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人类传播可区分为三类,即人类信息传播、人类知识文化传播和人类社会文化传播。人类信息传播是信息经济时代人类对大数据、信息形态的传播,是人类传播的初级形态。人类智慧传播是智慧经济时代人类对智慧映像的传播,智慧映像传播可区分为两类:一类是人类对知识文化的传播,它是人类传播的中级形态;一类是人类对社会文化的传播,它是人类传播的高级形态。人类智慧是人类传播之母,是社会传媒之母。人类智慧传播是同人类的诞生同步的,但是它的显现、功能力被人类认知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逐渐实现的,特别是随着电脑技术的发展,人类智慧传播才提到了议事日程,人工智能技术把人类智慧传播变成了现实,并以人类传播之母、人类传媒之母的身份带领其“子女”们为人类传播的发展贡献着力量。  相似文献   

2.
曾几何时,“人类主义”是我们唯一正义的观念,但“人类主义”演化为人类中心主义,这也造成当代的各种环境危机和伦理危机。一个时代的来临,必以前一个时代的消逝为表征。在后人类兴起的背景下,我们应该远离这一“人类主义”,以开放的观念和心态对待人类自身的变化,既在观念上超越人类中心主义,又平静对待技术对人类自身的改造。这一新时代已经加速来临,我们必然要面对它,借助技术,提升人类自身。  相似文献   

3.
网络技术的出现及其发展,使人类的时空观念、表现方式乃至语言都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网络技术不仅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新闻传播空间,而且革命性地改变了人类的新闻传播格局,在很大程度上颠覆或改写了人类现有的新闻传播理念.其实,现有的新闻传播理念是人类悠久漫长的新闻实践的理性升华和结晶,网络只是人类众多新闻传播技术中的一种,网络能够而且应该为人类新闻传播观念贡献新鲜血液,但人类新闻传播理念的构建决不能唯网络是从.新闻传播的网络化倾向,会使人类的新闻传播误入歧途,值得警惕和批判.  相似文献   

4.
人类传播是人类从事生产活动的产物,它是人类生命运动的一种模式。根据人们对于人类传播特质的认知,人类传播大致可以区分为三个时代,即人类本能传播时代、人类阶级传播时代和人类科学传播时代。人类传播的本质与传播媒介的本质共同受制于人类体质机制,所不同的是在人类体质机制体系内的不同具体体质机制的功能力的外化上。传播媒介的本质是人类视听觉器官功能力的外化;人类传播的本质是人类体质传播机制的外化,或者说是人类体质互动传播机制的外化,是所有社会人的本能,是构成人类生命体的重要机制。传播媒介功能力是各类传媒形态在特定的经济社会条件下能够展现出来的能力。传播媒介功能力的展现必须具有两个关键性的条件,即传播媒介实体能够直接表现出来的功能力和传播媒介本源体功能力的开发利用度。传播媒介功能力展现的这两个条件,前者是"表",后者是"本"。只有实现了传播媒介实体功能力的"表"与"本"的有机结合,传播媒介实体功能力才能够成为实实在在的传播媒介实体功能力,人类传播的终极目的才能够得到实现,传播媒介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推促作用才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传播媒介思维人类传播这一人类生命运动模式的灵魂,离开了科学的传播媒介思维,人类传播就失去了生命力,就是一个对经济社会发展毫无任何意义的摆设。现在,人类传播将进入一个新时代——电子"机器人"传播时代,人类的传播方式将由过去的"单向性"传播→"双向性"传播→"多向性"传播转向电子"机器人"传播,即复合型传播。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以网络为首的科技给人类带来新质的生活样态,逐渐成为人类生存的第二空间——网络空间,网络的触角深入人类社会各个层面,反映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6.
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可持续利用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人类发展所面临的重大课题。以往人类提倡更多的是自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追求的最高目标是满足人类的物质需求。然而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人类对信息的需求与日俱增,满足人类的信息需求同样是人类追求的目标。而要保证人们可以方便、可靠地持续使用信息资源,就必须实现信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7.
人工智能在事实上参与人类在文学、艺术以及科学等诸多领域的作品“创作”,打破了“作品”只能由人独创的历史。以ChatGPT为代表的AI创作物带来人类的焦虑与争论:AI在某些方面远远超越人的智力能力,如果AI创作物成为著作权保护的客体,采取同样的衡量标准和法律保护,对人类创造性和创造能力会“显失公平”,人类创造性和创造能力面临技术本身带来的全面反噬和入侵,它将危及人类创造力和著作权体系;而且人们更担心技术突破身体的边界,机器从人机同构中独立出来,自主性地成为人类的“他”,颠覆人类中心主义关于主体与客体的基础。这场著作权之争,更像一场人类主体性的保卫战。只有坚守人类价值和人的主体性,不把AI创作物纳入著作权保护,才能对人类智力成果,对人类创造力和创造性进行最好的保护。  相似文献   

8.
每一个时代,人类都有一个主题。进入21世纪,可以说人类的物质文化水平已然达到相当的高度。人类已经深深打上了消费的印记。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已经开始不满足单纯意义上的消费,商品也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商品,在消费主义的驱使与人类欲望的不断膨胀下,人类开始消费人类本身,人从通常意义上的主体变成了被消费的商品。人类进入了后现代主义的高消费时代。本文意在通过这个现象入手,分析将人作为消费主体的消费特征,以及对此进行的反思。  相似文献   

9.
张乾封  尹中华  王森 《大观周刊》2013,(12):326-326
由古即今,工业设计始终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工业设计与人类社会是共同进步,共同提高,工业设计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的更替,同时,人类社会的发展又迫使工业设计水平的提高。本文主要研究了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工业设计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名刊要览     
动物们在想什么 动物和人类之间的关系很微妙。人类总以为动物是因人类的高兴而存在的,它们不会遭遇到像人类那样的痛苦,不会以任何有意义的方式进行思考。但人类自认为的和动物之间的各种差异正在一个个消失。各种最新实验都迫使人类以全新角度来看待动物,了解它们头脑中的活动。  相似文献   

11.
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递,是一切生物体存续的基本要求;无论人类,动物或者是植物,莫不如此。而人类有意识的信息传播,又具有特殊的意义。它不仅是人类存续发展的工具,更是人类智慧与价值的体现,是人类尊严与幸福的依托。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最近十几年里人类的信息传播方式又不断发生着重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同样体现着这样的  相似文献   

12.
李洲 《采.写.编》2021,(11):147-148
当今世界,人类面临资源短缺、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诸多挑战,各种自然灾害已经敲响了警钟,贫富不均导致一些国家和地区处于贫穷和战乱之中.人类将何去何从?当其时,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无疑如长长隧道中射进了一缕曙光.《流浪地球》适逢其会,脱颖而出,以具象化的方式展示和凸显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本文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提出入手,讨论《流浪地球》中人类情感的共通性,进而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横纵向关系,最后揭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辉映下的大国责任和担当.希望对相关研究有所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13.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人类由单纯的语言交流到相互间的文字交流,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重大的革命.  相似文献   

14.
自从人猿相揖别,人类大约已经有200多万年的进化史。在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的历史就是文化发展的历史。在自然界基础上,人类创造出了一个文化世界,文化反过来又促进了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能力的提升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印刷为进步之母,她蓄积人类知识,推动人类进步,传播人类文化,美化人类生活;其成品还可以广泛流传和永久的保存。人类文化越进步,对印刷的发展需要越迫切。今天的印刷业兼具文化产业的属性和信息产业的功能,是集加工服务、文化和信息产业于一体的行业。中国是印刷的故乡。  相似文献   

16.
阅读的本意     
阅读作为一种人类的行为,对人类的生活究竟有什么意义呢? 首先,阅读似乎应该是人类专属的一种行为,人类之外的其他动物包括高级动物,还没有听说过有能够阅读的个例发生.所以,尽管阅读在今天已经退化到可怜的地步,但它真的是人之异于禽兽的试金石.这是人类的自豪.  相似文献   

17.
韩震 《出版参考》2011,(11):7-8
自从人猿相揖别,人类大约已经有200多万年的进化史。在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的历史就是文化发展的历史。在自然界基础上,人类创造出了一个文化世界,文化反过来又促进了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能力的提升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人类起源是人类认识自我历史中一个永恒的命题。人类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与演化最直接的证据。山东地区目前发现的人类化石有沂源猿人和新泰乌珠台人,分别属于人类演化历史的直立人和晚期智人阶段,时代上为第四纪更新世的中期和晚期。山东人类化石的发现和其他许多古人类的发现一样,多少带有些偶然性,但发现者们以专业的敏锐和在野外考察中认真踏实的工作实现了山东古人类发现的突破。这些发现为古人类学研究提供了最基础的材料,并激发了人们在本地区寻找更多、更早人类化石与活动遗迹的工作热情。本文旨在回顾山东人类化石发现和研究的历史,介绍沂源猿人牙齿研究的最新进展,指出本地区古人类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的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19.
<正> 文献是人类知识、信息和情报的记录,迄今积累和传递的文献集合,是全人类思想与智慧的结晶。如同水资源、矿物资源和森林资源一样,文献也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宝贵的智力资源。与其它资源不同的是,文献是人类自身形成的一种智力资源,是经人类选择、组织和建设,并可以开发、传递和共享的知识情报体系。因此,社会的文献资源可以经人类自身之手有意识地进行建设、改造和优化,并为人类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国家的文献资源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各单位文献资料的总和。它应是一个经过精心选择和组织,适应国家的各种需要的人类知识情报存取系统,并标志着一个国家的人类知  相似文献   

20.
名刊要览     
《中国新闻周刊》2011,(6):10-10
2045:人类的奇点 创新,这一为人类所独有的能力,正面临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的挑战。有科学家相信,我们正在接近这样一个历史时刻:人工智能将超过人类的智能。那时,人类的身体、思想甚至所创造的文明,都将因此发生翻天覆地和不可逆转的改变。甚至还有人给出了这一人类历史奇点来临的时刻:2045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