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卜妻为裤     
小海 《现代语文》2005,(10):21-21
郑县人卜子,使其妻为 裤,其妻问曰:“今裤何 如?”夫曰:“像吾故裤。” 妻子因毁新令如故裤。 ——先秦韩非《韩非子》  相似文献   

2.
鲁人徙越     
鲁人身善织屦①,妻善织缟②,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③;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选摘自《韩非子·说林上》)【注释】①身:亲身,自己。屦(j&):麻、葛等制成的单底鞋,草鞋。②缟(g25):生绢。③跣(xi2n)行:赤脚走路。【译文】鲁国有个人善于编织草鞋,他的妻子善于纺纱,他们想一起迁徙到越国。于是有人告诫他:“你一定会受穷的。”鲁人问:“为什么?”那人说:“草鞋是用来穿的,但越国人却赤脚走路;纱是用来做帽子的,但越国人却披头散发不戴帽子。…  相似文献   

3.
卜妻饮鳖(1)郑县人卜子(2)妻之市,买鳖以归。过颖水,以为渴也,因纵而饮(3)之,遂亡其鳖。【难点注解】(1)本文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2)子:对读书人的尊称。(3)饮:读四声,用作动词。【译文】郑县人卜先生的妻子到市场去,买了鳖回家。经过颖河(时),认为(鳖)渴了,因此放它(到河里)喝水,于是鳖就跑掉了。【短章新解】寓言最初的寓意,应该是劝诫我们不要像卜妻那样不了解事物的生活习性,凭自己想当然的经验处理事物,结果产生招致别人笑话的结局。但从另一角度讲,卜先生的妻子心地的确善良,买鳖回家的路上还记挂着鳖是否口渴。不知道她买这…  相似文献   

4.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相关训练。乘凉避露郑人有逃暑于孤林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以从阴,及至暮反席于树下。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于身。其阴逾去,而其身愈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太平御览·人事部》恃胜失备有人曾遇强寇斗矛刃方接寇先含水满口忽噀其面其人愕然刃已揕胸后有一壮士复与寇遇已先知噀水之事寇复用之水才出口矛已洞颈盖已陈刍狗其机已失恃胜失备反受其害——《梦溪笔谈·权智》乙妻缝裤郑县人乙子,使其妻为裤。其妻问曰“:今裤何如?”夫曰“:象吾故裤。”妻因毁新,令如故裤。——《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相似文献   

5.
【锁定考点】1.读准文言字音;2.理解常用实词含义、虚词用法;3.正确把握朗读节奏与断句;4.理解、翻译重点语句;5.掌握文言基本词法、句法;6.把握文本主要内容;7.评价人物形象;8.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9.赏析文本写法;10.适度拓展、理解文本。【新题演练】一、《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  相似文献   

6.
古文今解     
【古文】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①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②项王闻之,烹说者。——摘自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注:①成语“锦衣行昼”源于此。②成语“沐猴而冠”源于此。【今解】项羽是英雄,这是不能否认的了;我们喜欢项羽,因为他是真男子。他“身长八尺,力能扛鼎,才气过人”,上帝对他真是太优待了。但项羽不是完人,他也有许多缺点,有些缺点竟然荒唐得成了千古笑柄。如选文中所说的“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  相似文献   

7.
月下老人     
韦固少时未娶,旅次~①宋城,遇老人倚囊而坐,向月检书。因问之,答曰:“此幽明~②之书。”固曰:“然则~③君何主?”曰:“主天下之婚姻耳。”固问囊中赤绳子何用,曰:“以此系男女之足,虽仇家异域,此绳一系之,终不可易。”(改写自唐·李复言《续幽怪录》)【注释】①坎:停留。②幽明:阴间、阳问。③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相似文献   

8.
讥人弄乖凤凰寿,百鸟朝贺,唯蝙蝠不至。凤责之曰:“汝居吾下,何踞傲乎①?”蝠曰:“吾有足,属于兽,贺汝何用?”一日,麒麟生诞②,蝠亦不至。麟亦责之。蝠曰:“吾有翼,属于禽,何以贺与③?”麟凤相会,语及蝙蝠之事,互相慨叹曰:“如今世上恶薄④,偏生此等不禽不兽之徒,真个无奈他何!”(选自明·冯梦龙《笑府》)【难点注解】①踞(j&)傲:骄傲自大。②生诞:这里指诞辰。③与: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④恶薄:恶劣浅薄,指社会风气。【短章新解】有人嘲笑蝙蝠“不禽不兽”的同时也为他惋惜:既能和凤凰结亲,又能和麒麟为友,多么好的机会呀,偏偏浪费掉了。…  相似文献   

9.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 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注释】 ①好(hao):喜爱。②乐:以 ……为乐。 【译文】 孔子说:“懂得某种学问比不 上喜爱这种学问,喜爱这种学问 不如把研究这种学问作为快乐。”  相似文献   

10.
一、古文助读赵威后问齐使齐王使使问赵威后①,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②亦无恙③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④有舍本而问末者耶?”——《战国策》注释:①赵威后:赵惠文王的妻子,孝成王的母亲。惠文王死后,孝成王年幼,由威后执政。②岁:收成、年成。③恙:病,灾祸。④故:旧,指按照旧例。译文:齐王派使者来聘问赵后,(齐王给威后的)信还没打,威后就问使者说:“齐国的年成好吗?老百姓好吗?齐王也好吗?”(齐国)使…  相似文献   

11.
【原文】   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①,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②,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非独染丝者然③也,国亦有染。” 《墨子·所染》 【注释】   ①苍:深蓝色。   ②必:同“毕”,结束。 ③然:这样。 【思考】   一块雪白的丝绢随着染料的不同而改变颜色,你从中得到什么启发呢 ?【译文】   墨子经过一家染坊,看见有几个染匠正在把一束束丝绢丢进一口口染缸里。他聚精会神地看了半天,然后长叹一口气,说道:“这雪白的丝绢,丢进深蓝水就染成深蓝色,丢进黄水就染成黄…  相似文献   

12.
短文译注     
(毗 pí)尝从帝射雉,帝曰:“射雉乐哉!”毗曰:“于陛下甚乐,而于群下甚苦。”帝默然。后遂为之稀出。《魏书·辛毗传》【注释】①尝:曾经,②帝:指魏文帝曹丕, ③雉 zhì:俗称野鸡或山鸡。④陛下:对君主的尊称,⑤群下:群臣。⑥默然:沉默无言。⑦遂:于是,就。【译文】辛毗曾经跟随魏文帝曹丕外出打猎,  相似文献   

13.
伯牙破琴     
伯牙①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②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③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④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非独琴若此也,贤者亦然。虽有贤者,而无礼以接之,贤奚由尽忠?犹御之不善,骥不自千里也。(选摘自《吕氏春秋》)【注释】①伯牙:俞伯牙,春秋时楚国人,善弹琴。钟子期为其知音。②志:志向。③少选:不一会儿。④汤汤(shāng):水流的样子。【译文】伯牙弹琴,钟子期听他弹琴。刚刚弹到意在高山的曲调,钟子期就说:“弹得好啊!就像巍峨…  相似文献   

14.
杞人忧天     
【拼音】qǐrén yōu tiān【出处】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①,身亡所寄②,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③,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④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⑤,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  相似文献   

15.
【原文】孟母三迁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①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②街卖之事。其母曰:“此又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旁。孟子乃嬉为俎③豆④揖让⑤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选自刘向《列女传》)孟母断织【注释】①嬉:游戏,玩耍。②贾人:商人。③俎:古代祭祀时盛牛羊等祭品的器具。④豆:古代盛食物用的器具,有点像带高座的盘。⑤揖让:作揖和谦让,是古代宾主相见的礼节。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①,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  相似文献   

16.
【隐晦·隐讳】“隐晦”指“(意思)含糊、不易理解”,“隐讳”指“因有难言之隐或忌讳而隐瞒不说”。例如:①鲁迅的文章有些隐晦的地方,读者需要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认真揣摩,才能理解。②他从不隐讳自己的观点,更不背后搞小动作,有话摆在桌面上。【片段·片断】“片段”指“整  相似文献   

17.
荐贤贤于贤     
【原文】子贡①问大臣②子曰齐有鲍叔③郑有子皮④子贡曰否齐有管仲郑有东里⑤子产⑥扎子曰然我闻鲍叔之⑦荐管仲也子皮之荐子产也未闻⑧管仲子产有所荐⑨也子贡曰然则⑩荐货贤于贤曰知贤知也推货仁(11)也引贤义也有此三者又何加(12)焉【注解】①子贡:春秋时卫国人,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孔子弟子。②大臣:这里指名臣贤相。③鲍叔:春秋时齐国人,与管仲交友。公子纠死,荐管仲于齐桓公,以为相。管仲说:“生我者父母,知我着鲍子。”④子皮:春秋  相似文献   

18.
物各有短长     
甘戊使于齐,渡大河。船人曰:“河水间耳,君不能自渡,能为王者之说~①乎?”甘戊曰:“不然,汝不知也。物各有短长,谨愿敦厚,可事~②主,不施用兵:骐骥(?)耳,足及千里,置之宫室,使之捕鼠,曾不如小狸;干将~③为利,名闻天下,匠以治木,不如斤斧。今持楫而上下随流,吾不如子;说千乘之君,万乘之主,子亦不如吾矣。”(西汉·刘向《说苑卷十七·杂言》)【注释】①说:说客.②事:侍奉,为……做事。③干将:古代名剑的名称。  相似文献   

19.
创业与守成     
上①问侍·臣·:“创业与守成孰·难?”房玄龄②曰:“草昧之初③,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魏徵④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上曰:“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徵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难。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注释】①上:指唐太宗。②房玄龄:时任丞相。③草昧之初:创业开始阶段。④魏徵:时任谏议大夫。【文言知识】名词带宾语的现象。上文“角力而后臣之”中的“臣之”,就…  相似文献   

20.
长安秋望     
云物凄清拂曙流 ,汉家宫阙动高秋。残星几点雁横塞 ,长笛一声人倚楼。紫艳半开篱菊静 ,红衣落尽渚莲愁。鲈鱼正美① 不归去 ,空戴南冠学楚囚 ② 。[注 ]①鲈鱼正美 :《晋书·张翰传》中“翰因见秋风起 ,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 ,曰 :‘人生贵得适志 ,何能羁宦数千里 ,以要名爵乎 ?’遂命驾而归。”此借以表示故园之情和隐居之思。②语出《左传·成公九年》 :“楚子重侵陈以救郑。晋侯观于军府 ,见钟仪 ,问之曰 :‘南冠而絷者 ,谁也 ?’有司对曰 :‘郑人所献楚囚也。’”后以“南冠”、“楚囚”代囚徒。【新读】这首七律通过写京城长安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