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3 毫秒
1.
10.《粜米》片断实录师:农民是卖米还是不卖,这种矛盾心理表现在哪两个方面?先看从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农民不想卖?生;从“从简单的心里喷出了这样的愤激的话”可以看出农民不想卖。师:“愤激”是什么意思?生:是愤怒、生气、激动的意思。师:“愤激”不是一般的生气。课文当中与“愤激”搭配的词是“喷出”。“喷出”还可以换成什么词?生:可以换成“发出”。生:可以换成“冒出”。生:可以换成“涌出”。生:可以换成“说出”。生:可以换成“喊出”、“叫出”。师:同学们说的这些词和“喷出”比较,哪个词更恰当?生:用“喷出…  相似文献   

2.
万花筒能折射出七色光谱,光彩炫目,左右逢源,具有一定的迷惑性,所以,很受人青睐.而定向仪更多地定位三维坐标,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操作起来,自然缺少万花筒的趣味性. 一、思索:是学习语言,还是研究语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常常进行换词练习,就像初高中辨析词义似的,这样做的意义实在值得我们去思量. [案例]《荷花》教学片断 出示课文中的句子:"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师:"冒"是什么意思?可以换成哪些词? 生:"冒"就是探出头来的意思.(板书:探) 生:是长出来的意思.(板书:长、钻、伸、露) 师:比较一下哪个词好?为什么?  相似文献   

3.
营造语文课堂浓浓的语文味,以无穷的韵味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增智怡情,是语文教学的最美境界。一、含英咀华,咀嚼语言的意蕴文本语言一字一词都传神,一标一点总关情。教学中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涵咏字词,至关重要。笔者在教学《荷花》时,关注到“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其神其韵。都因一“冒”字。然而“冒”字虽内涵丰富.却不易为学生所感悟。为了激活学生的思维.我启发学生思考:“冒”字还可以换成哪些意义相近的字眼?在学生七嘴八舌的回答中,长、钻、探、伸、露、冲等一系列的字被提了出来。  相似文献   

4.
请看下面三个教例: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记金华的双龙洞》)犤教例1犦师:读句子,从整体上感知一下这两句话的意思。生:主要写溪流的样子和声音。师:把句①中的“迎着”换换词读读。生:可以换成“沿着”、“朝着”、“向着”、“跟着”……师:那么叶圣陶爷爷为什么偏偏用“迎着”呢?生:(诵读)“迎”字写出了溪流的方向。游人从下往上走,溪水从上往下流。生:用“迎”字觉得溪水活蹦乱跳,很可爱。师:你的回答很有新意,是怎样体会出来的?生:从第二句“溪流时而………  相似文献   

5.
“赞叹”一词教学例析(第五册《曼谷的小象》)□叶妙婕师:“赞叹”是什么意思?生:称赞。生:夸奖。师:对。“我心中暗暗赞叹”的是什么?生:小象不仅善解人意,而且本领真令人赞叹!师:所有的小象都这样吗?值得赞叹的只有小象吗?生:阿玲将小象训练得如此乖巧,...  相似文献   

6.
片断实录师:下面老师教给大家一种学习方法。(板书:品词品句)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一段。生:(默读课文)师:课文一开头就写"茫茫的草海",这里为什么不用"草地",而用"草海"呢?(板书:草海)生甲:草海比草地更宽阔。生乙:因为大海是一望无际的,作者用"草海"来体现草地的一望无垠。师:说得很好I同学们再想想,在陆地上行军比坐着小船在海上航行,哪个危险?为什么?生:坐小船在海上航行危险,因为海上的风浪随时会把小船掀翻。师:这么说,在"草海"里行军会怎么样?生:也会遇到危险。师:(小结)课文中的"草海",不但写出了…  相似文献   

7.
朱国忠 《辽宁教育》2005,(10):41-42
十年前,教《鸟的天堂》一课时,我们高年级的教师通常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品词析句法,从课文中找出描写树美、鸟欢的句子,体味鸟的天堂的奇美与热闹。下面是学习“百鸟喧闹”这一内容的课堂实录:师:这一部分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生:鸟多。生:鸟欢。师: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鸟多?生:(读  相似文献   

8.
《桥》一文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感受老共产党员的崇高精神,体会表达特点,难点是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意。在本教学中,我紧抓三"点":突出重点,品词析句;突破难点,层层深入;准确把握教材训练点,这样三管齐下,切切实实提高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9.
谭锴  黄晓莲 《湖南教育》2002,(15):49-49
师:朱自清先生急切地盼春,在他的眼里,心中,笔端,全是春的美景。首先,我们一起来赏析“春草图”。请同学们看,作者用了一个什么动词来写小草?生:“钻”字。师:这个“钻”字好在哪里?生:一个“钻”字,不但让人产生小草破土而出的联想,而且显示了它顽强的生命力。师:“钻”字前还用了一个叠词,有什么作用呢?生:“偷偷”一词写出了小草在人们尚未觉察的情况下不声不响地生长的动态。师:“偷偷”和“钻”这两个词,写出了小草旺盛的生命力,那么,“嫩嫩的,绿绿的”是描写小草的什么呢?生:质地和颜色。“嫩嫩的”写出了初…  相似文献   

10.
【问题思索】曾看过这样一个教学片断,教师在教学《第一次抱母亲》时,是这样引导学生体会读的:师":竟然"是什么意思?生1:想不到。师:想不到什么?生2:想不到母亲这么轻。师:怎么轻?生3:最重的时候只有89斤。师":我"为什么会想不到?(生读这段中的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11.
师:(导入新课后放蒲公英种子的录像,生齐读第一句)你觉得蒲公英种子怎么样呢?生:很美丽。评析:形象引路,符合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师:是呀,我们的风姑娘也很喜欢它。你看,风姑娘来了。(画风姑娘。)生:(高兴地叫)风姑娘!风姑娘!评析:再次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形象化,体现了教师的功力。师:风姑娘来了,蒲公英的种子就怎样了呢?(演示活动灯片。)生1:它飞走了。生2:它离开了亲爱的妈妈。师:课文怎么写的?请一位小朋友读第二句。(生读。)师:微风是怎样的风?生:很小的风。师:微风是怎样吹的呢?现在我请两…  相似文献   

12.
认真品词析句注重语言训练──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第14课《捞铁牛》教例评析南宁市师范学校邹节华第二课时【教例】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捞铁牛》,请大家默读课文,然后说说课文可分几段?每段写什么?生:课文分为四段,分别写了怀丙捞铁牛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相似文献   

13.
案例:"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师出示主题图,图略)师:从图上你知道哪些数学信息?生:男孩有34枚邮票,女孩有16枚邮票。师:你能提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生:他们两人一共有多少枚邮票?师:怎么列式?生:34+16。师:很好。34+16等于多少呢?请大家独立思考,你可以用小棒摆一摆,也可以用计数器拨一拨,还可以列竖式计算。(生独立思考后,师指名汇报)(1)摆小棒。师:先摆多少?再摆多少?34根和16根合起来是多少?生:50根。师:最下面的这一捆哪里来的?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节借班教学的公开课。用的是三年级的学生。教师与学生交流后,正式开始上课) 板块一 我能感知童话故事 师:同学们,我们先一起玩一个复述童话的游戏,可以吗? 生:可以。 师:在玩游戏之前,潘老师请同学们听清楚复述的要求:童话的题目是《会"飞"的青蛙》,老师一次说一到两句,说完后就请你们来复述。这要考验听力、记忆力和勇气,敢接受挑战吗? 生:敢!  相似文献   

15.
引读析句效果好点评者关德英执教者蒋衍明牡丹江市火炬小学蒋衍明老师在教学《蛇与庄稼》时,引导学生读文析句,很有特色。师:下面我们继续读第三层里的第四句、第五句话,想一想,这两句话是表示什么关系的句子?生:是表示因果关系的句子。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生:...  相似文献   

16.
"诗无言外之意,便同嚼蜡。"文质俱佳的文学作品,语言常含弦外之音。语言如果没有值得深入解读的内涵,就丧失了生命活力。作者遣词造句,往往百经淬炼,读者但需缘文会意。倘若不品味语言,不沉入语言深处与作者交谈,何以知语言之冷暖、作者之甘苦?有人认为,语文课上带着学生反复品词析句,不如带领学生大量阅读。很多作家没有人教他们品词析句,不照样写出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吗?  相似文献   

17.
◆反复推敲,品析语言美《锡林郭勒大草原》一文中这样描写湖水:“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我这样引导学生品析“嵌”字的传神精妙。师:为什么不说草滩上有一洼洼清亮的湖水,而用“嵌”呢?(学生有些茫然。)师:我们先来弄懂词义,你知道“嵌”是什么意思吗?生:“嵌”的意思是把比较精致小巧的东西卡进较大东西上面的凹处。师:说得对,比如可以说戒指上嵌着……生:一颗钻石。师:还可以怎么说?生:脸上嵌着一双明亮的眼睛。师:钻石、眼睛等等都是精致小巧的东西,但课文中却说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为什么这么…  相似文献   

18.
犤教学片断犦角的意义与组成部分师:我们知道射线有一个端点,现在老师从一点引出了一条射线。(多媒体演示从一点引出一条射线)这条线有多长呢?还可以画得更长一些吗?为什么?生:还可以画得更长些,因为射线是无限的。师:从这一点出发只能引出这一条射线吗?生:不是的,还可以引出无数条射线。(师多媒体演示从一点引出无数条射线)师:你能用一句完整的话描述以上的现象吗?生:从一点出发可以引出无数条射线。师:现在,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能组成什么图形?生:组成的图形像对号。生:组成了一个角。师:是吗?每个同学都画画看…  相似文献   

19.
《二泉映月》一课中有这么一句:“小阿炳望着师父饱经风霜的脸,懂事地点了点头。”课堂上有学生提问:“饱经风霜”是什么意思?学生中没有人做出反应,显然,他们对这个词不理解或一下子无法表达对这个词的理解。我是这样引领学生学习感悟“饱经风霜”一词的:师:你们觉得能用“饱经风霜”来形容我吗?  相似文献   

20.
教师以幻灯显示下面两个句子:1.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摘下葡萄让你吃。2.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搞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师:这两句话有什么相同之处?生:都是写维吾尔族老乡热情好客。师:仔细读一读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生:第一句比第二句少了“准会”、“最甜的”两个修饰语。第一句说“让你吃”,第二句说“让你吃个够”。师:(在上述词语下标上“·”)“准会”还可以怎么说?生:一定会,肯定会。师:维吾尔族老乡是随意摘几串葡萄给客人吃的吗?生:不是。师:你从哪儿可以看出?生:从“最甜的”这个修饰语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