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e"时代的新语言:网络语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语言是在有了互联网以后,网民们用来运用他们的网络知识、表达他们的网络情感和网民生活哲理的语言。其文字有拼音文字和象形文字的双重优点,更简单、易掌握,可以表达更多样化的感情、更多的人生哲理和内涵。网络语言是生长中的新语言,它们还不够规范、不够系统,也不够全面,然而它们却有创新,在不断地发展着。我们可以预见:网络语言是未来网络文化的基础,同时它们也在无形地影响着网外文化。  相似文献   

2.
编辑导语 互联网在初中生的学习和生活中越来越普及,上网查阅资料、聊天、打网络游戏……这些网络生活激发了。网络语言”这种新生语言方式的迅速发展,并且它已不再局限于网上交流,而是被大量移植到现实生活,从而令不少初中生朋友把它们带到作文中去。习惯成自然,在中考作文中也有人大量使用网络语言,从而引起了阅卷老师的争议……  相似文献   

3.
李新娟 《考试周刊》2011,(65):22-23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电脑、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已经成为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和沟通的重要交际工具。网络语言也随之出现,网络语言作为一种网络交际通用语,现已逐渐形成自身鲜明的特征。本文从网络语言的概念出发,分析了网络语言的几种主要构成形式.并就其特征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成为具有影响力的媒介。网络作为人与人之间信息沟通与传播的主要工具,为人们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沟通方式—网络语言。本文在网络语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模因论为理论框架分析网络语言的特点和传播机制。其结论是,模因论在网络流行语模因的复制和传播过程中充当理论指导的角色。  相似文献   

5.
王瑞 《文教资料》2011,(23):39-41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语言正以不同的类型出现在网络中,并为广大网友们所使用,或自我调侃,或反映现实,或警醒劝诫,不论以何种的形式存在,都是为了更好、更快、更广泛地在网络中被使用。本文分析网络语言的类型.以使网络语言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并使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对网络的使用越来越频繁。而网络交流的工具———网络语言的出现,有效地提高了网络交流沟通的效率和信息含量,在网络交流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本文通过分析网络语言的种类,了解网络语言的基本特征,进而对网络语言在我国的发展作出评析。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6,(37):27-28
在信息技术和国际互联网的催生下,越来越多的网络流行语如雨后春笋般产生了。在社会语言学的视野里,网络语言也是现代语言的一部分,是现代语言中的新事物,它增强了现代语言的多样性。然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网络流行语丰富了现代语言的同时,网络语言暴力现象也随之产生。本文以2015年十大网络流行语之一"宝宝"为例探讨了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并且对网络语言暴力现象作出了反思。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迅速普及开来.语言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伴随着网络产生和发展,网络文化的兴起,网络语言也变得重要起来.报刊语言则是一种传统媒体的产物,主要用于新闻媒体.同样作为媒体语言,二者在词汇方面有着相似之处,但网络语言作为高速信息化社会的产物,它又有着与报刊语言的相异之处.本文就网络语言与报刊语言的词汇特点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相同和相异之处,并分析其中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正>网络语言是指人们在互联网交流中所使用的语言形式。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在我国的日益普及,网络语言开始融入现代汉语,成为汉语普通话的有机组成部分。一方面,网络语言丰富了现代汉语词汇,增强了现代汉语的表现力,给人新奇的感觉。另一方面,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规范化的负面影响日益凸显,在网络交流中"词不达意"、"言者无心,听者有意"的情景时常发生。本文拟对网络语言及其对现代汉语规范化的负面影响进行分析,力图找出一些规范网络语言的途径、方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迅速普及,语言学界对互联网环境催生的网络语言进行了大量研究,从浅层次探讨到全面多角度研究,甚至提出"网络语言学"这一概念。鉴于网络语言的迅速发展以及人们对网络语言的关注,建立"汉语网络语言语料库"以及编纂《汉语网络用语大词典》具有非常充分的条件,也是有必要的。本文通过分析总结网络语言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建立"汉语网络语言语料库"的设想。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语言也铺天盖地般涌来,如"神马"、"酱紫"、"3166"等新兴词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时出现,有的学生甚至把它们当作书面语言,在日记、作文中使用。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网络语言究竟是一种文字游戏,还是现代汉语的积极发展?我们究竟该如何看待网络语言中的种种奇怪现象?  相似文献   

12.
网络语言是一种在互联网中使用的,与传统语言规范有明显不同的语言形式。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语言的运用愈发广泛,逐渐在实际生活中得到充分的发展,同时,由于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内涵,也对传统语言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然而,由于互联网具有匿名性和虚拟性,加上互联网监督难度较大,使得网络语言失范现象频发,给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带来了较大的消极影响。因此,要通过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来对学生的网络语言进行规范,并使得大学生能够更好地对网络语言的优劣进行辨别,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水平,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介,正逐渐深入到社会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网络语言,即互联网常用语,代表了一定的互联网文化,它广泛地出现在聊天、网络论坛(BBS)等各种互联网应用场合,并渗透到现实生活中,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一定影响。从模因论的角度对网络语言中"飞白"辞格进行语用分析,有助于正确看待网络语言中"飞白"辞格被大量使用的现状。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加入到以网络为媒介的交流活动中,网络用语以其开放性、包容性、诙谐性和便利性等特点吸引了世界各地和各行各业的人的参与。由于网络语言特殊的文体风格,使得不熟悉这种网络交流活动的参与者不能成功的进行交际。因此,本文将采用文体学的方法,对网络语言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力图展示网络语言独特的文体风格,使网络交际活动的参与者了解并学会使用它的文体特点,从而成功的进行网际交流。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在传递信息和思想交流方面的特点越来越突出,网络技术借助网络语言传播政治理论的能力也日益加强.本文通过介绍网络语言的多样性特点,进而分析网络语言在传播政治理论上的能力和优势,为网络技术更好的传播政治理论,实现政治理论大众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徐红 《成人教育》2012,32(9):127-128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网络文化正以迅猛发展之势,成为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语言作为网络文化的重要载体,以其特有的形式、特点,日益影响着人们的用语习惯和思维方式。文章所指的网络语言就是网友们在互联网上,交流时所用的、与标准汉语略有差异的语言形式。语言的发展通常有两种形式,其一是在使用中被淘汰,其二是在使用中被接纳。网络语言也同样如此,有生命力的网络语言被人们所接受,并且流传下去,反之则被自然淘汰。对于网络用语及网络语言的发展,应该怀着一颗包容的心。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网络语言也成为学生们日常口语的一部分。校园里我们随处可以听见“恐龙”“青蛙”“灌水”“BF(男朋友)”“MM(美眉)”“蛋白质(笨蛋、白痴、神经质)”这样的网络语言,有的学生甚至把它们当作书面语在作文中使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交流深入人心,网络语言也应运而生。文章分析了网络语言产生的原因及特点,同时指出了网络语言存在的合理性及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网民出现低龄化和普及化的特征,而网络语言也不可避免地会对中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中等城市普通中学的语境中,学生对网络语言接触程度较浅;在网络语境中使用网络语言,但在日常生活中并不滥用网络语言;网络语言对中学生作文影响并不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20.
网络语言是一种新的语言现象,它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孕育而生,是新时代的产物。英语作为一种国际语言在网络世界的交流中起着主导作用。网络传播语境催生了英语网络语言的形成。在语用学的基础上分析了网络英语语言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