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产生于19世纪,它在当时并未引起人们的关注。然而。20世纪的历史运动以及传统社会发展理论的困境,使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的价值凸现出来了,东西方的人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转向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其中,引人注目的当属沃勒斯坦在西方提出的“世界体系”理论。以及邓小平在中国提出的“世界公民”思想。两者在当代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体现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在当代的意义。后者则完全体现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黑格尔和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分析、考察,认为黑格尔的世界历史理论对马克思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它所包含的合理内核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最直接、最重要的理论来源。但是,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并不仅仅是对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合理内核的简单继承,而是依据近代资本主义的历史现实,立足于无产阶级的立场,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对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扬弃的结晶。其结果重塑了世界历史概念,赋予其崭新的内容。据此认为,那种只是从哲学基础、性质方面来理解马克思对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扬弃的观点,以及把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解释为隐含着“欧洲中心论”的观点,都没有真正理解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没有真正地把握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与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世界历史的演变方向既有进化,也有退化。进化是世界历史的正向演化,退化是世界历史的负向演化。在具体的历史过程中,进化与退化又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这就是世界历史运行模式的辩证图景。  相似文献   

4.
世界历史是特指各民族、国家通过普遍交往,进入全面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状态使世界整体化以来的历史;世界历史的内容是由不同地区、民族和国家的具体历史组成,只有通过科学的历史分期把纷繁复杂的内容划分为合理的阶段,才可以更深刻认识和探讨世界历史的内涵,来反映整个人类的总体历史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5.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站在德国以外的立场上”批判黑格尔派的民族偏狭性与地域局限性,遵循“符合现实生活的考察方法”科学地揭示“历史成为世界历史”的内在机理,实现“世界历史”思想的重大变革。马克思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深入分析世界普遍交往中的资本逻辑、秩序危机、自由实现、无产阶级革命、跨越论等时代前沿问题,在拓展唯物史观的问题视阈和理论空间的同时,深刻地揭示世界历史发展的辩证图景。面向当今“一体化的世界”及其百年大变局,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坚持和实践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思想。  相似文献   

6.
徐文 《江苏高教》2004,(5):112-114
本文以诺贝尔奖为尺度,分析了历史上的世界经济中心国与世界经济中心地区和历史上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关系;并根据这个规律,推测了有望成为本世纪世界经济中心国的中国和有望成为本世纪世界经济中心地区的亚太地区的世界一流大学数目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7.
发展中国家的历史发展是世界历史发展长河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由于分布于广袤的地域并拥有众多的人口,它们的发展状况和发展水平对于世界历史发展的整体状况具有极大的影响。但根据笔者的世界历史教学经验,有关发展中国家历史发展部分的编写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这一世界历史理论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当代中国提出的每个理论几乎都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痕迹,包括我们现在所提倡的和谐世界思想。它符合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潮流,是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在当代的逻辑演绎。从民族性和世界性的辩证统一、世界历史与和谐世界追求的终极目标、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探讨了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和谐世界思想的构建逻辑。  相似文献   

9.
"世界历史"是近代资本向全球扩张的产物,资产阶级在创造全球市场、攫取剩余价值的同时,却成为推动历史发展的不自觉的工具,造就了世界历史,使资本具有了世界意义.世界文化也是资本世界化的产物,它同样遵循资本规律--当今时代最普遍的生产规律.在这里,马克思深刻揭示了资本的本质、逻辑和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论历史世界     
通过某些历史现象的分析,提出历史研究中普遍存在的两种境界即所谓的传统世界和经验世界,廓清了两者的畛域,探讨了两者的联系,并且指出这一探索对于历史学的基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作者认为,只有对历史科学的深度研究辅之以时间元,区别历史研究中的经验世界和传统世界,把时间和空间的有机观念注入历史研究,才是我们提高历史研究水平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11.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经历了石器时代、农耕时代、机器大工业时代的演变,进入到信息时代。就世界历史的发展而言,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就曾经在一百多年前预见到将来世界会发展成为一个整体世界,从而引起了历史观的伟大变革。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和谐世界思想,继承并创新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世界的全球化是"世界历史"的新阶段,这一新的世界历史阶段切实地呼唤着一种新的"世界哲学"。新时代里的世界哲学不否定哲学的民族性,但的确又有不同于国别史和区域史时代的各民族哲学的问题意识,如世界一体化趋势下的伦理共识、科技伦理与环境伦理等问题。新的世界历史时代里也应当有与之相适应的"哲学"观,作为古希腊地方知识的"哲学"进入世界历史之后,在内涵与外延两方面都将发生变化。具有诗性特质的中国哲学将改变自柏拉图以来直至笛卡尔、康德、黑格尔的主流观念哲学传统,从而拓展人们对"哲学"知识谱系的看法。在新的世界历史阶段里,我们一方面要不断地探索"世界哲学"的新形态,另一方面又要韧性地追求哲学的中国性。  相似文献   

13.
世界历史的运动变化过程,既有渐变过程,也有突变过程。渐变是世界历史的缓慢的、稳定状态下的、连续性的变化;突变是世界历史的迅速的、失稳状态下的、不连续的变化。渐变与突变都可以包含有历史的量变和质变。在具体的历史过程中,渐变与突变又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这就是世界历史演变方式的辩证统一过程。  相似文献   

14.
世界历史发展动力观是世界历史理论的重要内容.黑格尔认为,世界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世界理性“,人的利益和热情是推动世界历史进展的直接动力.马克思认为,“生产力与交往及其互动“是世界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而资本则是推动世界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马克思的世界历史发展动力观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对待资本、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世界历史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生产力发展和世界交往普遍发展的结果.交往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力,它突破了各地区、国家、民族间的闭塞状态,使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实现了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人类进入 2 1世纪 ,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 ,世界范围内的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 ,政治多极化趋势持续发展。这样一种国际形势背景 ,势必对我国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提出新的任务 ,即必须加强世界历史教学 ,使学生加深对世界的了解 ,并从中汲取智慧 ,正确对待历史与现实问题 ,形成现代公民必备的人文素养 ,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历史作为我国学校的一门课程 ,是从清朝末年施行新的教育制度开始的 ,世界历史教学也是从那时开始的。一、国外世界历史教学现状近年来 ,为培养适应新世纪要求的新型人才 ,世界各国在世界历史教学方面都进行了较大的改革…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介绍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的主要观点,并进一步探讨了学术界关于“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之间的关系问题.最后认为全球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8.
世界历史的运动变化过程 ,既有稳定状态 ,也有振荡状态。稳定是世界历史能够保持其质的规定性并顺利地同外部环境之间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状态 ;振荡是世界历史难以保持其质的规定性并不能顺利地同外部环境之间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状态。在具体的历史过程中 ,稳定与振荡又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与转化的 ,这就是世界历史存在方式的复杂性过程  相似文献   

19.
世界是一个整体。作为整体世界的历史并不是国别史、地区史的堆砌,而是有内在联系的客观世界的有序发展。因此,世界历史有一个产生、发展、形成的过程。人类社会只有不断克服原始的闭关自守的状态,才能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使历史成为全世界的历史。而作为世界的历史是不能没有中国的。不包括中国的世界不会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同样,中国的问题如果不从世界的角度来考察,也不可能真正理解中国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培养民主的社会氛围和发扬公民的主导意识,因此在教育中我们就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进行公民教育。同时世界历史的教学内容同公民以及公民意识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所以公民教育成为世界历史这一学科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从公民、公民教育的来源和发展出发,从世界历史的教育内容、手段、评价等方面来探讨世界历史教学中的公民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