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针对武术套路中旋子转体接跌叉的技术动作,从助跑踏跳、腾空旋子、空中转体、跌竖叉落地4个方面,阐述了各环节的教学步骤和教学要求,为改进和提高武术教学与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武术套路健将童通旋子转体720°起跳动作的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旋子转体720°接跌叉动作是武术长拳类C级动作,起跳动作效果是决定动作成败的关键。运用三维影像解析和足底压力测试方法从运动学、动力学角度,对健将级运动员童通所做的旋子转体720°起跳动作进行了运动生物力学分析,旨在揭示其技术动作特点。  相似文献   

3.
新版武术竞赛规则的修改实施,使武术套路比赛更加具有竞技性、可比性、观赏性,在武术比赛中指定高难度动作已成为整个套路的核心,其完成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运动员的成绩。文章运用资料统计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分析研究了竞技武术套路比赛中运动员难度动作的完成情况,结合长期教学与训练的经验,指出竞技武术南拳套路比赛中难度动作发挥水平的高低是高水平运动员竞争的要点。现代武术运动竞赛的特点是运动员之间的技术水平比较接近,因此竞争更加激烈。在紧张、激烈的比赛中,各运动队要根据各运动员的难度动作薄弱环节,通过科学调控有效地进行大运动量高强度训练,使运动员在比赛时能产生最佳模式,建立固定动作量化指标。同时要科学合理地进行心理训练,形成适宜比赛的良好心理定势,就一定能在武术套路比赛的群雄逐鹿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4.
武术旋子转体720°--跌叉动作技术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我国 2 0 0 0年全国武术锦标赛自选拳比赛前 3名运动员完成旋子转体 72 0°——跌叉的动作进行了高速摄影 ,通过生物力学实验 ,取得了相关指标与数据 ,结合多媒体技术 ,制作出了该动作各关键时相的三维立体动感图。分析发现 ,3名运动员在该动作上在比赛中虽未扣分 ,但从技术角度上分析 ,旋子的腾空高度太低、空间滞留概念不清、本体感觉差、动作不到位  相似文献   

5.
武术自选套路指定动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竞技武术套路项目日益朝着“高、难、美、新”方向发展 ,并与“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宗旨结合 ,逐步实现进入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战略目标 ;也为了适应日趋激烈的体育竞赛需要 ,武术竞赛体制在不断地完善与发展。 1996年新的武术竞赛规则的出台 ,自选套路中的指定动作的起用 ,使武术竞赛更具可比性、区分度和公平性 ;同时也使竞技武术套路的发展进入崭新的历史阶段。运动员在比赛中不仅要充分发挥技术水平和风格特点 ,而且还要高质量地完成指定动作 ,方可取得优异成绩 ,指定动作的训练已受到教练员和运动员的高度重视 ,并采取一系列的训练方法和手段 ,以提高完成指定动作的稳定性。1 研究对象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2 0 0 0年全国武术套路冠军赛武术自选套路长拳、南拳、刀术、剑术、棍术、枪术、太极拳的男、女运动员。1 2 研究方法统计 2 0 0 0年全国武术套路冠军赛武术自选套路比赛的运动员指定动作完成情况 ,并对指定动作扣分情况进行整理 ;问卷调查参赛运动员的赛前心理 ;访问大会比赛的专家裁判员及部分省市教练员和运动员。2 结果与分析2 1 指定动作的概念指定动作是由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每年公布下一年武术...  相似文献   

6.
唐敏  刘海洋 《精武》2006,(7):44-44
在当今竞技武术套路训练中,教练员除了精细准确地构思训练计划外,还要慎重选择训练手段。一个错误的训练手段,可能毁掉一个优秀运动员,使整个培养计划前功尽弃。许多惨痛的教训和实际训练中发生的问题已屡次给我们敲响警钟。笔者在多年的训练实践中,结合与借鉴体操训练的辅助手段,摸索出一种训练旋子转体720  相似文献   

7.
梅寒旋子转体720°起跳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新规则的出台,难度动作成为武术运动员比赛成绩的决定因素。旋子转体720°是C级难度动作,目前该动作的完成情况不理想。应用DLT法对第十届全国运动会女子长拳冠军梅寒完成的旋子转体720°的起跳技术进行分析,旨在揭示该动作的运动规律,为教练员以后的训练工作提供科学参考。结论:在最大缓冲瞬间到左脚离地瞬间的过程中,梅寒主要靠头部和两臂向左上方的弧线摆动,以及右腿向右上方的摆动来加强绕矢状轴的转动能力,靠头部向运动方向左上方的弧线摆动及两臂不对称的加速摆动来加强绕纵轴的转动能力。  相似文献   

8.
以山东省10名优秀武术套路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在损伤调查和功能障碍筛查的基础上设计为期12周的康复体能训练方案并加以实施,探讨训练效果。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在功能恢复期针对武术套路运动员腰背部伤病的疼痛问题设计的猫式伸展和鸟狗式等动作具有较好的效果,利于提高FMS得分;武术套路运动员右侧下肢惯用较为明显,双侧闭眼单腿站立相差较大,康复体能训练动作设计中选用的不稳定界面和单腿训练对增强本体感觉、促进双侧平衡效果较好;躯干抗阻转体在康复体能训练中能够发展武术套路运动员专项动作所需的核心力量与稳定性,加强下肢动力链传导的效率,有助于提升武术套路运动员空中动作的完成质量。  相似文献   

9.
采用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武术专业30名优秀男子运动员棍术动作旋子转体720°的受伤情况进行了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棍术旋子转体720°这个动作受伤部位主要是以膝节、髋关节、腰部、踝关节为主;动作难度大,身体素质要求高是这个动作损伤的主要原因,局部负重过大,过度疲劳,身体素质达不到要求是构成这个动作损伤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武术是以具有攻防价值的动作为基本内容、以套路练习和对抗性练习为主要运动形式的一种民族形式体育运动项目。多年来由于武术理论研究的停滞,至使武术理论和实践,套路练习和对抗性练习、套路中技击性动作和非技击性动作在发展上都出现了严重的不平衡。这必然导致武术发展中“自组织”过程的发生。现在我们可以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探讨将套路练习和对抗性练习结合的可能性。在开展套路竞赛和对抗性竞赛的同时,开展使二者结合起来的比赛,使武术成为一个古老而又新颖的全能体育项目。这也更有利于武术成为奥运会项目。  相似文献   

11.
套路是演练者与观赏者之间的武术审美之旅,但长期以来武术技击本质论限制了对套路审美特征的认识与探索.研究认为:武术与舞蹈同源是武术套路艺术之根;武术套路不是便于记忆的技击术,也不是技击初学之门,而是运用技击元素的艺术创作;动作名称的想象以及“对手”的不在场,体现出武术套路已从技击走向审美;形似、不似、不似之似构成了武术套路审美的3个境界;武术套路超越技击的现实性、功利性、工具性,进而达到一种自由境界.  相似文献   

12.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观察法对旋风脚转体720度接马步起跳阶段、空中转体和击向、落地接马步等动作运用生物力学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研究,并对竞技武术套路比赛中运动员难度动作的完成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以找出影响运动员完成该动作的因素,并进一步提出相应的教学、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3.
通过十运会武术套路比赛执裁实践,发现竞赛规则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在演练水平评分中出现“评分盲点”,由于规则对套路的步型没有严格规定导致定势动作异化,对难度动作的过分重视导致具有攻防含义的一般动作被忽视,此外,难度动作的编排也不太合理,难度动作前的过多停顿影响了演练整体节奏。而且,对练部分尚需进一步量化。文章根据十运会武术套路比赛的实践检验,提出了十运会后竞技武术竞赛规则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4.
太极拳套路中“腾空二起脚转体180度”动作扣分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第八届全运会武术套路预赛、决赛和1998 年全国武术锦标赛中105 名男、女武术太极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了太极拳套路中“腾空二起脚转体180 度”动作扣分的原因:1) 技术不规范;2) 弹跳、爆发力不足,腾空高度不够,右腿上摆不到位;3) 落地后移位。  相似文献   

15.
难度动作是武术运动员比赛成绩的决定因素。成功完成旋子转体720°接竖叉可获得0.6分的难度得分,而目前该动作的完成情况并不理想,尤其是在落地接竖叉过程中经常出现失误。应用DLT法,对第十届全国运动会女子长拳冠军梅寒完成的旋子转体720°接竖又的落地技术进行分析,旨在揭示动作的运动规律,为教练员以后的训练工作提供科学参考。结论:在整个落地过程中,梅寒始终保持梗头,有利于提高落地的稳定性;梅寒的两臂总是在左脚落地后快速向两侧伸展,两臂的位置,有利于及时调整重心;梅寒的上体从右脚落地瞬间便开始积极地前倾,既提高了落地的稳定性,又加强了对落地的缓冲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国粹,也是国际性的体育竞赛项目。武术套路中大量难度动作的出现,使比赛更具竞技性、可比性和观赏性。本文对2007年“西山学校杯”全国武术冠军赛中的剑术“抛+抢背+接”动作及其完成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训练方法,旨在为提高此动作的比赛使用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武术旋子转体720°接跌叉技术动作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三维录像机DLT法和运动生物力学的原理与方法,对4名武英级运动员旋子转体720°接跌叉动作进行解析,为武术动作的技术创新和难度创新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8.
浅析竞技武术套路动作难度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竞技武术套路运动的飞速发展,竞技武术套路动作创新在比赛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并且受到了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以及武术科研人员的极大关注。因此,文章对竞技武术套路动作创新的原则与创新方法进行了论述,以拓宽武术动作创新的思路,从而为竞技武术套路动作的创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竞技武术套路动作创新理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竞技武术套路运动的飞速发展,竞技武术套路动作创新在比赛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并且受到教练员和运动员以及武术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因此,文章对竞技武术套路动作创新的原则与创新方法进行了论述,以拓宽武术动作创新的思路,为竞技武术套路动作的创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随着竞技武术套路的飞速发展,竞赛规则的不断完善和更新,竞技武术套路的创编在比赛中显现出重要的作用。在武术竞赛项目中,自选枪术套路的创编备受广大运动员和教练员的关注。文章通过对武术自选枪术套路动作的创编方法进行探讨,以拓宽武术自选枪术套路动作创编的新思路,从而为在新形势下提高自选枪套路质量的创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