结合我院GIS专业教育实践和几年来的办学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GIS学科特点的分析,结合在师范类高校地理科学专业GIS课程教学经验,总结出地方性师范院校GIS课程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教学改革的对策和建议,为地理科学专业GIS课程更好开展服务。  相似文献   

3.
一、新时期地理专业设置特点淮阴师院地理系创建于1984年5月,同年开始招收地理教育专业专科生,1999年开始招收地理科学(师范类)专业本科生,2003年开始招收地理信息系统、农村区域发展(非师范)专业本科生,2005年开始招收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管理)(非师范)本科专业。其中地理教育专业的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已经有21年的历史,非师范类的专业培养不满3年的历史。从目前所开设的专业比例来看师范类专业一个,非师范类专业四个;从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及专业技能的训练来看,也发生了很大地变化;从所授予的学…  相似文献   

4.
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背景出发,分析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中地理科学专业学生GIS技能培养现状,探讨分析了以GIS技能培养为目标的地理信息系统"四维一体"教学模式以及围绕地理信息系统"四维一体"教学模式而进行的教学改革,为地方高校地理科学专业转型发展以及地理科学专业高级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地理科学(师范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中等学校培养合格的地理师资,而合格师资必须具备新世纪现代教育理念、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较强能力。然而,从地理科学(师范类)专业毕业生的反馈情况和实习生的教育实习状况表明,部分毕业生不能  相似文献   

6.
对师范类高校中地理科学专业目前开设GIS课程的现状进行研究,在实际的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中进行教学改革,提出自己的建议,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GIS课程教育及其实践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国内外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发展,呈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我国GIS教育的发展也很快,但GIS课程门类的增加速度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比预期的要慢,对GIS课程教育的重视程度与当代GIS应用的发展不相适应。为此,本文试图对大学地理科学专业的GIS教育及其实践教学作一初步探讨,希望能对GIS教育更好地满足当前GIS应用的发展有所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从21世纪地理科学的发展和中学地理教育对教师基本素质的要求出发,分析了未来中学地理教育对“地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要求,提出面向21世纪的专科地理教育专业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原则应以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为基础,以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模型分析、查询、图形编辑、软件应用为重点,强化实习课的教学内容。并对专科地理教育专业地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内容设置提出了框架性意见。  相似文献   

9.
长春师范学院位于北国春城——长春市,是一所综合性多学科的高等师范院校。始建于1958年,1959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85年面向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招生,担负着为国家基础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专门人才的任务。学校设有36个本科专业,其中有23个师范类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地理科学、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技术学、应用心理学、科学教育、生物科学、小学教育、体育教育、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历史学、日语、思想政治教育、人文教育、英语、教育学、艺术教育、音乐学、舞蹈学、美术学等;13个非师范类专业:地理信息系统、生…  相似文献   

10.
地理科学专业GIS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理信息系统(GIS)已经成为很多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针对不同的专业,课程教学与实践的侧重有很大的区别。本文主要从地理科学专业的基本要求出发,针对GIS如何入门、课程整体内容如何组织、教学方法以及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1.
Since its inception in the early 1990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its related technology,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GIS), have diffused slowly into select groups of K‐12 classrooms worldwide. The technology has not been adopted at a rate commensurate with expectations.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explore GIS implementation by comparing the variable status of GIS education in pre‐collegiate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Europe and factors that appear to play a role in diffusion. The authors use a model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 that influence adoption of education innovation as a heuristic to compare and draw conclusions.  相似文献   

12.
针对实际应用系统存在的问题,即如何实现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在网络上跨区域跨平台传输问题,采用Mapxtreme技术中Mapx作控件,实现地理信息数据在Internet上发布和传输的方法,为地理信息数据跨平台、跨区域、自动切换、自动漫游,保证用户在使用中位置数据实现提供了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13.
随着GIS的迅速发展,高校GIS的教学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文章在分析农业院校非测绘类专业GIS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探索了非测绘类专业GIS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GIS教育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应用新媒介、课堂教学方式、课程考核的改革实践,提出了完善农业院校非测绘类专业GIS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地理信息系统(GIS)专业人才在西部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本文立足于西部发展的需要,针对目前技能型人才短缺和应用教育的不足,结合我校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育实际,提出GIS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些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地理信息系统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中二次开发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在地理信息系统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中建立"两条主线,多点服务"的培养体系,采用基础语言与编程思维能力的培养、二次开发语言工具的培养、GIS二次开发组件的培养和综合培养的实施方法,达到二次开发能力培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分析GIS概论课程特点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垃圾填埋场的选址"为情景案例进行研究性学习,借助ILW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通过3种不同的地理模型实现选址,理解GIS空间分析原理,掌握空间分析技能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适应目前我国地理信息系统(GIS)学科的发展以及社会对GIS人才的需求,迫切需要专业教师加强自身职业技能的培养。通过分析目前我国GIS专业高校教师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进而探讨如何不断丰富专业知识,提高教学质量,成为一名合格的GIS专业教师应具备的职业技能,即扎实的专业知识能力,目标明确的专业教育能力,教育信息资源获取及应用能力,系统化教学设计能力。对于培养高素质的GIS专业教师,进而培养GIS专业创新型人才,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了满足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学生GIS算法课程实习教学的需要,基于GIS算法原理,采用Visual C#语言构建了GIS算法课程实习虚拟仿真教学系统.系统实现了登录界面、系统设置、系统判断方式设置、要素绘制和要素绘制选项设置等功能模块的建立,完成了算法原理查询、操作、代码查阅、评价及结果显示,将抽象的原理变得具体,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19.
随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不断发展,地理信息系统课程也越来越受重视。随着选修人数不断增多、课程内容不断更新,在兼顾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下,教学矛盾日渐突出。为顺应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要求,必须对课程内容和教学策略进行适当改革。本文阐述了高校地理信息系统课程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了遴选课程内容、以课堂教学为主、多渠道自主学习为辅的思路,在教学内容、教学策略以及考核形式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以期缓解教学矛盾,稳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从容应对未来社会发展的挑战和创新要求,为地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研究和质量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GIS即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经过了40年的发展,到今天已经逐渐成为一门相当成熟的技术,并且得到了极广泛的应用。因其对地理数据的处理能力,GIS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考虑物理特性和下垫面变化的水文流域模型的改进与创新。本文基于GIS的最新发展成果,阐述GIS在ses—cn模型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应用效果,预测短期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