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赵琳 《新闻战线》2024,(3):81-83
地市级媒体融合是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的重要一环,是媒体融合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深度融合,地市级媒体要立足本地,拓阵地、强内容,技术驱动、开门办媒,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通过技术赋能深度融入在地社会治理和智慧城市建设,以机制体制创新锻造全媒体人才队伍,赋能高质量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2.
李洁 《出版参考》2021,(2):43-45
文章以科技出版机构面临数字经济发展的新机遇为前提、以创新产品研发为主线、以提供知识服务赋能行业发展为目标,认识到科技出版机构人才培养机制建设的重要作用与意义,结合“智能化驾驶培训人才培养基地”实践举措和成效,进行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全面思考和梳理,对科技出版机构融合发展中人才培养机制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总结.  相似文献   

3.
以创新为驱动的出版高质量发展,是推进文化自强的重要路径之一。出版高质量发展要以正确的价值导向为引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铸就文化自强之魂;要坚持以内容创新为引领,建构服务、运营、管理等多维创新体系,激活文化自强的根本动力;要发挥数字技术赋能,坚持推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找准文化自强的关键手段;要坚持深化出版体制机制改革,为文化自强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4.
探讨新质生产力驱动下的党刊全媒体融合发展,助力党刊全媒体转型升级。在新质生产力的驱动下,党刊全媒体的融合发展呈现出新特点,具体表现为:新质生产力驱动内容建设,创新党刊全媒体话语传播体系;新质生产力强化技术赋能,连接党刊全媒体生产传播新场景;新质生产力赋能治理能力现代化,开启党刊全媒体治理服务新模式;新质生产力驱动机制改革,激发党刊全媒体融合发展新动力。  相似文献   

5.
《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全媒体传播体系建构的总体要求,指出要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本文以信息技术创新和信息技术生态作为基本研究视角,从技术生态的动力出发,探讨了主流媒体如何用技术赋能,走好全媒体时代群众路线;如何把握未来五年新技术带来的新特征,推...  相似文献   

6.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影视产业的发展和影视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充足的可能,为增强我国影视产业和影视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奠定了基础.建设中国特色主流文化的发展目标成为新时期我国影视文化发展和艺术创新的实践追求.媒介技术与影视艺术的融合发展,为影视创新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立足当代主流文化建设,探索影视艺术的创新发展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由卢衍鹏、王冬梅主编的《影视叙事与艺术创新研究》一书,以影视叙述策略和艺术表达为主题,对影视艺术发展态势及发展路径进行深入分析,为研究我国影视行业的发展和主流影视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7.
媒介融合的深入和智能信息技术的升级,场景传播环境的形成和虚拟形象时代的来临为综艺节目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2060》作为国内首档虚拟形象类综艺节目,着力打造全虚拟沉浸式场景,通过从内容核心、科技赋能、媒介平台、受众参与四个方面探究节目的创新之举,助力新兴科技与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融合发展,以便为此类综艺节目的未来发展提供可资参考的范例。  相似文献   

8.
主题出版融合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和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也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效的精神动力和舆论保障,因此新时代主题出版高质量发展必须走融合之路。当前主题出版领域融合发展理念进一步增强,产品融合形式更加多样,融媒体传播渠道不断拓展,参与主体也更加多元,但是仍然存在融合主题出版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数字技术赋能引领作用尚未充分发挥、数字化融合营销模式尚未建立、体制机制建设相对落后、适应主题出版融合要求的复合型人才短缺等问题。为不断提高主题出版融合发展的质量,必须坚持以内容建设为根本,打造融合主题出版精品;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主题出版融合业态;以有效传播为目的,构建全媒体立体传播格局;以创新管理为保障,营造融合发展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9.
钱蔚 《传媒》2019,(14):21-23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成立后,提出了“台网并重、先网后台”的发展战略。央视网作为总台新媒体旗舰平台,努力落实总台融合转型战略,通过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为内容产品赋能、为传播渠道赋能、为产业生态赋能,走出了主流媒体在智能互联网时代的独特发展之路。创新主题主线宣传,占领互联网舆论主阵地在碎片化、轻量化、社交化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体需要根据市场反馈对自身内容建设的方略作出调整。  相似文献   

10.
数智时代,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集群融合与聚变发展,驱动万物互联、智慧创新,数字政府、智慧城市加速推进,档案工作数智化转型态势明显,智慧档案战略呼之欲出。智慧档案是以档案数据为核心要素,以智慧档案馆室建设为载体依托,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提供档案智慧化服务的组织业态与战略体系。以“理路-链路-进路”为研究线索,分析智慧档案建设的逻辑理路,构建底座、平台、枢纽、终端于一体的智慧档案运作链路。围绕智慧档案推动进路,秉持以人为本理念,强化数据赋能、技术赋能、制度赋能、文化赋能和智力赋能,将档案人员的专业智慧、档案数据的智慧基因、机器技术的智能要素有机耦合,在人机物三元智慧融合中增强技术应用能力和档案服务能力,助推档案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提升我国文化科技创新水平,促进文化事业与科技产业共同发展,本文从25个维度对105个文化科技融合案例进行数据采集和编码,并通过聚类分析揭示我国文化科技融合的模式、基本特征和内在价值。研究发现:当前我国文化科技融合模式主要有5种,分别是资源数化型、流程赋能型、呈现富化型、传播优化型和复合强化型;5种模式在融合技术、融合原因、融合产物、融合步骤、融合难度、融合广度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复合强化型文化科技融合模式的难度最高且广度最甚。基于研究结论,得出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管理启示。本文不仅丰富了文化科技融合领域的理论研究,也可为优化文化科技产业发展规划、提升文化科技融合效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广东深圳龙岗区融媒集团旗下的七彩阳光刊物矩阵,分析地方媒体在媒体融合下教育刊物未来发展的路径思考。面对内容同质化、服务扁平、影响力有限等困境,从队伍建设、内容创新、技术融合、活动赋能等四个层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徐琦 《出版广角》2024,(3):13-20
尽管当下全球大模型投建如火如荼,但如何利用大模型赋能媒体融合,路径尚不明晰。从“涌现”和“同质化”入手,深刻理解大模型的技术特性、技术局限与潜在风险是必不可少的前置思考。对主流媒体而言,对大模型采取“拿来主义”并不可行,通过价值观对齐、行业知识增强等措施建设安全可控的媒体大模型是媒体融合新的技术落地方向,能够驱动基于智能体的人机协同的“策采编审发评馈管”全流程智能升级,加速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新范式的普及化,促进智媒应用生态的持续繁荣发展。人工智能大模型赋能全媒体传播的切实进路应以媒体大模型为新技术底座,以大模型核心能力为支点,以内容生产、内容消费、内容安全、媒资管理、协同办公等典型行业场景为切入点,以智能媒体应用创新为落脚点,通过模型赋能、场景赋能与生态赋能多层次完善主流媒体布局,从而推进媒体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4.
张晶 《新闻传播》2023,(2):50-51
融合转型以来,我国传统主流媒体以科技和内容创意赋能,在重大主题报道上实现了创新突破。本文以其中的典型案例为抓手,分析和展现了传统媒体的创新方式方法,做好融媒体报道的前行和探索。  相似文献   

15.
张妙 《编辑之友》2022,(7):27-31
文章从文化创意赋能下我国出版业融合发展现实图景出发,提出文创出版有可能是未来出版业融合发展的渠道,出版人需要发挥“工匠精神”,从研判读者市场、以优质内容资源为纽带、创领“带货”新风三个维度下功夫。在此背景下,文创出版产业还需借助科技模因,赋能文创出版,带动出版产品多业态发展;运用地域文化拓宽出版外延,实现优质IP内容深度开发;主动“破圈”跨界合作,实现品牌效应有效扩散。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以来,“建设文化强国”成为我国国家文化战略的集中表达,并确定了“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的文化战略目标。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科技力量赋能文化新业态发展,以“文化+科技”为双轮驱动更好服务人民,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本期专栏中我们特别邀请到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所长、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赵志耘研究员为我们撰稿,探讨科技赋能文化发展的新路径。其中,《元宇宙赋能的智慧图书馆建设与发展》一文探索了元宇宙对图书馆未来发展的影响及其对图书馆建设的赋能,描绘了智慧图书馆未来发展蓝图。《科技赋能文化遗产数字化发展新业态》是根据赵志耘研究员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国际视野和本土探索”主题论坛上的特邀主旨报告内容整理,经授权刊发。智慧图书馆、文化遗产数字化都是当前关注的热点问题,希望本文能够为学界和业界提供有益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Z世代群体逐渐成长,网络文化新生力量也在不断增强,以科技赋能内容生产及传播方式、触达新生用户,是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方向。广东广播电视台顺应科技潮流发展方向,将AI技术应用于内容生产,将作品思维转变为用户思维,助力主题报道破圈高效传播。  相似文献   

18.
尽管我国媒体融合进入了深度发展阶段,但其也隐含诸多问题,如何从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值得每一位传媒从业人员深思.文章结合现阶段媒体融合的发展实践和具体现状进行全面分析,总结发现,政策引领行业深度融合、技术赋能内容创新表达、场景拓延媒体应用范畴、产业瞄准新兴方向发力是现阶段媒体融合的四大表现.在"十四五"期间,传媒业应抓住机遇,直面挑战,不断完善自身,在加速推进媒体深度融合的同时,进一步为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事业建设赋能.  相似文献   

19.
“编辑力”是编辑学的重要范畴,研究编辑力在新的出版生态与产业链中的内涵和要素,对编辑主体及出版企业的生产活动大有裨益。本文说明了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时代特征,系统阐述了编辑力的历史概念及讨论范畴,并以广东省出版集团为例,提出了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背景下,编辑出版活动应体现的新编辑力“五力”,即基于强化内容精品建设的资源整合力、基于优化内容呈现方式的全媒传播力、基于深化科技创新赋能的技术应用力、基于细化项目运营管理的产品经营力、基于活化文化产业融合的协同创新力,以期帮助编辑个人和出版企业更好地投入高质量出版实践,为出版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20.
尹娜 《出版广角》2024,(3):75-79
2023年,中国教育出版体系化发展特征显著,内容研发与生产、人才队伍建设、立体化营销与推广等体系基本建立,教育出版的深度融合不断提速,逐步从单一的纸数融合稳步迈向产业融合阶段。在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技术赋能动力强劲、跨界合作日益频繁的现状下,新时代教育出版的深融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将持续推进内容科技融合,以数据贯通教育出版发展全流程,加速教育出版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