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当耳边响起《在那遥远的地方》《达坂城的姑娘》《掀起你的盖头来》《半个月亮爬上来》等一首首浪漫抒情的情歌时,总会想起它们的作者——一生充满坎坷,充满传奇色彩的“情歌之王”王洛宾。他为我们留下了近千首歌曲,其中《在那遥远的地方》《半个月亮爬上来》被誉为“20世纪华人经典音乐作品”他是在联合国高唱民族歌曲的第一位中国人,他是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西方文化交流特别贡献奖”的第一位华人音乐家。1913年出生于北京的王洛宾,自幼就受到京剧迷父亲的熏陶,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至于他和西北民歌的结缘则是一个极为偶然的机…  相似文献   

2.
下午第一节课前,是五分钟的唱歌时间。可是,学生唱的歌始终是那么几首,《半个月亮爬上来》《送别》……一个个无精打采,低着头哼哼呀呀,简直是不唱还好,一唱就要睡了,听得  相似文献   

3.
中秋守月     
<正>中秋守月是孩提时最美丽的一件事情。"十五十六,它落它出;十七八,杀只鸭;十八九,坐地守;二十冷等,月出一更……"我们一边念着奶奶教给我们的守月歌谣,一边仰起嫩脸,叽叽喳喳地坐在坦荡如砥的淮北平原上,睁着亮光闪闪的眼睛,等候着月亮从天空的东南方向爬上来。十五的月亮既没有十四的月亮不需要等候的直白,也没有十六的月亮需要耐心等候的含蓄。她恰到好处地暗合了我们孩子的性情,只需稍微守上一会儿,便轻盈地挪着步子,从平原的尽头走上来了。  相似文献   

4.
很喜欢《童年的月亮爬上来》。这是一堂有创意的课,总觉得童年的月亮也悄悄地爬上了我们的心头,升在湛蓝的“心空”。教有关月亮课文的不在少数,各有各的定位,各有各的风格。应该说不同的定位并没有好坏之分,但肯定有高低之别。高与低的区别主要在对月亮文化意义与审美价值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周末家庭会     
周末对于每个家庭来说,都是一个放松和惬意的日子。双休日足以让人卸下疲惫,放下忙碌,享受生活。对于我们家来说,周末家庭会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活动内容。这是一段总结自己、相互沟通的好时光。说起它的起因,缘于我们母女之间的一场小战争。那是一个普通的周末,女儿组织小队活动,说好下午5点半左右回家。但是,随着夕阳夕下,半个月亮都爬上来了,女儿还迟迟未归。想着社会上某些不安定因素,我的心咚咚跳个不停。正当我急得团团转的时候,女儿回来了。她身上脏得像个泥猴。看到她这副模样,我的气不打一处来,大声责备道:“都什么时…  相似文献   

6.
从楚辞《天问》到童谣童诗,从神话传说到探月212程,六年级学生诵读着童谣童诗,创编与阅读同堂同时展开……《童年的月亮爬上来》(以下简称《童年的月亮》)异质纷呈,每一种异质都值得说道,本文试图谈论的是这堂课教学内容的合宜性。  相似文献   

7.
蔬果创意     
今天,我们利用班会课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蔬果创意”活动。大家四人一组,正忙着给各自的蔬菜瓜果组合新造型呢。瞧,这位同学把大洋桃切成薄薄的一片一片,像是一颗颗小星星。接着,他又剥开一根香蕉,剖成两半,取其中一半做成天上弯弯的月亮。最后,他用橡皮泥捏了两个小孩,坐在  相似文献   

8.
汇文中学的合唱团仿佛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听着他们的歌,感情会不知不觉地深陷其中,让你想随着“彝寨跳乐”的节奏而翩翩起舞,随着“放风筝”的曲调而身心飘摇,随着“半个月亮爬上来”的韵律而诗意朦胧……而参观他们的排练,你会更受触动。  相似文献   

9.
他,连视力表上最大的“E”都看不清楚,更别说教科书上的密密麻麻的字,以及教室里五十多张学生的脸了。然而,他竟能站在讲台上,而且是毕业班的讲台上,奇迹般地工作着。看着他谈笑风生的教态,学生专心致志的神情,谁也不会相信,他是一位"半盲人"。他,名叫徐法良,49岁,武进县薛家初级中学的教师。1978年,连续半个月的高考、中考阅卷后,视力本来只有0.6的徐老师,双目患了陈旧性视网膜炎,视力急剧减退到。  相似文献   

10.
心的启迪     
我们常说:"教师辛勤地耕耘在三尺讲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走半根草去."是的,每一位教师都挚爱着属于自己的这一份事业,坚守着这一份责任.  相似文献   

11.
蜘蛛丝     
有个恶人,死后被打入十八层地狱,于是他开始忏悔,对自己以往的种种恶行痛悔不已,如有来世,定当改过自新。他的诚心善言终于打动了上帝,上帝往地狱中垂下一根蜘蛛丝,让他抓住爬上来。这个人大喜过望,立刻抓住蛛丝往上爬。其他  相似文献   

12.
我们先从一幅儿童画《心愿》说起,画面上画的是一轮金月挂在蒙蒙的夜空中,柳条垂下来,纹丝不动,一条轻淡的斜线将月亮分为均匀的两份,一半画了边防军手握钢枪站在山峰上,一半画了年轻的母亲坐在摇篮边。不难看出这画便是歌曲《十五的月亮》的"影子"。小画家将声音(听觉的美)转化成画面(视觉的美),把对这种美好思想的赞颂从音乐角度  相似文献   

13.
正"火爆辣椒"朱老师从一年级至四年级,我们的数学课一直是火热的,你总会觉得自己在一种红色的氛围中。这里的红色可不是温暖,而是"滚烫"。即使在十米开外,周围声音嘈杂,朱老师的怒吼声依旧会清晰地传入耳中。有时候,上着课,他也会因为一点小事而大发雷霆。他一旦发怒,整个教室就像火药爆炸后硝烟尚未散开时的场景。他的脸涨得通红,鼻梁上的眼镜也害怕得瑟瑟发抖,我们个个更是如同惊弓之鸟。一根扫把柄伴随着他的怒吼声"砰砰"地撞击着讲台,这阵势,连雷公见了都发怵!  相似文献   

14.
祖冲之是我国古代的数学家,他小时候就喜欢动脑筋。一天,祖冲之问爷爷:"月亮为啥有时圆,有时缺呢?"爷爷说:"月亮本身并不发光,当太阳照到它的时候,我们看起来就好像月亮发光了。月亮  相似文献   

15.
月光     
天空没有一丝一缕的月光.只有那鲜艳的舞台灯光照着他手上一根根的汗毛,亮得刺眼.巨大的音响隆隆地充斥着他的耳朵.是啊,这么多灯,要那月亮也是多余.他在热闹的人群中配合地笑笑,觉得自己也是多余. 月亮悄然移动,从黑漆漆的云中钻出,他看到了那一泻千里的月光.可它美得格格不入,于这舞台,它仍是多余.他缓缓站起,悄悄地离场.  相似文献   

16.
有很多时候,是孩子那丰富的想像启发了我们,打破了我们的思维程式。如: 月亮婆婆出差了一天傍晚,我从幼儿园接儿子回家。他问我:“妈妈,今天月亮婆婆怎么没出来?”我正想着如何回答他,他却说:“妈妈,我知道了。月亮  相似文献   

17.
正由于家境贫困,我上学较晚,小学三年级时我已经12岁了,而那年我们新来的老师也只有15岁,仅仅比我高半个头,我们在背后都叫他"娃娃老师"。"娃娃老师"姓张,初中刚毕业,是顶替他生病的民办教师父亲的。记得上第一节课时,张老师一直傻傻地站在教室门口有些手脚无措。过了很长时间,他红着脸走上了讲台,张了张嘴,我们都没有听清他说的什么。张老师的家离我们学校有十几里的路程,他每天骑一辆破旧的自行车来学校。有一天下雨了,  相似文献   

18.
美丽月色     
夜幕降临了,我抬头仰望月亮快要升起的地方,久久地凝视着,猛然间觉得天色豁亮了。只见那文静的月姑娘穿着淡黄色的衣裙,娉娉婷婷,悬在小院的上空。墙边垂柳的枝条在微风中轻轻摇动着,好像月亮是沿着院子里的柳枝爬上来的。  相似文献   

19.
六月,樱花树下的家 半个月亮珞珈那面爬上来/又是一年三月樱花开/这一别将是三年还五载/明年花开你不再来/我真想这一辈子坐在樱花树下/弹着我的破吉他/雪白的花辩贴着脸颊飘落下来/美丽樱园我的家/梦中的樱花伴着珞珈的晚霞/你我曾在樱花树下渐渐长大,明天你起航去向天涯海角/别忘了咱们樱花树下的家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选自刘书环主编、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在那遥远的地方》一书。王洛宾(1913~1996),是一位具有强烈爱国精神的音乐艺术家。1937年,在中华民族危难之时,他毅然奔赴抗日前线,以满腔的爱国热情,谱写了《老乡,上战场》、《洗衣歌》等大量抗日歌曲,传遍华北前线,鼓舞了许多有志青年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他的爱国情愫,更表现在他以毕生精力挖掘、传播、发展西部民歌,使之经久不衰地流传开来,让中华文化的这一瑰宝远播世界。他创作的《在那遥远的地方》、《半个月亮爬上来》、《达坂城的姑娘》等歌曲,已流传几十年,成为西部民歌的经典,至今在世界各地的华人中广为传唱。人们给了他许多桂冠,但他最钟情于“传歌者”这一称谓,这不仅因为他淡泊名利,更因为“传歌者”是他为西部民歌献身的人生写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