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21世纪即将到来,全世界都在思考怎样迎接21世纪。对于即将到来的新世纪,我们既面临着机遇又面临着挑战。我们能不能赢得这场挑战,抓住这个机遇,有一个更大的发展,最重要的问题不是资金,也不是自然资源,而是人,是人的素质和人才问题。我国有12亿人口,如果12亿人口的素质提高了,我们就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在高考这根指挥棒的影响下,中学历史教学与其他各科教学一样,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片面灌输的落后教学方式,造成学生“高分低能”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发展和社会生活的状况.而即将到来的对世纪,“我们既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挑战,抓住这个机遇,有一个更大的发展,更重要问题不是资金,也不是设备,最重要的是人,是人的素质和人才问题。我国有12亿人口,如果我们不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那就会造成很大的困难,可能是一个十分沉重的包袱.”(引自李岚清同志的讲话)那么,提高国民素质靠什么呢?当然是靠…  相似文献   

3.
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曾多次论述当今中国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他指出:“我们国家要走向现代化,如果说有障碍的话,最大的障碍,不是资源问题,不是资金问题,甚至也不是技术和设备问题,而是十几亿人口的素质问题……资金可以自己积累,还可以引进;技术可以发明创造,也可以引进。但13亿人口的素质是无法引进的,必须靠我们自己去提高。”建设社会主义的强国,假若没有人才作后盾,那是根本办不到的,中国13亿人口,大多数在农村,只有在农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才能培养出大量的、合格的建设人才。而当今农村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  相似文献   

4.
李镇西 《教育》2011,(4):22
我个人非常关注中国的"平民教育"。因为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人都是平民。平民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整体国民的素质。中国有13亿人口,9亿农民,平民的比重更高。我们之所以把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就是要使  相似文献   

5.
前几天温家宝总理在回答新华社记者提问时指出“:教育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石,国家的的发展最终要靠提高全民素质”。同时,他特别强调平民教育问题“。因为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平民。平民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国民的整体素质。我国有13亿人口,9亿农民,平民的比重更高”。众所周知,自  相似文献   

6.
社会,要走向和谐;教育,则要面向平民。2006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说:“我特别想强调一下平民教育问题。因为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平民,平民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整体国民的素质。我们有13亿人口,9亿农民,平民的比重更高。我们之所以把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放在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周济部长在2005年11月30日中国教育报发表的题为"以素质教育为主题,着力完成普及发展提高三大任务"的文章中指出:"我国有13亿人口,如果素质相对较低,就是沉重的人口负担;如果素质相对较高,就是丰富的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8.
社会,要走向和谐;教育,则要面向平民。2006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说:"我特别想强调一下平民教育问题。因为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平民,平民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整体国民的素质。我们有13亿人口,9亿农民,平民的比重更高。我们之所以把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就是要使教  相似文献   

9.
今年年初,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人大十届四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强调,要使教育成为面向平民的教育。他说:“在这里,我特别想强调一下平民教育问题。因为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平民。平民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国民的整体素质。我国有13亿人口,9亿农民,平民的比重更高。我们之所以把义务教  相似文献   

10.
3月14日,温家宝总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答新华社记者问时说:教育是现代化国家的基石。国家的发展最终要靠提高全民的素质。我们已经在全国建立了巩固和普及义务制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努力提高高等教育的格局。我们要使这三个方面都有所成绩。在这里我特别想强调一下平民教育问题。因为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平民,平民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整体国民的素质。我们有13亿人口,9亿农民,平民的比重更高。我们之所以把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就是要使教育成为面向平民的教育,从而使人人能得到教育。  相似文献   

11.
13亿人口日是一个寻常又不寻常的日子."寻常"是说中国并没有因为第13亿个公民的出生而更加艰难和愁闷,我们的日子并没有因此发生任何意外的改变."不寻常"则是这个日子的意义.13亿毕竟是一个人口超载的国度从未达到过的高度,但这个高度却同时意味着挑战和压力.  相似文献   

12.
一个13亿人的国家如果有八九亿的人失掉了自信心,总是认为哪怕是砸锅卖铁也要把孩子送到城市里,这恐怕根本不是通过经济手段、增加投资能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一个近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每年参加高考的考生有五百万左右,能到大学深造的只有二百万人左右。因此,用辩证的观点看,参加高考就有落榜的可能。一年一次的高考又过去了,我们又该如何看待高考落榜这个社会认知问题呢?  相似文献   

14.
社会,要走向和谐;教育,则要面向平民。2006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说:"我特别想强调一下平民教育问题。因为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平民,平民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整体国民的素质。我们有13亿人口,9亿农民,平民的比重更高。我们之所以把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就是要使教育成为面向平民的教育,从而使人人能得到教育。"  相似文献   

15.
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我们国家要走向现代化,如果说有障碍的话,最大的障碍,不是资源问题,不是资金问题,甚至也不是技术和设备问题,而是十几亿人口的素质问题。从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来看,要求的是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因此,不着眼于提高整体...  相似文献   

16.
社会,要走向和谐;教育,则要面向平民。 2006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说:“我特别想强调一下平民教育问题。因为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平民。平民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整体国民的素质。我们有13亿人口,9亿农民,平民的比重更高。我们之所以把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就是要使教育成为面向平民的教育,从而使人人能得到教育。”  相似文献   

17.
看板     
《教书育人》2006,(4):6-6
温家宝在回答记者有关义务教育的问题时表示,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平民,平民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整体国民的素质。他说,中国有13亿人口,9亿农民,平民的比重更高。中国之所以把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就是要使教育成为面向平民的教育,从而人人能得到教育。  相似文献   

18.
中国11亿人口,8亿在农村,如何从实际出发,办好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特别是如何办好山区学校,为振兴山区经济服务,是一个值得研讨的大问题。本文想就这个问题谈点意见。  相似文献   

19.
《神州学人》2004,(9):16-16
对于一个有着13亿人口,9亿农民的发展中国家,农村、农民、农业这。三农”问题在中国从来就不是配角。在农村,人多地少是我们的基本国情,发展农业、振兴农村经济,始终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经济的发展,关键是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所以人的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经济发展的速度.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经济的腾飞,无一不是从人才、从教育抓起的.今天,在我们这个有着十二亿人口的大国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就要求我们必须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可是现在,中小学学生却出现了辍学现象,尤其在农村,这一现象更为严重,这将直接影响国民的素质,影响科技的发展,这是关系到民族存亡的大事,所以控制辍学,刻不容缓.中学生辍学,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一,社会经济大潮的冲击,一切向钱看,学生及其家长认为读书无用.在市场经济的今天,一些首先富起来的农民,认为只要自己有一双勤劳的手,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