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放课堂学习作为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模式,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广泛的重视。文章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开放课堂学习的含义、特征和目标,指出了开放课堂学习应该开放的领域及其在学生发展和社会发展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在新观念的影响下,变得灵活开放起来,充分体现了课堂的原生态。原生态的课堂才是老师们常年不变的教学生活,学生才是在这种课堂中成长起来的。而原生态的课堂就在于它的灵活和开放。  相似文献   

3.
当学生无拘无束、畅所欲言时,这样的课堂一定是孩子们自由的天堂。当老师不再谨小慎微、惟恐出错时,这样的课堂一定是开放的课堂。课堂越开放,学生越自由。然而,如何建构一个“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呢?《从现在开始》这节课便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美国天才教育的日益发展,流行于六、七十年代的开放课堂(theopenclasroom),在屡遭社会各界的种种责难后又出现了复活的趋势。由于开放课堂重视个别教学和儿童的主动性,强调教师在学生学习中的指导作用和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因此,对克服...  相似文献   

5.
在地理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由思考的空间,创造和谐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开放师生关系、开放教学方式、开放学习内容、开放学生活动、开放评价方法,是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使每个学生获得心理、智力的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开放的课堂作为我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热点、亮点、难点曾引起教师、学生、社会的广泛关注。开放式教学在思想品德课中不断得到重视和推行,有力地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但在实践中我们很多老师对“开放的课堂”教学热情不高。有的还持观望态度,这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要真正推行开放的课堂就应对开放式教学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李桂荣 《辅导员》2014,(4):63-63
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要让“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教学必须进行全方位的开放,让封闭的语文教学向课前开放,向课堂开放,向课后开放,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一、课前开放。突出自主性开放式语文教学,把课堂教学向课前开放,就是课前学生可以通过预习课文、查阅资料、询问家长等方式,提前学习课文中的知识,并用来参与课堂教学的质疑和反馈。学生对自己确实不能理解的深层次问题,经过“去粗取精”后,拿到课堂上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8.
语课堂应该是一个开放的、有活力的场所。在这个局限的时空里.学生应有无限的发展空间和可能。因此开放而有活力的语课堂成为广大教师的追求。那么,怎样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课堂呢?  相似文献   

9.
所谓语文开放课堂,就是强调学生语文学习的开放性,力求以开放的教学内容、开放的学习方式、开放的评价方法、开放的教学环境等方法实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独立性,并有效提高课堂的生动性和有效性,扩展学生视野、活跃学生思维、提升学生语文素质的课堂。如何营造开放的课堂呢?一、尊重学生兴趣,营造开放的学习内容舒兰老师在论文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几千万人共读一套书",是近来社会各界对语文教育的批判焦点之一。教师在课  相似文献   

10.
改革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关注生命与发展,使语文课堂涌动生命的灵性,本文从六个方面作了些探讨:给学生情感的课堂,给学生当主角的课堂,给学生个性张扬的课堂。给学生动态的课堂,给学生对话的课堂,给学生开放的课堂。  相似文献   

11.
开放性地理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充分尊 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课堂是封闭的课堂,教学就是封闭的教 学;课堂是开放的课堂’教学就是开放的教学。在开放的教学 活动中,让学生在探讨问题的掌握研究和分析问题、思考问题 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的课堂是开放的,生成的,这种开放和生成是复杂的、动态多变的,需要教师因势利导、机智的对待课堂的生成。当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以后就会在课堂上生成大量的非预设的信息,教师要善于捕捉那些能启迪学生思维的问题,顺应学生的思维走向,对于那些即兴闪现出来的课堂上的亮点和火花教师要敏锐收视,并予以引燃,顺水推舟,在适当的时候“一石激起千重浪”,做一个激发者;在恰当的时机“柳暗花明又一村”,做一个点拨者。  相似文献   

13.
好课没有一定的标准,但作为好课一定是开放的,它有开放的师生关系,开放的教学方法,开放的教学内容,开放的教学途径,在开放的课堂上不仅能看到教师的聪明才智,更要看到学生的聪明才智;不仅能看到学生的学习成果,更能看到学生的参与度、自信心、独立思维能力的提高。对如何开放课堂,笔者想通过曾获厦门市创新大赛一、二等奖的二节课来说明这个问题。这是同课异构的二节课,是二位教师各自根据自己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理解设计教学方案并执教,  相似文献   

14.
当学生无拘无束、畅所欲言时,这样的课堂一定是孩子们自由的天堂。当老师不再谨小慎微、惟恐出错时,这样的课堂一定是开放的课堂。课堂越开放,学生越自由。然而,如何建构一个“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呢?《从现在开始》这节课便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一、学习过程的开放——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在开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心态是开放的、自由  相似文献   

15.
在新课程标准中,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整合构成了地理课程的目标框架,体现了新课程的价值追求。在地理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由思考的空间,创造和谐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开放教学模式、开放学习内容、开放学生活动、开放评价方法等,是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使每个学生获得心理、智力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本文论述了开放课堂在语文创新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指出了开放课堂应该包括教学内容的开放、教学形式的开放和学生思维的开放,做到学习内容多元化、教学形式民主化、学生学习个性化;要以先进的理念进行教学设计,设计时注意把握好课堂角色的变化、教案作用的变化、设计主体的变化、重点内容的变化和实施过程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在语文教学提倡开放的今天,辩论以其独特的优势,迅速融入课堂,成为课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因为它既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加学生的信息输入量,培养发展学生倾听能力、  相似文献   

18.
开放的数学课堂,开放了学生的语言,开放了学生的探究行为,敞开了学生的心扉。拓展了学生思维。智慧的火花不断闪现,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探究实验的能力不断提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开放的课堂所带来的优势和喜悦。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教育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这样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该开放教学,让数学课堂在开放中现精彩。  相似文献   

20.
开放、创新是课改的灵魂,由知识本位向学生发展本位转移则是课改的一个亮点。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人。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就是建构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课堂运行体系。而课堂要想活起来,学生必须动起来,只有动起来,学生才能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得到真正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