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一个苹果     
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来到我的店门口,递给我五角钱,说:“叔叔,我买一个苹果。”我一愣。因为我店里最小的苹果也要一块多,但那只是一个小女弦,我不能直接拒绝她。我和她商量:“换成香蕉好不好?”小女孩:“不要,我妈妈只喜欢吃苹果。”我问:“你妈妈?”小女孩:“是的.我买给妈妈吃。“你妈妈生病了吧?”我脑海里想象着电视里那种感人的场面。  相似文献   

2.
记得有一天晚上,我又一边玩一边做功课。妈妈凑过来看我的作业本,不是抄错题,就是算错数。妈妈的神情变得严肃起来。我想:“妈妈一定会批评我,甚至狠狠地训我。”但事情并不是我想的那样。只看见妈妈从书架取下一本《思想品德》课本,找到一首《抓紧时间》的儿歌。我一看,好漂亮的插图!而且每一幅插图上都画着一位惹人喜爱的小女孩,长得和我差不多一个模样。妈妈微笑地问我:“她是谁?在干什么?你知道吗?”我摇了摇头回答:“不知道。”妈妈一边哄我坐好,一边认真地指着图,一幅一幅地解释:“她叫小乐乐,在家做功课,书本文具…  相似文献   

3.
《花瓣飘香》一课,讲述了一个小女孩给生病的妈妈送花瓣的故事,表现她是一个懂事、孝顺、可爱的孩子。昕了几位老师教学《花瓣飘香》第二课时,有的老师采用探究讨论式,有的采用开门见山式,多围绕“小女孩是怎样摘花瓣的?为什么只摘花瓣?摘花瓣做什么”等问题,引导学生读书讨论,得出结论。听完这些课,笔者和学生交流,问:“小女孩摘花瓣送给妈妈,这样做好吗?”学生无一例外地点头。我接着问:“小女孩摘花瓣对吗?”“对啊!”学生肯定地说,忽然有些疑惑,“摘花瓣送给妈妈,是对的吗?”又想了一会儿说,“咦?搞不清楚了。”  相似文献   

4.
黄斌 《生活教育》2012,(9):39-40
我碰到过一件挺尴尬的事儿。 一次出差归来,刚搬来的邻居小女孩跑过来串门,活泼的孩子像只小鸟一样在我前后飞,一会儿一声“叔叔”,叽叽喳喳问个不停。当看到我从包里捧出一堆花花绿绿的巧克力时,她惊奇地瞪大了眼睛。当明白这是送给她的,小女孩并没表示出应有的欣喜,也未伸出双手来接,只是犹豫地摇了摇头说:“叔叔,妈妈不让我要别人的东西。”尽管她嘴里这样说,可她的眼神分明告诉我她非常想得到这份礼物。于是我开导她:“小朋友,你看叔叔是不是坏人?”她肯定地摇了摇头。我说:“既然这样,你就收下吧,你妈妈不会陉你的。”也许是我的话为她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借口,也许是她太喜欢这诱人的巧克力了,小女孩终于把巧克力装进兜里,一蹦一跳地唱着歌走了。  相似文献   

5.
刘丹文 《山东教育》2008,(7):126-126
进电梯的时候,看到一家三口。可爱的小女孩,两三岁的样子。我走进去站在里面,小女孩迅速移动到妈妈身后。我对小姑娘说:“你好,你几岁了?”她把脸紧紧地贴在妈妈的腿上,一声不吭。妈妈低头对女儿说:“别不好意思,告诉阿姨你几岁了。”女儿躲得更深了。  相似文献   

6.
开心一刻     
周欣欣 《双语学习》2012,(10):20-20
贝蒂是一个五岁的小女孩,她不认字也不会写字。有一天,妈妈看到贝蒂坐在桌子旁,手里拿着一支钢笔,面前还摆着一大张纸。 “你在干吗,贝蒂?”妈妈问。 “我在给我的朋友基蒂写信,”贝蒂回答说。 “但是怎么可能呢?”妈妈说,“你根本就不会写字啊!”  相似文献   

7.
柔和的力量     
有一天早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校园里散步,突然看到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在花房里摘下了一朵玫瑰花,然后拿着它从容地走了出来。小女孩偷花被苏霍姆林斯基抓了一个现行,事实确凿无误。一般人也许会立刻生气地进行批评教育,但苏霍姆林斯基并没有这样做。他俯下身,亲切地问小女孩:“孩子,你摘这朵花是送给谁的?能告诉我吗?”小女孩有些害羞地说:“我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几朵大玫瑰,她有点不信,我现在摘下一朵送给她看,  相似文献   

8.
9月26日 星期一 有一天,爱丽放学回家。写完作业后,她突然在角落里发现一个黑色的球。于是她便拿起来,往地上弹着玩。可黑球刚一落地,地面上就裂开了一个足有爱丽拳头大的洞,并且从洞里弹出个一寸高的小女孩。小女孩笑眯眯地说:“我是雪丽。你是谁?你在于嘛呢?”爱丽说:“我叫爱丽,我现在正无聊着呢。”  相似文献   

9.
三朵玫瑰花     
有一天,苏霍姆林斯基看到一位小女孩摘下了花房里最大的一朵玫瑰花,他走过去蹲下来,拉住小女孩的手微笑着问她:“你能告诉我,你摘这朵花要去干什么用吗?”小女孩不好意思地说:“我奶奶病得很厉害,她看不到这么美的花,我想把这朵花送给奶奶看看就还回来。”苏霍姆林斯基被深深地感动了。他毫不犹豫的又摘下两朵玫瑰,送给小女孩,说:“这一朵是送给你的,因为你有一颗美丽善良的心;这一朵是送给你妈妈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的好孩子。”  相似文献   

10.
我在始发站上了公共汽车,坐到最后一排。在我的后面,紧跟着上来一对母女。妈妈三十多岁,戴着无框眼镜。她的女儿五六岁,怀里紧抱着一只毛绒玩具。那时车厢里尚有部分空座,可是小女孩瞅瞅那些空座,然后坚定地指指我,对她妈妈说:“我要坐那里。”
  我愣住了。
  女人抱歉地冲我笑笑。她低下头,对小女孩说:“咱们去那边靠窗的位置坐吧。”
  “不,我要坐那里!”小女孩再一次指指我。
  我不知道小女孩为什么非要坐到我的位置。但我知道,现在她与妈妈犟上了,任女人如何哄她,就是站在那里,不肯随女人去坐。她不去坐,女人也不去,两个人站在狭窄的过道里,任很多人用异样的目光打量她们。  相似文献   

11.
藏着的爱     
5月12日晴 今天是我12岁的生日。一大早,我就有意试探着问妈妈:“妈妈,今天几号了,是什么日子啊?”妈妈好像忘了我的生日,不冷不热地说了一句:“你自己不会去看日历啊?”听了这话后,我便窝着一肚子气上楼看电视去了。  相似文献   

12.
机智教育     
一次在公交车上,中途上来一个身怀六甲的妇人,手里还牵着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我赶紧起身让座,那妇人连连道谢。一路上,小女孩一直望着我,当时,我以为是我长得白白胖胖,讨小女孩喜欢。我正得意地对她点头时,小女孩突然问她妈妈:“妈妈,为什么这个阿姨长的这么胖喔?跟嘟嘟一样!”天啊!我当时愣住了,发现几十双眼睛看着我,真恨不得挖个洞钻下去。结果,小女孩的妈妈,给了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回答。她对小女孩说:“你喜不喜欢花啊?”小女孩开心地回答:“很喜欢!”“那你能不能告诉妈妈,花有几种颜色?”小女孩连忙将手指头伸出来,算给她妈妈听:“…  相似文献   

13.
藏着的爱     
周甜 《小学生》2009,(7):30-30
今天是5月2日,农历四月初八,是我12岁的生日。 今天我起床特别早。一大早,我就有意试探着问妈妈:“妈妈,今天几号了,是什么日子啊?”妈妈好像忘了我的生日,不冷不热地说了一句:“你自己不会去看日历啊?”听了这话后,我便窝着一肚子气上楼看电视去了。  相似文献   

14.
第一次在女儿面前“示弱”我记得很清楚:感冒的我在上了一天班后回到家里,已是头昏脑涨,只想美美地睡上一觉。刚进门,4岁的女儿迎了上来,拉着我的手叽叽喳喳说个不停。我牵着她来到卧室,自己靠在床上,对她说:“妈妈头痛,想睡一会儿,你能不能去和厨房的阿姨说一声,待会吃饭的时候你们先吃,不要叫妈妈。”女儿接过我的“任务”跑出去了。不一会儿,她跑进来对我说:“妈妈,我已经和阿姨说了。”看着女儿很兴奋、很自豪地做着我交代的“工作”,并且期待着还能继续为我做点什么时,我又对她说:“今天妈妈不能陪你玩了,你自己先玩会儿,如果和阿姨吃完饭,爸爸还没回来,等阿姨要回家时,你再来叫醒妈妈,好吗?”“嗯。”女儿点点头。  相似文献   

15.
笑掉小牙     
《小学生天地》2011,(9):54-55
不能道歉 幼儿园里,一个小女孩打了一个小男孩,老师要小女孩向小男孩道歉,可是她无论如何也不肯。老师生气了,问她:“打人是不对的,你为什么不道歉?”小女孩理直气壮地回答说:“在我家,从来都是爸爸向妈妈道歉。”  相似文献   

16.
如此家教     
肖玉 《师道》2006,(7):9-9
偶然的一次机会,在公共汽车上听到一段母女的对话:“乖女儿,王维那首诗是怎么背的?”女儿四五岁年纪,一对大眼睛滴溜溜张望着车外,听到母亲的话,她放开喉咙认真地背起了一首七言律诗,音韵抑扬,童声清脆。母亲对女儿的表现不置可否,却把内容一转:“乖女儿,记不记得减法是怎么做的?”女儿不吭声了。“告诉妈妈好不好?”女儿撅着嘴巴说:“我不做!”妈妈一看变换了一种语气:“妈妈不会做呢。你看,那天妈妈到阿姨那里买菜,买了4块钱肉,妈妈给了阿姨10块钱,你说阿姨还要找妈妈几块钱?”小女孩有点不乐意,没说话。妈妈在一旁催促:“你快告诉妈妈呀!…  相似文献   

17.
裙子     
“您喜欢我的裙子吗?”她询问一位过路的陌生人,“它是妈妈专门为我做的。”她眼泪汪汪地说。“哦,我觉得非常漂亮,小家伙,能告诉我你为什么哭吗?”小女孩声音有些发颤地答道:“妈妈给我做完这条裙子就走了。”“哦,好吧,”陌生女士说,“有一个像你这样的小女孩在等她,我保证她很快就会回来的。”“不,夫人,您不明白,”小女孩流下了眼泪,“爸爸说,她正  相似文献   

18.
假日的一个上午,我正躺在街边店门前的藤椅上闭目养神,一阵清脆的“嗒嗒”声叩开了我的眼帘。那时,我看到了一个喜剧性的场面:一个大约三四岁的小女孩,穿着一双比她脚大近一倍的高跟鞋,正在水泥路面上欢快地走着。春风扬起她乌黑的头发,她一面挥舞着小手,一面格格格地笑着。这天真无邪的笑声引来了年轻的妈妈,妈妈亲昵地呵斥着追赶出来。小女孩回头  相似文献   

19.
亲子对话京京今天放学后一直赖在床上,妈妈希望她快点做作业。妈妈:京京:妈妈:京京:妈妈:京京:妈妈学?”“京京,怎么还不快做作业?”“我今天不想做作业。”“你说什么?你不想做作业了?“嗯。”“京京,你今天怎么了?”“没什么,就是不想做作业”。“作业一定要做的,要不然你明天怎么去上学?”  相似文献   

20.
一35年前的春天,波光潋滟的白洋淀边的千里堤上,一位小女孩拉着她老师的手,仰着稚气的脸说:“老师,我也想当老师。”“你还小。”“那,我长大了当,行吗?”老师俯下身,无限深情地在小女孩仰起的额头上轻轻的一吻,算是给了她一个赞许。于是,小女孩对着浩淼的白洋淀暗暗地许下了一个终生的愿:“白洋淀作证,我长大了一定做一个最好最好的老师!”那个对着淀水许愿的小女孩叫邓大翠。1976年底,邓大翠高中毕业,正当她准备迎接“文革”后第一届高考时,村支书来了,就像当年老师一样拉着她的手说:“大翠,你是咱村里文化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