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陶渊明不仅信奉玄学而且信仰家传之天师道之思想,而正是玄学及其家传之天师道之思想对陶渊明的诗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且造就了这一时期陶渊明诗文独有的风格和魅力,虽然其诗文不为当时的士人所理解。  相似文献   

2.
东晋诗人陶渊明作为中国田园山水诗的鼻祖,后世多赞颂其诗文精神的醇美真意。综观陶渊明的诗文及其入仕、出仕乃至归隐的过程,贯穿其中的都是这浓浓的“真意”。本文从《饮酒》(其五)的“真意”入手,从而阐发“真意”不仅是陶渊明诗文的灵魂,而且是他人生的圭臬这一见解。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陶渊明的诗文、个性、理想及其独特地音乐美学思想的论述,阐明陶渊明“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论点及其音乐审美本质.  相似文献   

4.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的一流作家,自然美、真率美和旷达美是其诗文美学特征的主要方面。陶渊明美学思想的主要源头在道家,老庄的自然观、求真贵真思想和天地赋命的旷达情怀对陶渊明产生直接影响,而陶渊明的诗文创作则实践了道家的美学思想并将其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剖析宋人神化陶渊明现象及其成因。笔者认为,宋人主要是从人品和文品两个方面对陶渊明及其诗文予以神化的,宋人神化陶渊明的主要原因与宋代三教合一、理学兴盛的思想状况和崇尚平淡自然、意境、韵味的文风等紧密关联。本文还就宋代的陶渊明研究与接受的总体特征及其神化陶渊明现象的关系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陶渊明与道家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渊明是中国古代大诗人中一位富有思想深度的作家。就其基本思想而言,传统的观点主要有两种道家说和儒家说。陶渊明出仕、隐居、躬耕、读书、作诗的生活历程、具体诗文作品以及陶渊明思想、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的综合分析说明,无论是人生态度、生活方式,还是诗文创作,审美情绪,道家思想对陶渊明更带有根本性的影响,陶渊明的任与隐都不类于儒家而近于道家,老庄哲学是陶渊明思想的核心。  相似文献   

7.
陶渊明的后期作品是指陶渊明从41岁辞去彭泽县令隐居躬耕到63岁去世所创作的诗文作品。陶渊明后期诗文多篇入选中小学语文教材,综合分析陶渊明后期诗文所体现的心态,主要包括有志未骋的悲慨、生死问题的忧思、生活穷苦与固穷守节的困惑、知音难觅的孤独凄凉,使陶渊明“值欢无复娱,每每多忧虑”。  相似文献   

8.
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与音乐之关系,由于旧史记载的错误而长期受到遮蔽,人们大多对陶渊明的音乐才能持否定意见,认为他不解音律、不懂音声。然而,通过对陶公日常生活中音乐文化修养及其诗文中音乐元素的考察,我们可以发现陶渊明掌握了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进行了具体的音乐生活实践,具备了独特的音乐美学思想,据此可以进一步探究其文学创作与音乐艺术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品行及诗文,历来被后人所推崇,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行为尤为后人津津乐道,一直被视作清高。称其诗为田园诗,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可笔者每次教学陶渊明的诗文,无不产生疑惑,且随着对陶渊明性格及诗文的进一步了解,这疑惑越来越大。我总觉得长期来以正面肯定陶渊明品行及诗文来熏陶感染学生有误人子弟之嫌。  相似文献   

10.
陶渊明受老庄思想影响,其人生思想、行为及其诗歌创作呈现自然状态,诗文具有自然之美。本文对此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陶门五柳又称为陶门柳,是陶渊明的象征。陶渊明是中国古代文人仰慕的文人,寄托了各朝文人的理想,陶门柳也具有了隐逸高洁的意义。然而这是误读,因为在陶渊明之前杨柳与隐逸没有关系,杨柳的象征意义是对生命长久、家业兴盛的祝愿。杨柳与陶渊明的祖先陶侃有着特别的关系,武昌柳是陶侃建立功勋和善于治军的标志。陶渊明借助五柳表达的意义应是建功立业、家业兴盛,而隐逸高洁是后人将陶渊明晚期的思想与生活赋予五柳的结果。陶渊明五柳本来是在宅边,而不是门边;五柳不是在彭泽县衙,而是在柴桑的布衣之居。空间位置的误读也为意义的误读提供了基础。误读既是后世文人的需要,也是清廉政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陶渊明是魏晋风流的一位代表,他用自己的言行、诗文使自己的人生艺术化。这里在分析陶渊明隐逸思想的基础上,以部分诗文就陶渊明与自然、他的人格与理想三方面探讨了陶渊‘明审美化的追求,表明了崇尚自然是陶渊明对人生作出的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13.
陶渊明诗文的朴真与恬淡通过其诗中的"神"字与"意"字跃然纸上。无论是陶渊明诗文中的"神"字,还是其中的"意"字,与译者而言,都是中古文化"神意"不可违的翻译对象。汪榕培教授运"起承转合"之译笔,使陶渊明之"神"、"意"历久弥新,"传神与达意"比肩而至。  相似文献   

14.
随着陶渊明的诗文在后世流传日广,以陶渊明诗文为题材的书法作品也日益增多,考察书法史上与陶渊明相关的书法作品,可知现存的陶渊明书法“真迹”并不可靠.梳理宋代书法家苏轼、黄庭坚、朱熹等人及宋代之后的书法家赵孟頫、文征明等人慕陶、和陶、书陶的史实,从中可见陶渊明在书法世界中的广泛接受.  相似文献   

15.
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哲学讨论及触及的根本问题是社会生活中人们所关注和思考的关于人的存在问题。结合陶渊明的社会背景及生活经历,从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哲学视角对陶渊明诗文及其形象进行分析,试图探索诗人的存在方式、诗歌语言与存在的关系、对待死亡的态度及其对人生不断筹划与超越的特性,以期呈现一个更加全面、丰富并具有动态的陶渊明。  相似文献   

16.
《归园田居》等陶渊明诗文蕴涵着许多现代生活理念,这也许是陶渊明诗文在新时期依然魅力无穷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明代“昊中四才子”之一、诗文书画“四绝”的艺术家文徵明有着很深的陶渊明情结。从人生遭际、诗文创作、书画艺术三个角度,考察文徵明对陶渊明的接受,可以印证陶渊明对于后世文人士子的·心灵状态、生存方式、艺术创作等多方面的影响,在为传统书画艺术探讨文化根源的同时,也可拓展陶渊明研究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8.
《集宁师专学报》2019,(1):23-26
清代的文士十分仰慕陶渊明,并纷纷学习陶渊明的人格思想及其艺术风神。笔者以清人对陶渊明的高度评价为线索,从对陶渊明的人格之推崇、诗文之赞誉以及人格与艺术成就之间的交融几个方面入手,映照清代的众多士人,将文学与士人心态研究结合起来全方位立体的审视清时期中国传统儒家文士们最真实的内心世界。同时将陶渊明放在清代特定的历史环境,进而总体梳理清代文士的精神面貌,还原陶渊明的精神文化品格,明确清代士人对陶渊明之接受。  相似文献   

19.
陶渊明诗文当中最主要的意象是风,风有着它的情感方向——寒与暖,风的情感揭示出风的深刻在于它的自由。陶渊明的诗文乏所以“质而自然”,就因为在这绝对自然的风中有陶渊明这么一个性情中人,有一个性情中人真挚的情感。风让桎梏中的人达到自由。洒脱的存在,微小的个体在这种存在中达到永恒。  相似文献   

20.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田园诗派的创始人,旷达美是其诗文的主要美学特征之一。陶渊明旷达美的思想主要源头在道家,老庄的天地赋命的旷达情怀对陶渊明产生直接影响。陶渊明诗文的旷迭美在树立美好人生观、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具有很高的美育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