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珠 《学周刊C版》2014,(4):60-60
语文学科最大的特点在于它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高中语文教学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在教学中,教师应拥有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意识,拥有“大语文”教育观,注重拓宽学生学习视野,重视经典文学作品的教学,注重创设开放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重视诵读以及学生文字表达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提升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2.
“人文语文”是在人文主义教育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人文语文”本着语文教学以学生为本、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不偏废语文学科工具性的同时,依托“文”来体现人的人生观、审美观、价值观,凸显语文教学的人文色彩,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部分教师潜意识里认同一个观点,即语文学科是工具学科,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把工具性作为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是语文学科的人文价值、文化底蕴严重流失的重要原因。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学生接受的更多的是知识和能力,而缺乏基本的人文精神。现在语文教学迎来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大大削弱了语文的功利色彩,从而还语文以“人文”的本来面目。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人文性被置于一个重要的地位。现代语文教学应在重视知识传授的同时,更加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重视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渗透。那么,在实际语文教育工作中,人文教育是如何体现和实施的呢?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承载着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的任务。这就要求语文教学必须体现学科教学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阅读教学要真正实现这两方面的统一,达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目标。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将训练与感悟有机结合。优化教学策略,合理安排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且有效的实践活动中“感悟”“训练”——感悟体现人文性,训练体现工具性。教师钻研教材,找准适合学生“感悟”与“训练”的最佳结合点。  相似文献   

5.
王卫芳 《文教资料》2007,(13):142-145
过去,人们大多强调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工具性,往往忽略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这些年,情况虽已大有好转,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仍有不少教师对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本文明确提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既是时代、现实的需要,也是语文教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强调“人文性”乃是语文课程的灵魂,并且提出了一些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具体操作策略。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那么,何谓人文性?语文教学如何体现人文性?本文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是培养人文素养的主要途径、充分利用教材,实施人文教育,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从而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语文学科天然具有深厚、鲜明的人文特征,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是一种客观存在。传统的语文教学偏重语文的工具性,忽视人文性,语文成了应试的工具;语言文字的学习与精神培养割裂开来,以致学生思想苍白,情感贫乏。杨东平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种种问题,一言以蔽之,是人文价值、人文底蕴的流失。”培养人文精神,就是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使学生达到自由、全面的发展。如果舍弃了人文精神,就是舍弃了语文的灵魂。充满人文精神的语文教学,应该是每个语文教师的教学追求。一、…  相似文献   

8.
语文学科最大的特点在于它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高中语文教学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在教学中,教师应拥有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意识,拥有"大语文"教育观,注重拓宽学生学习视野,重视经典文学作品的教学,注重创设开放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重视诵读以及学生文字表达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提升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9.
语文新课程改革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教材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为此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重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让他们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健康和谐的发展,成为具有较高素质的适应现代化社会要求的“现代人”。如何加强语文教学过程中人文内涵的渗透、开发和利用呢?本文就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谈一些体会和感悟。  相似文献   

10.
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特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语文学科的重要任务。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还要充分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内在资源,以语文课堂为阵地,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1.
语文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属性,也具备人文性属性,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兼顾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同时要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情感性、形象性与生动性。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可以实践调查的方式,积极对当前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进行理性探索,并结合教学实践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教学建议,以使语文教学更好地兼顾工具性和人文性。  相似文献   

12.
李素清 《成才之路》2009,(24):31-32
怎样把小学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真正落到实处,有效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达到有效性课堂教学呢?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当摒弃一些没有必要的繁文缛节,忌空务实,切实抓住几个“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于淼 《文学教育(上)》2009,(11):139-139
语文学科兼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在师范语文教学过程中人文教育不可缺失,但其人文性往往被忽略。要培养师范生的人文素养,就要利用现有资源,加强对学生人文素质的熏陶,夯实语文的基础地位,让课堂充满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4.
毛萍 《现代语文》2007,(2):51-51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与地位”中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宣示着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同等苇要,它们犹如语文教学的两翼,谁也不可缺。“没有人文,就没有语言这个工具;舍弃人文,就无法掌握语言这个工具。”基于这一精神,作为一个与新课程改革同步的语文教师,如何在教学中把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有机地融为一体,就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作为语言和文学的语文学科除了对学生进行语言素质和文学的熏陶外,作为人文学科还必须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在具体的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古诗文,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教育和熏陶是完全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语文学科兼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在师范语文教学过程中人文教育不可缺失,但其人文性往往被忽略。要培养师范生的人文素养,就要利用现有资源,加强对学生人文素质的熏陶,夯实语文的基础地位,让课堂充满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7.
语文新课标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最基本的理念之一.而人文素质的培养正是这一理念在文学科教学中的具体体现。不少语文教师却只看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严重地忽视了它的人文性.以至于整个教育过程中人文教育的丢失。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是多元的。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因此.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摆在每位小学语文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将语文学科的任务局限于工具性的一面,忽视其他语文素质的培养,社会各界和家长曾对语文教育现状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这次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学科性质定义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概念的确立,结束了语文学科性质的长期纷争。与以往的教学大纲显著不同的是,新颁布的课程标准在确认语文学科工具性的同时,首次强调指出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下面,我谈谈自己对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的认识与实践。  相似文献   

19.
张太春 《四川教育》2002,(12):26-27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育目标的定位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这一概念的提出,摒弃了语文的功利色彩,还之以“人文”的本来面目,实现了语文教育目标的整合转变,高扬起了人文精神的旗帜。“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标准》在“前言”部分便开篇明义,突出语文教育应在培养现代社会合格公民的“人文素养”上发挥重要作用。语文学科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它最能影响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其间,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和影响是最直接的,也是最重要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高、身正是修…  相似文献   

20.
吴娟 《鸡西大学学报》2009,9(5):117-119
学术界围绕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争执不休。工具论者从语言的工具性推及语文的工具性,认为语文是人们进行思维、交流思想、学习各种文化知识、储存传递信息的工具,并因此将语文定位于工具学科。人文论者认为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语文学科是站在人的高度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的。笔者认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才是语文的真正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