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词群研究是语义分析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本文将现代汉语词群研究、现代泰语词群研究以及汉泰词群对比研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结果发现,当前研究涉及到的研究对象较为丰富、对汉泰词群的描写较为全面和细致,但是在理论基础、研究方法以及面向对外汉语教学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2.
程佳  何伟 《现代语文》2013,(6):28-30
语言是发展变化的,新词语是反映社会变化的放大镜。在新词语系统中,颜色词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颜色词群,在言语交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现实研究意义。本文从来源、语法和语义三个部分,对新词语中的颜色词群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剖析。  相似文献   

3.
颜色词在汉语中是一类丰富多彩且自身具有多种语义特征的词群,它的语义特征主要体现在多义性、修辞性和文化性上,并且这三种语义特征关系相辅相成、密不可分。颜色词多义性的产生是由于其修辞性和文化性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多义性又为丰富修辞性和文化性奠定了基础。运用语义特征理论来分析汉语颜色词可以进一步理解颜色词的丰富多样性和它在日常生活中的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4.
句法、语义是语言学研究的两个重要层级,动词语义制约句法形式,句法与语义之间通过界面或接口连接.借助梅尔丘克的意义—文本理论,文章通过语言的深层结构以及句法与语义之间的多对多关系阐明句法与语义界面的本质属性,并对其进行了表征.句法与语义界面是功能词附加、词与词组变换与小句结构优选三个部分有机组合的过渡层级.  相似文献   

5.
汉英颜色词的非完全对应关系不仅表现在颜色词多义现象的参差交错,而且表现在同一词项的内涵和感情色彩的差异上。本文从概念意义和内涵意义两个语义角度入手,分析汉英颜色词的翻译特点和两种语言中对应颜色词语的可译性及依据,以期归纳出一些颜色词语在翻译过程中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6.
词汇的搭配关系主要是指词与词之间的横向组合关系。影响一种语言词汇搭配强弱有很多因素,在影响词汇搭配的诸多因素中,语义是搭配的基础,对搭配起着决定性作用。主要从词的外延性、引申性、笼统性、语体性和语义韵五个方面来对比分析英汉词汇搭配。  相似文献   

7.
英语和汉语各自不同的词汇系统决定了它们具有彼此不同的词的拟声理据、语义理据和语义特征,其不同的拟声理据、语义理据和语义特征造成了英汉相应的词在词的音义关系、词义范围、词的搭配以及词的句法等方面的差异,这种差异说明英汉相应的词之间只有一种部分对应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生成语法中的轻动词句法理论为现代汉语离合词提供了新的分析思路.本文总结了不同语言学家对轻动词的语义和句法属性的理解,认为轻动词假设对句法中现代汉语离合词的形态和话语理解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此外还归纳出现代汉语离合词游离态的五种构式.  相似文献   

9.
浅论概词     
概词是相对于思维主体而言的一种被抽掉了意象义和色彩义而只留下概念义的语词.其内涵即概词所承载的语言共同体关于"对象的本质属性"的观念;外延即概词所承载的语言共同体关于"对象本体"的指向性观念.概词的内涵,可分为科学内涵、亚科学内涵和反科学内涵,又可分为质性内涵和量性内涵,还可分为充分条件内涵、必要条件内涵和充分必要条件内涵.概词的内涵和外延,是语言共同体的群体意识,是主观的和第二性的;它们具有相对稳定性、固定性和语用客观性,可独立于具体语境之外.概词的指称意义即概词的言语意义或语用意义,它与客观对象直接发生联系,是使用者、解释者的个体意识,离开特定语境就不能被确定."概词"、"语词"、"词项"和"概念",是四个不同的概念,彼此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无论从逻辑理论的自洽性视角、思维与语言的关系视角看,还是从逻辑教学的实用性视角、汉语言的特点视角看,"概调"都应成为与"命题"、"推理"相并列的逻辑的一个基本范畴.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口"、"食"、"言"词群为例,在原型理论视角下探讨不同词群语义范畴存在的交叉现象并探讨其形成原因。"口"作为一个词群,围绕其原型产生了一系列的语义范畴,该词群与"言"词群、"食"词群之间,在语义上有彼此独立的范畴,强调的内容各不相同,同时又存在彼此无法分割的范畴,不可避免地出现语义范畴的交叉,而这些词群连续体的交叉部分在词群向心力的作用下会分别向不同词群的原型靠拢。  相似文献   

11.
简论隐性语法关系和语义指向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词语线形组合的一维性和语义表达的多维性致使一个句法结构内部总是同时并存着两种语法关系:显性语法关系和隐性语法关系。这两种语法关系所反映出来的实质就是句法语义的双向选择性。因此,一个句法结构也同时并存着两种语义关系:句法意义和搭配意义。语义指向分析则是对以搭配意义为基础的潜在的语义结构的动态分析。  相似文献   

12.
语音因素、句法因素、语义因素和语用因素影响英语及物性动词-小品词结构的语序,“末端重量”、信息结构及语义靠近等可以对其两种语序选择进行解释,但没有统一性。本文运用可别度领前原理和语义靠近原理对其进行统一、简明的解释,认为连续式和分裂式这两种语序并非自由选择,而是可别度领前原理和语义靠近原理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语言学家通过研究大量语料提出词块这一概念,认为语言不是由传统观念所认为的语法和词汇组成的,而主要是由词块组成的,它融合了"形式"和"功能",体现出语义、句法及语用之间的关系,能够促进语法规则的发展,有助于语言表达的地道性和准确性,减轻语言产出及处理的负担.  相似文献   

14.
人类语言与动物交际系统的本质区别在于递归性,人类语言是一个递归系统,动物语言则缺少递归特征. 人类具有生成无限多的句子和理解无限多的句子的能力,这种语言的创造能力和解释能力分别基于句法递归程序和语义递归程序(Sauerland & Stechow,2001).句法递归程序生成句子,语义递归程序解释句子.生成语法的核心思想是有限规则无限运用,即有限的句法规则生成无限的合乎语法的句子.同样,经典逻辑语义学也有一条指导性原则,即组合性原则——句子的整体意义由句子各个组成部分及组成方式共同决定.从语言生成与语义解释来看,句法语义是两个自治的递归程序,句法表征与语义表征独立存在,正因为如此,才存在句法语义界面,句法语义界面在这两个递归程序中建立联系.  相似文献   

15.
新词语词群是当今汉语言学界一个令人着迷的研究对象,它涵盖了语言学、文化学、社会学等多方面的意义。文章试从语言学角度出发,对词群的定义、特点、构词手段、词群对汉语词汇系统的影响几方面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16.
作为熟语的一种,汉语惯用语和成语都是经过长期习用而形成的固定的语言结构,其意义常常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本文以汉语“玉”词群的惯用语和成语为例,对它们的语义进行范畴化,并对其隐喻认知意义进行分析,以帮助汉语学习者理解其意义和内涵。  相似文献   

17.
动量词的语义分类及组合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量词现象长期以来一直受到语言学界的关注,但人们普遍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在名量词的使用和研究上,动量词的使用和研究一直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动量词虽然数量有限,结构也不是特别复杂,但在句法语义分析中起到的重要的标志性作用以及与动词的语义搭配关系,是很值得我们作一番探究的。本文正是在共时的平面上,从认知和语义角度对动量词和动词的类别进行了划分,以寻找动量词与动词搭配的理据和语义的选择关系,探寻动量词和动词的组合规律。  相似文献   

18.
提出一个以大规模语料库为资源提取材料,以词汇集为语义成分表达方式的动态词群建构方法,其维度特征值的提取不但具有客观性,而且操作简易。维度特征值用词汇集的方式表示特征取值范围,可以避免传统的义素概括性过强、词汇个性表现不足的缺陷。这种方法有利于面向应用的大规模动态词群的建构。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酒”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酒”不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还是一种文化象征。为了全面考察现代汉语词汇中的“酒”词群,根据形式和意义两方面的标准,对《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涉酒词汇进行穷尽性搜集,构建“酒”词群的语料库,并对搜集的158个涉酒词汇进行分类。通过解读“酒”词群的文化寓意,总结出“酒”词群产生的原因,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酒文化的发展,系统地掌握汉语词汇中的“酒”词群,更好地开展中国文化传播工作。  相似文献   

20.
陆艳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1,(11):102-104,120
程度副词"极"是绝对程度副词。本文从三个平面理论入手,对"极"和英语对应词very进行研究。句法上,详细分析句法分布组合情况;语义上,分析语义内涵和语义指向;语用上,分析语用色彩、句式和句类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