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全民记者"时代已经成为一股势不可当的潮流,它正在逐步改变着人们对于记者这个角色的认知。本文围绕"全民记者"时代是否需要存在名记者这一问题,依次从"全民记者"时代的到来、"全民记者"时代名记者存在的必要性和名记者需要具备的素养三方面进行梳理和归纳。  相似文献   

2.
时代 《传媒》2019,(13):57-58
随着移动传播时代的到来和受众思想的多元化,传播环境被重构,尤其是第一现场新闻直播环境越来越复杂,这就对记者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新要求。2018年,“两会记者翻白眼事件”一经爆发就迅速传播,引发了全民讨论,这既体现了移动传播时代信息传播“爆炸性”特点,也反映出了记者职业素养的不足。  相似文献   

3.
]科技和信息交流的进步引发了全民记者时代,传统的新闻生产方式不再适用于高速发展的今天,从而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整个传媒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带来了许多挑战,也产生了很多问题,本文描述了全民记者时代的意义,描述其产生的正面和负面的价值,详述对于新闻生产方式的影响,并针对性地提出一系列改革方式,帮助读者了解全民记者时代下的新闻生产方式,以期对新闻媒体的高速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当今时代被称作"全媒体时代"、"全民记者时代",大众传媒和职业记者在流淌的新闻长河中跋涉的同时,自身也不时地爆出新闻,成为新闻事件的主角.近来一连串记者被通缉、被袭击、被辱骂、被殴打、被告上法庭等事件,只不过是一次比较集中的爆发. 媒体和记者构成"新闻元素",缘由多多,不可一概而论.不过,有一个缘由愈来愈突出起来,那就是舆论监督所引发的矛盾.  相似文献   

5.
在微博时代,人们不必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去撰写文章,而只需要写出自己的心声即可,并且还可以发出照片。这样纸质传播媒介大声呼喊迎来了"全民记者时代",更有人惊呼新闻界来狼了。纸媒在面对微博的时候,既是挑战也是新的发展机遇。如何在微博时代下促进纸媒更好的发展,已经成为传媒界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就主要从纸媒传播的优点、纸媒传播变革的策略作简单的阐述。  相似文献   

6.
自媒体时代,互联网为公众提供了便捷开放的发声渠道.记者这一职业似乎逐渐被揭下神秘的面纱。有人认为,我们正在迎来“全民记者”时代。然而,“人人都有麦克风”,是否就意味着“人人都是记者”?网络江湖带来的虚假信息泛滥的景象,让我们不能不在享受新技术狂欢的同时,对记者的职业界限、职业素养进行重新考量。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智能手机技术的发展,媒体业态也发生了颠覆性的质变,全媒体时代造就了"全民记者",面对每天海量的信息,媒体记者原有的坚固阵地,似乎无法抵挡这次大潮的冲击。然而,全民记者收集和发布信息的随意性、非专业性和个人倾向性,导致我们获得信息更加便捷的同时,  相似文献   

8.
吴玉英 《新闻世界》2013,(5):295-296
微博的兴起,标志着我国已进入"全民记者"时代。"全民记者"时代的新闻失实现象表现出一些新的特征。田野研究是人类学最重要的研究方法,其核心内涵是要注重事件的真实感,从现场获取第一手的资料信息,人类学方法对解决"全民记者"时代新闻报道失实这一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叶寒青 《中国记者》2012,(3):118-119
"全民记者"时代的好处是身处新闻现场的人可在第一时间记录第一现场。而怎样在最短的时间里联络上这些拍摄第一现场的照片,就成为当今传媒竞争的重头戏。竞争成败的背后则隐藏着图片资源建设、图片运作机制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新闻传播的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闻摄影工作面临着新的环境。本文将对新媒体时代下新闻摄影记者的价值进行探讨,对新闻摄影记者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有效提高新闻摄影质量,提高阅读量等方面的问题进行阐述。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数码摄影器材的逐渐普及,特别是智能手机拍照功能的日益创新,全民摄影时代已到来,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将拍摄的作品上传和分享,可以说这也是一个全民记者的时代,这对于专门从事新闻摄影工作的记者来说是一项严峻的挑战,甚至给新闻摄影记者带来了致命的冲击。在新媒体时代,新闻摄影记者作为专门的职业化工作者,应积极利用新技术和新资源,发挥自身的职业优势,与"路人照"形成明显的差异,以获得生存和发展,为受众提供更多具有美感和新闻价值的作品。  相似文献   

11.
刘兰明 《今传媒》2011,(11):47-49
2010年记者节之际,《南方日报》提出这样的观点:全民记者时代已经到来。一年来,随着微博的爆发式发展,学界与业界越来越认可这样的判断。互联网成为网民自发爆料和集结舆论的平台,网络正迫不及待抢夺传统媒体的"主流话语权"。那么,面对一个人就是一个"微型通讯社"的传播现实,面对全民记者时代的到来,作为传统的重要平面媒体——报纸该如何应对?如何重新塑造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和影响力,运用报纸影响网络舆论,正成为报纸发展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2.
吕怡然 《青年记者》2010,(17):12-13
当今时代被称作“全媒体时代”、“全民记者时代”,大众传媒和职业记者在流淌的新闻长河中跋涉的同时,自身也不时地爆出新闻,成为新闻事件的主角。近来一连串记者被通缉、被袭击、被辱骂、被殴打、被告上法庭等事件,只不过是一次比较集中的爆发。  相似文献   

13.
随着智能手机的大众普及,移动应用的不断更新,"全民摄影"已悄然到来。"全民摄影"在辅助提升大众的审美情趣、引领时尚潮流变迁的同时,对高校摄影艺术的影响也在不断渗透。笔者通过对"全民摄影"的特征和特色分析,和由此产生的对高校摄影教学影响分析,对如何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积极改革摄影教学进行了深入思考,为进一步提高"全民摄影"时代下的高校摄影教育水平,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4.
而今,媒体行业被推到风起云涌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风口浪尖之上,传统纸媒开始经历变革之痛.在变革之时,必然触动传统纸媒的记者反省和反思.“互联网+”时代的新闻记者该如何找准自己的定位? “全民记者”:只是新闻“线人” 随着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通过网帖、论坛、微博、微信等发布影响广泛的“消息播报”,有人论断“全民记者”也即“人人是记者”的时代已然来临.  相似文献   

15.
自媒体的兴起让大家都能成为记者,独家新闻几乎不存在了。现在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群众通过手机马上就能将事件上传到网上,这是科技浪潮时代下的特征,也让新闻摄影记者不能仅靠一台相机报道事件了。本文针对摄影记者该如何成为"跨界记者"进行探讨,"跨界记者"也将成为未来新闻报道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6.
随着时代的进步,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全媒体记者也随之应运而生。在全媒体时代下,要成为全媒体记者,应当充分掌握"全"字诀,笔者针对时代对全媒体记者的需求以及对如何成为全媒体记者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聂震宁 《出版广角》2013,(12):37-39
任何一个时代,都可能同时是阅读的好时代和坏时代,这是一大把永远纠缠在一起的悖论。我们要做的只是择路前行——趋利避害,有所作为。5一个提出全民阅读的时代,本身就应当是一个阅读的好时代。浏览了一遍中国历朝历代阅读史,包括1949年以前的民国在内,均没有发现史上有过全民阅读的理念提出。新世纪以来,开展全民阅读的呼声,不断出现在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的提案建言中,渐成媒体热词。终于,2012年召开的中共十八大,明确提出"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可  相似文献   

18.
黄笑 《今传媒》2016,(5):46-47
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以及互联网使用的普及,“全民记者”时代到来.它打破了原来的传播方式,使每个人都能成为新闻的发现者和传播者.这给在中国发展道路曲折的新闻专业主义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本文主要分析了在“全民记者”时代,新闻专业主义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从让新闻专业主义伦理及其行为规范能够得以实施的先决条件和外界环境出发,寻求促进其发展的规划以及措施.  相似文献   

19.
柳忠实 《记者摇篮》2012,(12):43-44
从2010年开始,由互联网发展而来的微博(包括博客),成为一支新闻新军,其无所不在,迅速便捷,有人惊呼"全民记者时代"到来了,这也让报纸和广播电视的新闻业者齐呼"狼来了"!报纸这个传统的纸质媒体,如何应对微博时代,以赢得更好的发展,现已成为报界同仁共同关注的问题。微博冲击波微博,即微型博客,目前是全球最受欢迎的博客形式,博客作者不需要撰写很复杂的文章,而只需要抒写  相似文献   

20.
《新闻界》2014,(19):23-30
作为经典自由主义新闻学的核心理论之一,新闻专业主义在新闻社群规范与认同凝聚方面居功至伟。但是在对新闻专业进行纵向的历史考察和横向的专业对比后发现,围绕新闻存在三大问题,一是"专业"与"职业"之争,二是有关新闻专业主义理论本身的争议,三是新情境新问题的出现,特别是在全球媒体时代和新媒体时代对专业主义的再认识问题。本文在分析新闻专业化问题和英美专业主义理论模型理论缺陷的同时,探讨了全球新闻时代和全民记者时代,专业主义的合法性与实际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