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朵朵 《小读者》2010,(7):69-69
"奶味香浓,珍珠有嚼头。"如今,各式珍珠奶茶早已成为许多学生们的首选。你知道吗?大部分奶茶店都使用了含有"植脂末"等有害物质的"奶精",绝大多数奶茶的成本仅在每杯5毛钱以下。  相似文献   

2.
"花"作为女人的爱好品,早已成为文学作品描写的对象,在我国古典词坛上,要说写花的高手,莫过于李清照。  相似文献   

3.
新课标的实施,大大解放了音乐教师的思想。音乐课=唱歌课的错误理念早已打破,教师一言堂早已推翻。音乐课上孩子们欢呼雀跃、兴致勃勃,可是笔者却发现如今的许多音乐课又走进了另一个误区——热闹低效。有些音乐课看起来很  相似文献   

4.
如果你早已厌倦了"赶集式"呆板的跟团旅游,想玩出专属自己的个性线路,甚至别出心裁地玩一把"失恋游"、"毕业游"、"探险游"……不妨找许姗出谋划策。作为度顾问,她对各地的美景美食都了如指掌,为客户量身订制独一无二的"私家旅途",并安排行程、预定机票和酒店,乃至联系管家、保镖、摄像师为你全程"护航"都是她的工作。帮别人节时省钱游天下的同时,自己也能边玩边赚,这无疑是一份逍遥职业!且看她是怎样玩出万元月薪的。  相似文献   

5.
领导干部在工作中经常要对遇到的问题进行辩证思考。客观地对问题进行"放大"或"缩小"、"发散"或"聚焦",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灵活运用。对待人民群众利益,要用"放大镜"观察,十倍或百倍地予以关注,尽力解决;对待自己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要用"凸透镜"聚焦,把握症结、找到解决办法;对待自己的失误或不足,要用"显微镜"探寻,克服不足,避免失误;对待工作中的经验,要用"凹透镜"发散,毫无保留地宣传,让别人有所借鉴。"放大"或"缩小"、"发散"或"聚焦",既要尊重事实,又要把握好"度"。  相似文献   

6.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育是一种教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它不会使教员感到烦忧,或使学生发生厌恶的心情,它能使教员与学生全都得到最大的快乐。"可是,在如今的高中语文课堂上,学生那种好奇的眼神早已被丝丝倦怠替代,争先恐后换成了被动应付,甚至是无动于衷。最为尴尬的是:教者提问而无应则只好自问自答。对此,作为教师,笔者在反躬自省的同时,也向学生等其他方面试作思考。  相似文献   

7.
当前,在各地不断探索高校招生制度的形势下,北京大学推出了"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招生办法,由于北大的特殊身份,这一举措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科学地看待北大这一改革"新政",对我国的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顺利推进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入学推荐制在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早已不是什么新事物,美、日的入学推荐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北大的"校长实名推荐制"的招生办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高恒 《教书育人》2011,(12):98-100
说到双节棍大家肯定会想到传奇的功夫之王"Bruce Lee"——李小龙,然后就是他奇诡多变、简朴精炼、潇洒威猛而又使人望尘莫及的双节棍技艺。而如今双节棍早已红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成为了一种包括妇孺老人在内都爱不释手的武术健身器械。其实双截棍是一种很好的武术器械,简便易学,携带方便,经常练习不但能够强身健体,还可以提...  相似文献   

9.
如今,环境问题是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从小培养少先队员的环保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是教育义不容辞的职责。5月15日是世界节水日,针对目前还普遍存在的浪费水、污染水资源的现象,学校决定结合节水日的契机对少先队员进行"爱惜水资源"教育。活动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10.
"学业评价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今已成为中小学开展学生评价时的一句响亮的口号,人们对注重学生健康成长的整体评价观早已耳熟能详,在理念上也都能欣然接受。可是,制度的"要求"和理性的"认可"尚未有效地改变学生评价的现实局面:过度重视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尤其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仍然是当前学生评价实践的突出弊端。这种评价取向忽视了学生学习情感的发展,不但是对学生个人成长的不负责任,  相似文献   

11.
有人说:“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人的一生其实就是自己与自己斗争的过程。十年前,他也失落过,迷茫过,对自己没有信心过;十年来,他不断挑战自己,超越自我;如今的他,自信坚定,稳重干练。博将毕业前,已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8篇,早已成为实验室的骨干力量。他,就是2009年陕西省优秀毕业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2009届博士研究生李明军。  相似文献   

12.
不知不觉中,“二手货”的定义早已悄悄发生了变化,这也源于人们观念的转变——曾经的二手货陈旧、单调,是旧货的代名词;而如今的二手货则被赋予了全新的概念:闲置品、奢侈品、收藏品成为了二手货市场的主力军。由于购买二手货不光省钱,而且“绿色、环保”,因此这种消费方式也逐渐成为了一种时尚,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何才能淘到二手好货?购买二手货时应该注意什么?看看我们为你提供的建议吧!  相似文献   

13.
"足"与"够"是汉语中常见的一组同义词,但词典、辞书中存在着一定的释义不足或用同义词解释同义词的现象,给第二语言学习者在理解和使用上造成一定的混乱。试从该组词的词源、语义认知、句法等方面做以辨析,从而缕清思路,以期对汉语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远古宗庙豢养用以祭祀天地、列祖列宗的肥犬叫做"献"。这种狗既然属于祭品,就比普通狗的身份高贵。但是,无论其身份多么高贵,也不过是任人宰割的祭品而已,而前朝臣服或叛逆内部投降于现政的大臣、官员,其身份和社会地位与朝廷豢养的、用于祭祀肥犬毫无差别,故用"献"来喻称他们。孔子所谓"文献",分别指记载历史变故的文字资料和通晓历史变故的官员或隐居于民间的遗老,后世则偏指具有历史价值的图书和文物。"献"为皇家祭祀用的肥犬,其身份虽高贵,但只是一种小摆设,用来比喻人,并无"贤"与不贤的区别。自郑玄以来,历代文献学家,将其误解成"贤人",失之。  相似文献   

15.
资讯     
"北上广"逃离又逃回莫让人才无谓"折返跑" 曾经,一些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大城市工作的年轻人,因不愿承受高房价、高物价压力;而"逃离北上广",选择到二三线城市或乡镇工作;而如今,他们中的不少人又纷纷"逃回北上广"。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语料库语言学的方法,比较分析了"常常"和"通常"在句法特征和语义特征上的差异。通过分析,我们认为"常常"与句子的核心成分联系非常紧密,且仅仅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频率很高,既可用于陈述过去、现在发生的事件,也可表达将来的意愿。而"通常"与动词的联系并不紧密,不用于表示动作发生的频率。"通常"不可修饰简单谓语或单音节动词,且不用于陈述将来事件的句子中。此外,"通常"还可以用于主语前,修饰整个句子。因此我们认为,"通常"是对整个事件进行描述,而并非单纯修饰动作行为。  相似文献   

17.
曹嫄 《现代语文》2010,(3):136-137
称人量词"位"除了表示"敬重"义之外,还具有"讽刺或轻微批评"义。说量词"位"只能用于表示敬意的对象,理据并不充足。  相似文献   

18.
用康德"美的分析论"来完成对电影《美丽心灵》的鉴赏。把康德的美学思想和电影扯上关系,这恐怕是他难以想象的、更难以赞同的。但电影在如今已早已成为一门艺术,对电影的鉴赏自然也可以归入审美鉴赏中。严格说来,只是用康德美学来论证这一对象可以列为美学鉴赏对象,同时也阐明对这部作品的观看也可以算作一次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19.
儒家从孔子开始,"和"的审美通过"中庸"精神的改造,主张"和而不同","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平和"审美观,孔子时代"中"与"和"分论,后经过子思子或思孟学派的过渡,到战国时期的荀子,完成了"平和"审美向"中和"审美的蜕变,标志了儒家对于以善为主,美善并重在音乐审美思想上的成熟。  相似文献   

20.
教师作为整个教学实践或教学情境的参与及引导者,必然需要在教师素养日益趋向专业化的背景下去了解、掌握并进而运用"教育机智"。教育机智的生成要求教师将早已预设和现存的观念、看法、成见与结论统统加以搁置、悬置或加以封存与抛弃,以第一身份来直面真实的生活情境和感受鲜活的生活体验,从而形成一种"对教育的具体情况的敏感性和果断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