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个性化阅读"强调在阅读中激发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促进学生阅读的个性化发展。随着"个性化阅读"理念的提出,个性化阅读教学模式也逐渐受到关注。从个性化教师、个性化学生和个性化阅读教学三个维度对个性化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进行探讨,以期为更好地实践个性化阅读教学提供模式参考。  相似文献   

2.
王小英 《考试周刊》2014,(50):30-31
阅读教学的根本任务是教学生怎样读,与阅读本身的任务是不一样的。反观语文阅读教学及其研究,发现大多重阅读结果的修正而轻阅读过程的引导,是一种"阅读评价"而不是"阅读理解"。这种阅读教学虽然突出了阅读教学的人文性,却忽视了工具性,不利于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其主要原因是对阅读的本质认识不清楚,阅读教学策略不明确,阅读是对写作的还原。本文在分析阅读教学及其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依据阅读心理机制,阐述了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还原阅读。透过表象的文字,通过读者与作者及作品进行会意、沟通、情感契合,领悟作品的含义、作者写此作品的用意等,通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还原方式,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达到使学生掌握方法和提高能力的目的,让阅读教学真正体现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种还原阅读,是对现行阅读教学的一种变革,也是阅读教学的本质回归。  相似文献   

3.
教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在充分观照学生阅读经验、阅读审美、阅读思维、阅读素养的基础上建构"和美"阅读教学情境,拓宽"和美"阅读教学域度,提升"和美"阅读教学效度,能够对学生形成教学促进,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小说阅读教学是丰富学生的体验阅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从实际情况来看,虽然多数语文教师认可小说阅读教学,但迫于高考压力以及课时不足,高中语文小说类文本阅读教学仍停留于课内书本上,学生的阅读能力较差、课外阅读积极性不高。"整本书阅读"这一概念由叶圣陶先生所提出,随着新课改的深入,人们对"整本书阅读"愈加关注。高中语文小说类文本阅读教学作为课内外阅读衔接的桥梁,在现有教学资源基础上,要将"整本书阅读"融入语文小说类文本阅读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本文对我国高中语文小说类文本阅读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高中语文小说类文本整本书阅读教学路径。  相似文献   

5.
小学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应聚焦于"喜欢"和"能读"上.因此在进行低年级阅读教学时一方面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另一方面教师必须结合阅读教学,有目的地教给学生有关阅读的方法,让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进行自主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新课标对语文阅读教学和实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标指出,"阅读的评价,要综合考查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现有的阅读教学工作必须进一步提升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帮助学生找到多种阅读方法。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思考和分析,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实践创新。  相似文献   

7.
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多渠道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确定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目标、重视学生在课堂上多种形式的阅读、加强对学生的有效阅读指导、注重多元评价,让学生亲近文字、走进文本,以"真阅读"替换"假阅读",已成为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有效阅读教学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时下各种流行文化充斥着校园,学生倾于阅读"轻"文学作品,挤压了接触经典的空间。学生阅读变得肤浅化,阅读能力普遍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但并非所有的阅读教学都有效。有效阅读教学是一个复杂的体系,针对不同学生群体有着不同的教学要求与方法。文章以五年制高等幼师学校学生为研究对象,试从语文阅读现状、阅读中存在问题、阅读有效性探究这几个方面进行论述,对如何进行有效阅读教学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阅读作为语文"读写听"的内容模式教学之一,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理解课文、熟悉课文有着重要作用。阅读也是对一个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通过一篇文章的阅读体验说话的艺术、阅读的艺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阅读教学,并通过一些具体的方法进行阅读教学设计,从而提高学生对阅读的积极性。本文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设计为主题,介绍一些从实践中得来的个人教学经验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正>个性化阅读就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着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观,并以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和探究性阅读为重点的阅读教学。在新课程改革中,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把握以下要点。一、以"平等对话"为平台,培养学生自主的阅读能力《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对话"应是一种"共享",师生之间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享情感的体验。以前曾有学生就对我说过,高中语文的学习  相似文献   

11.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应试教育的催逼下,阅读教学让人黯然神伤。如何使阅读教学摆脱弊端,冲出"灰色""死寂"的重围,给学生一片自由阅读的蓝天,让语文阅读教学重新挺立"活"起来?笔者从用爱心与耐心对学生进行阅读"心理治疗"、要"授之以渔"更要"授之以鱼"和构建"对话"式的阅读教学模式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2011年版的《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文主要谈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发展学生的个性,回归阅读"个性"本位,进行"个性化"阅读,还阅读教学原生态。  相似文献   

13.
新课标中对"阅读"的目的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认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写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因此,作为阅读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语文教师,关注学生的阅读心理和自身在阅读教学中的执教心理机制,促进学生真正"学有所获",使整个阅读教学的课堂有效进行,是每个教师应该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4.
如何在有限的语文阅读教学时间里让学生获得无限的"思维文化"是语文阅读教学实现有效性的重要使命。文章立足于文本阅读教学实践,反思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并鲜明地提出"学"在文本阅读中的意义,对学生积极阅读心态的培养和调整、学生的阅读视野的提高及阅读理解中的想象与思辨的引领提出了有创意的想法。  相似文献   

15.
阅读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个性化阅读教学就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个性化阅读要求教师重视、珍视学生对文本的不同的认识和感受,并营造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环境,让阅读成为个性释放的过程,让阅读成为张扬个性的舞台,以提高阅读的质量。那么,如何有效进行个性化阅读呢?1创设平等对话的氛围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  相似文献   

16.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池塘的水之所以如此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地涌来。阅读教学之所以充满生机,是因为有问题不断地生成,问题是阅读教学之"渠"的"源头活水"。在阅读教学中,以问题引领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阅读,把阅读文本变成学生自己的事情,让学生自主阅读,自觉阅读。  相似文献   

17.
当前基础教育领域逐渐形成"大语文"的教育观念,通过语文教育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社会沟通交际能力,形成文化教学与人格培养的共同教育,而阅读教学是开展"大语文"教育的关键。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状况进行探讨,分析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策略,以通过阅读教学效率的提升促进"大语文"教育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者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是核心目标。在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我们训练学生的"语感"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在训练学生的"语感"时,我们的阅读教学活动中要注意把握好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感知评判的尺度。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占据着比较重要的地位。所以,教师使用科学有效的阅读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也很有帮助,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也起到关键性作用。所以说,选择恰当的阅读教学方法是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首要前提。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必须牢固树立"以阅读为本,以学生自读为本"的阅读教学思想。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语文教师只有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进行探索和研究,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出发,进行行之有效的训练,一定能有所作为的。  相似文献   

20.
在教学中,对文章的各构成要素进行协同和整合,进而形成整体的感知与理解,这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而这一阅读能力也被称为"整体阅读能力",教师要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则可将整体性阅读教学方式引入到阅读课堂上来。基于此,本文主要立足于提升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整体阅读教学方式进行详细分析,以期可以促进学生在阅读学习方面的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