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9 毫秒
1.
近几年,国家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特别是"两免一补"政策的出台为广大农牧区贫困儿童的上学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保障,然而目前牧区教育仍然面临着众多的问题。笔者通过对青海省黄南州西卜沙乡小学教育情况及师资、教育环境等的调查,旨在探讨在新的教育政策、尤其在"两基"攻坚背景下青海牧区基础教育的思路和对策,从而使牧区人民共享教育改革、发展的成果,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教育"为京津冀基础教育协同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和前景.为促进教育要素的融合发展,通过创新合作模式、打造发展平台、强化科研合作等方式拓展协同发展路径,并进一步打造示范区示范项目、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加大资金政策扶持等拓展京津冀基础教育协同发展思路,提升京津冀基础教育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教育"为京津冀基础教育协同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和前景.为促进教育要素的融合发展,通过创新合作模式、打造发展平台、强化科研合作等方式拓展协同发展路径,并进一步打造示范区示范项目、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加大资金政策扶持等拓展京津冀基础教育协同发展思路,提升京津冀基础教育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4.
张淑琼 《江西教育》2012,(Z3):13-15
教育的旨趣在于成人,即"使人成为人"。对于"终点的人"的认识日益清晰,但对于"起点的人"没有正确的认识,这使得当前儿童的教育出现了很多误区。在影响儿童发展的众多因素中,教育发挥着主导作用,而具有浓厚功利主义倾向的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起着极为负面的影响。所以,树立科学的儿童发展观,确立"儿童本位"的价值观,才可能使儿童在各个方面都获得自由的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这也是当前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的出路和选择。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教育"为京津冀基础教育协同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和前景.为促进教育要素的融合发展,通过创新合作模式、打造发展平台、强化科研合作等方式拓展协同发展路径,并进一步打造示范区示范项目、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加大资金政策扶持等拓展京津冀基础教育协同发展思路,提升京津冀基础教育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6.
基础教育是国民教育的根基,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强国人才的奠基工程。基础教育的本质是打好人的素质基础,为人的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儿童的成长是一个系统的、连贯的、发展的过程,儿童在基础教育阶段所接受的教育应该是系统的、连贯的、分段不分割的!教育应该适应儿童的发展需要,而不是让儿童去适应我们的教育。一、现状分析纵观0~18岁所贯穿的各学段教育,儿童的发展在过渡到下一个学段时,从心理适应、学习方式等方面,会产生明显的"不适应"和"焦虑"情况。比如,进入小学的孩子,回到幼儿园找老师说"不想上学";一些家长在孩子进入初中前会向小学  相似文献   

7.
《广东教育》2003,(8):3-3
今年六月,省教育厅召开基础教育工作汇报会。在总结经验、认清形势的基础上,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我省基础教育的发展思路和工作重点,指出,基础教育要以建设教育强省为目标,围绕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两大任务,以加大教育创新为动力,一手抓完善环境,一手抓均衡发展,全面提升教育水平,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加大创新——包括教育观念的创新,教育体制的创新,办学机制的创新,教学内容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等。要进一步树立新的基础教育观,基础教育要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提供更多的享受良好教育的机会,要满足我省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要树立基础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  相似文献   

8.
农村留守儿童亟待关注。留守儿童家长在家庭经济低收入与子女教育之间取舍失衡,令留守儿童学业与身心发展陷双重不利境地。学校教育有意无意漠视其特殊性,致使留守儿童学习生活背负更多消极体验。课程内容"城市化"倾向忽略了农村儿童的现实需求。对此,需加大西部农村基础教育投入,拓宽留守儿童教育途径。学校应切实转变教育理念,加强教师培训,完善课程设置。要强化农村父母在子女监护和教育方面的职责,转变其教育观念,适时加强亲子沟通,促其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发轫于19世纪初的生命哲学时今天的基础教育大有裨益.其哲学理论的核心--对生命的关注,启迪着基础教育关注儿童生命教育、弘扬人文精神以回归教育的生命本真;其所宣扬的"直觉"、"体验"、"生成"、"生命的冲动",启迪着基础教育应关注儿童未完成的特性,以促进其生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要求,坚持以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总揽教育改革和发展全局,坚持民汉教育同步发展,加速少数民族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构建现代化教育体系,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努力满足油城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高质量基础教育的需求.继续加大对少数民族基础教育的投入,保证做到教育经费按比例适度增长.在教育资金划拔等有关政策上继续予以倾斜.在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在财力、物力、师资上予以保证,形成经济发展与教育发展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1.
为开启民智、保护国家安全、融入国际社会,不丹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了其"后发内生"的教育现代化实践.在基础教育领域,不丹推行"三化"、"三中心"战略,借以促进国家认同、提高学生能力;高等教育方面,不丹建立了一批学科特色鲜明、倡导实用主义、符合本国国情的高等学校,培养了诸多本土精英人才.通过对不丹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回溯,认为其具有"拿来主义"与独立自主相结合、拥抱现代文明与保护传统文化相结合、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结合等特点.其教育现代化先于国家整体现代化的实践路径,具有鲜明的本国特色.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面临诸多问题。解决目前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难题,必须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财政投入;端正办学思想;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教师培训;办好家长学校,关心留守儿童的成长和教育。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对解决"三农"问题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城乡基础教育的师资非均衡现象愈来愈突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策略莫过于教育的信息化,只有教育的信息化才能有效地解决基础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师资不均衡现象。因此,中小学教师的教育信息化教育和学校教育信息化的软硬件建设必须加大建设力度,从而保障基础教育在师资方面的均衡发展,为整个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提供科学的运行策略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面临诸多问题.解决目前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难题,必须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财政投入;端正办学思想;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教师培训;办好家长学校,关心留守儿童的成长和教育.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对解决"三农"问题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所谓"优质教育"不是"任意拔高"的教育,也不是"胡编乱造"的教育,更不是"指鹿为马"的教育,而是"适切的教育"——合乎伦理道德、合乎学科本质、合乎儿童特质、合乎规范目标(养成健全公民)的教育。基础教育不同于专业教育,它是培育健全公民的基础教育完成阶段。基础教育的第一基本属性是"公共性"。学校教育的"公共性"涵盖了三个基本内涵:其一,作为"共同性"的"公共性",指对所有儿童,不是一部分特定儿童,都要保障其教育机会,谋求其发展。具体地说,是"有教无类"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新加坡一直奉行人才立国战略,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充分开发本国人才资源。通过不断摸索与实践,新加坡确立了适合本国国情的“分流”教育制度。这是一种金字塔式的精英教育模式,即在基础教育的过程中进行多次分流,不断选拔,对不同的学生区别对待,以便为新加坡选拔国家急需、数量有限的栋梁之才。  相似文献   

17.
教育的均衡发展是人类社会追求的目标,也是新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发表的《为了21世纪的教育:问题与展望》一文中强调:“接受基础教育是每一个人的基本权利,应该向所有儿童青年和成年人提供基础教育,满足全面的基本学习需要。基础教育本身不仅仅是目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流动人口的大量涌现,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日益凸显。流动儿童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经费拨款方式中一直以来是一个投资"盲点"。为了解决流动儿童的教育财政问题,需采取改变义务教育拨款方式,实施"教育券"制度;实行以流动儿童基础教育为导向的财政转移支付;引进政府采购模式,规范农民工子弟学校的管理;设立专项基金,引入民间资本,弥补教育财政投入经费的不足等措施,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流动儿童教育经费使用和教育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19.
为了促进凉山彝区"教育脱贫"战略目标的早日实现,对凉山州西昌、昭觉、美姑等三个市县基础教育现状进行实地调研,发现存在寄宿制学校住宿紧张、教师缺额严重、教师队伍综合素质不高等问题。同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措施:加大救助资金投入、完善教育基础设施、加大教师招聘力度、加强师资培训力度、建设精干高效的师资队伍等,以期为其他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救助问题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基础教育作为人生命中最根本的教育,这一阶段强调教育公平尤为重要。基础教育中存在教育资源配置及师资力量不均衡、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群体受教育的不均及学校和课堂中的不公平现象;从加强政策保障和监管机制、加强法制化和制度化建设、因地制宜和因材施教、转变观念等方面来降低教育不公平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