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顺译与新闻英语口译信息处理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译中信息处理是口译活动的关键,它包括信息的接收、解码、记忆和再表达等一系列认知环节,记忆机制在这一过程中起了很大作用.顺译是口译中常用的一种翻译方法,本文在分析新闻英语口译信息处理的特点及困难的基础上,引入顺译.从信息处理角度探讨顺译时新闻类信息处理的有利作用.  相似文献   

2.
蔡秀梅 《大观周刊》2012,(26):19-19
口译过程中传递的信息是多元的,其中文化信息的翻译又是比较难的。只有很好的了解文化信息的特点才能更加忠实完整的传递口译过程中的所有信息。本文着重探讨了口译中文化信息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何敏 《大观周刊》2011,(24):17-17,20
随着中国对外交流的不断深入,口译在实际的交流环境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然而,口译不仅仅是一个信息的传入、接受、处理、输出的过程,而是一个以文化作为依托框架的信息加工过程,并以此来达到更好地增进交流的目标。因此,在英语口译教学中纳入对跨文化的培养不仅仅是口译技能掌握的需要,也是保证交流环节准确性、得体性的固有要求。  相似文献   

4.
李响 《大观周刊》2013,(6):128-128
《口译技巧与操练》从口译(主要是会议口译)过程中遇到的具体语言现象等方面来进行讲解和练习,从不同的方面对口译中常常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讲解。本文就书中提到的不可译性进行了提炼与分析,探讨了解释性翻译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处理这些不可译因素,使口译达到尽善尽美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王苏华 《大观周刊》2011,(44):172-173
释意理论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就被引入中国,但直到20世纪末才得到系统介绍,并逐步成为中国高校口译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的基础。国内一批诸如鲍刚、刘和平、蔡小红等专家学者,系统地完整地介绍了释意派理论,为其理论在国内教学的应用进行了一次有意义的尝试。本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释意理论的生成和发展为基础,讨论了该理论在口语教学的应用,旨在为该理论的实践意义及口译教学研究的进一步探索提供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6.
从西方修辞学这一角度分析口译,口译中交际行为的交际目的或曰修辞目的得以合理解释,进而凸显了口译译员的修辞者身份。口译译员必须根据修辞情势和修辞情景、根据口译的修辞目的,采取具体口译方式顺利完成口译任务。  相似文献   

7.
当前口译教学研究已经不少,但针对传媒类的口译教学模式的研究却不是很多,因此根据传媒类的专业特点及就业趋势,建构一套口译教学模式对传媒双播专业的口译教学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这套口译教学模式不应该以口译职业要求为标准,而应以专业需求为标准。因此,双播专业口译教学模式由理解、背景知识及语言技能组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通过眼动实验探究移动用户音乐信息浏览行为的影响因素,为移动用户提高浏览行为的效率、app设计者优化可浏览性功能与服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过程]选择情境和领域知识两个主要变量,研究在不同情境下领域知识水平对音乐信息浏览行为的影响。在眼动实验中将被试分为高领域知识水平组和低领域知识水平组,要求其按指定的任务浏览基于网易云音乐app修改的音乐信息,对浏览的眼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在兴趣驱动情境下,高领域知识组和低领域知识组被试的信息浏览行为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在任务驱动情境下,两组被试的信息浏览行为存在显著差异。研究表明,在兴趣驱动情境下,用户的领域知识水平不会对其信息浏览行为产生影响;在任务驱动情境下,高领域知识水平的用户能够通过浏览更快速获取目标信息。  相似文献   

9.
同声传译传播模式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口译的交际特征和信息传递的特点.本文首次将信息论引入口译,以信息论中主要的概念和几种传播模式为理论基础,结合口译特点,总结实证研究的结果,开创性地提出同声传译的信息传播模式,进而深入分析该模式对于完善同声传译中信息处理问题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宋姝娴 《大观周刊》2011,(23):5-5,7
与会议口译相比,社区口译是一种互动性更强的口译模式,因而给予译员更多的与讲者澄清信息的机会。社区译员应当知晓在什么情况下以及如何切当的打断讲者并澄清信息,以达到促进交流的目的。当社区译员遇到陌生的专业词汇、模糊信息、应客户要求或察觉讲话者明显口误时,应与讲者及时交流,避免造成进一步的信息混淆。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口译教学练习中学生产生的问题与错误来分析培养跨文化意识与能力的方法。口译教学中要导入文化背景知识 ,让学生兼备有关语言本身的结构方面和与该语言有关的各种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方面这两种知识 ,充分、完整地发挥语言的文化交际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从用户视角分析图书馆帮助民众有效消减信息搜寻焦虑的作用机理,自下而上地评估图书馆在信息社会化进程中为民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实际成效。[方法/过程]通过对708位图书馆用户进行问卷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个体特征、图书馆使用行为、图书馆使用体验和信息搜寻焦虑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进行实证检验。[结果/结论]个体的教育、经济差异通过中介变量对信息搜寻焦虑产生显著影响,表现为教育水平较低、经济收入较高的两组群体焦虑感更强;图书馆使用体验越好,越有助于消减用户日常信息搜寻活动中产生的焦虑感;图书馆使用行为对信息搜寻焦虑不存在显著影响,但对其子维度认知能力障碍与信息利用障碍存在间接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3.
美英新闻刊物形形色色,内容涉及十分广泛,如时事报道、社论、述评、特写、广告等。本文所讨论的重点是新闻报道(news story,news report)、评论(comments)和特写(features)等。口译新闻除遵循一般的口译原则外.还应遵循其独有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4.
高Altmetrics指标科技论文学术影响力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引入"公平性测试"方法以消除时间窗口对被引次数的影响。以高Altmetrics指标论文作为样本,选取与样本论文发表在同一期刊同一期上前后两篇论文作为参照。利用Altmetric.com、Web of Science分别获取273篇样本及参照论文的Altmetric分数、底层数据值和被引用次数。通过比较分析后发现:Altmetrics和引文数两种指标反映出读者对文献的不同关注方向,底层数据源中大众媒体对于Altmetric分数的影响最明显,高Altmetrics指标论文同时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作为一种早期指标,高Altmetrics指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被视作文章在未来获得高被引的风向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探究在协同与独立模式下完成信息搜索任务的过程中,用户在搜索体验、交互行为方面的差异,试图通过对比研究来理解协同信息搜索行为的特点,为协同搜索系统的设计提供借鉴。[方法/过程]基于图书交互式检索平台(CLEF-Social Book Search)进行实验,共招募16名独立被试和18名协同被试到实验室完成多种类型的书目搜索任务,对搜索前后问卷记录的搜索体验以及后台服务器记录的搜索过程交互行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结论]搜索体验方面,协同搜索被试比独立搜索被试对实验系统的功能评价更好,对系统的美感、耐用性、新颖度评价更高,参与实验的专注度更高,但却感到更加费力;搜索行为方面,相比独立模式下的被试,协同模式下的被试在目标型任务中进行更多次决策,尤其是删除书目的决策,意味着协同搜索被试在搜索后期会进行更多的决策讨论和整理;在探索任务中,协同被试比独立被试的平均决策时间和首次决策时间都更长,可能是由于在探索任务中协同被试的参与度更高、讨论更多。  相似文献   

16.
在老年人IT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中,技术焦虑对IT使用相关变量的作用不尽一致,研究结果分歧不利于指导实践。为消除这种分歧,文章采用Meta分析法,对收集的45项研究的相关系数进行整合,并对调节效应进行分析以探究结果异质性的来源。研究发现:老年人技术焦虑与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使用意愿呈较弱的负相关关系,被试特征(学历、技术使用经验)、社会背景(地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信息通信技术发展水平、文化背景)与技术类型是不同研究结果异质性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 通过实验法研究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在数字阅读与纸质阅读环境中汉字识别能力、语素能力、语音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的差异,为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数字阅读干预提供指导。[方法/过程] 将参与实验的学生分为发展性阅读障碍组、同生理年龄组和纸质阅读同阅读水平组三组被试群体,对实验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对比三组被试在阅读相关认知能力方面的差异。[结果/结论] 在汉字识别能力、语素能力和语音能力方面,三组被试在数字阅读时的表现均逊于纸质阅读,其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受数字媒介的影响最大。在阅读理解能力方面,仅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在数字阅读时阅读理解测试的表现差于纸质阅读,其余两组均在数字阅读时测试成绩更佳。  相似文献   

18.
英语作为西方文明与中国古代文明相撞击时的主要沟通语言,也是清代的口译人员要掌握的一种主要外国语言,更是清政府与西方列强进行外交和贸易活动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 信息处理是老年人中医药信息行为过程的重要环节,对老年人中医药信息处理行为的理论探索是提升其信息处理能力和中医药信息素养的重要前提。[方法/过程] 采用质性研究设计,采取半结构式深入访谈法收集资料,并对访谈资料进行扎根理论编码分析,通过不断分析、比较,以及与现有理论对话,分析得出老年人中医药信息处理行为的要素、特征及典型路径。[结果/结论] 老年人中医药信息处理行为包括3个基本要素(目标定位、依据选择和手段选用)和19个具体要素。结合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和启发-系统模型,老年人中医药信息处理行为的目标定位及其行为路径可以划分为低认知努力(外围路径,主要采用感知、求证、比较3类信息处理手段)、高认知努力(中心路径,主要采用推理手段)和一般认知努力(两者兼有)3类。老年人中医药信息处理行为具有阶段性、困难性、处理目标时空差异性、处理过程发展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20.
网站用户的信息行为由其心智模型决定,在心智模型的测量中,个体感知的概念之间关系的"关联性"、"空间性"是主要测量角度,其中"空间性"可以揭示个体评价不同概念的潜在心理标准,也就是不同的概念在被试心理空间中的相对位置,但是如何测量和描述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难题.多维尺度法可以对个体认知过程和认知结构做深度的勘察,其形成的空间矩阵中,每个测试对象的坐标点可用于测量个体概念结构和心智分类.本文尝试设计网站用户心智模型空间性测量的多维尺度分析算法,并结合政府网站分类目录用户信息理解实际案例进行实证研究,以为网站用户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