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国古代数学取得了十分辉煌的成就,但最后被西方数学所兼容,可谓是成也筹算,败也筹算。本文简单分析了筹算并总结了其对中国古代数学的影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计算工具是否完善和先进,关系到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数学发展的盛衰。我国早在周代就有了比较完善的计数工具——算筹;到十四世纪的元末、明初,又发现了珠算盘(即现在通称的算盘)。可见,我国古代计算工具发达早,而且具有明显的算法倾向。算筹,是用竹、木或别的材料制成的长约二至三寸的小细棒,作为计算时的筹码。用筹进行计算,叫筹算。所谓“运筹于惟幄之中”,即指的是进行筹算。但遇大数进行乘除等运  相似文献   

3.
楚人过河     
《历史学习》2006,(12):21-21
楚国人想袭击宋国,就派人先去测量澭水的深浅做好标志。但澭水突然大涨,楚国人不晓得,依旧按原来测量的标志在深夜里偷渡。结果被淹死了一千多人,楚军万分惊恐。原来测量时是可以渡过去的,现在河水已经上涨了,而楚国人还是按照旧的标志渡河,因此遭到了失败。  相似文献   

4.
楚人偷渡     
春秋时期,楚国和宋国争霸。楚国人想要先发制人,对宋国发起突然袭击。不过要偷袭的话,必须要先渡过两国之间的澭水才行。为了偷渡澭水,楚国人想了个办法,事先派人逐段测量好澭水的深度,选择好了一处最浅的、方便行动的河段,并且做好了标志来引导军队从这里渡河。到了行动那天夜晚,楚国军队依照计划悄悄来到岸边,可是一下水才发现此地的水...  相似文献   

5.
古代的人生活简单,用数不大,一切计算都用口算解决。后来人事日繁,用数慢慢扩大,口算较难解决,人们就借助树枝来摆弄。仿此,再用竹筹来计算,称为筹算。至今我们用的“算”字,就是“竹具”两字合成的。有了筹算,数目再大,也可以计算。但算大一些的数必须放在地上摆弄,非但占地较多,而且算得不快,一般人不会操作。因此筹算就慢慢地淘汰了。然而筹算给了人们很大的启示。有人从筹码计数法上造出了算盘(算盘的来历各人说法不同,本人立此说法,仅供专家参考)。号码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一直是用算筹进行计算的.自明代中期前后,随着算筹被算盘所取代,珠算遂代替筹算成了普遍的计算方式.珠算取代筹算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一个长期的演变过程.近期唐长安西市遗址出土的釉陶算珠,疑是传为北朝数学家甄鸾注<数术记遗>中所谓"珠算板"上的算珠.这种算珠的出现,当是筹算向珠算演变过程中关键的一步.  相似文献   

7.
中国先秦时期的礼俗仪式,包涵着极为丰富的诗学内涵。《尚书·禹贡》"九州"部分,是歌颂大禹治水的仪式颂辞。《诗经·商颂》是商代诗歌,《商颂》五诗是商代乐歌《大濩》在不同时期的颂诗文本,也是商代祭祀仪式日趋成熟和制度化的产物。《楚辞·九歌》为屈原所订之楚国颂诗,也是楚国文学继承夏商文学的鲜明体现。  相似文献   

8.
楚文化是中国古代诸侯国楚国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楚国先民吸收了华夏先民所创造的先进文化因素,并以中原商周文明特别是姬周文明为基础向前发展。文章阐述分析楚文化的六大支柱(包括青铜冶铸、丝织刺绣、木竹漆器、美术乐舞、老庄哲学、屈宋文学)及五种精神(艰苦创业、开拓创新、开发融合、爱国怀乡、和谐诚信),揭示了楚文化的内涵与特质。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筹算从先秦至宋元,有着悠久的历史,自明代起,渐被珠算所取代,本文将晚清劳乃宣等人从事的古筹算复明工作作为一种“现象”加以探讨,认为。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不是简单复古。  相似文献   

10.
陆良县农业生产发展的历史悠久。远在三千年前的战国时期,这里属夜郎、牂牁地,开始接受中原、特别是楚国先进的文化和农业生产经验。双牛抬杆的犁田、拉车方式就是从楚国学习来的。“牂牁”是系船的岸边,也表明那时南盘江和附近的湖沼已能断断续续  相似文献   

11.
漆器艺术是一门比汉字更为古老的传统艺术文化。战国时期漆器在中国漆器史上是个大发展和极其繁荣的时代。战国时期的漆器以楚国的最为著名。楚漆器更是一种艺术形式和精神内涵、应用与艺术趣味的完美结合。本文从楚漆器所产生的特殊的社会自然环境和楚风浓郁的人文环境入手,从漆器的主要纹饰及其发生机制、器物造型、装饰手法、色彩的运用等方面展开,深入而全面地阐释楚漆器的纹饰的形成的美学意蕴。  相似文献   

12.
本文比较了大量的楚墓和秦墓,并进行了人类学和历史学的考察。认为楚人和秦人的族源都不是单纯的,不同的族群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逐渐融合,创造出了风格迥异的楚文化和秦文化。相比之下,楚文化远较秦文化多姿多彩,丰富灿烂,但晚期流于浮华、柔弱;秦国的文明程度虽不及楚国,但一直保持着朴实、俭约、苦干的民风。正是这些文化差异,造成了楚国和秦国一亡一王的历史命运。  相似文献   

13.
无论从研究者的人数,还是从研究范畴、研究方法、研究层次等方面,清代《楚辞》研究仅次于《诗经》研究,楚辞学在清代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学术高度。蒋骥《山带阁注楚辞》将楚辞研究推进到一个更加切实、更为理性的领域,真正开启了清代楚辞研究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4.
作为《九歌》中的第一篇,《东皇太一》所祭祀的对象--东皇太一应为楚国神祀系统中的元始天神,高于其他一切神祗。结合先秦传世文献和近年来出土文献的记载,“太一”其实是一个被神化的概念,他超越于天地,居于北方,能生水并藏于水,是至高无上的天神。而“东皇”之名与楚国祭祀的方位、氏族发展源流及择日有关。再联系楚国历史与屈赋文本,东皇太一实则应指楚之始祖天帝颛顼高阳氏。  相似文献   

15.
要清晰了解《孔子诗论》在楚地的传播和发展状况,必须清楚《诗经》和儒家学说在楚国的传播和发展历史,唯有两者同时在楚地得到传播和发展后,带有儒家思想倾向的《孔子诗论》才有在楚地得到接受并被传播的可能.文章认为,若《孔子诗论》成书于春秋时代,当为七十予后学所作,并经由任不齐或澹台灭明传入楚地,则其成书当为乳子卒后即前479年以后,传入楚地应为前465年之后;若成书于前376年以后,传入楚地应为荀子任兰陵令的前257年—前238年之间或之后.但《上博简》为战国晚期贵族墓陪葬,战国于前221年结束,故《孔子诗论》入楚当限定在前257年—前221年的范围内.综合《上博简》的整体情况来说,后一种推断更具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16.
基于战国秦汉的文学作品与史料分析,发现楚士阶层在春秋中后期开始逐渐壮大,其壮大的根本原因则是传统的井田制解体所带来的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崩溃。私学的兴起,士的自由流动所带来的审美文化的兴盛,以及楚国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主要原因。但思想、文学之士并未受到君王重用而大量外流为他国服务。楚国士阶层的壮大和楚士阶层的外流对楚国及整个春秋战国时代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春秋时代位于今浙江省龙游县的古姑蔑,原为在荆楚和百越影响下的部族小国.姑蔑先属于楚,后属于吴,被吴分封给越,再后为楚合并,最后为秦统一.荆楚文化和吴越文化对姑蔑文化具有重大影响,姑蔑文化是华夏先进文化与当地土著文化融合的产物.龙游石窟似为宗教性建筑.  相似文献   

18.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社会流动主要体现为楚王族集团的变动和士阶层的流动,其中既有旧贵族的衰落和新贵族的兴起,也有楚人才的外流和异族人的流入。相对而言,战国时期楚国社会的流动性比春秋时期要强,但没有形成合理的流动机制,封君制成为社会流动的一大障碍。  相似文献   

19.
“司败”是楚国主管刑狱的职官,其重要职司就是依律惩处打了败战的将领。楚人在追究战败罪责时,不仅不能免除令尹、司马等位高权重的高官的罪责,即便是一国之君往往也会为自身的过失主动承担责任。“司败”职官的设立,显然在参与和保障军事行政职能方面,拥有着毋庸置疑的执法大权。  相似文献   

20.
在“齐桓公伐楚”这一历史事件中,楚国大夫屈完从容应对齐桓公的一番话语为人们所乐道。但对其话语中的“楚国方城以为城”之“方城”,自古及今,众说纷坛。章在列举诸家之说并进一步论证后,提出应从肖华锟先生之说:方城,春秋时期楚国所筑长城,北起今河南南召县,经今叶县、方城县、泌阳县境内,南至今唐河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