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档案的定义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表述。本文从古典档案学时期,现代档案学时期。后现代档案学时期这三个时期来比较几个著名的档案定义,以便说明档案定义的发展和演变。  相似文献   

2.
辨析了国内学者对“微观档案”和“微观档案学”的相关研究,指出按照档案工作的微观性进行微观档案学定义的不足,按照档案形成主体的微观性为参照系进行了“微观档案学”的概念界定,根据微观档案学涉及学科的不同,列举了若干个微观档案学的典型研究问题,并对微观档案学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一、传统文件/档案定义的特点 文书学、档案学建立以来,文件、档案的定义就莫衷一是,各国档案和文件法规、档案学论著和辞书中关于文件/档案定义的表述不下几十条.  相似文献   

4.
建国45年档案定义概述李辰,王绍忠档案定义研究,是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四十五年来,档案学界对这一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本文拟就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分如下四个时期作一概述,不妥之处敬望指正。第一个时期,即五十年代,这是对档案定义研究的...  相似文献   

5.
詹金逊与谢伦伯格的档案理论对档案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可谓学术经典.对经典档案学思想的研究能够以古鉴今.文章主要从档案定义、档案整理单元及档案鉴定三个方面,对二者的档案思想进行梳理及比较研究,以期对今天的档案学研究提供些许启示.  相似文献   

6.
档案本质属性是档案学基础理论的重要内容,是定义档案概念的基础.反之,定义档案概念,特别是属概念的不同,对档案本质属性的表述也就自然不同.由于档案概念表述的多样性,档案本质属性的讨论几十年延续不断.事实上,档案本质属性与档案属概念具有紧密的对应关系.厘清这种对应关系对认识档案本质属性和档案概念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确理解"档案",是档案学研究和档案工作实际中首先遇到的问题.如果问什么是档案?我们也许例举一些熟识的种类就能轻松过关,如果问档案是什么,就有各自不同的见解了.从档案学初创时期到当前的档案学界,关于"档案"的理解一直存在很多争议.  相似文献   

8.
研究一门学问,为明确该学科研究的对象与范围,必先研究该门学科的概念定义.因此,对一门学科概念、定义的研究,是该学科理论建设的基础,同样,作为档案学的理论基础,档案界的老一辈学者也为此作出了不少的贡献.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老一辈档案学者就档案定义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对档案定义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形成了不同的见解,为档案学基础理论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本文拟扼要评述欧洲、北美和中国的档案学定义以及其对档案学学科体系的认识,然后再作以简要的比较,重点是比较其中的差异.对于欧洲的档案工作者来说,档案学是一个根深蒂固的概念.对于北美和澳大利亚的档案工作者来说,"档案学"这一术语还属于新鲜事物,因此在他们出版的大量的术语表中很少见到档案学的定义.  相似文献   

10.
档案学界把从1911年辛亥革命之后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档案学研究称做旧档案学时期.在这个时期出现的旧档案学著作,仅据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论著目录(1911-1983)>(档案出版社1986年出版)著录的就达六、七十种.为什么在这个时期形成了中国的旧档案学,旧档案学有什么特点,这是我们进行中国档案学研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中国档案学基础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初创期、发展期、成型期三个主要时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本质属性、对象与范围、方法等方面,核心理念主要体现为党的领导、国情见证、文明印记、话语依托四个方面。中国特色档案学基础理论体系的当代构建,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和传承档案学基础理论的中国特色,着力构建面向新时代的档案价值论,发展面向中国本土的档案学支柱理论,构建面向人文复兴的数字人文理论,构建面向2035年远景目标的档案信息理论,构建面向新时代治国理政的档案治理理论。参考文献39。  相似文献   

12.
档案学合著网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收集了包含CNKI定义的13种档案学核心期刊在内的17种档案学期刊从1998年到2007年间的发文数据.并在此基础上对档案学领域的合著网络进行研究:测度档案学合著网络的一般指数.总结档案学科研团体的分布情况.分析档案学学者的合著规律.并对档案学学者分层化的现象进行了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50至60年代是中国档案学的重构与渐进发展时期,也是中国现代档案学科体系和档案学高等教育体系的探索和确立时期。本文利用相关档案,从档案学国际学术交流的角度再现了这一时期新中国档案学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4.
《档案学研究》创刊了.这是广大的档案学会会员和档案工作者盼望已久的.她的创刊,标志着我国档案学理论研究已具有一定的基础和水平.在我国社会主义档案事业迅速发展的新时期,该刊将肩负着推动群众性学术研究,提高档案学的水平,繁荣和发展我国档案事业的光荣使命.1981年中国档案学会成立后,《档案学通讯》承担了中国档案学会会刊的任务.几年来该刊对交流档案学术思想,探讨和论证档案学术问题,提高档案学术水平,促进档案学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是值得回顾和肯定的.随着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档案学研究的任务加重了,中国档案学会单独创办《档案学研究》是非常适时的和必要的.在新的建设时期,档案工作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很需要我们去探索、去研究、去论证.盼望档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对档案和档案文化描写的研究,从多方面了解到档案和档案工作在三国时期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扩展档案学研究视角,丰富档案学研究内容,验证档案学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6.
文件可以作为档案的属概念———与刘智勇同志商榷●王茂跃档案定义属于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中最基本的问题之一,由于我国的档案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其本身还有待于完善和发展,因而在档案定义这一问题上还没有达成共识就不难理解。我国档案定义的表述形式虽然多样,但占...  相似文献   

17.
马伏秋 《档案与建设》2021,(8):38-41,56
中国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所面临的困境主要是研究阵地日渐丧失.本文明确了档案和档案工作的独特性,阐明档案具有不可替代的力量,而档案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使用这种力量、规范这种作用的发挥是中国档案学基础理论的主要课题.本文认为,中国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者应当坚守基础理论研究阵地,从档案学高等教育、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档案学学术评论和档案学学术宣传四个方面进行革新,以期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8.
孕育时期中国档案学思想的特点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档案学从创立到今天,满打满算只有七八十年的历史,与传统学科(如史学、文学、哲学、数学等)相比,它显得很年轻.然而,从其发端来看,迄今已有两千余年.那么为什么中国档案学要经历如此漫长的孕育过程呢?为什么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中国档案学思想一直未能发展成为系统的科学理论呢?我国档案工作历史悠久,在档案管理、档案保护、档案文献编纂等方面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期间有关档案学的思想也纷纷问世,可以说,我国的档案工作和档案学思想曾一度领先于其他国家,那么为什么中国档案学反而比欧洲档案学晚了一个多世纪才建立起来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必须探讨孕育时期中国档案学思想的基本特点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19.
与庞大的档案事业体系及档案工作者队伍一样,当代我国档案学期刊也蔚为壮观,引人注目.无论是档案学期刊的数量还是其种类或是其布局,都是我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所难以比拟的,也是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国家所无法企及的.可以说,档案学期刊已成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档案事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并已成为展示我国档案学研究水平的一个重要窗口.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目前我国档案学期刊还存在着不少问题,这不仅影响了档案学期刊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档案事业和档案学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对萌芽时期外国档案、档案工作、档案管理活动的发展历程予以简要阐述的基础上,从中分析总结出这一时期外国档案学思想发展的基本脉络以及档案学思想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