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坚持党的领导是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实现中国梦的首要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孕育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实现中国梦的生命之源;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是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实现中国梦的指导原则和根本方法;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实现中国梦的灵魂;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行政,催生和培育法治文化,构建和维护社会法治生态秩序是现阶段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实现中国梦的根本要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具有深厚的价值意蕴和鲜明的时代特色。中国梦与文化软实力相辅相成,二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提升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国梦,一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价值指引;二要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三要提高中国国际话语权,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国际空间。  相似文献   

3.
中国梦不仅体现了社会主义理想的一般特征,而且体现了社会主义理想的中国化特征,即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是合理性与现实性的统一,是社会发展的规律性与人的主观选择性的统一,展现了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体现了社会主义理想实现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4.
中国梦不仅体现了社会主义理想的一般特征,而且体现了社会主义理想的中国化特征,即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是合理性与现实性的统一,是社会发展的规律性与人的主观选择性的统一,展现了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体现了社会主义理想实现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5.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支撑,最广大人民群众是实现中国梦的力量之源。  相似文献   

6.
中国精神由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构成.爱国主义具有价值理性作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价值理性.改革创新具有工具理性作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工具理性.在大学中弘扬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在高校中弘扬中国精神,促进中国梦实现要在理论学习中宣传中国精神的科学性,在实践中宣传中国精神的实用性,在教育改革中提高弘扬中国精神的实效性,在联系中增强弘扬中国精神与实现中国梦的互动性.  相似文献   

7.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角度划分,中国梦是其目标维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其价值维度。中国梦的主体分为国家、民族及个人三个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包括"三个倡导"。中国梦用共同梦想的方式勾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目标与方向。要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因而中国梦内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了整个社会的价值理念,是中国梦的价值支撑和思想保证,因而承载了中国梦。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互依存,在互动中助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  相似文献   

8.
高校广大师生是走中国道路的坚定实践者,弘扬中国精神的重要承载者,凝聚中国力量的核心领跑者。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有力载体。优化校园文化建设,应注重发挥中国梦的导向功用,坚定中国道路,提升校园文化的影响力;发挥中国梦的激励功用,弘扬中国精神,增强校园文化的凝聚力;凝聚中国力量,强化校园文化的感召力;将中国梦切实融入校园文化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与全体人民在长期社会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实践经验,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原则。中国梦,即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也是中华民族自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与"三个自信"具有内在统一性,应以道路自信为实现中国梦开辟新途径,以理论自信为实现中国梦注入新理念,以制度自信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新保障。  相似文献   

10.
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支柱和巨大动力源泉。实现中国梦的伟大事业呼唤伟大的中国精神,破解实现中国梦进程中的各种难题需要崇高的精神支撑,实现中国梦的伟大中国力量需要中国精神来凝聚。为了最终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必须进一步弘扬中国精神。  相似文献   

11.
王芳 《神州学人》2013,(4):16-17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3月17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  相似文献   

12.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遵循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增强思想话语权的战略要求,是实现中国梦的主流价值引领的重要保证,也是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彰显了其深刻的价值意蕴和鲜明特征,它反映人们价值诉求的“最大公约数”,体现出整体性与层次性的内在统一;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实现了传承性与创新性的紧密相连;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独特魅力,展现了真理性与价值性的高度契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点在于,培育文化自觉和价值自觉,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自信和价值定力;挖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导向,培育社会主义法治信仰;注重制度化和常态化,不断彰显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在思想领域中的先进理念.  相似文献   

13.
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华民族价值诉求的时代体现,体现了中华民族及中国共产党人对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富裕的强烈期盼和共同追求。中国梦的时代内涵即强国梦、富民梦及和谐梦,三者之间具有密切的逻辑关联,强国梦、富民梦是实现其他梦的前提与基础,实现和谐梦是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中国梦的政治旨归。它增进了中国人民的价值认知共识,凝聚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力量,弘扬了中华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4.
田广社 《考试》2014,(4):42-43
<正>【热点材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是改革开放30多年、新中国60多年、近代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中实践、探索、传承出来的;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  相似文献   

15.
今年"五四"是党的十八大之后的第一个青年节教育部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抓住这个重要时间节点,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一系列重要讲话和4月8日召开的深化中国梦宣传教育座谈会精神,以"弘扬‘五四’精神,实现中国梦想"为主题,深入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积聚团结奋进的正能量,激励师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以中国梦引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非常必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梦实现的思想基础、智力支持、稳定的社会环境和文化基础。以中国梦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必须以学生为本,让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大学生的"心灵鸡汤";注重史实,让中国梦成为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懈追求;知行合一,让中国梦化为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17.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中国梦"教育,能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他们走中国道路的理想信念;能引导大学生深刻理解"中国梦"的丰富内涵、历史背景和文化基础,进一步弘扬和培育中国精神;能激发大学生敢于筑梦、追梦和圆梦的豪情壮志,凝聚大学生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我们可以在"原理"课中重点夯实大学生实现"中国梦"的理论根基;在"概论"课中重点阐明中国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途径;在"纲要"课中重点加深大学生对"中国梦"内涵的理解,弘扬中国精神;在"基础"课中重点激发和凝聚大学生的青春正能量,汇聚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8.
"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梦。在中国迈向现代化的历史征程中,"中国梦"逐渐上升为整个民族、整个国家和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共识,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明确了"中国梦"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独特地位。"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要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19.
中国梦的实现,依靠的是中国道路的坚持,中国精神的弘扬和中国力量的凝聚。其核心思想就是民俗文化的精华以及民族精神的凝聚力,我们必须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国梦对于古田人来说陈靖姑这个民俗文化就是他们的梦,也就是他们心中的中国梦。优秀的民俗文化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在建设民主,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过程中,在推动中国梦的实现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人大力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中国的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都是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撑和根本保证;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梦想,是一个物质文化、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精神生活充裕的梦想,而这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前进的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人民所追求和努力的精神,它们之间是一个矛盾统一体,既对立也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