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章文学"指"以新闻现象为题材的散文.""社会、政治、经济……各种现象,经过新闻记者的搜集整理,写成记事,印在报纸上面,读者看过以后,发生精神作用.以新闻记者搜集材料起,至影响读者为止,名之曰新闻现象.""以新闻现象做题材的散文,可分为(一)评论的,(二)记叙的.报纸上的'社论'、'时论'、'来论'、'时评'等属于前者;新闻中的各种记事,如'电报'、'长篇通信'、'简短记事'等属于后者.后者较前者重要,为报纸的主要成分."报章文学的狭义的解释.应该是:以新闻现象做题材的记叙文,略称新闻文体(Journalese).""新闻文体与普通的记事文有何差别呢?第一,新闻文体须顾及新闻记者的立场,对于事实的记录,纯以'事实'为对象,不渗亲空想或偏  相似文献   

2.
"给力"泛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我很烦"给力"两个字,因为报纸上"给力'标题泛滥让我由审美疲劳至尤生厌恶. 何为"给力'?一说中国北方土话,表示给劲带劲之意,一说系从闽南话演变而来.作为形容词用类似"牛""很带劲""酷";用作动词相当"给予力量""加油'之意.  相似文献   

3.
用"河流生命"视角报道黄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远上自云间""黄河万里触山动,洪波喷流射东海",从古代诗人的笔下,我们读到了一条水量丰沛,气吞万里的黄河.而如今,"黄河还能活多久?""黄河成了'排污场'""给黄河留下'生命水量'",仅从这些新闻标题中即可感受到黄河的疲惫与衰危.  相似文献   

4.
武力宏 《编辑之友》2010,(11):80-82
<编辑之友>2010年第5期刊登了李俊丹、郑月荣题为"对参考文献著录格式的几点建议"的文章.文章在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05)不足之后,提出了"建议统一使用'顺序编码制"'"建议规范文献类型标志""建议规范参考文献表的标题""起止页码之间应用'一'或'一'""建议引文是专著或期刊的文献页码放在正文参考文献序号后"及"建议规范副题名及说明题名文字前的标点"(91~93)等6项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人物简介:蔡祖泉(1924-2009),中国电光源研究领域著名专家。1963年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只高压汞灯,1964年研制成功中国首盏1000瓦卤钨灯,此后又相继研制出脉冲氙灯、氢弧灯、氪光谱灯、超高压强氙灯等10余种新型电光源,促进了中国电光源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其研究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发明二等奖、国防部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等。被誉为'中国的爱迪生""中国照明之父""中国电光源之父"等。  相似文献   

6.
如今的传媒市场竞争不可谓不激烈,如何更好地生存是摆在各个媒体面前的一个重要议题.面对竞争,该何去何从?于是,打造传媒"影响力"的呼声日渐高涨."传媒作为产业的经济本质是'影响力经济'"、"目前的报业的市场,正从注意力经济转向影响力经济"、"'影响力'是传媒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等等不绝于耳.甚至,很多媒体把它奉为在市场竞争中制胜的法宝.由此,也产生了一些问题,传媒在打造影响力的过程中却导致了大众话语权的缺失.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做好宣传报道工作,迎接新世纪的到来,我们必须明确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就是要以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办好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作为党中央机关报,积极宣传好、贯彻好党中央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就是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体现.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办好人民日报的根本保证,是确保舆论导向正确的需要,是丰富和深化宣传内容的需要,是全面提高质量、真正办得高出一筹的需要,是衡量和检验我们的宣传工作效果的需要.编辑部各部门都要自觉地以`三个代表'…  相似文献   

8.
赵双远 《新闻记者》2008,(10):89-90
"市民王先生申请新办一家企业,从去年3月开始,先后跑了一年零一个月.其间,因为手续不全造成'违规'.还不得不交了几万元的'罚款'.今年4月,营业执照总算是拿到了,但王先生已是身心疲惫."6月2日,泰州晚报以<办个企业咋就这么难>为题,拉开了"化解办事难"系列报道的序幕,矛头直指政府部门的不作为和乱作为.  相似文献   

9.
方汉奇同志在1958年第七期"新闻战线"上发表了"话'号外'"一文.我想对这篇文章发表几点意见.方汉奇同志从1884年谈起,由远及近地向读者介绍了"号外"的产生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史,无疑对读者是有所帮助的.但从今天的情况看来,方汉奇同志地意见就值得商榷了.他说:"近来'号外'渐渐地不大看到了.这是因为无线电广播事业近年来有了很大的发展,重要的新闻和文件、都可以通过广播网,在一瞬间传遍全国.'号外'的作用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不错,随着无线电广播事业的日益发展,新闻报道也越来越迅速和方便.但是不是因此"号外"就渐渐地不大看到了呢?"号外"的作用是不是就已经不  相似文献   

10.
"鬼斧神工"不能形容天然景物 "鬼斧神工"语出<庄子·达生>:"梓庆削木为鐻(jù,一种像钟的乐器),鐻成,见者惊犹鬼神."成玄英疏:"雕削巧妙,不类人工,见者惊疑,谓鬼神所作也."后用"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制作技艺高超,构思巧妙,非人工所能达到.清·夏敬渠<野叟曝言>七十五回:"以鬼斧神工之技,成天造地设之文."孙中山<建国方略>之一:"而其工程之大,成立之速,真所谓鬼斧神工不可思议者也."秦牧<艺海拾贝·酷肖>:"这个小故事我想不是无稽的,因为世间的确有许多'功参造化'、'鬼斧神工'的巧匠."  相似文献   

11.
《重庆时报》伦敦奥运报道的主旨是:金牌之外,将奥运与人生高度关联.我们认为,奥运就像一场浓缩的人生,除了胜利,"尊严""公平""命运""爱""银牌"等要素更应被极致展示.而这些要素,最终也成为《重庆时报》伦敦奥运报道的版面名称.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全媒体”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2008年以来,各类报纸、期刊、广播、电视中频频出现一个名为"全媒体"的关键词,其中包括"全媒体时代""全媒体战略""全媒体报道""全媒体记者""全媒体出版""全媒体广告"等.然而,何谓"全媒体",学界至今还没有人下一个准确的定义.  相似文献   

13.
战役性报道在我国新闻工作实践中由来已久,然而在新闻学术研究中却很少涉及.仔细想来,实践中的`战役性报道'往往与`典型报道'、`连续报道'、`追踪报道'、`组合报道'等学术研究较多的命题联系在一起.战役性报道往往是新闻媒介编辑部围绕一个阶段的中心工作,对有重大影响的新闻人物或新闻事件在一定时期内进行持续的或组合式的报道;或对一定时期内产生的同类事物中最突出最具有代表性的事物进行连续的重点报道. 要搞好战役性报道,很重要的一点是把握好`度'.所谓`度',在哲学上是指事物的质的规定性,或者说是事物保持自己的质的一定数量的规定…  相似文献   

14.
伍玲 《编辑学报》2009,21(5):458-460
从管理学角度介绍了"练编""习编""精编""尚编"的特点.认为编辑部在缺编、缺财等状况下,在充分明确岗位责任的前提下,要实行"精编"人才培养计划.介绍"精编"的"三级提升":编辑基本功的提升,与作者、读者情感交流的提升,事业观和价值观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上个世纪30年代,刘文典是一位很有名的教授、学者.1929年他任清华大学国文系主任,并在北大兼课.解放以后,他被聘云南大学,三尺讲台上,躬耕到老.有一次,学生向他讨教:如何写好文章?他信口说:"只须注意'观世音菩萨'就行了."  相似文献   

16.
晏东方 《青年记者》2008,(11):27-28
消息分两种,"一种是很直观简单的信息,这类信息牵涉的背景、所含的意义并不很大,但又为人们所需要,如一般的文艺消息、体育消息,我们不妨叫它‘浅新闻'或‘轻新闻',‘纯新闻'.  相似文献   

17.
时下,在一些报刊上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广告':既不是介绍某件产品或商品,也不是介绍某个公司或生产商的形象,而是介绍一些党政职能部门的`政绩'.其登载的内容除了一些经验、成绩之外,有时也少不了这些部门领导人(通常是一把手或主要领导)署名的`大作',有的还附有领导的大幅照片,通常刊发在杂志的封面、专页或报纸的专版.据知情人士透露,像这样的`广告'费用少则数千元,多则几万、十几万元.有人把这种`我花钱你让我‘唱赞歌’或你出钱我为你提供‘高歌场地’'的不良风气,形象地称之为`报刊KTV'现象.据笔者观察,这一现象在一些机关职能部门办…  相似文献   

18.
"网络观光团"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有报道称:"在浏览一些热门帖子和视频的时候,常可以看到留言中有'天涯观光团'、'猫扑观光团'和'豆瓣观光团'等字样.而'××观光团'通常是某网站或者论坛的网友自发组织的网络观光团体,只要看到有趣的、震撼的、有争议的内容,他们就会一呼百应,群起而观之,并在被观赏对象那里大笔一挥留下痕迹……""网络观光"是继"人肉搜索"之后出现的又-个有影响力的、大规模的网络集体行为.它是如何形成的?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和传播模式?已经或将会产生怎样的社会影响?以及它未来发展趋势如何?  相似文献   

19.
在对夏代和殷代发展总结的基础上,周公提出了"德""、礼"思想主张,其思想提出之后,周朝的统治者的思想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认识到鬼神世界的神权政治难以维系和保佑自己的统治地位,因此逐渐开始专注于现实社会和体察民情的德治和礼制。孔子在周公"德""、礼"思想的基础上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并进一步提出了"仁学"思想,为春秋时期的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下面本文主要分析了周公"德""、礼"思想提出的社会背景,并探讨孔子对周公"德""、礼"思想的继承以及对"仁学"思想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支票簿新闻香港新闻评论员赵眉在就"《苹果日报》的记者因涉嫌贿赂警务人员,以获取新闻消息,被廉政公署拘捕"这一事件发表评论时指出:"简单来说,'支票簿新闻'是指新闻机构主动或被动地用金钱,向包括政府公职人员,如警察、消防员、海关或医疗人员,或向商业机构或私人团体的人员,甚至包括竞争对手的人员,购买消息或获通风报信,有关金钱亦即俗称线人(针)费或'针钱'.这些活动多以台底交易,有时会涉及贿赂与贪污行为.'支票簿新闻'也包括新闻机构用钱向新闻来源,购买独家采访机会、消息或额外新闻信息."本文主要指前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