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树有根,水有源,人有祖,寻根认祖、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台湾当局开禁台湾同胞回大陆探亲,特别是实行"三通"以来,台胞纷至沓来大陆祖居地寻根谒祖,探亲访戚,查找、抄录本族昭穆.  相似文献   

2.
展华 《湖南档案》2009,(5):43-44
树有根,水有源,人有祖,寻根认祖、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台湾当局开禁台湾同胞回大陆探亲,特别是实行“三通”以来.台胞纷至沓来大陆祖居地寻根谒祖,探亲访戚,查找、抄录本族昭穆。昭穆,成为他们寻根谒祖、了解自己在大陆本族中的辈份的“指向牌”。  相似文献   

3.
港澳台之窗     
台湾学者、南华管理学院副教授兼编译出版中心主任陈信元先生,最近著有《两岸暨港澳出版事业的发展与整合》一书,由台文史哲出版社印行。 作者在该书中叙述了两岸出版交流。1987年台开始解除封禁,允许台湾同胞回大陆探亲,对大陆有关科技、艺术及史料图书有限度的开放,但得以个案向当局申请进入。台出版业者对作品的授权出版,则采取了多种不同的方式与方法。一是通过第三者或第三地区仲介,间接取得授权,此种授权大多经过香港。如远流  相似文献   

4.
从最早的两岸军事对峙、炮击金门到开放老兵回大陆探亲、两会商谈,两岸在过去六十年里的互动可谓波澜壮阔。海峡两岸,骨肉相连。从1949年起,60年过去了;从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首倡两岸"三通"以来,近30年过去了。然而,浅浅的台湾海峡,却似难以跨越的鸿沟天堑,两岸不知  相似文献   

5.
1987年,海峡两岸的人们尚接触不多,在国民党未开放台湾同胞到大陆探亲之前,却有一位新闻界人物——台湾环球新闻社副总编兼采访部主任皮介行经香港来到大陆探亲寻根问祖,是最早赴大陆采访的第一位台湾记者。1987年11月22日8时,我们得知台湾环球新闻社皮介行已到本报社,在报社办公室我们见到这位台湾同行。只见他谈吐随便,头顶上的毛发稀疏,面容清  相似文献   

6.
从1987年以后,台湾许多同胞回大陆探亲访问,于是我们与台湾出版界的朋友经常在北京见面,但大陆出版界极少有人访问台湾,因此我们这次在海峡彼岸相见,真是太难得了。我们大陆出版界代表团一行12人,从5月5日到15日,在为期10天的访问中,接触了台湾一些有影响的与大陆出版界合作较多的出版社。  相似文献   

7.
《新闻界》1994,(1)
我总算踏上了祖先的土地──台湾记者皮介行寻根记随着改革开放,大陆人民与台湾人民关系越来越亲密,海峡两岸各界人士包括新闻男人士接触频繁,共同向着振兴中华民族这个大目标迈进。早在1987年,国民党未开放台湾同胞到大陆探亲之前,就有一位新闻界人物——台湾环...  相似文献   

8.
真没想到,我拍摄的《喜见家乡雪》竟荣幸地获得上海钻石杯“九十年代第一春”新闻摄影年赛的特等奖。回顾作品创作经过及发表后的反响,感触良多。去年新春,我的六叔偕太太从台湾第一次回大陆到镇江探亲,恰遇他们40年来未曾见过的瑞雪,不禁狂喜,拉着同行的姑姑,嘻嘻哈哈一齐扑倒在雪地上,三个人滚成一团:一如久离慈母膝下的稚子,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海峡两岸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台胞回大陆探亲的越来越多,两岸民间的经贸、文化、体育和学术等领域的交流,也日益增多。  相似文献   

10.
1991年春天,解放日报主办的“钻石杯”新闻摄影年赛评选揭晓,惟一的特等奖被沪宁线上的一家市报记者夺走了。荣幸地成为这次新闻摄影年赛特等奖得主的正是我,那时刚调任镇江日报摄影部主任仅一年。我的获奖作品———那张被取名为《喜见家乡雪》的照片(见上图),后来又荣获第十届全国优秀新闻摄影作品奖,并进京参展。10多年过去了,时至今日,回顾作品拍摄经过及发表后的反响,仍然感触良多。上世纪90年代的第一个春节,年届六旬的台胞老先生偕太太从台湾第一次回大陆探亲,在镇江恰遇他们40年来未曾见过的一场瑞雪,不禁狂…  相似文献   

11.
这里说的“易地研究”,主要是指海峡两岸的新闻学研究者,互相研究对方的新闻传播,以对方的新闻传播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当然也有跑到对方地域去,即大陆学者到台湾,台湾学者到大陆研究当地的新闻传播的意味,但不是本文的首义。 一、情状回顾 自1987年台湾当局宣布解除戒严及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继而在1988年解除报禁,短短半年间随着政治环境的改变,媒介生态也有极大改观,开启了台湾媒介对大陆新闻报道的新纪  相似文献   

12.
以发动西安事变震惊世界并改写中国近代历史的张学良,被国民党幽禁了半个世纪,直到蒋介石父子先后死去,经李登辉点头,张学良才得以在1991年3月到美国探亲,这时几个人以东北老乡的名义拜访了张学良.当时很多人都猜想张学良可能利用这次离开台湾的机会顺便到大陆探亲访友.大陆很多人包括官方都热诚期待他回故里探望.有的对张学良说:你应该回大陆看一看,家乡的人盼着你回去.  相似文献   

13.
近日,韩国钧的嫡亲长孙、已耄耋之年的韩忠训先生从台湾回大陆探亲,并收集韩国钧先生生前著作以为留念,为此,其大女儿专程到海安县档案馆查阅馆藏图书《永忆录》(韩国钧晚年的一部自编传记)。  相似文献   

14.
最近很多台湾同胞返回大陆故乡探亲,我有机会和台湾同行光复书局的张先生晤谈,交流海峡两岸的出版发行情况。张先生谈到了光复书局,尤其是他们办得很出色的直接发行业务,听来很有兴味。张先生说,光复书局是为纪念台湾光复而命名的,1962年在台湾经济开始迅速发展的时候应运而生。经过25年苦心经营,如今已成  相似文献   

15.
农历庚午年新春,我的六叔刘六律偕太太从台湾第一次回大陆到镇江探亲,恰遇他们四十多年未曾见到的瑞雪,不禁欣喜若狂,拉着同行的胞妹嘻嘻哈哈一齐扑倒在雪地上,三个人滚成一团,犹如久离慈母膝下的稚子,一头扑进了母亲的怀抱,这一切来得太突然,原来只打算给六叔他们拍些风光照的我,见到此情此景,激动不已,凭着做  相似文献   

16.
广东花城出版社,要出版我父亲的巨著《中华通史》,在出版前夕,希望我能写一篇文章,介绍我的父亲。这对我像是一个“考试”,因为,我的父亲,是个多方面的人,实在不是三言两语写得出来的。父亲生于忧患,经过了中国最动乱的时代,为了这个国家,他曾经风霜,尝尽了悲欢离合。1993年春天,父亲决定回大陆探亲,并返北京一行。那年他已84岁,离开他从小生长的北京,已经很多很多年  相似文献   

17.
昨日,两份盖有台北地方法院公证处“复印本内容与原本无异”印章的认证书,送到福州海峡两岸联合律师事务所的办公桌上,海峡两岸律师不经第三地协助司法取证成功了。去年11月,回大陆探亲的台胞陈亚芳、王孝芳母子俩,向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提供了陈亚芳丈夫的遗嘱公证书一份和财产赠与认证书两份的复印本,  相似文献   

18.
经过广大读者的推荐和专家的认真评审,“海燕杯”《新闻知识》1987、1988年优秀文章评选于3月11日揭晓,评出佳作奖10篇,表扬稿10篇。本着“繁荣新闻理论研究,推动新闻改革实践”的宗旨,《新闻知识》编辑部于1987年第10期刊出优秀文章评选启事,以本刊1987、1988年  相似文献   

19.
新闻改革应与民主政治携手并进韩泽(江苏省广播电视厅副厅长)近10年的新闻改革,不妨以198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段。前段大致是新闻界内部的业务改革;目1987年9月全国人大会议期间的数次记者招待会起,豁然开朗,新闻改革跃入一个新的境界。人们看到新闻事业的天地广阔,前景灿烂,信心倍增。  相似文献   

20.
在对台湾广播中,“新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目,又是一个比较难办好的节目。台湾同胞冒着风险收听大陆广播的,希望能在较短的时间里听到更多的消息。特别是海峡两岸和世界上的一些重大事件,台湾当局不是封锁就是歪曲,台湾同胞很想从大陆的广播中了解真相。由于这个原因,中央人民电台对台湾广播部每个整点都播送新闻;海峡之声电台也根据台湾听众的反映,将“要闻”节目改为“新闻”节目;我们江苏台对台广播从1982年7月开播以来也很重视“新闻”节目。不可否认,有些重要新闻,对内、对台都是适合的。如“粉碎四人帮”、“平反冤假错案”,“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六五计划提前超额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