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纲明确指出 :“朗读训练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 ,最重要的环节”。我在教学第三册《小马过河》这篇童话故事时 ,采用以读为主 ,把读书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全过程 ,让学生在读中思意 ,从意中悟道。一、初读课文 ,了解大意。1 .学生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 ,读准字音 ,把句子读通顺。做到不加字 ,不减字 ,不读错 ,不重复。认识生字、新词 ,利用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2 .教师范读。学生对教师的朗读 ,看得着 ,听得见 ,可以模仿学习。想一想 ,故事说了一件什么事 ?它的题目是什么 ?二、再读课文 ,分清层次。1 .…  相似文献   

2.
黄红梅 《广西教育》2013,(45):76-76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由此可见,朗读是理解,也是发现,更是小学语文最为重要的教学手法。作为教师,在语文教学时要坚持以读为本,为学生搭建多种语言实践平台,让学生把书读懂、读透,并在朗读实践中积累语言、内化语言,从而运用语言,让朗读带领学生叩开语文学习的大门。  相似文献   

3.
将所感受的语言对象转化为语感的基本实践途径是读。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可见,对学生进行朗读能力的培养何等重要,在十几年的语教学中,我尝试到借用电教手段,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好处。  相似文献   

4.
一、以玩促读一个正常发育的儿童都会在玩耍中学到知识 ,认识大千世界 ,而小学课文中多数课文正是学生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如《小猫钓鱼》《狼和小羊》《小蝌蚪找妈妈》等等。对这一类课文 ,教师可让学生扮演角色朗读。例如 ,学《小马过河》一课 ,先制做好本课出现的老牛、小马、老马和小松鼠几个角色的面具 ,再挑选几个学生根据语言内容配合动作进行朗读。然后让学生反复轮换着朗读几遍 ,还可布置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以不同角色朗读。这种富有戏剧性的朗读 ,令学生兴致勃勃 ,觉得每一个角色都那么有趣、可爱 ,使他们在轻松娱乐之中领悟了课文…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可见,读是理解的重要手段,读是获得语言材料最直接的途径,是"内化"语言的过程,也是达到"外化"语言的必由之路。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朗读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我就结合苏教版第七册《九寨沟》一文的教学,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的本质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语文素质的行为特征是语文能力。因此,语文教学应立足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学习《小马过河》,应着重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呢?结合课文特点,及课后“思考·练习”,我们认为,在教学《小马过河》时,应着重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语文活动中,培养其说话、理解语言及朗读,复述课文的能力。下面就这几个方面,谈谈我们的作法。  相似文献   

7.
我在《小马过河》第二课时的教学中 ,抓住“孩子 ,光听别人说 ,自己不动脑筋 ,不去试试 ,是不行的 ,你去试一试 ,就会明白了”这个重点句子 ,让学生朗读品味 ,并有机拓展深化 ,培养学生辩证地认识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一、谈话复习引入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 ,想一想 :小马为什么要过河 ?它几次来到河边 ?每次结果怎样 ?(课件出示小马两次过河的图片 )分别用一个词语形容小马两次过河时不同的心情。二、研读老马教育小马的话 ,探究小马两次过河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1.小马第一次过不了河 ,第二次过去了 ,这中间是谁帮助了它…  相似文献   

8.
朗读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法。训练学生朗读,要求学生眼、耳、口、脑同时并用,这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基础训练,也是发展学生思维和认识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在阅读教学中,应以读为基础,以读贯穿始终,让学生喜读、爱读、会读,在读中增知识,在读中悟道理,在读中长能力。在教学《会摇尾巴的狼》一文时,我根据寓言的教学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以读代讲,加强朗读训练,  相似文献   

9.
杨招娣 《吉林教育》2008,(16):48-49
朗读是将无声的书面语言转换为有声语言的过程,是一种眼、口、耳、脑协同作用的创造性阅读活动。它是教学的主体活动,也是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感悟能力的主要途径。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通过朗读教学,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呢?一、读通课文,整体感知《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这就要求语文  相似文献   

10.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把培养小学生说话能力作为主要培养能力之一,而小学语文中的朗读教学则在培养学生说话能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做学问时提倡“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杜甫亦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由此观之,朗读在今天的语文教学中,仍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充分的朗读,在读中感知整体,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实谓教学之佳法。那么,如何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中从事朗读教学呢?我认为教师一定要明确朗读在培养小学生说话能力方面的重要性,要重视朗读,具体表现如下:  相似文献   

11.
朗读是一项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声情并茂的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它能发教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师存朗读指导中不但要敢于“放”,更要巧妙地“扶”.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地读,获得真知。那么,怎样才能在朗读教学中巧妙地激发兴趣、读出情趣和品出乐趣呢?  相似文献   

12.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不仅是感悟课文内容的重要手段,也是体现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特征。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各种形式的有效朗读,落实"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在朗朗书声中感悟了文意,积累了语言,培养了语  相似文献   

13.
朗读是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它是小学生完成阅读教育任务的一项基本功。《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教学建议部分也提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句话强调了朗读的功能及其重要地位。可见朗读教学不仅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主要手段。因此,注重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是语文教学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张红 《西宁教研》2002,(4):35-35
在《要下雨了》一文的教学设计中,我把着眼点放在朗读训练上,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理解难句、新词,同时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及兴趣。我为这篇课文的朗读训练设计了四个层次。  相似文献   

16.
读《小马过河》故事,看今朝教学现实,令人深思,究其根本就是师生缺乏"小马过河"的探索精神。这是因为受到传统的教学观念影响,教师很难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尝试进行知识的探索,以及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学生缺的是探究问题的习惯和品质。  相似文献   

17.
<正>0引言朗读是一门有声的语言艺术,是还原语言形象,培养学生领悟力、感受力的有效手段,同时又是体味语言情感的重要方法之一。小学语文是进行朗读教学指导的基础阶段,朗读教学是促进学生读好语文、学好语文、感受语言情境的重要途径。由于汉语语言丰富,对于生活阅历不同、理解不同与辨识能力不同的人来说,在朗读中对于语义的理解与感情体会也有所差异。因此,作为语文老师,必须要指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朗读,在读中培养学生的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中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既是一种重要的语言能力,也是一种重要的智力活动。经常朗读可以加强记忆、丰富词汇。读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然而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以讲代读、...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巾培养语感,在读巾受到情感的熏陶.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朗读,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的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它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能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课文内容,领会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小学语文教学所选篇目,文质兼美,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人文精神,非常适合朗读.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应重视朗读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积极采用各种方法,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那么,在教学中应该怎样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朗读呢?以下就该问题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20.
听、说、读、写是学习英语的四个环节,这四个环节相互联系。就读而言,重视加强朗读训练,能有效提高学生听、说、写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早读是学生语言习得的一种重要手段。《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显然,朗读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重中之重。抓好英语早读课对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