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蒋介石打算与共产党翻脸,始于二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1927年3月3日,蒋在南京召集中央政治会议,意外发现谭廷问、何香凝、陈公博等均已动摇,决心去武汉参加二届三中全会,即同意将中央党部和国民政府迁往武汉之际,蒋内心就已经充满了恼怒与恐惧,开始暗中考虑与武汉分庭抗礼,另立中央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1927年4月,中国国民党由于它的固有的阶级性和帝国主义的引诱而叛变了革命,因为中国国民党曾在中国近代历史的一定阶段起过某种作用,所以影响很大。中国的阶级关系立即发生了剧烈的变化。那些在革命高潮中投机革命或者混入革命的人更是欢喜若狂,相继反水。当国民党叛变之时,割据于中国各地的军阀几乎一致地都以同样的语调发表了宣言,声明自己是拥护蒋介石而反对共产党的。广东的李济深,四川的杨森,还有北方的张作霖携起手来以蒋介石为旗手组成反革命的联合战线,向革命发动了进攻。当时武汉是革命的中心,武汉政府主要是共产党和革命的左派力量组成的,所以他们的矛头就对准了武汉,把武汉政府统治地区包围起来。  相似文献   

3.
1927平“四一二”政变后,为了挽救革命,中国共产党于4月27日至5月9日在武汉召开了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召开前后,,共产国际代表鲍罗廷和罗易在中国革命问题上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它对中国革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鲍罗廷和罗易在1927年4月13日至16日中共中央在武汉召开的会议上,围绕先进行北伐还是先搞土地革命的问题,发表了针锋相对的意见。鲍罗廷主张和国民党左派一起立即开始第二次北伐,与冯玉祥  相似文献   

4.
许多关于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文章,大都侧重论述共产党为什么与国民党实行第二次合作,而对国民党为何与共产党实行第二次合作,尚欠实事求是的深入分析。本文试图从这方面作一下探讨。以蒋介石集团占主导地位的国民党,1927年“清党”反共、破坏国共合作、叛变革命后,就成为勾结帝国主义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党。它对共产党和红军进行了将近十年的反革命“围剿”。到1937年,蒋介石国民党居然与誓不两立的中国共产党实现了  相似文献   

5.
易礼容是毛泽东在长沙创建的新民学会里的小弟弟,1921年8月参加中国共产党,与毛泽东、何叔衡一起创建了湖南第一个党小组,1927年4月出席中共“五大”,被选为中央委员。5月21日,长沙发生“马日事变”,国民党军官许克祥在长沙到处杀共产党员。陈独秀5月23日在武汉对易说:“长沙‘马日事变’,已成白色恐怖,  相似文献   

6.
1 期末复习应用力学课程的内容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工程静力分析 ;第二部分基本构件的弹性静力分析 ;第三部分工程运动分析与动力分析。首先 ,要弄清楚课程三部分内容的关系。第一部分工程静力分析是后两部分的基础 ,第二部分与第三部分内容相对独立 ,第二部分是学习的重点 ,第三部分则是学习的难点。其次 ,要了解这三部分内容的特点。我们知道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这种作用将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运动效应 ) ,或使物体发生变形 (变形效应 )。第一部分中我们不考虑受力物体的变形 ,此时只考虑外力 ,因此这一篇的内容都是讨论…  相似文献   

7.
1 期末复习应用力学课程的内容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工程静力分析 ;第二部分基本构件的弹性静力分析 ;第三部分工程运动分析与动力分析。首先 ,要弄清楚课程三部分内容的关系。第一部分工程静力分析是后两部分的基础 ,第二部分与第三部分内容相对独立 ,第二部分是学习的重点 ,第三部分则是学习的难点。其次 ,要了解这三部分内容的特点。我们知道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这种作用将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运动效应 ) ,或使物体发生变形 (变形效应 )。第一部分中我们不考虑受力物体的变形 ,此时只考虑外力 ,因此 ,这一篇的内容都是讨…  相似文献   

8.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中_的第十七课是《十六年前的回忆》。我认为此文的题目与内容互相矛盾。“十六年前的回忆”是一个偏正式的向心结构,“回忆”是中心词,“十六年前”表示回忆的时间,对中心词起修饰、限制作用。“回忆”一词,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的:回想,想(以前的事)。这篇课文写于1943年,根据课文的题目和写作时间,课文内容应是“1927年回忆的发生在1927年以前的事”。可是课文是李星华1943年在延安为纪念父亲遇难十六周年而作,回忆了父亲在1927年4月是怎样被捕、遇难的。很明显,课文的题目与内容是互相矛盾的。类似的问题还有初级中学  相似文献   

9.
电工技术是机电类的技术基础课,课程内容由电路与磁路、电工技术两大部分组成,期末考试中两部分各占50%。第一部分中,第二章正弦交流电路和相量法、第三章线性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是重点。第二部分中,第八章电动机及其电力拖动、第十一章低压电器及电动机的继电接触器控制是重点。期末考试中,除了第十三章安全用电不要求外,各章均有试题,但重点内容题量多。  相似文献   

10.
1926年,北伐军攻占武汉后,在武汉创办了中央军校第二分校,即黄埔军校武汉分校。1927年初,分校决定招收女学员。各地女青年报名相当踊跃,经过严格的审查,录取了约200人,组成了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女子学员队,郑奠邦担任队长,彭猗兰担任指导员。1927年2月,黄埔军校唯一一批,也是现代史上第一批女兵诞生了。  相似文献   

11.
本文共分三个部分 :一、90年代 ,中国和辽宁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经历了两次重大调整 ;二、对 90年代中国和辽宁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两次重大调整的分析与思考 ;三、以史为鉴 ,对 2 1世纪前 10年中国和辽宁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思考。本刊共分四期刊载———2 0 0 0年 11期刊载了 (上 )即第一部分 ,2 0 0 0年 12期刊载了 (中 )即第二部分 ,本期刊载第三部分 ;2 0 0 1年第二期将刊登本文最后一部分第四部分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三部分对大学与科技之间的关系作了具体阐述,第一部分是十九世纪前大学与科技发展的关系,第二部分为十九世纪时大学与科技的关系,第三部分是大学与科技进一步发生的关系。通过大学与科技关系的阐述,结合当今大学发展现状,对科技应在大学中处于何种地位,该如何发展做出一定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周玲 《教师》2011,(11):117-118
本文分三部分对大学与科技之间的关系作了具体阐述,第一部分是十九世纪前大学与科技发展的关系,第二部分为十九世纪时大学与科技的关系,第三部分是大学与科技进一步发生的关系。通过大学与科技关系的阐述,结合当今大学发展现状,对科技应在大学中处于何种地位,该如何发展做出一定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共分三个部分 :一、90年代 ,中国和辽宁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经历了两次重大调整 ;二、对 90年代中国和辽宁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两次重大调整的分析与思考 ;三、以史为鉴 ,对 2 1世纪前 1 0年中国和辽宁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思考。本刊共分四期刊载———2 0 0 0年 1 1期刊载了 (上 )即第一部分 ,2 0 0 0年 1 2期刊载了 (中 )即第二部分 ,2 0 0 1年第 1期刊载第三部分 ,本期刊登的是全文最后一部分即第四部分  相似文献   

15.
1927年春天,中国大革命进入紧急时期,罗易计为共产国际首席代表,前来中国仍决棘手的土地革访问题.4月2日,罗易等到达武汉。当时,形势非常清张,蒋介石集党权、政权、军机于一身,正在向工农群众进攻,向共产党开刀。武汉政府开始分化,资产阶级逐步向右转,小资产阶级动摇不定。帝国主义加紧武装干涉。“中国国民革命运动已到了一个最严重的历史时期一。马林根据共产国际决议,结合自己的革俞实践,在党的各种会议和报刊上,为挽救革命危机则土地革命的开展,做了大量的宣传鼓动工作,与反对土地革命的观点开展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一、…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四个侧面,探讨了禅宗与古代诗歌的相互关系。第一部分,着重谈禅和诗的互相沟通、互相影响。第二部分,着重谈禅师与诗人的交往和唱酬。第三部分,着重谈禅理诗与禅趣诗的内容和特色。第四部分,着重谈以禅喻诗的几个论点。  相似文献   

17.
<正>板块一:回顾旧知,梳理问题理思路师:上一节课,常老师带领大家整体了解了课文,重点关注了课文第一部分,还帮大家梳理了第一部分的写法。还记得是什么写法吗?生:对比。师: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课文。先把时间拉回到1927年4月6日。这一天发生了什么事?生:这一天李大钊一家被捕。师:十几天过去了,又发生了什么事?生:李大钊被审。  相似文献   

18.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导言》现收入试验本高中语文课本第二册,大概由于是新课文吧,它成了公开课的热门选文,笔者近两年中已听了三次。因为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整体把握,筛选信息”,执教者如何引导学生捕捉和筛选信息自然就成为课堂的重头戏。对文章整体结构的分析并无分歧,全文共7个自然段,1—3段为第一部分,交代出书背景;4—7段为第二部分,是对著作科学内容的概述。然而,如何看待这两部分信息的地位呢?在这一点上,我与很多人的意见很不一致。三位执教者都认为是前辅后主,所以把教学重点放在第二部分,对第一部分只是…  相似文献   

19.
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的发生给我国农村医疗保险体制的改革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文章第一部分通过对农村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的分析,指出农村医疗保险在农村中的重要性;第二部分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提出改善我国农村医疗保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管理策略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管理策略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南京大学文秋芳笔者曾在1991年对10名二年级英语专业学生的管理策略进行了个案研究,其目的在于发现成功者与不成功者在管理策略上的差异。全文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要说明管理策略的定义与分类。第二部分描述个案研究的设计。第三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