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档案历史联系的传统结构在经典档案学理论中,对于文件之间的历史联系的认识是:所谓文件之间的历史联系,就是文件在产生和处理过程中所形成的内部相互关系。经典档案学理论的功绩在于它发现了档案的历史联系,给出了档案历史联系的一般定义,并在文件之间的历史关系与档案的历史联系之间建立起了认识的关系。但经典档案学理论并没有对档案历史联系的结构给予说明。因为有很多东西,不能凭经验观察和证明,例如,关系、过程、规律、微观结构,而只有通过对其结构的建立来达到对其本质的揭示。翻开我国任何一部经典档案学教科书,它们都指出:“文…  相似文献   

2.
关于文件与档案关系的问题在档案界历来讨论颇多,正确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关系到对档案学学科性质与本质特征认识的重要问题.本文从档案学经典理论和档案管理实践,以及国内外档案核心理论等角度,重新探究文件与档案的关系,认为二者实为同一种事物.  相似文献   

3.
档案形成规律是档案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何嘉荪、潘连根在《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发展的正确道路》一文中就高度地评价了它的理论意义,认为该理论的提出是中国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走向成熟的标志,是中国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历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在这篇文章中,两位学者也指出了档案形成规律的所包括的一些重要内容:文件向档案转化的条件、档案形成规律与全宗理论的关系、档案发挥作用的规律等.[1]笔者通过文献调查,发现对于档案形成规律,许多档案学者都曾撰文论述,但总的来说,主要是集中于对传统载体档案形成规律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而研究电子档案形成规律的很少.与传统载体文件(档案)相比,电子文件(档案)有着许多不同特点,那么,原有的理论描述是否也同样适用于电子文件?电子文件转化为电子档案有些什么样的特殊性呢?笔者以为,对电子档案形成规律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明确认识文件转化为档案的条件,就可以弄清档案与文件的重要区别与联系,就会懂得档案的形成规律,有助于完整的收集档案,科学地鉴定档案价值,自觉做好档案工作."[2]因此,本文拟对传统文件转化为档案的三个条件是否仍然适用于电子文件的转化进行相关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信息时代在"文件是档案的前身"的观点下,档案学存在着危机.档案形成在前说能够化解这种危机,对档案学理论研究有着积极的意义.档案形成在前说明确了档案概念、档案管理的对象,厘清了文件与档案、文件管理和档案管理以及档案与其他信息记录材料(或称文献)的区别.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信息时代在“文件是档案的前身”的观点下,档案学存在着危机,档案形成在前说能够化解这种危机,对档案学理论研究有着积极的意义。档案形成在前说明确了档案概念、档案管理的对象,厘清了文件与档案、文件管理和档案管理以及档案与其他信息记录材料(或称文献)的区别。  相似文献   

6.
档案形成规律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档案形成规律是档案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我国档案学者对档案形成规律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问题档案形成规律的名称与内涵、档案是有意识形成的还是自然形成的、档案与文件的关系、档案形成规律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比较、电子文件(档案)的形成规律等,文章对以上问题的不同学术观点进行了较全面的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档案文摘     
《新上海档案》2005,(9):31-32
英国国家档案馆推出网上人口普查档案服务;构建平民化的馆藏结构;中国档案学理论原创性不足的原因;口述历史的基本要素;一个好的档案学理论应是一个什么样的理论;档案馆工作人员心理分析;关注档案馆的行政化倾向;何谓“文件生命继续”。  相似文献   

8.
文件不能作为档案的属概念──与王茂跃同志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件不能作为档案的属概念与王茂跃同志商榷李富英杨爱东档案和档案工作是档案学研究的永恒主题,而对档案的研究首要的是明确其概念,这样,才能在档案学的理论研究中进行恰当地判断和合乎逻辑性地推理。在实际工作中,只有档案的概念明确,才能有效地做好鉴定工作,使进...  相似文献   

9.
档案形成属于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范畴,我国有4部《档案学概论》对这一问题有所涉及或予以阐释。但档案形成的提法是存有问题的,档案是原始的历史记录决定了档案没有形成过程,档案自然形成规律的内涵应是文件自然形成规律,文件是自然形成的,档案是有意识保存的,档案有意识形成理论的提法难以成立。  相似文献   

10.
文件还是档案?——为records正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岚 《档案学研究》2009,23(5):13-16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国际交流的增多,档案界越来越多地出现以"文件"来解释档案工作.如:文件生命周期、文件连续体理论被称为档案学基本理论;文件管理及元数据国际标准将采用为国家档案工作标准;很多学者还认为国外没有电子档案、只有电子文件等.实际上这些以"文件"入主"档案"工作的困惑,都源于档案界多年来对records翻译、使用上的误解.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对档案社会化服务的概念界定和含义解读,提出档案社会化服务的理论依据来自现代服务业、档案学、政治经济学和公共管理学,分别是服务外包理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社会分工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  相似文献   

12.
论文件向档案转化的条件和标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档案工作实践的发展,“归档”概念发生了一系列的变革,传统档案学中文件转化为档案的三个条件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如何运用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正确分析文件内部价值运动规律,是探索文件与档案转化关系的科学之路。一、档案工作实践的发展.对文件转化为档案的“三个条件”提出了挑战。我国传统的档案学认为,文件与档案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文件是档案的前身,档案是文件的归宿。文件向档案转化.一般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现时使用完毕或办理完毕的文件才能归入档案;2.对日后实际工作和科研具有一定查考利用价值的文…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我国档案学理论研究热点透视与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有两个内容 :一是提出并分析了我国近几年来档案学理论研究中主要有8大热点 ,即文件中心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全宗理论、档案价值鉴定理论、档案法制理论、档案本质属性、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档案学教育与人才培养、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二是对我国档案学理论研究热点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认为主要有5个方面 ,并提出了有关改进措施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中国档案》2002,(3):5-8
档案部门开展现行公开文件利用服务工作是利民,利政,利档之举,是档案部门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行动,也符合政府职能转变的发展方向。档案部门开展这项工作符合档案学的基本理论,可以在现有档案学基本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但目前的档案基本理论和档案工作的实践方式,方法都还有一些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要更好地开展现行公开文件的利用服务工作,无论是在档案学理论上,还是在档案工作方式,方法上都应该做一些适当的调整。  相似文献   

15.
中国档案学史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档案学史研究不仅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 ,而且具有较大的实践意义。对中国档案史进行系统的梳理和评价 ,有利于提高档案学的科学水平 ,完善档案学理论与学科体系 ,丰富档案学的研究内容。同时 ,研究中国档案学史可以帮助我们反思我国档案学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扬长避短 ,增强档案学理论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更好地发挥档案学理论对档案工作实践的指导、规范作用 ,从而加快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步伐 ,提高档案的科学管理水平 ,为社会各项工作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一、孕育时期的中国档案学 (思想 )在长期的档案工作实践中 ,我国历代档案工…  相似文献   

16.
析文件向档案转化的条件和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档案工作实践的发展,“归档”概念发生了变革,传统档案学中文件转化为档案的三个条件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如何运用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正确分析文件内部价值运动规律,是探索文件与档案转化关系的科学之路。一、档案工作实践的发展,对文件转化为档案的“三个条件”提...  相似文献   

17.
开放现行文件,是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对档案解密和档案工作以及档案服务进行的深入探讨.本文在三个方面进行了理论的探讨和实践的总结. 一是开放现行文件的法律依据和理论基础.笔者认为:开放现行文件符合我国法律法规的要求,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要求,符合我国档案学的基本理论.  相似文献   

18.
陈丽娟 《浙江档案》2001,(12):14-15
档案学的学术性,包含着"学"与"术"两个方面的内容,这是一个关系到档案理论与档案工作实践相结合的问题.档案学的学术性,从档案学理论与实践工作者的学术研究中体现出来.进行学术研究,能促进档案工作经验升华为理论,使档案工作实践与档案学理论紧密地结合起来.因而,有必要谈谈有关档案学学术研究自身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文书学和档案学的整合,文件和档案应成为整合后的档案学的研究对象;同时,在目前的研究现状下必须重视档案学基础理论特别是文件、档案的本体研究,以促进档案学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一、电子文件对档案工作的影响   随着电子文件逐渐成为文件的主流,其对档案工作的影响越来越明显.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对档案学理论的影响,而且表现在对档案业务管理工作上,对广大的档案管理工作者来说,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