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博客与教师专业成长研究以校园博客为载体,以教师专业自觉和教师教育研修为路径.以教师专业成长为目标,坚持“在教育中”、“基于教学”、“为了学校”三个基本点,借助“专家引领”、“自我反思”、“同伴协进”三种形式全方位、多层面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科学地将搭建在互联网上的信息技术载体运用到教师专业自觉、生命成长以及教师研修管理的研究之中,改变了教师培训的他律模式.采用博客的形式促进教师个体的专业自觉和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是校本研修的崭新途径.是学习管理的崭新平台。  相似文献   

2.
高职英语教师要适应新课程改革教育理念,从“经验型”教师成长为“学者型反思型”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教学反思被认为是一种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它提高了教师教学工作的自觉性,有利于教师总结和提炼教学经验,形成优良的职业品质。教师的专业成长应以教学反思实践为基本路径,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增强反思意识,实践反思活动;学校应该建立教学反思的长效机制,创设反思的文化氛围,促进教师在教学反思中不断成长。  相似文献   

3.
如何实施反思性教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小学教师要想真正实施反思性教学,使自己成为反思型教师,就必须养成在教学中自觉反思的习惯——反思的意识;知道在教学中究竟应该“反思什么”——反思的内容;并懂得在教学中“怎样进行反思”——反思的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学校可持续发展必须以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为基础。教师的发展应立足学校,通过校本培训让教师学会反思,从而实现教师自我更新取向的科学化发展。学校要真芷实施教学反思,使教师成为反思型教师,必须帮助教师养成在教学中自觉反思的习惯(即反思的意识),知眺在教学中究竟应该“反思什么”(即反思的内容),并俊得在教学中“怎样进行反思”(即反思的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论反思型教研活动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反思型教研活动是以自我反思为基础,在教学研究群体中共同合作探讨解决教学问题的活动。其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问题驱动、专家引领、课例载体、“三段二层”、平等互助、实证取向、循环上升等7方面。它以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教学后反思(“三段”)为基本结构,将个人反思与群体反思(“两层”)融合起来,能有效地激发和提高教师的反思动力,提升教师的反思能力,促进教师反思习惯的形成,营造教师群体反思的氛围。  相似文献   

6.
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经验是教师教学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最重要来源,反思是教师教学专业知识和能力提高的最有效途径。这个教师成长公式揭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本质。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体和教师群体专业水平的提高过程,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如何围绕课改把校本教研抓出实效呢?我们坚持在“反思”上做文章,以《新课程教师校本反思性培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为栽体,以创新学习型为组织,做学习型教师为落脚点,以实现教育观念、教学行为的转变为目标,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研究,走出了一条“立足反思性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研训新路子。  相似文献   

7.
时代呼唤反思型教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强调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要进行反思,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面对日益深入的新课程改革.面对终身学习、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和挑战,努力做一名反思型的教师,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新时期教师专业化发展与成长的迫切需要,是实施校本研究、做科研型教师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思政教师要实现专业成长、发挥立德树人的关键作用,必须增强专业成长自觉,变被动发展为主动发展,增强内驱力。课堂教学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土壤,思政教师必须立足课堂,对教学进行深度反思,以教学反思促进专业成长。本文结合四个课例,主要探讨运用教学反思促进思政教师专业成长的策略,以及相关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如何进行教学反思,是当前广大中小学校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江苏省海安县西场中学课题组借助“反思性教学公共信箱”这一平台,引导教师把教育研究与日常教育教学生活相结合,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他们发现自己的成长原在“经历与反思”中。本刊所编发的这篇文章展示了他们真实的研究与成长过程,希望广大读者在聆听他们的“故事”中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0.
培养教师反思能力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强调教师要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即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反思是教师发展的内因,是教师自主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强调教学前的反思,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教学进行中反思,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教学后反思,使教学经验理论化。教学反思有利于促使教师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自我监控的能力和自我积累提升的素质。  相似文献   

11.
教师专业素养要想得到持续的发展,首先是基于教师自身的兴趣与需求,关键是教师需求驱动,做一名学习型的教师,并在学习中、教学中不断反思与总结,进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不仅要自学修炼与时俱进,更要凭借并积极参与合作的平台,在群体的智慧中吮吸滋养,使个体得到长足的进步.基于以上观点,我校提出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专"模式即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旨在通过"三专"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促进教师的教学反思,进而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本文以体艺类教师为例,阐述我们的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12.
教师所面对的教育生活是生动的、具体的、充盈的生活世界本身,生活世界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和源泉,教师专业在本质上是教师在与儿童相处时所表现出的教育智慧。对以教学为核心的教师专业进行现象学还原,在继研究型教师、反思型教师之后,提出具有丰厚的“教”的理论、自觉的“教”的意识和恰当的“教”的行为的智慧型教师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方向,无论对教师教育的发展还是对教育本质的回归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3.
反思型教师是以先进的教育理论和专家教师的教学等为参照系,反观个体教学实践,并从中辨别优劣所在,进而寻求解决策略、付诸行动以促进个体专业成长的教师。以教学案例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为主体的职前教师教育,以自我反思和异质反思团队为基本组织形式的岗位教学反思,以田野培训为主要培训形式的在职教师培训和教师个体的专业自觉相辅相成,有机地构成了反思型教师的成长路径。  相似文献   

14.
反思型教师成长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思型教师是以先进的教育理论和专家教师的教学等为参照系,反观个体教学实践,并从中辨别优劣所在,进而寻求解决策略、付诸行动以促进个体专业成长的教师。以教学案例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为主体的职前教师教育,以自我反思和异质反思团队为基本组织形式的岗位教学反思,以田野培训为主要培训形式的在职教师培训和教师个体的专业自觉相辅相成,有机地构成了反思型教师的成长路径。  相似文献   

15.
反思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专业化是21世纪教师成长的必然趋势,而反思教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策略。实施反思教学,能够促进外语教师发展的模式从“学徒型”转为“反思型”,有助于解决我国现阶段教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切实提高外语教学的整体素质,进而推动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反思促成长     
孙启民老师在《说反思》一文中指出,反思是中小学教师获得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其成为“研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的必由之路。也就是说,要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首先,要把教育教学反思变成教师自身的自觉行动,而不是靠“规定”来完成的。其次,教学反思要有勇气,每个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都存在着不足,教师要敢于面对,要学会以反思为刃,切中肯綮地剖析自己的不足,剖析教育教学的不足,剖析学生的不足,存在问题就整改,发现问题则深思,找到经验就深化,反思后则奋进。这样,教师才能超越自我,不断地向高层次迈进。  相似文献   

17.
当今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被视为“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是教师成长的助推器,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师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师的专业发展只有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在对自身活动的不断反思中才能完成。教学反思能够提高教师捕捉教学问题的能力,加深分析教学问题的深邃程度,为教师提供审视教学的“慧眼”,  相似文献   

18.
调查显示,近年来在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策略方面所倡导的教师“自我反思”策略,在实践中仍存在着推进中的强制性和操作中的模糊性等诸多影响和制约其有效性的问题。为此,我们必须要重新思考和回答教师的教学反思究竞“为什么”、“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应从完善学校相关机制入手,进一步拓展、调整教师的教学反思视阈和反思策略,力促教师养成自觉、自主进行自我反思的意识和习惯,才能不断提高教师教学反思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改革促动教师进行反思性教学,成为反思型教学的实践者,同时通过反思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反思型教师的培养是应教师专业化运动发展的要求而应运而生。教师的专业成长是终生、自觉能动的发展过程;这一发展只能靠内化去推动,任何外在的、强加的、被动的继续教育,许多教师都把它看作一种负担,在心理上给予排斥。  相似文献   

20.
美国学者波斯纳曾十分简洁地提出了教师成长的规律:“经验+反思=成长”,并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教学反思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的全面、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教学反思不但是高效教学的巨大推力,还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在提倡高效教学的今天,我们更应立足教学反思,寻求高效,为“高效课堂”送来“及时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